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成了中职教育关注的焦点。中职生中存在的种种偏激心理现象和表现形式,如果不及时引导与纠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章从学生的家庭环境与教育、社会媒体网络的影响,分析了形成偏激心理的原因,为制定有效可行的引导方案和对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偏激心理;形成;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和心理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方法教育,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指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从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对偏激心理的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中职生偏激心理的表现为:思想狭隘、言论过火、行为冲动、认识过于极端等等。他们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不爱说笑,不愿与多数同学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在课堂上情绪消极,对任何知识和课堂活动都不感兴趣。形成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逐渐导致偏激心理的形成,这是做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是一种心理疾病。对中职生偏激心理要采取有效的引导对策,让有严重偏激心理的学生得以纠正,使他们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偏激心理的形成因素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 因而制约心理健康, 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1]
1.家庭环境与教育。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如果父母经常争吵矛盾激烈以及对子女缺乏关心和尊重,家庭关系破裂或不和谐了,家庭环境就谈不上和睦与良好。缺少了家庭环境与教育及亲人关爱,会导致学生孤单,生活无目的性,不想学习,迷恋打游戏机等,经常找各种接口向父母要钱。在家里将自己的各种不足都归结到父母身上,在学校里,将这一切的错误都归咎到同学甚至老师身上。缺失了家庭教育和亲人关爱是学生性格偏激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2.社会媒体与网络的影响。当今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电视和网络上一些情色、暴力镜头,社会中各种恶劣行为和种种诱惑,对中职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职生知识上的贫乏,生活经验不足,不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往往抓住一点就无限地夸大或缩小,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失真判断,导致错误的结论。还有,中职生见识上的孤陋寡闻,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等都是偏激心理产生的根源。[2]
再者,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无处不在的网络闯入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方式,不仅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中职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一旦被网络迷住,就会身陷其中。很多青少年学生占用学习时间泡网吧,沉醉于网络构建的娱乐空间,把一切现实的东西抛之脑后,致使精神萎靡、学习成绩下降。如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谴责,便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偏激心理的因素之一。[3]
3.学校老师教育因素。有时学生在学校中出现了争执,老师处理的过程中过于简单,对事情不做详细调查,对学生双方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顿,结果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消除,受了一肚子的委屈,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问题看来暂时解决了,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以后再遇到状况时照样会一触即发。每个学生都有情绪波动、心理困惑,渴望呵护且有时需要发泄。如果在学校也得不到老师的心理关爱、调节与疏导,就可能出现偏激心理。
4.学生个人因素。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好恶作为判断标准。由于自己的偏激,导致人际关系比较差,这一因素更让其在情绪上表现得更为冲动,在处理问题和同学关系时也易走极端。由于自卑心理和偏激心理的存在,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他们对富有而且表现张扬的同学很反感。
二,偏激心理的表现形式
1.认识上的狭窄和片面性。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缺少朋友,交朋友喜欢“同声相应,意气相投”,都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老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
2.情绪上的冲动性。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
3.行为上表现出莽撞性。莽撞从事,不顾后果。中职生往往认为友谊就是讲义气。当他们的朋友受了别人“欺侮”时,他们往往二话不说,马上就站出来帮朋友打架,把蛮干、鲁莽当英雄行为。
4.偏激心理的负面效应。极端偏激心理的人带有报复心理、自杀、犯罪的倾向。近年来,内地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严重性及危害性都在不断上升,杀人、抢劫等恶性伤害案件所佔比重越来越大。据悉,目前青少年犯罪佔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三、偏激心理的引导对策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心理咨询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集體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形式。集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关注学生的未来, 注重预防和发展。个别咨询针对少数学生有心理困扰的问题, 可通过书信、指导性谈话进行个别辅导。开展多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能及时化解学生所产生的偏激型心理。
(二)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消除学生的偏激心理,也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利用家长会和日常与家长接触的机会, 主动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在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下, 根据中职生心理发育特点, 增进了解, 平等相待, 有效防止中职生偏激型心理的产生。
(三)引导学生自我克服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等。对此,只有对症下药,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阅历,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克服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偏激心理。
因此,引导学生制定自控行为目标,严格规范自已的行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要求学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逐步磨砺自己的意志。实施批评和表扬有机结合的方式,规范其行为,引导其从偏激中走出来,塑造一个具有正常心理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姚家定.高中生偏激型心理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
[3]张荷花.新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电影评介,2011,(01).
作者简介:欧丰华(1979- ),男,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从事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
关键词:偏激心理;形成;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和心理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方法教育,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指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从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对偏激心理的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中职生偏激心理的表现为:思想狭隘、言论过火、行为冲动、认识过于极端等等。他们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不爱说笑,不愿与多数同学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在课堂上情绪消极,对任何知识和课堂活动都不感兴趣。形成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逐渐导致偏激心理的形成,这是做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是一种心理疾病。对中职生偏激心理要采取有效的引导对策,让有严重偏激心理的学生得以纠正,使他们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偏激心理的形成因素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 因而制约心理健康, 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1]
1.家庭环境与教育。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如果父母经常争吵矛盾激烈以及对子女缺乏关心和尊重,家庭关系破裂或不和谐了,家庭环境就谈不上和睦与良好。缺少了家庭环境与教育及亲人关爱,会导致学生孤单,生活无目的性,不想学习,迷恋打游戏机等,经常找各种接口向父母要钱。在家里将自己的各种不足都归结到父母身上,在学校里,将这一切的错误都归咎到同学甚至老师身上。缺失了家庭教育和亲人关爱是学生性格偏激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2.社会媒体与网络的影响。当今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电视和网络上一些情色、暴力镜头,社会中各种恶劣行为和种种诱惑,对中职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职生知识上的贫乏,生活经验不足,不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往往抓住一点就无限地夸大或缩小,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失真判断,导致错误的结论。还有,中职生见识上的孤陋寡闻,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等都是偏激心理产生的根源。[2]
再者,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无处不在的网络闯入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方式,不仅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中职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一旦被网络迷住,就会身陷其中。很多青少年学生占用学习时间泡网吧,沉醉于网络构建的娱乐空间,把一切现实的东西抛之脑后,致使精神萎靡、学习成绩下降。如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谴责,便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偏激心理的因素之一。[3]
3.学校老师教育因素。有时学生在学校中出现了争执,老师处理的过程中过于简单,对事情不做详细调查,对学生双方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顿,结果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消除,受了一肚子的委屈,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问题看来暂时解决了,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以后再遇到状况时照样会一触即发。每个学生都有情绪波动、心理困惑,渴望呵护且有时需要发泄。如果在学校也得不到老师的心理关爱、调节与疏导,就可能出现偏激心理。
4.学生个人因素。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好恶作为判断标准。由于自己的偏激,导致人际关系比较差,这一因素更让其在情绪上表现得更为冲动,在处理问题和同学关系时也易走极端。由于自卑心理和偏激心理的存在,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他们对富有而且表现张扬的同学很反感。
二,偏激心理的表现形式
1.认识上的狭窄和片面性。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缺少朋友,交朋友喜欢“同声相应,意气相投”,都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老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
2.情绪上的冲动性。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
3.行为上表现出莽撞性。莽撞从事,不顾后果。中职生往往认为友谊就是讲义气。当他们的朋友受了别人“欺侮”时,他们往往二话不说,马上就站出来帮朋友打架,把蛮干、鲁莽当英雄行为。
4.偏激心理的负面效应。极端偏激心理的人带有报复心理、自杀、犯罪的倾向。近年来,内地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严重性及危害性都在不断上升,杀人、抢劫等恶性伤害案件所佔比重越来越大。据悉,目前青少年犯罪佔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三、偏激心理的引导对策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心理咨询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集體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形式。集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关注学生的未来, 注重预防和发展。个别咨询针对少数学生有心理困扰的问题, 可通过书信、指导性谈话进行个别辅导。开展多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能及时化解学生所产生的偏激型心理。
(二)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消除学生的偏激心理,也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利用家长会和日常与家长接触的机会, 主动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在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下, 根据中职生心理发育特点, 增进了解, 平等相待, 有效防止中职生偏激型心理的产生。
(三)引导学生自我克服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等。对此,只有对症下药,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阅历,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克服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偏激心理。
因此,引导学生制定自控行为目标,严格规范自已的行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要求学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逐步磨砺自己的意志。实施批评和表扬有机结合的方式,规范其行为,引导其从偏激中走出来,塑造一个具有正常心理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姚家定.高中生偏激型心理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
[3]张荷花.新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电影评介,2011,(01).
作者简介:欧丰华(1979- ),男,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从事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