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我国高线出现的实际问题,我们一人本主义理念为基础,制定相关的管理对策。文章首先分析人本主义理论,其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人本主义理论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希望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本主义;问题;观念;潜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44-01
一、人本主义理论
1.马斯洛的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有七个层次,每一层次的需要的满足都是建立在低一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总言而之,人本主义强调人格特征的培育,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本主义教学思想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综上所述,本文笔者认为人本主义思想是通过塑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各位学生对管理体制的理解,最终与学生管理工作目标达成一致。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空洞的制度管理,缺乏有效的教育
由于高校一直以来都以强制性的方针政策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学生,以达到统一管理的目的。但是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学生缺乏的是主动自我管理,从而形成消极态度,更培养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难以把行为规定内化为他们对自身的要求,而且容易引发各种矛盾,从而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2.管理意识加强,服务流于形式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因此身兼双职的学生管理工作,即管理与服务学生,一直都难以平衡两者的关系。因为在日常的工作行为中,只是更加强化了管理,而为学生做好服务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学习、生活、感情、就业等方面缺乏真正的帮助和引导。
3.管理目标格式化,能力评价单一化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部门往往会从现状出发,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此制定对人才培养的统一规章管理,并且用这统一人才培养标准来约束、指导、评价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另外,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能力评价呈现单一化管理,特别是在学生评价、推优入党、评先评优等出现片面评价,未能权衡学习与能力的双面性,以致学生肓目追求单一性的评价标准的目的。此外,忽视个性发展也是普遍存在的,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管理动力不足,管理制度落后
管理团队动力不足即指学生管理主体的工作动力不足,主要原因:一是考核制度过于形式化,没有一定的量化数据,无法反映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二是工作津贴设计不合理,与工作压力不对应;三是团队分工不明确,易发生推诿现象。学生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上课考勤制度方面,学院要求各班学习委员每周负责汇报本班出勤率,除了个别有急事而符合程序请假的同学经班主任辅导员批准可以请假外,其他一律如实汇报。但是某些班级的学委考核考勤,出现包庇现象,瞒报考勤率,同时个别不想上课的学生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请假方法和技巧,企图瞒天过海。
三、人本主义理论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1.健全管理体制,明确目标管理
高校的学生管理体制没能适时做好完善和调整管理体制。让学生参与管理、修改制度,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的透明化,虚心听取学生的合理建议,真心实意地接受学生的监督,从机制上防范、杜绝学生工作事务中的暗箱操作。有了健全的学生管理体制,学校相关部门还应与学生一同讨论、制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工作目标。各部门以此为出发点,各司其职,共同引导学生的成长成才。
2.改变能力评价体系,防止能力单一化现象
由于学生接受不同的文化教育、生源地等其他影响,我们要避免单一化评价学生能力,使学生在能力评价体系中呈现出不同的梯度。在管理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按照不同的层次评价学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评价后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注意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3.转变管理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改革学生管理工作首要是转变观念。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管理观念,坚持“教育、管理、服务”三结合的原则。尤其是强化服务意识方面,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管理面对最为活跃、敏锐的学生群体,应注意到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的思想问题。在对待这些问题上,我们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个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不仅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指明方向,而且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领域,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断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结合内外管理,挖掘学生自我管理的潜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越来越强烈的表示要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独立、展示自我能力,为满足这一迫切的愿望,我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不但要加强外在管理,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树立优良品德,挖掘其内在潜力。
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自然也是靠学生当中的各种团体的监督、评价之下进行管理。这个团体当然也包括学生党员、各班班委、学生会等组成。只要抓好学生这类团体,就能发挥其榜样带头作用,学生管理工作就轻松不少。因此,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要适时积极地为学生自我管理创设良好环境,建立合理的机制,使学生担当其职责,发挥好桥梁纽带和榜样带头作用。当然,在这类群体中,学生党员的作用更是极其重要,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严格选拔与发展工作,抓好机制建设,使优秀学生能充实到学生党组织干部队伍中来。另外,我们要加强教育,管理好学生干部,杜绝学生干部应付了事,未能服务好广大学生。其实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广大学生在校顺利完成学业、增强自己实践能力、发展自我而服务的。
综上所述,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基准,结合各高校出现的实际问题,面对大局趋势,制定实施各自应对策略,就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闫华超.人本主义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时代内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91-93.
[2] 龙雪津.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61-64.
[3] 代文斌.人本管理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角色定位[J].中国轻工教育,2006,01:29-31.
[4] 朱以财.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75+77.
[5] 游学民.人本主义教育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6:8.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本主义;问题;观念;潜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44-01
一、人本主义理论
1.马斯洛的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有七个层次,每一层次的需要的满足都是建立在低一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总言而之,人本主义强调人格特征的培育,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本主义教学思想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综上所述,本文笔者认为人本主义思想是通过塑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各位学生对管理体制的理解,最终与学生管理工作目标达成一致。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空洞的制度管理,缺乏有效的教育
由于高校一直以来都以强制性的方针政策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学生,以达到统一管理的目的。但是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学生缺乏的是主动自我管理,从而形成消极态度,更培养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难以把行为规定内化为他们对自身的要求,而且容易引发各种矛盾,从而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2.管理意识加强,服务流于形式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因此身兼双职的学生管理工作,即管理与服务学生,一直都难以平衡两者的关系。因为在日常的工作行为中,只是更加强化了管理,而为学生做好服务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学习、生活、感情、就业等方面缺乏真正的帮助和引导。
3.管理目标格式化,能力评价单一化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部门往往会从现状出发,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此制定对人才培养的统一规章管理,并且用这统一人才培养标准来约束、指导、评价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另外,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能力评价呈现单一化管理,特别是在学生评价、推优入党、评先评优等出现片面评价,未能权衡学习与能力的双面性,以致学生肓目追求单一性的评价标准的目的。此外,忽视个性发展也是普遍存在的,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管理动力不足,管理制度落后
管理团队动力不足即指学生管理主体的工作动力不足,主要原因:一是考核制度过于形式化,没有一定的量化数据,无法反映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二是工作津贴设计不合理,与工作压力不对应;三是团队分工不明确,易发生推诿现象。学生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上课考勤制度方面,学院要求各班学习委员每周负责汇报本班出勤率,除了个别有急事而符合程序请假的同学经班主任辅导员批准可以请假外,其他一律如实汇报。但是某些班级的学委考核考勤,出现包庇现象,瞒报考勤率,同时个别不想上课的学生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请假方法和技巧,企图瞒天过海。
三、人本主义理论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1.健全管理体制,明确目标管理
高校的学生管理体制没能适时做好完善和调整管理体制。让学生参与管理、修改制度,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的透明化,虚心听取学生的合理建议,真心实意地接受学生的监督,从机制上防范、杜绝学生工作事务中的暗箱操作。有了健全的学生管理体制,学校相关部门还应与学生一同讨论、制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工作目标。各部门以此为出发点,各司其职,共同引导学生的成长成才。
2.改变能力评价体系,防止能力单一化现象
由于学生接受不同的文化教育、生源地等其他影响,我们要避免单一化评价学生能力,使学生在能力评价体系中呈现出不同的梯度。在管理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按照不同的层次评价学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评价后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注意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3.转变管理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改革学生管理工作首要是转变观念。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管理观念,坚持“教育、管理、服务”三结合的原则。尤其是强化服务意识方面,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管理面对最为活跃、敏锐的学生群体,应注意到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的思想问题。在对待这些问题上,我们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个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不仅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指明方向,而且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领域,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断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结合内外管理,挖掘学生自我管理的潜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越来越强烈的表示要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独立、展示自我能力,为满足这一迫切的愿望,我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不但要加强外在管理,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树立优良品德,挖掘其内在潜力。
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自然也是靠学生当中的各种团体的监督、评价之下进行管理。这个团体当然也包括学生党员、各班班委、学生会等组成。只要抓好学生这类团体,就能发挥其榜样带头作用,学生管理工作就轻松不少。因此,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要适时积极地为学生自我管理创设良好环境,建立合理的机制,使学生担当其职责,发挥好桥梁纽带和榜样带头作用。当然,在这类群体中,学生党员的作用更是极其重要,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严格选拔与发展工作,抓好机制建设,使优秀学生能充实到学生党组织干部队伍中来。另外,我们要加强教育,管理好学生干部,杜绝学生干部应付了事,未能服务好广大学生。其实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广大学生在校顺利完成学业、增强自己实践能力、发展自我而服务的。
综上所述,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基准,结合各高校出现的实际问题,面对大局趋势,制定实施各自应对策略,就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闫华超.人本主义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时代内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91-93.
[2] 龙雪津.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61-64.
[3] 代文斌.人本管理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角色定位[J].中国轻工教育,2006,01:29-31.
[4] 朱以财.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75+77.
[5] 游学民.人本主义教育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