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以老子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理想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导致了周王朝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乱,在随之而起的权力追逐战中,各阶层的政治地位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荣升为新的统治阶级,有的则逐渐没落。在此过程中,贵族阶层的分化最为显著,其中没落一方的中小贵族经历了强烈的落差感,由于中小贵族是最先分裂且失落感最强的阶层,所以中小贵族阶层的社会理想最早出现。在不断的思考中,他们终于找到一条适合本阶层生活的道路,即“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并由此形成了第一本系统论述社会理想的著作—— 《老子》。在《老子》一书的影响之下,变化中的其他阶层也纷纷开始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百家争鸣便应运而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一片自由繁荣的景象。
  【关键词】老子;社会理想;阶层分化;小国寡民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043-0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上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政治、文化领域的大变革,王室衰微导致争霸战争迭起,旧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乱,如何使社会回归秩序和稳定成了迫在眉睫的时代难题。《老子》一书便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最早系统论述社会理想的著作,以《老子》为代表的各种社会理想的提出正是这个时代的社会写照以及各阶层对于如何构建其理想社会的思想反映。
  一、以老子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处的时代特征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庄子合称为“老庄”。
  老子是春秋末期人,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充满着动荡与变化的时期。如果说变革是战国时期的时代主题,那么争霸就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周天子权力的下跌导致了争霸战争的迭起,而这时的战争不同于春秋初期的战争,春秋初期的战争多是以贵族阶级为主体,兵的主体是士族,战争的形式以车战为主,战争过程仍然要符合礼仪的要求,所以春秋早期的战争并没有那么血腥和残酷,正如雷海宗先生所说:“春秋时代的战争由贵族包办,多少具有一点游戏的性质。”[2]12
  而到了春秋末年争霸战争便愈演愈烈,战争朝着灭国兼并的趋势发展,同时社会的动荡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大分化,而其中尤以贵族群体的分裂最为显著,当兵作战不再是贵族阶层的特权,他们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生活,在巨大的失落感和无助的彷徨之中便率先提出了有利于本阶层生活的社会理想,《老子》一书正是这种没落中小贵族群体思想的代表,至此,系统阐述社会理想的著作便出现了。
  战乱导致了周王朝的统治秩序被打乱,社会陷入了混乱无序的状态之中,水深火热的生活让人们渴望一个有序社会的出现,“小国寡民”就是老子在此背景下构建的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在这个理想社会里没有战争的侵害,“虽有甲兵,无所陈之”[3]299人民“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3]299终于过上了幸福和谐的生活。
  此后,各阶层的思想家们也开始行动,在战乱之中开始设计适合本阶层生活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百家争鸣便应运而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一片繁荣之势,这便是这一时期的又一时代特征。文化生活的宽松促使思想家们踊跃提出自己的社会改造方案,或通过著书立说确立自己的思想,或通过讲学传播自己的思想,再或者通过游说国君的方式企图通过参与政治来实现其社会理想。思想家们的思想虽然异彩纷呈,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为战火纷飞的乱世开一剂良方,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构建一个有序的理想社会来实现其政治抱负,只不过因为他们的身份不同,所属阶层不同,导致他们在实现其社会向往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二、变化中的社会各阶层的理想设计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促使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在以老子为代表的中小贵族阶层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之后,思想家们也开始提出了本阶层的理想设计。
  儒家作为当时的显学之一,在诸子百家中占据着闪耀的地位。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关于孔子其人,史料记载孔子的先世曾是商代的王室,及至孔子时虽家境衰落,但孔子出身贵族无疑。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少年时的孔子虽家境贫寒,但“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1]1906自幼便学习贵族阶级所学的周礼和五经六艺,对于周王朝的礼仪制度更是极为推崇。
  春秋末期随着封建地主制的萌芽,奴隶制开始解体,孔子所代表的国君贵族阶层,在动荡的社会变革中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为了维护上层贵族的统治,他致力于回到昔日那个尊卑有别的社会,周王朝就是他理想社会的现实依托,“郁郁乎文哉,吾从周”[4]51,因为周王朝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礼仪之邦,而现在却是“天下之无道也久矣”[4]59,所以孔子的社会向往是渴望回到那个“天下有道”的社会,这里的“道”理解为等级秩序。
  为了应对各方面的挑战,首先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渴望回归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4]221的封建等级社会,礼的主要作用在于约束人民以求达到控制社会并维护贵族阶级统治的目的。
  其次孔子认为恢复周礼的关键就在于“正名”,其目的在于明确个人的社会等级,人民各安其位,不做僭越之事,社会自然就会重新回归稳定。
  最后,孔子在“礼”之外又提出了“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部分,“仁”既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政治措施。
  于君主而言,要“为政以德”[4]20,“道之以德,齐之以礼”[4]21-22,其言行举动要符合“仁”的要求,统治者要实行德治和仁政。同时又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4]213故而又希望统治者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减少对百姓的剥削和压榨,这样天下百姓自然就会归附君主的统治。对于君主之下的君子、士人乃至普通人,“仁”更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天下有道”的社会是一个充斥着“仁”的氛围的社会,“仁”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剂良方。   所以,孔子的社会向往其实是以理想的伦理道德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人民安分守己,统治者以“礼”治国,“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就实现了。
  在战争更加激烈的战国时期,以墨家为代表的新兴手工业阶层,因其精湛的工艺技术可为战争服务而为各国所重用,跻身为当时的显学学派。但同儒家主张构建的尊卑有别的等级社会不同,墨家所向往的是一个没有等级差别的天下之人“兼相爱”的理想社会。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他自称“贱人”,精通多种手工艺,并因其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的弟子,作为新时期的手工业阶层的代表,墨子也提出了他的政治主张。
  小生产者作为一个新兴的集体,本就处在社会的底层,受到的剥削和压榨是极为严重的,他们不满足于被统治者阶层单方面的利用,他们希望在被利用的同时统治者能够倾听他们的政治主张,这样的愿望只有在一个没有差别的“兼相爱”社会中才可能实现。要想实现“兼爱”的理想社会格局,首先就是停止战争,所以墨子身体力行,率领众弟子奔赴各国,用生命为代价去实行“非攻”的愿望。
  其次,要想获得政治上的话语权,特别是广大底层人民的呼声,政治上要实行“尚贤”的政策,任人唯贤应不论出生和血统,下层人民同样具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5]52
  最后,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各阶层之间长久的和谐和稳定,墨子又提出了“尚同”的政治主张,“同”指的是与“天子”同,即社会各阶层的人民从思想到行为都要与天子保持一致。天子的利益要和百姓的利益一致,并且统治者还要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只有形成“交相利”的利益联结,“兼相爱”的理想局面才能实现。
  可以看出,墨子的“兼相爱”理想社会格局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空想性,它将天下视作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在阶级社会中这又是很难实现的,并且墨子本人并没有直接参与政治,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实现自己的主张,这明显也加重了其思想的空想色彩。
  如果说孔子和墨子的社会理想仍带有一些保守性和空想性,那么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法家学派的思想家们,就打破了保守派惶恐不变的生存现状,他们拒绝改良和妥协,主张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旨在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君主专制的法治国家。
  为了实现其社会理想,在经济上他们主张发展农业,不论是李悝的农为国本的思想,还是商鞅的富国强兵的农战主张,抑或是韩非的农为本,工商为末的原则,无不在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因为富庶的经济可以使他们在争霸战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在政治上,他们一方面主张“尊君”思想,商鞅主张要把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权者君之所独裁也”,“权制断于君则威” [6]110韩非则主张将“势”与“法”“术”结合起来,特别是“势”要为君主一人所有,这样就把行政权、司法权等一系列大权集中于君主一人所有,这就为君主实行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将“法治”作为根本的治国政策,李悝撰写《法经》,商鞅和韩非继承李悝的“法治”思想,反对儒家以道德教化为主的“礼治”的统治方式。
  对于如何结束战乱这一迫切问题,新兴的地主阶级不像改良派那样,主张用温和的方式停止战争,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各种强兵手段,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天下统一之后,社会便可恢复秩序和稳定,他们对建立封建国家的愿望是如此迫切,这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中就是濃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三、以老子为代表的中小贵族的理想生活表达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伊始便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分裂,而在此分裂中最先遭受打击的便是庞大的贵族阶层,面对时代的挑战,一部分上层贵族为了保住往日的权势,顺势而变成为新贵族和新官僚,构成新的统治阶层。
  而更多的中小贵族则迅速没落,失去了昔日的荣华和地位,巨大的生活落差带来的失落感,让他们对现实世界感到失望,在反思的过程当中,他们终于找到一条适合本阶层生存的道路,那便是“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由于中小贵族阶层是最先分裂以及失落感最强的阶层,因此中小贵族阶层的社会理想最先出现,又因为中小贵族本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有能力记录和表达自己的诉求,所以才会形成《老子》这样系统的社会理想著作。
  老子作为没落的中小贵族阶层的代表,曾经做过周朝的藏书吏,虽然并不像墨子一样完全脱离政治生活,但是却并无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在愈演愈烈的权力追逐战中,无心权势的老子便再无任何立足之地,绝望之中便西去归隐了。这是老子在乱世之中选择保全自己的一种方式,而他的休战养息的救世主张则体现在他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之中。
  老子出生在远离中原文化的楚国,不同于生在鲁国的孔子那样深受礼乐文化的影响,便更容易提出自己独立全新的社会理想。“精简”是“小国寡民”社会的一大特征,首当其冲的便是摒弃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小国寡民”的社会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其经济基础,“什伯之器”“舟舆”“甲兵”等是弃之不用的,“小国寡民”是自给自足的社会,是昔日中小贵族所向往的田园社会。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子主张回到落后的原始社会,只要将原始社会的特征和“小国寡民”社会的特征相比较,就会发现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老子看到了社会的动荡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经济的变革引起的,如果经济始终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那么便不会出现“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3]231的状况了。其次,“小国寡民”社会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是有限的,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纷纷攻城略地,抢夺人民,限制国土面积和人口的目的在于均衡各方势力,这样国与国之间便不会轻易发动战争,势均力敌才有利于保证天下的整体平衡与稳定。最后,“小国寡民”的社会是一个人人各得其所,各得其乐的民风淳朴的社会。因为生产的低下,为了维持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劳动,“小国寡民”是一个全民生产的社会。虽然有统治者,却由于统治者融于百姓,且实施“无为”的管理方式,所以人民感受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国与国之间不相往来,没有争端和战争,人民稳定的生活不会受人打扰。
  由此看来,虽然“小国寡民”的社会是一个经济落后,文化也不发达的社会,但是由于其保留了人民淳朴自然的天性,故而避免了一切因贪念而起的争端,人们感到幸福和满足,社会就自然和谐和稳定了。
  老子理想社会思想的提出,一方面来自战乱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老子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也为其政治理想提供了理论基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95
  这里的“自然”并不简单指自然世界,它指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这种状态便是世间万物的存在形态和行动准则,基于此,老子构建了一个符合自然之道的理想社会。
  在老子形成了系统的社会理想著作之后,各派深受影响,纷纷提出自己的社会思想。各家学说虽各不相同,但其对于理想政治追求的本质并无差别,都是希望构建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只不过各家在实现其社会理想的具体途径上存在差别。
  相较而言,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的空想性色彩格外突出,其对于先进生产技术的否定、对于天下大一统趋势的忽视都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这就注定了“小国寡民”终将沦为空想乌托邦的结局。
  但这并不是说“小国寡民”的思想完全是消极落后的,其中的非战原则、平等的人际关系、无压迫和剥削的政治原则等都体现了其思想的进步性,特别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小国寡民”的世外桃源生活便是人们的精神寄托,饱含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深深期盼和向往。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刘毓庆.论语绎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方勇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74.
  作者简介:
  饶惠,女,汉族,重庆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先秦思想史。
其他文献
【摘要】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有很大关系,具有时代性,在每个时期,女性的角色都受到关注,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特点。英美文学对当时的时代影响很大,使很多国家女性得到解放。本文在英美文学作品的背景下,以女性形象为讨论对象,通过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岛》这一作品,简要说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些形象对时代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展现女性的个人魅力。  【关键词】英美文学
期刊
【摘要】太宰治一生命运多舛。作为一个旧贵族,生活在新旧秩序交替的社会中,又恰逢战争结束,经济一片萧条。贵族势力没落,太宰治不能作为一个理想中的贵族生活,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就造就了他本人在社会中的“多余人”地位。同时,在他的晚期作品《斜阳》中,最符合他本人形象的直治也变成了“多余人”。在社会中苦苦挣扎,积极争取和逃避现实两种想法在脑海中权衡,最终还是无法面对现实,无法排解心中苦闷选择自杀。本文
期刊
【摘要】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其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表现出精湛的叙述技巧和深刻的主题意蕴,传达出毛姆本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自由意志观。借助认知诗学的基础理论“图形—背景”理论,从意向凸显、叙事技巧和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可以更好地解读《月亮与六便士》的深刻主题,发掘更多美学意蕴。  【关键词】《月亮与六便士》;图形—背景理论;毛姆  【中图分类号】I561 【文
期刊
【摘要】 隱喻在传统的认知中作为一种修辞而存在,在传统的隐喻论中隐喻是一种很高级的语言,通常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随处可见的,无论什么样类型的语言,隐喻都比比皆是。此理论还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隐喻的运用是把抽象的目标域借助具体源域表达出来,这就化抽象为具体,易于读者理解。在隐喻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文化的差异进行翻译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 隐喻;翻译;跨
期刊
【摘要】关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东小说是对左翼至抗战文学进行再回顾、再解读、再反思的有效窗口和视角,旨在进一步解读广东左翼抗战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文章以小说文本为基础,以黄药眠和丘东平两位广东左翼作家为例,对该时期广东左翼作家小说进行探索,研究借文学之手革命的黄药眠和以战地小说为武器的丘东平在小说创作指导思想和表现形态上的差别,并深入挖掘其作品的价值。  【關键词】广东左翼文学;抗战文
期刊
【摘要】 小说的回目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人物在回目中反复出现正说明了其在作者心目中的显著位置。通过梳理回目来构建黛玉这一人物设置的框架,有助于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从而透视作者对人物总体构思,理解作者创作意图。  【关键词】 《红楼梦》回目;黛玉;总体构思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0-0029-02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满—通古斯语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满—通古斯文化在现代语境下仍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下,目前满—通古斯文化已成为当代东北文学创作的热点文化题材。满—通古斯文化的当代东北文学书写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东北文学;满—通古斯文化;文学书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赵本夫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写作所特有的传奇色彩,不同于传统的乡土文学或是抗战历史小说,《天漏邑》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寓言化的叙事手法,向大家呈现了一个被世间遗忘的村落。小说的传奇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故事性强,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性格刻画鲜明等。本文试对《天漏邑》中叙事和人物性格的传奇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探讨其思想情感内涵与创作特点。  【关键词】赵本夫;《天漏邑》;传奇色彩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代表作品之一,被译为多种语言在海内外发行,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和文化底蕴。研究发现:一方面,神话原型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为文学作品的可译性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也给文学作品的翻译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 神话原型;《西游记》;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中国和俄罗斯人民都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在各个方面都各具鲜明的特点。中国民间故事同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对比,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中俄民间故事为研究对象,对中俄民间故事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民间故事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024-02  通过中俄民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