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着花样地“慢慢”写动作

来源 :中学生博览·甜橙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ycc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叫不二饼干的同学最近给我发来好几篇稿子,她是位非常勤奋的小作者,不过很遗憾,她的稿子都没有通过。最主要的问题是,她的语言太简练了,简练到文中出现的人物,个个都像武侠片里的草上飞,“嗖”一下就出现了,“嗖”一下就没有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基本都是瞬间完成。
  这就导致文中的人物无法“慢”下来,而“慢”不下来,作为读者的我们就无法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所以,整篇文章看下来,就好像逛了一遍菜市场,人很多,但一个也没记住。
  写作升級之 慢慢写
  原文:太过简练
  薛子峰坐在篮球架下喝了一杯水。
  小荷点评:这是不二饼干所写文中的一句话。当时的场景是,文中的“我”下课时看到自己喜欢的男孩子。可惜这样的文字表述,让薛子峰一点都不特别,他的名字可以换成任何人,比如,收发室大爷、隔壁班张三。不特别的薛子峰就像路人甲乙丙丁一样,只有一张模糊的脸,无法成为主角。
  写作升级:把大动作分成连贯的小动作
  薛子峰跑到篮球架下,坐到了地上,抄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他嘬起嘴唇,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然后,才仰起头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抖动。突然,他猛地一停手,又把杯子放到了地上。
  小荷点评:
  让人物“慢”下来,就是让人物的动作慢下来,不要像小飞侠一样,“嗖”的一下就闪过去了。而写作的窍门在于,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用分镜头的方法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修改之后的描写,把薛子峰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突然停止”这样一连串的小动作。薛子峰不再是一闪而过的人物,而是让读者能够定睛看看他喝水的样子,随着动作的细致,薛子峰这个人也变得具体生动了。
  写作升级:给动作“涂脂抹粉”
  薛子峰跑到篮球架下,顺势坐到了地上,右手抄起地上一个白色的杯子,急切地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没想到,他竟然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也许他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然后,才仰起头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抖动。突然,他猛地一停手,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把杯子收好,盖上盖子,小心翼翼地又放到了地上。
  小荷点评:把大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的小动作之后,可以在动词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就会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比较细致地表达出来,人物形象就会更具活力,就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与思想。这就叫“涂脂抹粉”。
  打扮过的动作就有了看点,薛子峰喝水前的动作是大开大合的,他坐到地上,抄起水杯,这时读者以为他是个洒脱、不拘小节的男孩儿,但接下来的动作却又是反常的:急切拧开瓶盖却小心试探水温,痛快喝水又猛然停住然后小心放置杯子,这就可以看出薛子峰的几个特点:不拘小节又谨慎、细致,并且他和杯子之间一定“有故事”。
  经过这样的写作升级,人物的动作就变得不简单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特点,带出故事隐藏的情节。这样,文章就显得活灵活现,就能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写作升级之 变着花样加点料
  给动作“配上声音”
  写作窍门:在动作中加入声音,会更生动。加入的声音,一是人物的语言描写,二是适当的象声词。
  忽然,他猛地往上一蹿,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紧接着,他轮流交换着双手,嘴里还发出“嗨嗨”的声音。他的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不一会儿,他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我上来啦——我赢啦——”
  给动作“加上表情”
  写作窍门:在动作描写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动作,还要思考此项动作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是怎么做的,这就要让动作与表情、神态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
  我把自制的贺卡举到妈妈面前:“妈妈,生日快乐!”
  妈妈张大了嘴巴,满脸疑惑:“这……是你做的贺卡?”
  “如假包换!”
  妈妈接过贺卡,轻轻地打开,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片红晕涌上了她的脸庞。
  给动作“融入心理”
  写作窍门:在动作描写时加入心理描写,更加深入地写出动作的动机和情感,让人物的动作更加明晰。
  我飞快地从地上抓了一把雪,使劲地捏了捏,感觉雪球还是太小,想想不解恨:刚才你也太不够哥们儿义气了,竟然敢袭击我?看我这次怎么收拾你!又迅速抓了一把,这样两把雪揉在一起。我搓了搓,磨平了雪球的表面,嘿嘿,小胖,你给我小心啊!
  多人动作交替写
  写作窍门:动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发出,交替写两个人的动作。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选自《背影》)父子两个人的动作,互相映衬配合,共同作用,生动地表现出父子二人此时此地相爱相怜的情景。
其他文献
中午刚吃过午饭窗外就飘起了小雪,爸爸有点着急了,担心一会儿送我去学校的时候雪会越下越大。我倒希望雪下得再大一点,最好没法返校。  每次返校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会莫名地低落,说不出原因地感到委屈。我在床边磨磨蹭蹭地收拾东西,妈妈坐在沙发上给我做今年冬天的棉靴。其实在学校里早已经没有人穿手工做的靴子了,但我从小怕冷,每年冬天脚都会被冻伤,所以不管我在学校穿不穿,妈妈都会给我做了准备上。窗外爸爸正在准备三轮
期刊
高中生活漫长、重复、枯燥,在周而复始的日子里,我和大轩总是试图通过做一些小事来改变单调的学习节奏。  大家在寄宿学校里的生活一般都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固定路线,而我和大轩经常会刻意打破这种既定线路,比如吃完饭后跑去校园书店里看杂志和小说,然后在回教室的路上边走边讨论那些校园小说里的情节究竟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如果是真的,那别人的中学生活也太精彩了。后来,我们经常会猜想从我们身边走过的男生和
期刊
与我刻板印象中的新疆联想起来的,是吐鲁番的葡萄,绿色,成串,饱满剔透;然后是橙红色的岩石沙砾,是火焰山,是明晃晃的阳光直射下冒着热气的街道,空荡荡的午后漫无边际要等很久才能迎来温柔爽朗的晚风。  6月里,我的一位师姐去了趟新疆,7月初才返程。期间她拍的每张关于新疆地区的风景照,我都会点开看,然后默默点赞。我从早前想过要去新疆,今年读《阿勒泰的角落》的时候,这个想法就更加强烈了。  和师姐的情感并不
期刊
收获的时候,没必要因为不忍丢下,被牵绊住脚步。  我從没想过,会整整一年没踏进电影院,其中的过程平淡又漫长。  去年秋天前,我还是各大电影院持会员卡的常驻用户。因为校区偏远,无数个没课的下午和周末,我都是一个人在车上颠簸一个钟头到影院,夹在人群中激动地看完一部期待了好久的电影。时间再往前推一点儿呢?最夸张的一次,高三的最后一个月,我逃掉了毕业照去看蒂姆伯顿的新片。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前到一年前,
期刊
我第一次当家与别人不一样,没有人事先告诉我,一切就像是夏季的天空,说变脸就变脸。  那时我上二年级,正值暑假,妈妈去了渭南,我和爸爸在西安。六点半老天下起了大暴雨,打起了雷,是不是觉得我假期在家玩得过嗨,故意用惊人的闷雷提醒我?过了一会儿家里就断电了。楼下人说:“可能供电局担心风猛雷大把供电线路弄坏拉了闸。”家里没有一丝声音,风裹着雷雨在黑夜里伸出疯狂的魔爪,无情地击打着窗户,把我吓得够呛,躲在唯
期刊
很多偏见会适时被打破,不喜欢的被重新爱上。时间会让一些机缘巧合来到身边,这些变化真让人欣喜呀!  我的口味偏咸、偏酸,甚至可以去尝麻、试辣,而甜,却是我的一个禁忌。  关于甜的记忆,是童年生病后,混在研磨的药末中掩饰的帮凶;是逢年过节,吮吸糖果后自我嫌弃泛酸的口腔。于是,我偏执地觉着:甜理应属于小孩儿、老人,对于年轻人,它实在不是个好的选择。  成长中,我有意避开和甜味儿相关的许多食物——即使必须
期刊
极端的我,冷淡的我,幼稚的我,20年生活轨迹,酿成了这样的我。  谢谢这样的我。  再见这样的我。  8月底,一个男孩子来找我,问我还记不记得他:“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夏天,你码字,我在身边给你放歌,我们都喜欢薛之谦。”  “我17岁那年。那年夏天很热,《追光者》很火。”我说。  “那现在呢?”  2020年的这个夏天,我追完了《以家人之名》,全剧虎头蛇尾,只有凌霄的那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真正变成
期刊
疫情期间,我们身处学校,感动于医护人员的坚强,感激于老师的付出,感谢身边每一个人的陪伴,很多事情看起来很艰难,但是我们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在我把我这段时间搬东西搬坏了一辆小推车这件事告诉洋洋时,她爆发出了让周围人都看向她的笑声。  怎么说呢?在我知道高三要在两个星期后开学的消息时,我的内心仿佛是爆米花爆出来的那一瞬间,满是对见到久别的老师和同学的期待。  疫情期间开学,学校做了很多工作,有
期刊
这是一个多动人的故事啊!随手的零食,变成一株植物,它变成备考生涯里一些水灵灵的期待和牵挂,花开了,你们也都长大了。  搬新宿舍那天打扫卫生的时候,我们在走廊的小阳台上发现了几盆多肉盆景,估计是上一届的师姐们留下来的。只是可惜因为长时间没人打理,那些多肉大多枯萎烂根了。我们打算把它们全扔了,但又为我们寝室门口唯一的几抹绿意即将消失而感到有些痛惜。  当我们正对着这堆多肉盆景发愁时,雯雯同学从清理出来
期刊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那么一些人,让你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深深地思念着。  1. 谢谢姐姐  我小的时候,总是对各种假期充满期待,不是因为我贪玩儿不爱学习,而是只有那个时候,姐姐才有机会坐上长途汽车来与我们相聚。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姐姐不得不在初中毕业后,辍学前往深圳打工。作为六个小孩儿的大姐大,她无疑是背着最重包袱的那一个。  我一次又一次地问爸妈:“姐姐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爸妈都是农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