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触键,是弹奏出好音色的关键,是钢琴演奏中的重要环节。在我看来,好的音色不是绝对的、单一的,而是根据每首作品的需要和情感,能够正确的表达出作品的音响效果,比如如何表现欢乐,如何表现愤怒等等……
不同的触键方法,演奏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是演奏出好音色的重要途径,也是所有演奏者毕生追求的目标之一。
许多钢琴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忙于视奏、打节拍、提速度、背谱,而忘了去注意音色好不好听,弹出来的乐曲美不美,有没有表达出乐曲所要表达的音响效果……这恰恰使演奏者陷入了误区。触键技术的训练应结合对声音音色的提高和完善。俄罗斯著名钢琴家涅高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任何钢琴演奏总是以发出声音、制造出声音为其目的,那么无论你弹的是练习曲还是艺术作品,弹钢琴必然就是在声音上下功夫,说得更确切些,就是练习声音。”这段话告诉我们音色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学习钢琴,就必须把音色的训练放到一个绝对重要的位置上来,并且要潜心研究。作为一个钢琴演奏者,演奏出的作品音色的好坏直接决定该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是否上升到了一定的层次,这里所说的“一定的层次”,就是对音色有没有细致的研究。
记得有一次听钢琴家元杰先生的讲座,他就是一个对音色有极高要求的钢琴家,他的讲座让我们从始至终都能用非常愉悦的心情来感受。当他在讲一首作品的时候,甚至能联想的韩国的连续剧,用人与人对话的形式来表达音乐,心思之细腻让在场的人很是佩服。他每讲一句,就用一种不同的音色来表达,生动且形象,让听者马上对音色的研究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那么,音色与触键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目前,断奏触键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与认可。那么,从断奏触键开始,就要培养听音色的习惯,要把正确的触键动作与音色相结合,才能判断出断奏触键的训练是否正确有效。断奏触键的动作是先从手腕开始慢慢提起,直到手指离开琴键5—8厘米的时候,用物体自然下落的速度触键,手指接触到琴键的时候,不能晃动,要站稳。当手指保持站立在琴键上时,就要开始听这个声音的延续音。那么,怎么辨别音色的好坏呢?譬如:声音过干或过硬,是由于手抬的过高,使用的力量过大造成的;声音闷,是由于下键的速度过慢造成的;声音发虚,是由于力量没有沉下去,没有找到重力造成的,等等。因此,任何动作都要有一个度,过大不行,过小也不行,遵从自然的下落法则,不要再去对琴键施加压力,去掉多余的动作,使每一个音圆润、明亮、有共鸣。当然,这也只是多种触键方法中的其中一种,我前面说过,音色是丰富多彩的、有层次的,不是绝对的、单一的。所以,每种音色的产生都会有不同的触键方法,关键是要看演奏者对于音色有何种要求,当我们的内心渴望弹奏出某一种音色的时候,我想,任何的触键方法都能够被认可。
二、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所谓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然后是身体个别部位对重量的补充与结合。在弹奏的过程中如果不会使用重力的话,那么弹奏出的声音必然就会显得单调并且缺乏表现力。要找的重量,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体会到从肩膀到大臂自然下垂的感觉;2,要使重力无阻碍的传送到指尖并使手指的第一关节能够承受住这个重量;3,注意指掌关节的独立挥动,要不断调整手指、手掌、大小臂各部位的关系和位置,使重量能够畅通无阻地到达指尖上。无论弹奏单音、音程、八度、和弦还是断奏、跳音、连奏,都不要忘记重量的运用应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使音色明亮、饱满,抒情如歌或是坚定有力。钢琴弹奏中,我们常常提到的“一弹到底”,就是要把重量沉到键底,不要堵截在任何一个部位,比如手臂或手腕。重量的调节必须是建立在放松并且力量能够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础上,根据音乐所需要的音色来调整重量的变化。如果声音很强,那么则需要身体部分重量的补充;如果声音很弱,则可把重量控制到最小,甚至仅一个手指的重量也是可以的。这种自然重量的灵活变化应用,给演奏者追求音色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三、触键时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对音色的控制有直接的影响。钢琴演奏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需要包括手指、手掌、手腕、手臂以及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首先,保证声音质量的关键部位是手掌。不论是强音触键还是弱音触键,如果手掌没有支撑住,那么其他部位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手掌的塌陷,会使音色混浊一片、模糊不清、软弱发虚,无法清晰凝聚。其次,手腕的重要性。手腕是手指与手臂之间的经过部位,起到连接的作用,手腕的过僵或过软都会影响音色的控制。以手腕为主导的调节,是同时结合手臂与手掌上下左右调节的综合动作,是对手指不断变化着的位置进行微小的调整,当每个手指触键的时候,手腕都要把手调节到最佳位置,使手指能够充分舒服的接触琴键。最后,应注意的是身体的协调性与音色的关系。在弹琴时,身体、琴凳到键盘,都是可以灵活调整的,身体接触到琴凳,手指接触到键盘,这无疑是一个整体。当我们的身体处于自然积极的演奏状态时,音色必然会丰满圆润,使人听起来顺畅、舒展。
总之,钢琴演奏中触键与音色的研究是一个极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仅就现有的认识做了一些皮毛上的简要分析。钢琴艺术的博大精深,使得追逐它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不同的触键方法,演奏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是演奏出好音色的重要途径,也是所有演奏者毕生追求的目标之一。
许多钢琴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忙于视奏、打节拍、提速度、背谱,而忘了去注意音色好不好听,弹出来的乐曲美不美,有没有表达出乐曲所要表达的音响效果……这恰恰使演奏者陷入了误区。触键技术的训练应结合对声音音色的提高和完善。俄罗斯著名钢琴家涅高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任何钢琴演奏总是以发出声音、制造出声音为其目的,那么无论你弹的是练习曲还是艺术作品,弹钢琴必然就是在声音上下功夫,说得更确切些,就是练习声音。”这段话告诉我们音色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学习钢琴,就必须把音色的训练放到一个绝对重要的位置上来,并且要潜心研究。作为一个钢琴演奏者,演奏出的作品音色的好坏直接决定该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是否上升到了一定的层次,这里所说的“一定的层次”,就是对音色有没有细致的研究。
记得有一次听钢琴家元杰先生的讲座,他就是一个对音色有极高要求的钢琴家,他的讲座让我们从始至终都能用非常愉悦的心情来感受。当他在讲一首作品的时候,甚至能联想的韩国的连续剧,用人与人对话的形式来表达音乐,心思之细腻让在场的人很是佩服。他每讲一句,就用一种不同的音色来表达,生动且形象,让听者马上对音色的研究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那么,音色与触键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目前,断奏触键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与认可。那么,从断奏触键开始,就要培养听音色的习惯,要把正确的触键动作与音色相结合,才能判断出断奏触键的训练是否正确有效。断奏触键的动作是先从手腕开始慢慢提起,直到手指离开琴键5—8厘米的时候,用物体自然下落的速度触键,手指接触到琴键的时候,不能晃动,要站稳。当手指保持站立在琴键上时,就要开始听这个声音的延续音。那么,怎么辨别音色的好坏呢?譬如:声音过干或过硬,是由于手抬的过高,使用的力量过大造成的;声音闷,是由于下键的速度过慢造成的;声音发虚,是由于力量没有沉下去,没有找到重力造成的,等等。因此,任何动作都要有一个度,过大不行,过小也不行,遵从自然的下落法则,不要再去对琴键施加压力,去掉多余的动作,使每一个音圆润、明亮、有共鸣。当然,这也只是多种触键方法中的其中一种,我前面说过,音色是丰富多彩的、有层次的,不是绝对的、单一的。所以,每种音色的产生都会有不同的触键方法,关键是要看演奏者对于音色有何种要求,当我们的内心渴望弹奏出某一种音色的时候,我想,任何的触键方法都能够被认可。
二、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所谓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然后是身体个别部位对重量的补充与结合。在弹奏的过程中如果不会使用重力的话,那么弹奏出的声音必然就会显得单调并且缺乏表现力。要找的重量,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体会到从肩膀到大臂自然下垂的感觉;2,要使重力无阻碍的传送到指尖并使手指的第一关节能够承受住这个重量;3,注意指掌关节的独立挥动,要不断调整手指、手掌、大小臂各部位的关系和位置,使重量能够畅通无阻地到达指尖上。无论弹奏单音、音程、八度、和弦还是断奏、跳音、连奏,都不要忘记重量的运用应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使音色明亮、饱满,抒情如歌或是坚定有力。钢琴弹奏中,我们常常提到的“一弹到底”,就是要把重量沉到键底,不要堵截在任何一个部位,比如手臂或手腕。重量的调节必须是建立在放松并且力量能够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础上,根据音乐所需要的音色来调整重量的变化。如果声音很强,那么则需要身体部分重量的补充;如果声音很弱,则可把重量控制到最小,甚至仅一个手指的重量也是可以的。这种自然重量的灵活变化应用,给演奏者追求音色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三、触键时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对音色的控制有直接的影响。钢琴演奏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需要包括手指、手掌、手腕、手臂以及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首先,保证声音质量的关键部位是手掌。不论是强音触键还是弱音触键,如果手掌没有支撑住,那么其他部位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手掌的塌陷,会使音色混浊一片、模糊不清、软弱发虚,无法清晰凝聚。其次,手腕的重要性。手腕是手指与手臂之间的经过部位,起到连接的作用,手腕的过僵或过软都会影响音色的控制。以手腕为主导的调节,是同时结合手臂与手掌上下左右调节的综合动作,是对手指不断变化着的位置进行微小的调整,当每个手指触键的时候,手腕都要把手调节到最佳位置,使手指能够充分舒服的接触琴键。最后,应注意的是身体的协调性与音色的关系。在弹琴时,身体、琴凳到键盘,都是可以灵活调整的,身体接触到琴凳,手指接触到键盘,这无疑是一个整体。当我们的身体处于自然积极的演奏状态时,音色必然会丰满圆润,使人听起来顺畅、舒展。
总之,钢琴演奏中触键与音色的研究是一个极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仅就现有的认识做了一些皮毛上的简要分析。钢琴艺术的博大精深,使得追逐它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探索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