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冬至在中国是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极”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在现代天文学上,冬至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但也含有阴阳交替的时刻,是阴(夜)气盛极转衰,阳(日)气刚要萌生,是冬去春来的前兆。因此,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冬至,在他们眼中,冬至既是节气,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由于冬至时节的重要性,因此它又被称为“冬节”;因为这一天的漫漫长夜,因此它还被称作“长至节”。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出的节气。早在西周时期,先民就发明了用土圭观测太阳,以确定冬至的时间。《周礼·地官》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日南则景(影)短,多暑;日北则景(影)长,多寒。”说的是中国古人用测日影的仪器“土圭”观测太阳的影子,以测定时间,确定节气。位置偏南日影就短,气候炎热;位置偏北则日影长,气候寒冷。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有“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的记载,也就是说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也叫“进九”“入冬”,意味着冬天的真正开始。冬天漫长而寒冷,“数九寒天”“数九隆冬”“三九严寒”这些词语,都是说九九八十一天是最寒冷的時期。古时生活水平不高,加上天寒地冻,可谓苦不堪言,人们盼着严冬早日过去,于是就有了“数九”一说,这个习俗流传至今。
  数九的形式以各种“九九消寒图”最为盛行。《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梅花是冬天的代表性花卉,画梅正当季节,当一枝素梅变成一枝红梅,就“出九”了。
  还有一种消寒图比较多见,上面印有81枚铜钱,排九行九列,或者九格各画九枚,旁边配有填写说明:“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或“上图天阴下图晴,左边图雨右图风。若遇下雪中心点,图内加图半阴晴”等。



  与“画九”同时,各地还有不同的“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棍打不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耕牛满地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萌芽生,春打六九头,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准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它们都体现了这81天中寒暖的不同,也表达了人们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前面说到,冬至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重要的节日。在中国古代,冬至节的习俗主要有:
  第一,祭天。这是只有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把冬至当作年周期、大自然气运周期、万物生长周期的起始点,所以古人认为冬至是个吉日,必须隆重庆贺,历代皇帝都会在冬至这天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周礼·大司乐》曰:“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今天北京天坛里的圜丘,就是明清时期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在举行完祭天大典后,文武百官要穿吉服上殿朝贺天子,宴乐尽欢。一岁之中,祭天是最为隆重的,被列为国家的祭祀活动之一。
  第二,祭祖。冬至也是人们感怀祖德、祭祀祖先的日子。唐代杜甫《小至》说:“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祭祖是古人的重要习俗,诗人身在他乡,也只能遥祭酹酒,从而表达了怅然若失的心情。
  第三,敬老纳福。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有冬至日向长辈献袜履的礼节,因此,冬至日也被称为“履长节”。所谓“履长”,是指民间妇人于冬至日向公婆、长辈进献新制的绣鞋罗袜。当然,向长辈献袜子和鞋履的不仅是妇女,曹植曾在冬至这一天向父亲曹操敬献白纹履七双以及罗袜若干,并呈上《冬至献袜履颂表》: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臣既玩其嘉藻,愿述朝庆。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亚岁迎祥,履长纳庆。……意在祝愿父亲穿上自己所献的鞋袜,行走平稳,得福禄祥瑞之气。
  第四,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民谚道:“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传说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原为医官,河南南阳人,他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那天大雪纷飞,他看见百姓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伤了。于是他叫弟子搭起医棚,把肉、胡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好后剁碎,再用面皮包好,捏成耳朵的形状,下锅煮熟,做成“驱寒娇耳汤”给百姓吃。人们服食后,冻伤的耳朵就被治好了。后来,人们模仿“娇耳”的做法做成食物,由于“娇耳”谐音“饺儿”,慢慢地又衍变成饺子,因而民间流传有“吃了冬至饺,不冻耳朵”。传说很暖心,表现了人们对那些能为自己解除疾苦的名医的敬重和爱戴,也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祈愿。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流行至今。
其他文献
从东汉末年到曹魏时期,再到西晋,政权交替带来的诛除异己,导致许多文人名士相继被杀,如孔融、杨修、何晏、夏侯玄、嵇康、张华、潘岳、郭象、谢灵运、范晔等。这些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代表死于非命,使社会中有思想、有见解的知识分子逐渐走上脱离政治的道路。面对社会动乱和大量无辜之人惨遭杀害的现实,在清谈之风日盛的同时,知识分子们把兴趣爱好和有限的生命转移到书法艺术上来,这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是在政治忧伤之下暂
期刊
以犬马自称,表示谦卑,为人效劳,恭候起居。语本《汉书·孙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耋,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孙光把自己比作狗,没有丝毫屈尊降贵的意思,因为古代人对狗的“奉献”作用很看重,而这种看重,与长期跟狗一起作战、劳作,艰险与共、相依為命有关。  有人考证认为,狗的祖先是大灰狼,还有的说,狗是很早由波斯引进的,这些都是没有依据的猜测。其实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关于狗的记载了。
期刊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全集校注》卷一〇)【赏析】  “走头头的骡子三盏盏灯,挂上那铃儿哇哇的声。白脖子的哈巴朝南咬,赶牲灵的人儿过来了。你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的哥哥你走你的路。”初闻这首民间小调,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温庭筠的这首《望江南》。  民间小调,多是生活在大山里的人唱的,多似山溪一样拙朴清澈。词则不同,乃士大夫们花间酒畔的消闲之
期刊
三休道人税居于燕城之市a,榜其庵曰贫乐。有湛然居士访而问之曰b:“先生之乐可得闻欤?”曰:“布衣粝食,任天之真。或鼓琴以自娱,或观书以自适,咏圣人之道,归夫子之门。于是息交游,绝宾客,万虑泯绝,无毫发点翳于胸中c。其得失之倚伏,兴亡之反复,初不知也。吾之乐良以此耳!”曰:“先生亦有忧乎?”曰:“乐天知命,吾复何忧?”  居士进曰:“予闻之,君子之处贫贱富贵也,忧乐相半,未尝独忧乐也。夫君子之学道也
期刊
西江东去a,总是伤时泪。北陆日初长b,对芳尊、多悲少喜。美人去后c,花落几春风,杯漫洗。人难醉。愁见飞灰细d。 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迤逦暖乾坤e,仗君王、雄风英气。吾曹老矣f,端是有心人、追剑履g。辞黄绮h。珍重蕭生意i。  (《全宋词》)  注释:  a 西江:指珠江。  b 北陆:星宿名,在北方。《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孔颖达疏:“日在北陆,为夏之十二  月也。”  
期刊
吾恒恶世之人,不推己之本b,而乘物以逞c,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d,似其事,作《三戒》。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e,畋得麋麑f,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g。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
期刊
大夫曰:“刚者折,柔者卷。故季由以强梁死,宰我以柔弱杀。使二子不学,未必不得其死。何者?矜己而伐能,小知而巨牧,欲人之从己,不能以己从人,莫视而自见,莫贾而自贵,此其所以身杀死而终菹醢也。未见其为宗庙器,睹其为世戮也。当此之时,东流亦安之乎?”  文学曰:“骐骥之挽盐车垂头于太行之坂,屠者持刀而睨之。太公之穷困,负贩于朝歌也,蓬头相聚而笑之。当此之时,非无远筋骏才也,非文王、伯乐莫知之贾也。子路、
期刊
东汉末年天灾频发、疾疫流行,民众生活苦不堪言。豪强竞逐与土地兼并,加剧了普通百姓的负担。汉灵帝中平元年,不满于残酷社会现实的民众,汇聚在天师道的旗帜下,以张角为首领,着黄巾而起义,掀起了反抗东汉统治的大运动。黄巾起义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了,但是东汉的统治也一蹶不振。朝堂上宦官与外戚的平衡被打破,他们的斗争迎来了一次总爆发,并最终导致了东汉政权的名存实亡;地方上各种力量并兴,割据为王,群雄逐鹿的局面再
期刊
管仲是我们熟知的一位历史人物,他辅佐齐桓公使其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从管仲身上我们领略到了一代政治家、改革家的风范,他的处事能力和从政智慧也值得后人借鉴。管鲍之交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因而又被称为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据说是周穆王的后代。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导致管仲的生活较为贫困。  青年时代的管仲为了生活曾经做过商人,到过很多地方,也
期刊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社会国家机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一、监察机构随着皇权的加强而不断强化  中國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秦朝,最高监察长官是御史大夫,地方上有监郡御史。机构设置的情况,史书中没有记载,大约比较简单。汉承秦制,但也有变化,御史大夫和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三公处于国家政权的核心地位。东汉光武帝把御史的官署从皇宫里搬了出来,并入兰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