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频GPS接收机动态定位的相位与伪距联合算法及其周跳检测

来源 :地壳形变与地震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um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单频GPS接收机进行实时动态差分时 ,相位观测值整周模糊度的实时确定比较困难 ;而利用伪距观测值求解位置虽不存在解算整周模糊度问题 ,但观测噪声较大。将相位和伪距联合起来处理 ,给予相位和伪距观测值不同的权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法方程的病态性质 ,解算精度高于单纯的伪距差分 ,接近单纯的相位差分精度 ,同时给出了相位与伪距联合算法的数学模型和数值结果 ,并讨论了动态定位中的周跳探测方法。
其他文献
分析了形变监测中坐标框架的不一致性对形变分析的影响 ;讨论了借助于全球站在统一的 WGS84或 ITRF坐标框架下的已知坐标将不同历元的观测结果归算到全球框架下作位移场分析时可能存在的实际参考框架的不一致性问题。并按目前的精度水平定量估计了这种不一致的大小以及对位移场的影响。最后对区域形变分析时坐标框架的处理问题提出了若干看法。
在GPS的广域、局域增强导航系统和RTK的应用中 ,电离层延迟改正的准确度都是决定测量定位结果能否达到精度要求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在京津地区的十三陵、房山、蓟县 3个基准站 2 0 0 1年的部分观测资料 ,研究了京津地区GPS电离层延迟改正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差分导航和RTK定位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的更新率和基准站的布设问题。
巴东野三关地区的微震活动具有间歇性、低频特征,分布于长江、清江分水岭——香龙山背斜南侧。通过对该区近年来微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表明:其成因不同于天然地震和水库诱发地震,似乎是由于长期开采煤矿,使地表浅层应力集中、应变累积,导致岩体失稳而产生的采矿诱发地震。
用华北及邻区近十多年GPS测量结果和欧亚板块的弹性运动模型研究华北地区的水平形变场和局部水平形变场 ,发现华北地区水平形变场存在比较一致的SE向运动 ,且运动方向绕顺时针方向逐渐旋转 ,从西向东运动速率逐渐增大。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和鲁东 黄海地块的运动速率分别为 4 .8mm/a、5 .0mm/a、5 .2mm/a ,运动方向分别为SE5 0°、4 0°、35°。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和鲁东 黄海
利用数值计算法,采用ELP2000-85月亮历书以及Newcomb太阳星历,根据天文力学原理对引潮位实施了解析展开,获得了精度达10-11ms-2的HS06引潮位展开表,其精度与XI89潮汐展开表结果为同一量级。
为了探寻贵州省何首乌适宜种植地,对采集于都匀、湄潭、罗甸3个何首乌种植基地的代表性土壤样品的pH值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含量等养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