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4日,“新派作文”创始人袁刚老师带领陆云、黄秀芬和姜育仲等新派作文团队,再次被邀请到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进行“新派作文”讲座与课堂展示观摩活动。本人再次聆听了袁刚老师和陆云老师风趣幽默、内容精湛的讲座,目睹了黄秀芬和姜育仲老师激情洋溢、童趣横生、独具特色的课堂展示,感受到了“新派作文”魅力十足,让学生习作与快乐同行,兴趣盎然,笔如泉涌。
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然而,“作文难,难作文”。一直以来,谈起作文,学生大多畏之如虎,学生怕写,厌写,老师怕教,厌教的现象屡见不鲜。《新派作文》就是为破解这个难题而精心打造的一套中小学系列作文丛书。本丛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路,主要源自袁刚老师近30年的探索与实践。《新派作文》融合了多种作文教学法,系统地整合了作文素材资源,独创出一套具象化的符号。由于它通过将“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紧密联系,具有“方法新颖、自成一派”的特点,因此而得名“新派”。“新派作文”中的思维发散图打开思维,有物可写;图示符号法简单易学,充满趣味;教学过程注重情景创设,轻松快乐,让学生信心十足,快乐写作。
一、新派作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
二、“思维发散图”打开思维,有物可写
《新派作文基础理论》中也说:“思维的发散,是打开写作之门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思维的分级发散,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有效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素材,解决学生有得写的问题。” 没有思维训练的课堂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堂,一切思维资源皆因思维打不开。因此,思维发散中的分级发散是打开学生思路的关键。
什么是思维分级发散法?就是围绕发散源(点),从不同方向(角度)分层级进行放射性思维扩展,从而快速打开思维,找到无穷信息、材料或思路。思维分级发散法的要领是:从抽象到次抽象,再到次抽象,到次具象,最后到具象(素材)。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分级发散呢?
首先,要找准发散源。这个源找到了,我们就可以开出滚滚潮水。这源必须是学生所熟知或所能了解的,即是题目中的“题眼”。有的题目本身就是发散源,如“母爱”;有的是题目中的“人物”,如题目“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中的“你”就是发散源。
其次,做好第一二级的发散。《新派作文基础理论》说:“一二级发散十分关键,它决定着后续发散的广度和深度,是后续发散的重要基础。”小学低年级基本上从一级发散到二级发散,中年级可以进行三级发散到四级发散,高年级则可以进行四级以上的发散。围绕训练要素,思维发散点越多,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习作的个性、语言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就越容易实现。一二级发散得好,后面的发散就能进行下去。比如袁刚老师执教的“考考你:把你知道的动物快速地写下来。看谁写得多。”(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后,分析归纳出以下思维发散图)。
因此,思维分级发散图可以引导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发散思路,打开学生的思路,并让他们找到写作素材,从而有物可写。
三、圖示符号法简单易学,充满趣味,魅力十足
新派作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图示符号来表达内容,简单易学,又很有趣味,魅力十足。
1.思维导图画“圈圈”就如走迷宫
学生对画“圈圈”很有兴趣,觉得像走进迷宫,充满神秘感,勾起好奇心。
2.符号训练法易记又有趣
四、将新派作文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新派作文”不仅改变了学生,更让教师们找到了作文教学的新方向新路径。新派作文的课堂上,打开思维的金钥匙——思维发散图,简单易学、充满趣味的图示符号,都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运用。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版三年级下册的《吆喝》课文时,通过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合作探究,创设情景法,让学生领悟吆喝的内涵:吆喝不仅是简单的叫卖,它还是一种口头广告叫卖艺术。同时,让学生采用“新派作文”的思维发散图,来理清课文脉络。
《新课标》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起引导,组织,促进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分析归纳出这样的思维发散图,足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总之,只要我们掌握“新派作文”的方法与特点,情趣与魅力,找准目标,围绕中心,一鼓作气,让作文一挥而就,就能创作出一篇篇出彩的新派作文。从而实现新派作文强调的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的理念。
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然而,“作文难,难作文”。一直以来,谈起作文,学生大多畏之如虎,学生怕写,厌写,老师怕教,厌教的现象屡见不鲜。《新派作文》就是为破解这个难题而精心打造的一套中小学系列作文丛书。本丛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路,主要源自袁刚老师近30年的探索与实践。《新派作文》融合了多种作文教学法,系统地整合了作文素材资源,独创出一套具象化的符号。由于它通过将“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紧密联系,具有“方法新颖、自成一派”的特点,因此而得名“新派”。“新派作文”中的思维发散图打开思维,有物可写;图示符号法简单易学,充满趣味;教学过程注重情景创设,轻松快乐,让学生信心十足,快乐写作。
一、新派作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
二、“思维发散图”打开思维,有物可写
《新派作文基础理论》中也说:“思维的发散,是打开写作之门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思维的分级发散,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有效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素材,解决学生有得写的问题。” 没有思维训练的课堂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堂,一切思维资源皆因思维打不开。因此,思维发散中的分级发散是打开学生思路的关键。
什么是思维分级发散法?就是围绕发散源(点),从不同方向(角度)分层级进行放射性思维扩展,从而快速打开思维,找到无穷信息、材料或思路。思维分级发散法的要领是:从抽象到次抽象,再到次抽象,到次具象,最后到具象(素材)。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分级发散呢?
首先,要找准发散源。这个源找到了,我们就可以开出滚滚潮水。这源必须是学生所熟知或所能了解的,即是题目中的“题眼”。有的题目本身就是发散源,如“母爱”;有的是题目中的“人物”,如题目“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中的“你”就是发散源。
其次,做好第一二级的发散。《新派作文基础理论》说:“一二级发散十分关键,它决定着后续发散的广度和深度,是后续发散的重要基础。”小学低年级基本上从一级发散到二级发散,中年级可以进行三级发散到四级发散,高年级则可以进行四级以上的发散。围绕训练要素,思维发散点越多,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习作的个性、语言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就越容易实现。一二级发散得好,后面的发散就能进行下去。比如袁刚老师执教的“考考你:把你知道的动物快速地写下来。看谁写得多。”(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后,分析归纳出以下思维发散图)。
因此,思维分级发散图可以引导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发散思路,打开学生的思路,并让他们找到写作素材,从而有物可写。
三、圖示符号法简单易学,充满趣味,魅力十足
新派作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图示符号来表达内容,简单易学,又很有趣味,魅力十足。
1.思维导图画“圈圈”就如走迷宫
学生对画“圈圈”很有兴趣,觉得像走进迷宫,充满神秘感,勾起好奇心。
2.符号训练法易记又有趣
四、将新派作文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新派作文”不仅改变了学生,更让教师们找到了作文教学的新方向新路径。新派作文的课堂上,打开思维的金钥匙——思维发散图,简单易学、充满趣味的图示符号,都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运用。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版三年级下册的《吆喝》课文时,通过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合作探究,创设情景法,让学生领悟吆喝的内涵:吆喝不仅是简单的叫卖,它还是一种口头广告叫卖艺术。同时,让学生采用“新派作文”的思维发散图,来理清课文脉络。
《新课标》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起引导,组织,促进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分析归纳出这样的思维发散图,足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总之,只要我们掌握“新派作文”的方法与特点,情趣与魅力,找准目标,围绕中心,一鼓作气,让作文一挥而就,就能创作出一篇篇出彩的新派作文。从而实现新派作文强调的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