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扎根在田间地头,以农民期盼的技术作为科研方向,是农民眼中的“田专家”“土秀才”,被亲切地称为“科特派”……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1999年探索实施至今,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成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当科技“牵手”农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李保国的故事或许能告诉你答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用科技绿化荒山,李保国的科研成果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使山区增收35.3亿元,带动10万多农民脱贫致富。
一个人变成了一支队伍,“土专家”李保国并不孤单。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20年来,我国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目前已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转化示范先进适用技术2.62万项,直接服务6500万农民,为科技兴农富农作出了突出贡献。
说起福建南平市的葡萄,就一定要提到一个人——谢福鑫。南平纬度低、雨水多,土生土长的绿葡萄颗粒小、味酸,上不了台面,也卖不上价。种葡萄,曾是南平人的一块心病。1983年,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谢福鑫赴日本研修果树栽培,引进了日本巨峰葡萄,1985年100株葡萄苗木栽种成功,闽北葡萄产业的大门由此打开。
为了大面积推广科研成果,带领农民脱贫致富,1999年南平市开展向农村下派科技特派员的活动,谢福鑫成为首批252名“科特派”中的一员。
推广葡萄生产技术,谢福鑫有妙招。遇到葡萄果园管理不到位,但种植户不在现场的情况,他就用防水笔把技术要点写在薄膜条上,挂在果树枝头,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这种课堂在田头、讲稿在枝头的形式,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谢福鑫下乡有3件宝:单车、干粮、工具包。工具包总是装得满满的,有修枝剪、嫁接刀还有专业书、培训教材、病虫害图谱、干粮,以及毛巾、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他告诉笔者,带着工具包,随时随地可以做技术示范,开展技术培训。
在南平,谢福鑫的电话就是葡萄生产技术的“110”,每天多达几十个。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典型示范、普及推广,如今闽北葡萄产业从1984年的100株,发展到现在的6.3万亩,年产葡萄鲜果8万多吨,产值6亿多元。
2003年,谢福鑫到了退休年龄,组织上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只想继续做一个义务科技特派员。就这样,他一直当着“科特派”,没有双休日,也没有节假日。他说,“忙,是我生活的惯性,也是我健康、幸福的内涵”。
如今,70多岁的谢福鑫每天不是在品种园剪枝修果,就是在葡萄种植户的果园里,指导果农防治病虫害……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常年奔波在农户的葡萄园,给农民作技术示范和培训。
“我是农民的孩子,是人民养育了我,党把我从无知少年,培养成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应当为农民多做些事。”谢福鑫用掌握的技术带动了闽北1万余农户创业致富。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谢福鑫,不是个例。
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针对基层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缺位这一农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将首批科技人才下派到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从此,一个特殊的群体——科技特派员,进入了农民视野。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为服务“三农”,2002年科技部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2009年,科技部等八部门在全国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对科技特派员工作作出制度安排,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进入新阶段。
20年间,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壮大,逐渐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中坚力量,带给了广大农民更多的科技获得感和创新福祉。
在镇江茅山老区,年近八旬的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著名农技专家赵亚夫,在草莓和无花果产业发展中带着农民干,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苏南丘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在这位退休老人持续近20年的努力下,戴庄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千万元,一个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的现实样本展现在人们眼前。
浙江大学植物病理学副所长蔡为明带领团队,投资入股创办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新建专业化菌棒生产线20多条,累计推广近2亿袋,增收节本超亿元,培育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0家、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大户23户。
扎根闽北山区光泽县5年的“80后”农艺师苏海兰,首次突破中国稀缺药材七叶一枝花在南方人工种植、种子育苗的难题:七叶一枝花育苗从原来需要2年且只有5%出苗率,到现在只需要3个月就可实现80%出苗;从原来只能林下种植且每亩1000株,到现在可在大田种植且每亩8000株;种子收获量提高10倍以上,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提高了种植收益。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20年来,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与全国80%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结对,探索了一条人才强、科技强促进农业强,助力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路径。
“老师和同学几乎都不认识我爸爸。”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思宇的孩子说。陈思宇任职科技特派员伊始,孩子才刚刚出生,5年来,心系浙江龙泉竹木产业,与家人聚少离多。对于家人来说,陈思宇是名副其实的“编外人”。
但对龙泉竹木产业协会来说,陈思宇却是个主心骨。“他就是拼命三郎,经常星夜兼程,为了企业来回奔波,一趟就是800多公里,对企业有求必应。”浙江千束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兆成对陈思宇赞不绝口。2018年,在陳思宇的指导下,龙泉市竹木产业产值达60多亿元,实现规模以上产值增长34.2%,为企业和林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而这只是数十万科技特派员“舍小家为大家”的一个缩影。“我们将继续秉持初衷、扎根基层,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让人才下沉、让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继续丰富完善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和实践,营造良好制度和社会环境,激发广大科技特派员的服务热情和创业活力,把科技特派员打造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乡村振兴的先遣队。”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
据了解,下一步科技部将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加大贫困地区本土科技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掌握脱贫致富的“看家本领”,用知识“武装头脑”,彻底拔掉“穷根”,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科技“牵手”农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李保国的故事或许能告诉你答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用科技绿化荒山,李保国的科研成果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使山区增收35.3亿元,带动10万多农民脱贫致富。
一个人变成了一支队伍,“土专家”李保国并不孤单。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20年来,我国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目前已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转化示范先进适用技术2.62万项,直接服务6500万农民,为科技兴农富农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个人带动1万农户致富
说起福建南平市的葡萄,就一定要提到一个人——谢福鑫。南平纬度低、雨水多,土生土长的绿葡萄颗粒小、味酸,上不了台面,也卖不上价。种葡萄,曾是南平人的一块心病。1983年,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谢福鑫赴日本研修果树栽培,引进了日本巨峰葡萄,1985年100株葡萄苗木栽种成功,闽北葡萄产业的大门由此打开。
为了大面积推广科研成果,带领农民脱贫致富,1999年南平市开展向农村下派科技特派员的活动,谢福鑫成为首批252名“科特派”中的一员。
推广葡萄生产技术,谢福鑫有妙招。遇到葡萄果园管理不到位,但种植户不在现场的情况,他就用防水笔把技术要点写在薄膜条上,挂在果树枝头,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这种课堂在田头、讲稿在枝头的形式,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谢福鑫下乡有3件宝:单车、干粮、工具包。工具包总是装得满满的,有修枝剪、嫁接刀还有专业书、培训教材、病虫害图谱、干粮,以及毛巾、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他告诉笔者,带着工具包,随时随地可以做技术示范,开展技术培训。
在南平,谢福鑫的电话就是葡萄生产技术的“110”,每天多达几十个。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典型示范、普及推广,如今闽北葡萄产业从1984年的100株,发展到现在的6.3万亩,年产葡萄鲜果8万多吨,产值6亿多元。
2003年,谢福鑫到了退休年龄,组织上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只想继续做一个义务科技特派员。就这样,他一直当着“科特派”,没有双休日,也没有节假日。他说,“忙,是我生活的惯性,也是我健康、幸福的内涵”。
如今,70多岁的谢福鑫每天不是在品种园剪枝修果,就是在葡萄种植户的果园里,指导果农防治病虫害……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常年奔波在农户的葡萄园,给农民作技术示范和培训。
“我是农民的孩子,是人民养育了我,党把我从无知少年,培养成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应当为农民多做些事。”谢福鑫用掌握的技术带动了闽北1万余农户创业致富。
让更多技术造福农民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谢福鑫,不是个例。
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针对基层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缺位这一农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将首批科技人才下派到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从此,一个特殊的群体——科技特派员,进入了农民视野。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为服务“三农”,2002年科技部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2009年,科技部等八部门在全国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对科技特派员工作作出制度安排,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进入新阶段。
20年间,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壮大,逐渐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中坚力量,带给了广大农民更多的科技获得感和创新福祉。
在镇江茅山老区,年近八旬的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著名农技专家赵亚夫,在草莓和无花果产业发展中带着农民干,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苏南丘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在这位退休老人持续近20年的努力下,戴庄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千万元,一个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的现实样本展现在人们眼前。
浙江大学植物病理学副所长蔡为明带领团队,投资入股创办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新建专业化菌棒生产线20多条,累计推广近2亿袋,增收节本超亿元,培育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0家、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大户23户。
扎根闽北山区光泽县5年的“80后”农艺师苏海兰,首次突破中国稀缺药材七叶一枝花在南方人工种植、种子育苗的难题:七叶一枝花育苗从原来需要2年且只有5%出苗率,到现在只需要3个月就可实现80%出苗;从原来只能林下种植且每亩1000株,到现在可在大田种植且每亩8000株;种子收获量提高10倍以上,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提高了种植收益。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20年来,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与全国80%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结对,探索了一条人才强、科技强促进农业强,助力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路径。
服务“三农”一直在路上
“老师和同学几乎都不认识我爸爸。”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思宇的孩子说。陈思宇任职科技特派员伊始,孩子才刚刚出生,5年来,心系浙江龙泉竹木产业,与家人聚少离多。对于家人来说,陈思宇是名副其实的“编外人”。
但对龙泉竹木产业协会来说,陈思宇却是个主心骨。“他就是拼命三郎,经常星夜兼程,为了企业来回奔波,一趟就是800多公里,对企业有求必应。”浙江千束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兆成对陈思宇赞不绝口。2018年,在陳思宇的指导下,龙泉市竹木产业产值达60多亿元,实现规模以上产值增长34.2%,为企业和林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而这只是数十万科技特派员“舍小家为大家”的一个缩影。“我们将继续秉持初衷、扎根基层,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让人才下沉、让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继续丰富完善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和实践,营造良好制度和社会环境,激发广大科技特派员的服务热情和创业活力,把科技特派员打造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乡村振兴的先遣队。”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
据了解,下一步科技部将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加大贫困地区本土科技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掌握脱贫致富的“看家本领”,用知识“武装头脑”,彻底拔掉“穷根”,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