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叫不二饼干的同学最近给我发来好几篇稿子,她是位非常勤奋的小作者,不过很遗憾,她的稿子都没有通过。最主要的问题是,她的语言太简练了,简练到文中出现的人物,个个都像武侠片里的草上飞,“嗖”一下就出现了,“嗖”一下就没有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基本都是瞬间完成。
这就导致文中的人物无法“慢”下来,而“慢”不下来,作为读者的我们就无法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所以,整篇文章看下来,就好像逛了一遍菜市场,人很多,但一个也没记住。
写作升級之 慢慢写
原文:太过简练
薛子峰坐在篮球架下喝了一杯水。
小荷点评:这是不二饼干所写文中的一句话。当时的场景是,文中的“我”下课时看到自己喜欢的男孩子。可惜这样的文字表述,让薛子峰一点都不特别,他的名字可以换成任何人,比如,收发室大爷、隔壁班张三。不特别的薛子峰就像路人甲乙丙丁一样,只有一张模糊的脸,无法成为主角。
写作升级:把大动作分成连贯的小动作
薛子峰跑到篮球架下,坐到了地上,抄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他嘬起嘴唇,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然后,才仰起头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抖动。突然,他猛地一停手,又把杯子放到了地上。
小荷点评:
让人物“慢”下来,就是让人物的动作慢下来,不要像小飞侠一样,“嗖”的一下就闪过去了。而写作的窍门在于,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用分镜头的方法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修改之后的描写,把薛子峰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突然停止”这样一连串的小动作。薛子峰不再是一闪而过的人物,而是让读者能够定睛看看他喝水的样子,随着动作的细致,薛子峰这个人也变得具体生动了。
写作升级:给动作“涂脂抹粉”
薛子峰跑到篮球架下,顺势坐到了地上,右手抄起地上一个白色的杯子,急切地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没想到,他竟然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也许他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然后,才仰起头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抖动。突然,他猛地一停手,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把杯子收好,盖上盖子,小心翼翼地又放到了地上。
小荷点评:把大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的小动作之后,可以在动词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就会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比较细致地表达出来,人物形象就会更具活力,就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与思想。这就叫“涂脂抹粉”。
打扮过的动作就有了看点,薛子峰喝水前的动作是大开大合的,他坐到地上,抄起水杯,这时读者以为他是个洒脱、不拘小节的男孩儿,但接下来的动作却又是反常的:急切拧开瓶盖却小心试探水温,痛快喝水又猛然停住然后小心放置杯子,这就可以看出薛子峰的几个特点:不拘小节又谨慎、细致,并且他和杯子之间一定“有故事”。
经过这样的写作升级,人物的动作就变得不简单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特点,带出故事隐藏的情节。这样,文章就显得活灵活现,就能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写作升级之 变着花样加点料
给动作“配上声音”
写作窍门:在动作中加入声音,会更生动。加入的声音,一是人物的语言描写,二是适当的象声词。
忽然,他猛地往上一蹿,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紧接着,他轮流交换着双手,嘴里还发出“嗨嗨”的声音。他的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不一会儿,他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我上来啦——我赢啦——”
给动作“加上表情”
写作窍门:在动作描写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动作,还要思考此项动作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是怎么做的,这就要让动作与表情、神态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
我把自制的贺卡举到妈妈面前:“妈妈,生日快乐!”
妈妈张大了嘴巴,满脸疑惑:“这……是你做的贺卡?”
“如假包换!”
妈妈接过贺卡,轻轻地打开,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片红晕涌上了她的脸庞。
给动作“融入心理”
写作窍门:在动作描写时加入心理描写,更加深入地写出动作的动机和情感,让人物的动作更加明晰。
我飞快地从地上抓了一把雪,使劲地捏了捏,感觉雪球还是太小,想想不解恨:刚才你也太不够哥们儿义气了,竟然敢袭击我?看我这次怎么收拾你!又迅速抓了一把,这样两把雪揉在一起。我搓了搓,磨平了雪球的表面,嘿嘿,小胖,你给我小心啊!
多人动作交替写
写作窍门:动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发出,交替写两个人的动作。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选自《背影》)父子两个人的动作,互相映衬配合,共同作用,生动地表现出父子二人此时此地相爱相怜的情景。
这就导致文中的人物无法“慢”下来,而“慢”不下来,作为读者的我们就无法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所以,整篇文章看下来,就好像逛了一遍菜市场,人很多,但一个也没记住。
写作升級之 慢慢写
原文:太过简练
薛子峰坐在篮球架下喝了一杯水。
小荷点评:这是不二饼干所写文中的一句话。当时的场景是,文中的“我”下课时看到自己喜欢的男孩子。可惜这样的文字表述,让薛子峰一点都不特别,他的名字可以换成任何人,比如,收发室大爷、隔壁班张三。不特别的薛子峰就像路人甲乙丙丁一样,只有一张模糊的脸,无法成为主角。
写作升级:把大动作分成连贯的小动作
薛子峰跑到篮球架下,坐到了地上,抄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他嘬起嘴唇,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然后,才仰起头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抖动。突然,他猛地一停手,又把杯子放到了地上。
小荷点评:
让人物“慢”下来,就是让人物的动作慢下来,不要像小飞侠一样,“嗖”的一下就闪过去了。而写作的窍门在于,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用分镜头的方法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修改之后的描写,把薛子峰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突然停止”这样一连串的小动作。薛子峰不再是一闪而过的人物,而是让读者能够定睛看看他喝水的样子,随着动作的细致,薛子峰这个人也变得具体生动了。
写作升级:给动作“涂脂抹粉”
薛子峰跑到篮球架下,顺势坐到了地上,右手抄起地上一个白色的杯子,急切地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没想到,他竟然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也许他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然后,才仰起头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抖动。突然,他猛地一停手,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把杯子收好,盖上盖子,小心翼翼地又放到了地上。
小荷点评:把大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的小动作之后,可以在动词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就会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比较细致地表达出来,人物形象就会更具活力,就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与思想。这就叫“涂脂抹粉”。
打扮过的动作就有了看点,薛子峰喝水前的动作是大开大合的,他坐到地上,抄起水杯,这时读者以为他是个洒脱、不拘小节的男孩儿,但接下来的动作却又是反常的:急切拧开瓶盖却小心试探水温,痛快喝水又猛然停住然后小心放置杯子,这就可以看出薛子峰的几个特点:不拘小节又谨慎、细致,并且他和杯子之间一定“有故事”。
经过这样的写作升级,人物的动作就变得不简单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特点,带出故事隐藏的情节。这样,文章就显得活灵活现,就能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写作升级之 变着花样加点料
给动作“配上声音”
写作窍门:在动作中加入声音,会更生动。加入的声音,一是人物的语言描写,二是适当的象声词。
忽然,他猛地往上一蹿,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紧接着,他轮流交换着双手,嘴里还发出“嗨嗨”的声音。他的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不一会儿,他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我上来啦——我赢啦——”
给动作“加上表情”
写作窍门:在动作描写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动作,还要思考此项动作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是怎么做的,这就要让动作与表情、神态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
我把自制的贺卡举到妈妈面前:“妈妈,生日快乐!”
妈妈张大了嘴巴,满脸疑惑:“这……是你做的贺卡?”
“如假包换!”
妈妈接过贺卡,轻轻地打开,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片红晕涌上了她的脸庞。
给动作“融入心理”
写作窍门:在动作描写时加入心理描写,更加深入地写出动作的动机和情感,让人物的动作更加明晰。
我飞快地从地上抓了一把雪,使劲地捏了捏,感觉雪球还是太小,想想不解恨:刚才你也太不够哥们儿义气了,竟然敢袭击我?看我这次怎么收拾你!又迅速抓了一把,这样两把雪揉在一起。我搓了搓,磨平了雪球的表面,嘿嘿,小胖,你给我小心啊!
多人动作交替写
写作窍门:动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发出,交替写两个人的动作。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选自《背影》)父子两个人的动作,互相映衬配合,共同作用,生动地表现出父子二人此时此地相爱相怜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