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兴趣,发展乐观个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童话《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时,为达到激趣促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上课伊始我就创设幽默氛围。针对童话的趣味性、神奇性,我运用打趣来激趣,引进神奇人物激发神奇,促使学生畅游在童话世界里。板书课题之后,我故意歪曲道:“尼尔斯是不是一种小动物?”学生纷纷微笑回答:“不是,他是人。”我故作惊讶状,说:“是人?人怎么能骑到鹅背上去历险呢?那会把鹅压死的。”学生大笑。有位学生作答:“尼尔斯变成拇指一般大的小人,所以不会压死鹅。”我把瑞典童话人物与我国神话人物拉到一起以创设喜剧性效果,说:“会变拇指小人啊,孙悟空也变过拇指小人,尼尔斯是孙悟空的徒弟吗?”学生开怀大笑说:“不是,他是被小精灵施法变的。”这时,学生已领悟童话故事的趣味和神奇,一头扎进《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学习中。接连的教学幽默使学生心情高度愉悦,兴致勃发,乐学情绪油然而生,乐观个性在悄悄弘扬。接下来的课堂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显得其乐无穷。
二、激活气氛,轻松获得高效
教学幽默艺术的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能活跃课堂气氛。在《自相矛盾》的教学中,我抓住故事的可演性特点,运用言行情结合的方法进行幽默表演,收效较高。我演起独角戏《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意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文中主人公话语的“前后抵触”。我用黑板擦当盾,粉笔作矛,表情配动作“猛力”用“矛”刺向“盾”中心,“啊!矛折断了。”学生大笑,我马上说:“这盾真坚硬,跟文中哪句话相符?”学生齐声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我又问:“可是跟哪句话不相符?”学生一边回味着我的幽默表演一边笑着异口同声说:“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这时,学生已意识到卖矛和盾的人说话前后抵触。接着我又用“矛”刺“盾”,将“矛”从“盾”侧边擦过,演出刺穿的效果。此时的我瞪大眼睛说:“哇,盾比豆腐还软。”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欢笑声。
三、激活思维,利于能力培养
教学幽默是通向能力的桥梁。教学幽默中运用恢谐语气、形象化的手法,使学生在笑中产生联想和推断。在《山海关》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各指的是什么”时,突然把班中一位学生和我扯进去说:“我们班某某同学的体格真健壮,真棒!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伟大的体魄’指的是山海关跟某某同学这样健壮的体格差不多。”学生大笑。我继续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山海关‘忠贞的灵魂’是我陶冶出来的。”学生笑声又起。我既让局外人陡然进入语文情景中,又运用张冠李戴的幽默方式,使学生笑的同时产生联想与推断。使他们由“健壮的体格”联想到外形方面,由“陶冶出来的”联想到思想方面。再联系上下文很快得出“伟大的体魄”是指“我”眼中见到的山海关的形象;“忠贞的灵魂”指“我”心中想到的山海关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捍卫神圣疆土的精神。
四、激发情感,陶冶高尚情操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感情无论在什么东西上面都能留下痕迹,并且能穿越空间。”小学语文课文,更是感情的载体,教师应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放飞心灵,感受各时空的情感,陶冶高尚情操,升华灵魂。
《怒吼吧,黄河》一课表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的革命激情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我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抓住教材中的可激情因素“阅读链接”进行幽默教学。首先,我拿起两支粉笔当指挥棒在讲台上激情地“指挥”着,用出其不意的肢体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牛投来好奇的眼光,我适时打趣道:“可别笑我,我在激情指挥《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我刚领略课文中的激情,就掉进‘阅读链接’的情感世界里,出不来了。”教室里顿时充满笑声,我继续“指挥”着说:“请你们也掉进来吧。”学生更乐了。我的肢体语言与适时打趣,促使学生在平和的空间放飞了心灵,情感之弘不紧绷,思绪自由穿梭,自然而然由文中情衔接到“阅读链接”的内容——《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并开始阅读该内容,跟文本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汇。马上,学生进入充满爱国热情的情感世界,被作者的澎湃激情深深感染,爱国热情被激发。
责任编辑 邱 丽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童话《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时,为达到激趣促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上课伊始我就创设幽默氛围。针对童话的趣味性、神奇性,我运用打趣来激趣,引进神奇人物激发神奇,促使学生畅游在童话世界里。板书课题之后,我故意歪曲道:“尼尔斯是不是一种小动物?”学生纷纷微笑回答:“不是,他是人。”我故作惊讶状,说:“是人?人怎么能骑到鹅背上去历险呢?那会把鹅压死的。”学生大笑。有位学生作答:“尼尔斯变成拇指一般大的小人,所以不会压死鹅。”我把瑞典童话人物与我国神话人物拉到一起以创设喜剧性效果,说:“会变拇指小人啊,孙悟空也变过拇指小人,尼尔斯是孙悟空的徒弟吗?”学生开怀大笑说:“不是,他是被小精灵施法变的。”这时,学生已领悟童话故事的趣味和神奇,一头扎进《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学习中。接连的教学幽默使学生心情高度愉悦,兴致勃发,乐学情绪油然而生,乐观个性在悄悄弘扬。接下来的课堂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显得其乐无穷。
二、激活气氛,轻松获得高效
教学幽默艺术的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能活跃课堂气氛。在《自相矛盾》的教学中,我抓住故事的可演性特点,运用言行情结合的方法进行幽默表演,收效较高。我演起独角戏《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意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文中主人公话语的“前后抵触”。我用黑板擦当盾,粉笔作矛,表情配动作“猛力”用“矛”刺向“盾”中心,“啊!矛折断了。”学生大笑,我马上说:“这盾真坚硬,跟文中哪句话相符?”学生齐声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我又问:“可是跟哪句话不相符?”学生一边回味着我的幽默表演一边笑着异口同声说:“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这时,学生已意识到卖矛和盾的人说话前后抵触。接着我又用“矛”刺“盾”,将“矛”从“盾”侧边擦过,演出刺穿的效果。此时的我瞪大眼睛说:“哇,盾比豆腐还软。”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欢笑声。
三、激活思维,利于能力培养
教学幽默是通向能力的桥梁。教学幽默中运用恢谐语气、形象化的手法,使学生在笑中产生联想和推断。在《山海关》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各指的是什么”时,突然把班中一位学生和我扯进去说:“我们班某某同学的体格真健壮,真棒!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伟大的体魄’指的是山海关跟某某同学这样健壮的体格差不多。”学生大笑。我继续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山海关‘忠贞的灵魂’是我陶冶出来的。”学生笑声又起。我既让局外人陡然进入语文情景中,又运用张冠李戴的幽默方式,使学生笑的同时产生联想与推断。使他们由“健壮的体格”联想到外形方面,由“陶冶出来的”联想到思想方面。再联系上下文很快得出“伟大的体魄”是指“我”眼中见到的山海关的形象;“忠贞的灵魂”指“我”心中想到的山海关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捍卫神圣疆土的精神。
四、激发情感,陶冶高尚情操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感情无论在什么东西上面都能留下痕迹,并且能穿越空间。”小学语文课文,更是感情的载体,教师应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放飞心灵,感受各时空的情感,陶冶高尚情操,升华灵魂。
《怒吼吧,黄河》一课表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的革命激情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我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抓住教材中的可激情因素“阅读链接”进行幽默教学。首先,我拿起两支粉笔当指挥棒在讲台上激情地“指挥”着,用出其不意的肢体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牛投来好奇的眼光,我适时打趣道:“可别笑我,我在激情指挥《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我刚领略课文中的激情,就掉进‘阅读链接’的情感世界里,出不来了。”教室里顿时充满笑声,我继续“指挥”着说:“请你们也掉进来吧。”学生更乐了。我的肢体语言与适时打趣,促使学生在平和的空间放飞了心灵,情感之弘不紧绷,思绪自由穿梭,自然而然由文中情衔接到“阅读链接”的内容——《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并开始阅读该内容,跟文本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汇。马上,学生进入充满爱国热情的情感世界,被作者的澎湃激情深深感染,爱国热情被激发。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