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研究了河南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实际情况,对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型,最终根据河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首次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创新创业理念便逐步深入人心。国内众多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领域与视角对创业教育提出了各自的教育观念与模式,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至今,在国内的众多高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当下学者的创业教育研究也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缺乏对国内不同地区间的差异的考虑。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国内不同地区的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上不尽相同。
  一、河南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总体创业环境欠佳,政策扶持不全面
  高校的创业教育与传统专业教育不同的是,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企业、家庭以及学生五方力量的共同作用。目前政府出台的政策多涉及单方,缺少能够整合多方力量的扶持措施,这就使得创业环境并不完善。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高校大学生创业帮扶措施,包括创业咨询、流程简化及减征税收等,但操作难度大、实际门槛高。由于地理区域、政治、经济、教育水平等的差异,河南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更是处于低温状态。也正是这些差异使得河南地区有关部门在将政府宏观抽象的方针政策细化为高校、企业具体有效的行动措施时存在较大阻碍。
  (二)高校创业目标模糊,创业体系不完善
  目前在高校内部,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更为关注成效类目标,忽视了从创业教育主体的视角来推行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并不适合用定量的方法来衡量,它会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演变得愈加狭隘。高校也未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创业教育基础课程推行缓慢、创业教育的师资匮乏且创业经验欠缺、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开展不到位。高校创业教育还未纳入高校核心课程体系当中去,并且缺乏专门的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机构。高校与政府、社会各企业、培训机构之间缺乏交流,各方力量还未围绕创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
  (三)学生创业素质欠缺,思想观念落后
  河南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只有少数机会接触有关创业方面的信息知识、技术资源。高校创业教育需要的是一种连续、系统、全面的素质教育,学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解冻、浸润、再冻结,如此反复多次、持续不断,才能达到全面提升创业素质的目标。虽然互联网、大数据给高校学生提供了广泛便捷的渠道接触创业教育资讯,但是缺乏系统培训教育的高校学生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网络虚拟中,进一步使得学生的创业思想意识落后。思想观念落后还体现在家庭,家长往往会受到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部分家长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认可和支持不到位,有时甚至会成为阻碍因素。
  二、河南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创业教育新模式构建的途径
  1.完善政策扶持,改善创业环境
  政府宏观上对高校创业教育所持的态度决定了创业教育未来的走向和发展。政府作为推动创业教育实施的倡导者和扶持者,不能只从就业这个角度来理解大学生创业教育,而应从整个市场经济需求层面考虑,为高校、社会各企业、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创业环境。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宏观层面上的政策制定适合自身地区发展的细化政策。在政府支持下,加强与地区企业的合作。仅凭高校一己之力很难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学生与社会脱节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最大阻碍。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需要高校和社会协力,创业教育也不例外。
  2.明确创业目标,健全创业体系
  “创业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创新教育,突出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不只是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变革,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河南地区高校的各级领导应该进一步明确创业教育的地位,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中期或长期发展规划当中。高校应该转变创业教育发展理念,进一步统一创业教育思想,力求在高校中形成一种大众重视创业教育,大众贯彻、执行创业教育发展理念的氛围,凝聚多方力量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基本认识;建立创业科研师资队伍;促进校企文化发展。
  3.提高创业素养,强化意识形态
  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要注重培育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增强创业整体素质。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创业的潜质,在对自身创业潜质的认识尚不全面的时候,不应该盲目地开展创业活动。因为这不仅会耗费时间、精力和资源,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通过不断地接受创业相关知識、吸收创业有关经验,不断反省自身、提高认识,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最终建构自身的创业认识结构。当形成一定的创业认识结构,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自身对创业的认知,进行创业实践,在参加创业活动中进一步运用所学创业知识与技能。如此连续、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不仅将创业知识内化于心,而且外化践行。
  (二)创业教育新模式构建的畅想
  依据创业教育中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家庭和学生这五方力量的内涵和特点,充分考虑河南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并在创业教育的构建途径基础上得到了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 “BPV”模式。融合社会、高校、大学生在内的综合培养创业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深入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
  1.Basic course——基础课程,保障传统知识与前沿技术紧密结合
  欠发达地区要更为注重学生基础素质的养成。首先从课堂入手,重视基础,提高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思维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构想中的高校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包括两部分。首先是“走近创业”,此课程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创业的关注,缩小学生的创业心理距离。与传统课程考查不同的是,此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应试模式,着重课程的启发性、互动性、探究性。其次为“前沿视野”,顾名思义就是开设具有科技性、专业性、创新性的相关实际课程。这个课程通过邀请科学、技术等各种先进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给大学生展示他们的最新成果,让大学生站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思维水平上来探索创业,让大学生充分理解“创”字。   2.Practice——实地实践,探索校企融合新途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途径,也是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方法。目前各高校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形式比较单调敷衍,大多数只是要求一份书面实践报告,学生并没有实质性的实践,这是对大学生的时间以及高校所学知识的浪费。而“BPV”模式是面向社会整合资源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支撑模式,大学生实地实践,仅凭高校一己之力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应该以高校为桥梁将社会与学生联系起来,从学生的专业、兴趣、个性出发,社会提供合适对口的实践机会,真正起到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作用。
  3.Virtual Laboratory——“虚拟实验室”,加大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
  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及未来,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也需要与之紧密结合。这个模式打破了创业的古板观念,不再需要真实的、耗资、耗物、耗力的创业基地,“虚拟实验室”就能实现它的功能,甚至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实验室是与各种高新技术开发企业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企业能看到大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以及不同方面的研究。企业与大学生在此进行交流探讨,锻炼大学生的创业思维。
  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数据搜集与分析,同时基于“五力模型”理论,本文将此模型的框架引入创业教育模式中来,对学生、家庭、高校、政府、社会各企业五个方面的力量进行了分析,最终形成了具有基礎课程、实地实践与虚拟体验的“BPV”模式。河南地区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调整期和产业升级期,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应积极开展“BPV”模式,推动河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高校人才培养新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国凤.协同创新视野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8(23):45-48.
  [2]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
  [3]谷力群.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D].沈阳:辽宁大学,2013.
  [4]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基金项目: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河南地区为例(MSCXCY2017089)。
  作者简介:梁一梦(1996—),女,河南郏县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现状,对“工匠精神”视野下民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进行初步探索,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2-0156-02  一
期刊
摘 要:“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诗经》中蕴含着夫妇、亲子、兄弟及人际关系的 “和”文化。前三者是家庭中很重要的关系,他们和谐了,家庭才能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家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大力传承我国古代优秀作品中的“和”文化,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诗经》;“和”文化;和谐  一、夫妇和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
期刊
摘 要:模型建构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学生物理模型建构的思维方式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文章基于国内外建模教育研究结果与核心素养的内涵,以一道力学原始物理问题为例,调查高一学生运用、建构物理模型解决综合性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模型建构;原始物理问题  一、引言  自美国学者David Hestenes(1987)提出建模教学理论后,模型及模型的建构在教育界引起了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目的论为基础,运用目的论的三个主要原则对阿瑟·韦利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进行分析,探索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方法和模式,论证翻译目的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为《论语》英译研究找到新的视角,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目的论;《论语》;阿瑟·韦利;辜鸿铭  自19世纪以来,西方已经出版了多種语言的《论语》译本,其中,阿瑟·韦利(Arthur Waley)和辜鸿铭的译本尤其值得关注。 他
期刊
摘 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力求使学生深信,由于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美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未来中职学校学生不仅要有强健的体格,更要有健康的心理。体育文化在培养中职学校学生强健体格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中职班级建设中,尝试以体育为载体,打造体育班级文化,也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可以使体育文化在中职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与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交流与交际的重要工具。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区分作者的写作初衷与无意识表达、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与复杂的多样解读、读者的语文素养与见识的形成三个角度进行阅读教学技巧的指导。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意图;读者识见  一、区分文体,解读作者写作初衷与其无意识的表达  教师在组织与进行阅读教学的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核心素养是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重要取向,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内容界定,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应该是其中一项内容。文章以“专业探索”的教学设计为例,剖析如何渗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学设计;高中生;专业探索  一、案例实施背景  林崇德教授在其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明确指出: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社会参与、文化基础和自主发
期刊
摘 要:校园欺凌严重危害着青少年身心健康以及学校、社会的稳定,我们需要直面这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文章从法律的角度解析了校园欺凌的定义,分析了校园欺凌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校园欺凌防治体制提出可行意见并确定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校园欺凌;法律责任;防治体制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与现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赵忠心提到:“正常的打架一般没有什么恶意,就是在一些具体事件上
期刊
摘 要:关于启蒙是什么的问题,康德与福柯都做出过经典的阐述。康德和福柯在启蒙问题上的分歧,最明显地体现在理性观和历史观两个方面:在理性观上,康德认为理性就是用启蒙理性去打倒宗教神学,福柯则是否定对启蒙理性的过分强调,进而对规训权力进行了批判;在历史观上,康德的历史观是一种趋向进步的连续性历史观,福柯的历史观则是一种“共时性历史观”。  关键词:启蒙;康德;福柯  1784年,康德发表《什么是启蒙》
期刊
摘 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铜:硫化锌纳米晶体分布均匀,大小是2.9±0.5nm。这些纳米晶体成功地与锐钛酸钛纳米颗粒结合,生成TiO2/Cu:ZnS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spectrscopes)对TiO2/Cu:ZnS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光辐照亚甲基蓝氧化的方法研究了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