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油画民族化”观念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其随着时代发展所呈現的局限性,包括它对艺术家的一些负面影响。
【关键词】 民族化油画界局限性个性发展油画传统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中一直都在进行有关“民族化”的争论,,对油画这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是希望在艺术领域改变中国因循守旧的传统绘画艺术,让中国文化走上不断创新发展的道路。在学习的进程中,对西方国家所进行的文化殖民策略的警醒,使我国艺术界不得不提出“油画民族化”这个口号。重新审视“油画民族化”存在的历史背景,它的提出有其必然性。1.如果要让油画艺术在中国健康发展,成为我国文化的一部分,被大众欣赏与接收,则必然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上面。2.政治上与西方列强的矛盾和中华民族自强的决心也必然反映到文化上来。因此,“油画民族化”这个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注重“民族化”问题的同时,我们要了解它的局限性,以清晰的头脑来指导我们的创作。
一、“油画民族化”提出的历史局限性
“油画民族化”问题的提出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意识对西方冷战思维的主动抵制,是画家们对本土文化深切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当时它有着十分积极的文化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有些人认为“油画民族化”的口号易于形成特定的创作套路.,影响艺术创作发展。由于冷战思维,在对油画技术、传统等方面还没有深入学习的情况下,就开始“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导致油画创作必须要具有中国画的形式。来源于相同的创作思路,势必会导致风格趋同,从而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艺术要求相违背。
中国油画创作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这并不是简单加入“中国元素”就可以了,而应该将中国文化精髓很自然地渗透到油画创作中来,而不是表面形式的简单复制。尽管有大量的艺术家一直在不断努力实践,真正油画“民族风格”的形成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形成。
在60年代, 受政治局势的影响,“油画民族化”就是油画家追求的艺术目标,艺术上要脱离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全方位进行“油画的民族化”的改造,油画创作趋于国画化、年画化就是对“油画民族化”的理解狭隘和片面而导致的。“油画民族化”的提出虽有益处,但是对于艺术发展来说,它让中国人学习西方油画艺术精髓的道路举步维艰。
二、“油画民族化”的提出影响对西方优秀油画传统的理解和学习
“民族化”的提出,隔断了我们向西方传统深入学习的道路。八年抗战之前,中国的写实绘画和现代派的发展难分伯仲。1929年开始以徐悲鸿为代表关于的写实艺术和现代艺术之争,代表中国油画艺术不断前进的体现,中国的油画的发展程度与当时西方社会基本相同。
抗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写实主义油画成为了画界的主导,艺术需要“民族化”、“大众化”,中国油画正常的发展状态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们不得不降低了油画艺术学术水准,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为战争服务,尽民族战士的职责。现代艺术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已经没有了位置, 纯正的油画艺术也必须被“民族”化了。应该说这种和西方油画传统的隔离是被迫的,是不得已的疏离。
建国初期受前苏联影响提倡写实风格油画,但是这种写实传统由于政治需要,与正统的西方写实传统有了很大的区别。其他艺术风格门类也在政治运动的影响下几乎消失。
78年改革开放之后,欧美艺术再一次走进国门,画家们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西方艺术,并且与西方艺术家的交流与对话也越来越多了。比如:十九世纪法国农村风景画展就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写实油画语言的深度、深度又重新被中国油画界重视。许多画家体会到原来油画可以达到这种高度。西方各种流派从印象主义到西方现代诸流派被逐渐介绍给中国油画家。然而,在90年代以后油画“民族化”、“本土化”、“中国特色”的口号又一次占了上风,各种画展中是否具有“民族化”的标志,成为一位艺术家是否能够得到承认的主要标志。
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短短30余年,我们油画界是否真正学到西方的油画的传统?我们现在了解的可能还只是真正西方传统精华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达到,就迫不及待的“民族化”了,这种想法不能说明智。根据艺术发展规律,我们真正达到西方油画的高度,再去民族化,也许才能化这种来自西方的艺术能量为我们自己的能量,让我们中国的油画艺术真正站在世界的顶峰。
三、“油画民族化”的提出影响画家个性发展
“油画民族化”的口号在当代对艺术家的创作起到了某些程度的束缚作用,制约了艺术家们的想象力和个性发展。画家的艺术风格是由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审美方式等特质形成的,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优美的油画作品,以及其传达出的深邃、崇高的思想精神,而一定不会是某局口号。
民族性应该是每位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自然流露出来的,艺术创作一定会具有某种不同的民族风格。这种风格是艺术家在个人生活中产生的,而不应该是一种政治行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必然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是由于地理、历史等等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效果,这种差异存在具有必然性,如果加上政治口号,艺术作品就变味了。例如对比吴昌硕和塞尚的静物作品,当时一定没有提倡“民族化”,但他们的作品中却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因此,中国油画必须重视对西方优秀油画传统的学习,以真诚的心态向艺术的本源回归,把油画看成是一种对生活、情感、审美、思想的真挚的表达工具,关注民族精神,直面我们自己和社会。
【关键词】 民族化油画界局限性个性发展油画传统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中一直都在进行有关“民族化”的争论,,对油画这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是希望在艺术领域改变中国因循守旧的传统绘画艺术,让中国文化走上不断创新发展的道路。在学习的进程中,对西方国家所进行的文化殖民策略的警醒,使我国艺术界不得不提出“油画民族化”这个口号。重新审视“油画民族化”存在的历史背景,它的提出有其必然性。1.如果要让油画艺术在中国健康发展,成为我国文化的一部分,被大众欣赏与接收,则必然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上面。2.政治上与西方列强的矛盾和中华民族自强的决心也必然反映到文化上来。因此,“油画民族化”这个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注重“民族化”问题的同时,我们要了解它的局限性,以清晰的头脑来指导我们的创作。
一、“油画民族化”提出的历史局限性
“油画民族化”问题的提出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意识对西方冷战思维的主动抵制,是画家们对本土文化深切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当时它有着十分积极的文化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有些人认为“油画民族化”的口号易于形成特定的创作套路.,影响艺术创作发展。由于冷战思维,在对油画技术、传统等方面还没有深入学习的情况下,就开始“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导致油画创作必须要具有中国画的形式。来源于相同的创作思路,势必会导致风格趋同,从而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艺术要求相违背。
中国油画创作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这并不是简单加入“中国元素”就可以了,而应该将中国文化精髓很自然地渗透到油画创作中来,而不是表面形式的简单复制。尽管有大量的艺术家一直在不断努力实践,真正油画“民族风格”的形成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形成。
在60年代, 受政治局势的影响,“油画民族化”就是油画家追求的艺术目标,艺术上要脱离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全方位进行“油画的民族化”的改造,油画创作趋于国画化、年画化就是对“油画民族化”的理解狭隘和片面而导致的。“油画民族化”的提出虽有益处,但是对于艺术发展来说,它让中国人学习西方油画艺术精髓的道路举步维艰。
二、“油画民族化”的提出影响对西方优秀油画传统的理解和学习
“民族化”的提出,隔断了我们向西方传统深入学习的道路。八年抗战之前,中国的写实绘画和现代派的发展难分伯仲。1929年开始以徐悲鸿为代表关于的写实艺术和现代艺术之争,代表中国油画艺术不断前进的体现,中国的油画的发展程度与当时西方社会基本相同。
抗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写实主义油画成为了画界的主导,艺术需要“民族化”、“大众化”,中国油画正常的发展状态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们不得不降低了油画艺术学术水准,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为战争服务,尽民族战士的职责。现代艺术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已经没有了位置, 纯正的油画艺术也必须被“民族”化了。应该说这种和西方油画传统的隔离是被迫的,是不得已的疏离。
建国初期受前苏联影响提倡写实风格油画,但是这种写实传统由于政治需要,与正统的西方写实传统有了很大的区别。其他艺术风格门类也在政治运动的影响下几乎消失。
78年改革开放之后,欧美艺术再一次走进国门,画家们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西方艺术,并且与西方艺术家的交流与对话也越来越多了。比如:十九世纪法国农村风景画展就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写实油画语言的深度、深度又重新被中国油画界重视。许多画家体会到原来油画可以达到这种高度。西方各种流派从印象主义到西方现代诸流派被逐渐介绍给中国油画家。然而,在90年代以后油画“民族化”、“本土化”、“中国特色”的口号又一次占了上风,各种画展中是否具有“民族化”的标志,成为一位艺术家是否能够得到承认的主要标志。
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短短30余年,我们油画界是否真正学到西方的油画的传统?我们现在了解的可能还只是真正西方传统精华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达到,就迫不及待的“民族化”了,这种想法不能说明智。根据艺术发展规律,我们真正达到西方油画的高度,再去民族化,也许才能化这种来自西方的艺术能量为我们自己的能量,让我们中国的油画艺术真正站在世界的顶峰。
三、“油画民族化”的提出影响画家个性发展
“油画民族化”的口号在当代对艺术家的创作起到了某些程度的束缚作用,制约了艺术家们的想象力和个性发展。画家的艺术风格是由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审美方式等特质形成的,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优美的油画作品,以及其传达出的深邃、崇高的思想精神,而一定不会是某局口号。
民族性应该是每位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自然流露出来的,艺术创作一定会具有某种不同的民族风格。这种风格是艺术家在个人生活中产生的,而不应该是一种政治行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必然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是由于地理、历史等等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效果,这种差异存在具有必然性,如果加上政治口号,艺术作品就变味了。例如对比吴昌硕和塞尚的静物作品,当时一定没有提倡“民族化”,但他们的作品中却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因此,中国油画必须重视对西方优秀油画传统的学习,以真诚的心态向艺术的本源回归,把油画看成是一种对生活、情感、审美、思想的真挚的表达工具,关注民族精神,直面我们自己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