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32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麦3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利用矮抗58为母本、周麦22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品种权保护。该品种产量高、稳定性好,在2年区试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达到极显著,在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679 kg/hm2,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5.71%,增产点率100%,小组位次第2。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为黄淮南片冬麦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产;稳产;新麦32;品种选育;品种特性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1-002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1.01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新麦3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综合应用常规育种、生理定向育种、人工接菌和混合病圃鉴定抗病性[1]、多年多点连续鉴定筛选等选择技术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公告(公告号:CNA013724E),2017年8月已完成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生产试验程序推荐报审,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13。新麦32在黄海南区域试验及示范推广过程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等优点。鉴于此,笔者对新麦3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为新麦32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及促进其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1.1育种目标
  “新麦系列”小麦区在河南中北部,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天严寒,年平均气温13.0~16.7 ℃,无霜期平均为190~230 d,育种目标为半冬性品种,中熟,分蘖力强,成穗高,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耐倒春寒。在试验推广过程中表现高产稳产,产量三因素协调,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品质达中筋小麦以上标准;抗病性注重品种的水平抗性,要求对条锈、白粉等病害达到中抗或中感以上。
  1.2亲本来源
  新麦32母本是选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综合抗性较好的矮抗58,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新麦32抗冻性强,春季生长稳健,株高70 cm左右,高抗倒伏,產量三要素协调,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中抗纹枯病,成熟落黄好。父本是周麦22,系周口农科院选育的周麦系列品种,半冬性中熟,株高80 cm左右,穗较大,结实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抽穗迟。新麦32耐后期高温,耐旱性较好,熟相较好。充分利用2个品种的优势基因,达到父母本互补,因此选育出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大穗型小麦新品种新麦32。
  1.3选育过程
  2008年5月以矮抗58为母本,周麦1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当年组合代号为新麦2008010;F1代表现苗势壮,株型较紧凑,抗病,成穗多,粒重高,中熟,单株选择,入选单株混收; F2代种植株系,整体表现长势繁茂,经田间选择、室内考种,选留综合性状好、饱满度好的单株50个;F3代选择优良株系; F4代选出3个品系;F5代进入品系比较试验;2013—2014年度以2008010参加黄淮南片多点比较试验,综合性状优良。2014—2016年度连续两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2016—2017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生产试验。新麦32的系谱选育程序[2]见表1。
  2特征特性[3]2.1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新麦32全生育期229.6 d,成熟期比对照周麦18早0.5 d,属半冬性中熟品系。株高79.2 cm,较对照周麦18矮,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倒伏程度≤3级,或倒伏面积≤40%的试点率,2015年为89.5%,2016年为91.3%;倒伏程度≥4级,倒伏面积≥40%的试点率2015年为0、2016年为4.3%。新麦32成穗率为571.5万穗/hm2,较对照周麦18高,分蘖力较强,穗数适中。新麦32成穗率、每穗粒数及千粒重与对照周麦18相当,分蘖成穗率中等。
  2.2产量表现
  2.2.1区试试验。
   从表3可以看出,2014—2015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1组区试,平均产量8 109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4.19%,差异极显著,增产点率84.2%,位居16个参试品种的第11位。2015—2016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1组区试,平均产量8 08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55%,差异极显著,增产点率95.7%,位居17个参试品种的第6位。2年区试平均产量8 097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4.87%,增产点率90%。
  2.2.2生产试验。
  2016—2017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1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79 kg/hm2,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5.71%,增产点率100%,位居7个参试品种的第2位。3年3组次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64点次区域试验,60点次增产,增产点率94.0%,豫、苏、皖、陕4省汇总均增产,新麦32高产性突出、稳产性好。
  2.3抗病抗逆性
  从表4可以看出,新麦32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为感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和叶锈病。新麦32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窄短,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较快,耐倒春寒能力较强。株叶型好,株型松紧适中,蜡质层厚,旗叶细长上冲,穗层厚,穗大穗匀,结实性较好;中后期耐旱性好,根系活力较强,叶功能持续期长,熟相好。
  2.4品质指标
  2014—2016年经农作物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区试抽混合样测定,新麦32的2年平均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新表32容重800 g/L、蛋白质(干基)15.2%、湿面筋32.5%、沉降值34.1 mL、吸水量57.5 mL、稳定时间3.8 min、4.1 min,最大抗延阻力148 E.U、拉伸面积36 cm2、延伸性167 mm、硬度指数60,属于优质中筋小麦标准。   3栽培技术要点
  3.1适宜地区
  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3.2播期播量
  该品种适宜播期是10月8—25日,最佳播期10月10—15日,高肥力地块播量135~150 kg/hm2,中低肥力150~180 kg/hm2,按照播期早晚、墒情好坏,适当增减7.5 kg/hm2播量为宜。基本苗控制在240万~330万/hm2,穗数控制在600万~675万穗/hm2为宜。
  3.3科学肥水管理
  精细整地,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底肥占70%~80%,追肥20%~30% 。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施纯氮180~225 kg/hm2[4] 。在返青期或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 kg/hm2。抽穗扬花期可以使用瑞士先正达公司的“爱苗”,结合“一喷三防”喷施叶面肥1~2次,预防干热风,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籽粒饱满度和光泽度。
  3.4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白粉病[5]、纹枯病、赤霉病[6]、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应在返青起身期用20%三唑酮乳油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朝茎基部均匀喷雾防治纹枯病。在扬花初期若天气预报有降雨时,注意在雨前防治小麦赤霉病和蚜虫,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 g/hm2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900 g/hm2和10%吡虫啉600 g/hm2对水750 kg/hm2对准穗部均匀喷雾防治[7]。
  3.5适时收获
  一般在蜡熟末期(当穗下节间全部呈黄色、籽粒已全部转黄,内部成蜡质状时)根据天气情况抢睛天及时收获,以确保品种纯度和商品性,达到颗粒归仓,实现丰产丰收[8]。
  参考文献
  [1] 张海泉.小麦抗白粉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1060-1066.
  [2] 潘家驹.作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5-68.
  [3] 赵红,王西成.2016~2017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总结[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7-76.
  [4] 朱紅彩,范永胜,赵娟,等.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1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2):54-56.
  [5] 张春云,吴庭友,张桥,等.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重发时的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130-131,164.
  [6] 周仁先.小麦赤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1):152-154,174.
  [7] 王绍中,田云峰,郭天财,等.河南小麦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9-228.
  [8] 吴忠梁,沈卫青,江银楼,等.不同收割时期对小麦产量及千粒重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46-47.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换血新生儿安全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换血治疗成功治愈,1例好转出院,2例自动出院.结论 加强换血治
目的 探讨临床肩难产的处理方法及母婴并发症.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经阴道分娩的1386例产妇当中的11例肩难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其肩难产的处理方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升学,就业,失恋,失去亲人等心理压力以及意外刺激处处存在,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就会紊乱,出现失眠,头痛,抑郁,强迫,焦虑,心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应用Nd:YAG激光分别对84例88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进行后囊膜切开.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
目的 探讨烧伤小儿外周静脉留置输液术的优缺点及护理技术.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5月治疗了92例烧伤患儿,实行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进行输液.结果 一次留置管最短3天,最长
患者女,73岁,浙江省温岭市人,农民,因头晕伴左侧肢体无力5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8年,平时服北京O号降压药,血压控制不详,否认心肝肾疾病和糖尿病,否认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
静脉留置针有操作简单,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利于患者的抢救工作,但同时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现
目前的骨科手术中时常应用止血带,因为手术野渗血少,术野清晰,方便于手术中的精细操作.但对于麻醉来说,尤其是复杂上肢手术麻醉,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应用止血带时间长,次数多,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