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恪二王后”是中国古代册封前朝后裔的礼制传统。清朝为了增强统治的合法性,册封明朝宗室为延恩侯。但清朝的延恩侯身份可疑,地位低下,与清廷宣称对明朝宗室高规格的礼遇,相距甚远,从而体现了清代政治文化的复杂性。
[关键词]三恪二王后,清朝,礼制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2-0032-04
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不仅存在频繁的流血事件,还有修敬前朝的礼制传统。这种传统是“三恪二王后”。其表现为,新朝加封前朝宗室,让其四时祭祀祖先。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廷封明代王后裔朱之琏“为一等侯,世袭”。雍正八年(1730年)朱之琏卒,其子朱震袭位,,乾隆十一年(1746年),朱震之子朱绍美袭爵,乾隆十一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朱绍美的爵位改称“一等延恩侯”。清廷的“延恩侯”存在身份可疑、地位低下、册封较迟三个特点。
一、身份可疑
朱之琏明代简王后裔的身份十分可疑。据清廷说法,朱之琏明宗室的身份是这样确定的:
镶白旗朱文元,系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之后,明崇祯时,代王为洪承畴监军松山……与伊侄文元,同被俘获,遂归我朝,原任内阁侍读学士,朱汝铝之子众关保等,俱文元之孙也,文元于顺治年间,曾奏明往大同,取其宗族来京,今见任直隶正定府知府朱之琏一支是也。
这种说法存在两大漏洞:
(一)基本史实错漏
上文提到,代王为洪承畴监军松山,这句话有两点问题:
一是当时代王不可能到松山监军。松山大战发生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但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前,代王一直在大同,直到李自成攻破大同,代王全家,“阖门遇害”。
二是史料中没有代王的痕迹。松山大战,明军官员有总督洪承畴、都堂邱民仰、兵道姚恭、张斗、王之祯、兵部郎中张若麒、武将总兵官吴三桂、李辅明、曹变蛟、王廷臣、唐通、王朴、白广恩、马科。军中没有监军,张若J蠖稍有监军之责。整个明军的官员名单中,没有代王,甚至没有朱姓官员。战后明军被俘的官员有,总兵官军门洪承畴、都堂邱民仰、道员张斗、王之祯、姚恭;总兵官祖大乐、王廷臣、曹变蛟、祖大寿等,同样没有朱姓官员。松山大战中,朝鲜不但派兵参加,朝鲜世子还到了前线,可是,在《沈馆录》《李朝实录》等朝鲜史料中,没有相关记载。如果真有明朝宗室被俘,无论对明朝、清朝、朝鲜都是一件大事,俘虏中连道员这样的官员名字都记载,却不记载身份更为尊贵的明朝宗室可能性很小。因此,明代王很可能没有参加松锦之战,更没有被俘。
(二)不符明朝皇族谱系
为了明晰各代子孙辈分,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便规定太子、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不拘”。代简王朱桂是朱元璋的十三子,其谱系为,“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前文雍正帝谕旨中,“朱文元”的“文”字并不在代王谱系。且朱文元的“元”字,不是火、土、金、水、木为偏旁的字,因此朱文元不是明代简王后代。
朱文元也不是其他明朝宗室的后裔,因为“文”字只在太子朱标的谱系中。该支子孙,靖难之役后,都被朱棣废为庶人。且太子朱标一系的谱系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这样换算,松锦之战时,朱文元是二十二代。明代帝系,到天启、崇祯二帝的名字,才到“由”字,其他王府,“亦多不出十字”。二者怎会相差十二代?此外,朱文元后代朱汝铝的“汝”字,不在任何明宗室的谱系中。
朱之琏的祖父朱廷赦 符合明代简王的谱系,可是按照次序,朱之琏应是“鼎”字辈,而不是“之”字辈,明代简王谱系中,也没有“之”字。朱之琏后,十任承袭爵位的子孙,只有第三代子孙,朱贻凤、朱贻坦,他们的名字在明代王谱系内,其他各代均不符谱系。由此可见,清廷册封的明朝宗室后裔,真实身份十分可疑。
(三)说谎有先例
礼敬明朝宗室,清廷曾有说谎的先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祭奠明太祖陵,下旨:“欲访察明代宗室,授以职衔,俾司陵寝。”同年九月,大学士等回奏:“明亡已久,子孙湮没无闻,今虽查访,亦难得实。”然而,早在顺治二年(1645年)八月,清廷照镇国将军例,每年给明代王嫡孙银三百两。顺治三年(1646年),仅在江西省,就有明宗室数千人。此外,按照清廷说法,顺治年间,朱文元“曾奏明往大同,取其宗族来京”。在康熙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封故明宗室奉国将军朱议滃拜他喇布勒哈番。康熙五年(1666年),清廷决定让明宗室朱鼎瀇,照拖沙喇哈番品级给俸。康熙十二年(1673年),明宗室朱义潨,归镶白旗汉军旗下,给与妻室、地亩、房屋、安插。
以上措施都是在清帝的亲自批准下进行,如此众多的明朝后裔,在康熙三十八年,清廷如何能找不到?因此这更可能是康熙帝和大臣们表演的一场政治“秀”。
二、礼制地位低
给予前朝崇高的礼仪地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明天下非一家所有,敬让之至”。清廷自称给予明朝空前的尊贵地位,“我朝列圣,加礼胜代,至隆极渥,超轶前古”。实际上,相比先前各朝,无论在爵位、礼仪、还是自我称谓上,清廷都没有奉行传统,表现如下:
(一)爵位低
清廷以前各朝,大部分册封前朝宗室,“爵为上公”。清廷册封明朝后裔为“侯”,爵位较低。周朝“封夏后于杞,殷后于宋,皆爵公。汉朝,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后改称常为卫公,安为宋公,曹魏时,魏文帝封后汉帝刘协,为山阳县公。晋时,晋武帝封魏帝常道乡公奂为陈留王。
南北朝时,南朝宋,封晋帝为零陵王。南朝齐封宋帝为汝阴王。南朝梁封齐帝为巴陵王。南朝陈,封梁主为江阴王。隋朝封北周静帝为介国公。唐时,“奉隋帝为酅公。”北宋封后周帝为郑王。其宗室,后降封为公。元朝封宋帝为瀛国公。明朝封元朝宗室买的里八刺为崇礼侯。
综上所述,清以前各朝,只有明朝封元宗室为侯爵,但不久朱元璋送崇礼侯买的里八刺回归蒙古。由此可见,在历代王朝中,清廷册封明宗室的爵位几乎是最低的。
(二)礼仪地位低
清以前各朝册封的前朝宗室,仍遵循前朝的礼仪制度,“得永其先代之礼乐、正朔、服色”。
汉朝时,允许商朝、周朝宗室“郊天用天子礼,以祭其始祖,行其正朔”。曹魏时汉朝宗室“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晋朝时,曹魏宗室“载天子旌旗,乘五时副车,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南朝宋时,晋宗室“载天子旍旗,乘五时副车,行晋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用晋典”。南朝齐待宋宗室,“行宋正朔,车旗服色,一如故事”。南朝梁待齐,“载天子旌旗,乘五时副车,行齐正朔,效
[关键词]三恪二王后,清朝,礼制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2-0032-04
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不仅存在频繁的流血事件,还有修敬前朝的礼制传统。这种传统是“三恪二王后”。其表现为,新朝加封前朝宗室,让其四时祭祀祖先。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廷封明代王后裔朱之琏“为一等侯,世袭”。雍正八年(1730年)朱之琏卒,其子朱震袭位,,乾隆十一年(1746年),朱震之子朱绍美袭爵,乾隆十一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朱绍美的爵位改称“一等延恩侯”。清廷的“延恩侯”存在身份可疑、地位低下、册封较迟三个特点。
一、身份可疑
朱之琏明代简王后裔的身份十分可疑。据清廷说法,朱之琏明宗室的身份是这样确定的:
镶白旗朱文元,系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之后,明崇祯时,代王为洪承畴监军松山……与伊侄文元,同被俘获,遂归我朝,原任内阁侍读学士,朱汝铝之子众关保等,俱文元之孙也,文元于顺治年间,曾奏明往大同,取其宗族来京,今见任直隶正定府知府朱之琏一支是也。
这种说法存在两大漏洞:
(一)基本史实错漏
上文提到,代王为洪承畴监军松山,这句话有两点问题:
一是当时代王不可能到松山监军。松山大战发生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但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前,代王一直在大同,直到李自成攻破大同,代王全家,“阖门遇害”。
二是史料中没有代王的痕迹。松山大战,明军官员有总督洪承畴、都堂邱民仰、兵道姚恭、张斗、王之祯、兵部郎中张若麒、武将总兵官吴三桂、李辅明、曹变蛟、王廷臣、唐通、王朴、白广恩、马科。军中没有监军,张若J蠖稍有监军之责。整个明军的官员名单中,没有代王,甚至没有朱姓官员。战后明军被俘的官员有,总兵官军门洪承畴、都堂邱民仰、道员张斗、王之祯、姚恭;总兵官祖大乐、王廷臣、曹变蛟、祖大寿等,同样没有朱姓官员。松山大战中,朝鲜不但派兵参加,朝鲜世子还到了前线,可是,在《沈馆录》《李朝实录》等朝鲜史料中,没有相关记载。如果真有明朝宗室被俘,无论对明朝、清朝、朝鲜都是一件大事,俘虏中连道员这样的官员名字都记载,却不记载身份更为尊贵的明朝宗室可能性很小。因此,明代王很可能没有参加松锦之战,更没有被俘。
(二)不符明朝皇族谱系
为了明晰各代子孙辈分,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便规定太子、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不拘”。代简王朱桂是朱元璋的十三子,其谱系为,“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前文雍正帝谕旨中,“朱文元”的“文”字并不在代王谱系。且朱文元的“元”字,不是火、土、金、水、木为偏旁的字,因此朱文元不是明代简王后代。
朱文元也不是其他明朝宗室的后裔,因为“文”字只在太子朱标的谱系中。该支子孙,靖难之役后,都被朱棣废为庶人。且太子朱标一系的谱系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这样换算,松锦之战时,朱文元是二十二代。明代帝系,到天启、崇祯二帝的名字,才到“由”字,其他王府,“亦多不出十字”。二者怎会相差十二代?此外,朱文元后代朱汝铝的“汝”字,不在任何明宗室的谱系中。
朱之琏的祖父朱廷赦 符合明代简王的谱系,可是按照次序,朱之琏应是“鼎”字辈,而不是“之”字辈,明代简王谱系中,也没有“之”字。朱之琏后,十任承袭爵位的子孙,只有第三代子孙,朱贻凤、朱贻坦,他们的名字在明代王谱系内,其他各代均不符谱系。由此可见,清廷册封的明朝宗室后裔,真实身份十分可疑。
(三)说谎有先例
礼敬明朝宗室,清廷曾有说谎的先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祭奠明太祖陵,下旨:“欲访察明代宗室,授以职衔,俾司陵寝。”同年九月,大学士等回奏:“明亡已久,子孙湮没无闻,今虽查访,亦难得实。”然而,早在顺治二年(1645年)八月,清廷照镇国将军例,每年给明代王嫡孙银三百两。顺治三年(1646年),仅在江西省,就有明宗室数千人。此外,按照清廷说法,顺治年间,朱文元“曾奏明往大同,取其宗族来京”。在康熙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封故明宗室奉国将军朱议滃拜他喇布勒哈番。康熙五年(1666年),清廷决定让明宗室朱鼎瀇,照拖沙喇哈番品级给俸。康熙十二年(1673年),明宗室朱义潨,归镶白旗汉军旗下,给与妻室、地亩、房屋、安插。
以上措施都是在清帝的亲自批准下进行,如此众多的明朝后裔,在康熙三十八年,清廷如何能找不到?因此这更可能是康熙帝和大臣们表演的一场政治“秀”。
二、礼制地位低
给予前朝崇高的礼仪地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明天下非一家所有,敬让之至”。清廷自称给予明朝空前的尊贵地位,“我朝列圣,加礼胜代,至隆极渥,超轶前古”。实际上,相比先前各朝,无论在爵位、礼仪、还是自我称谓上,清廷都没有奉行传统,表现如下:
(一)爵位低
清廷以前各朝,大部分册封前朝宗室,“爵为上公”。清廷册封明朝后裔为“侯”,爵位较低。周朝“封夏后于杞,殷后于宋,皆爵公。汉朝,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后改称常为卫公,安为宋公,曹魏时,魏文帝封后汉帝刘协,为山阳县公。晋时,晋武帝封魏帝常道乡公奂为陈留王。
南北朝时,南朝宋,封晋帝为零陵王。南朝齐封宋帝为汝阴王。南朝梁封齐帝为巴陵王。南朝陈,封梁主为江阴王。隋朝封北周静帝为介国公。唐时,“奉隋帝为酅公。”北宋封后周帝为郑王。其宗室,后降封为公。元朝封宋帝为瀛国公。明朝封元朝宗室买的里八刺为崇礼侯。
综上所述,清以前各朝,只有明朝封元宗室为侯爵,但不久朱元璋送崇礼侯买的里八刺回归蒙古。由此可见,在历代王朝中,清廷册封明宗室的爵位几乎是最低的。
(二)礼仪地位低
清以前各朝册封的前朝宗室,仍遵循前朝的礼仪制度,“得永其先代之礼乐、正朔、服色”。
汉朝时,允许商朝、周朝宗室“郊天用天子礼,以祭其始祖,行其正朔”。曹魏时汉朝宗室“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晋朝时,曹魏宗室“载天子旌旗,乘五时副车,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南朝宋时,晋宗室“载天子旍旗,乘五时副车,行晋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用晋典”。南朝齐待宋宗室,“行宋正朔,车旗服色,一如故事”。南朝梁待齐,“载天子旌旗,乘五时副车,行齐正朔,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