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姑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本组围绕“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这一专题编排了5篇课文。本课写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能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也只能捉田地里的害虫。面对棉花姑娘的病情,他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这种以童话的形式,寓科学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的写法,为儿童所喜爱。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特点,笔者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突出对话,理解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可从以下几方面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
(一)与课题对话。
1.通过课题学习生字。“姑娘”一词是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拼读,把字音读准。然后教师再指导轻声的读法,把“棉花”、“姑娘”这两个轻声词语读好。
2.通过课题了解新知。“棉花”这一植物,大多数学生无感性认识。读课题后,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挂图和课文插图,让学生对这一植物有所了解,获得相关知识。
3.通过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对“棉花”有所了解后,再读课题,并提问:你由课题想到什么?如:棉花有什么用途?棉花姑娘怎么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与课文内容对话。
1.读通课文,初知内容。读通课文是与文本对话的基础。本课共有6个自然段,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算得上是较长的课文,因此要在读通、读熟课文上舍得花时间。在指导读准字音时,注意“帮、请、星”是后鼻音,“雪”是撮口音。“治、啄”是翘舌音,“盼、斑”是前鼻音,“只”是多音字。指导读通句子,重点是“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等长句的自然停顿。要适当变换读的形式,确保把课文读通读熟,如采用以下方法:①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边读边勾画出生字词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②同桌交换读所勾画的字词句,互相正音。③教师出示由要求会写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只会 雪白 星星 请你 帮忙 就像等,借助拼音自由拼读,抽学生带读,个别读、齐读等,把字音读准。④教师出示由要求会认的字组成的词语:姑娘 蚜虫 盼望 治病 啄木鸟 斑点等,借助拼音自由拼读,齐读等,把字音读准。⑤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⑥同桌分自然段轮读课文,互相正音。⑦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师生评价,正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⑧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围绕问题,理解课文。本课字词比较简单,“蚜虫、惊奇、斑点、七星瓢虫、碧绿”等词语可以随课文理解,其中“蚜虫、七星瓢虫”先讲概念,再联系课文分清谁是益虫,谁是害虫。“斑点、碧绿”则引导观察插图或实物理解。
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必做繁琐分析,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理解。①棉花姑娘怎么了?②有哪些小动物来给她治病?结果怎样?第①问,通过读第1自然段即能解决,同时认识“蚜虫”。第②③问先让学生读第2~4自然段,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分别只会捉空中飞的、树干里的、田地里的害虫,帮不了棉花姑娘的忙,再重点读第5自然段,知道还是七星瓢虫吃光了蚜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可用动作、表情来引导学生感悟“惊奇”的意思,借助插图或实物,认识七星瓢虫。接下来,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第2~5自然段中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说的话,通过自己读、四人小组分角色读,说说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虫子,由此弄清“害虫”和“益虫”,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再通过实物比较,理解“碧绿”一词:学生读最后一段后,说说棉花姑娘的叶子颜色(碧绿碧绿的),出示绿叶、枯叶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接着说说“碧绿”一词还能形容什么。(青草、荷叶、柳树等)最后随课堂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练习。
3.读中悟情,培养语感。读出感情是朗读的较高境界。虽然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没有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但本课以对话为主,对话中多用感叹号,感情色彩较浓,可因文制宜,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对话的语气,不作纯技术性的指导。第一,联系课文内容,感悟棉花姑娘和其他小动物的心情。如,读棉花姑娘说的话时,让学生想想她生病后心里会怎么想,体会她急切的心情;读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时,也让学生想想他们是怎么想的,体会他们想帮忙却帮不上的心情。指导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表达棉花姑娘高兴的心情。第二,指导好分角色朗读。可借助动物头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朗读,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利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第三,激励引导。如:“你真是一只有礼貌的燕子!”“青蛙,你会捉田里的害虫,真了不起”等。
(三)与生字对话。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整体理解课文之后,应不忘落实识记生字。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字义的同时,抓字形的识记,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本课生字不多,可根据偏旁,结合字义记忆字形。用熟字加偏旁部首的方法记住“星、只”;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请”。对要求会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字形结构,“雪、帮”二字上大下小;“星、只”二字上小下大;“只”字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两个左右结构的字,“请”字应写得左窄右宽,“就”字左右大致相等。
二、角色体验,升华情感
学生喜欢童话故事,更喜欢故事中的小动物,容易与他们同喜同忧,产生情感共鸣。可抓住这一特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不同角色的感悟,通过演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加深理解,升华情感。
作者单位
昆明市官渡区教科所
◇责任编辑:刘岭南◇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特点,笔者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突出对话,理解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可从以下几方面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
(一)与课题对话。
1.通过课题学习生字。“姑娘”一词是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拼读,把字音读准。然后教师再指导轻声的读法,把“棉花”、“姑娘”这两个轻声词语读好。
2.通过课题了解新知。“棉花”这一植物,大多数学生无感性认识。读课题后,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挂图和课文插图,让学生对这一植物有所了解,获得相关知识。
3.通过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对“棉花”有所了解后,再读课题,并提问:你由课题想到什么?如:棉花有什么用途?棉花姑娘怎么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与课文内容对话。
1.读通课文,初知内容。读通课文是与文本对话的基础。本课共有6个自然段,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算得上是较长的课文,因此要在读通、读熟课文上舍得花时间。在指导读准字音时,注意“帮、请、星”是后鼻音,“雪”是撮口音。“治、啄”是翘舌音,“盼、斑”是前鼻音,“只”是多音字。指导读通句子,重点是“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等长句的自然停顿。要适当变换读的形式,确保把课文读通读熟,如采用以下方法:①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边读边勾画出生字词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②同桌交换读所勾画的字词句,互相正音。③教师出示由要求会写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只会 雪白 星星 请你 帮忙 就像等,借助拼音自由拼读,抽学生带读,个别读、齐读等,把字音读准。④教师出示由要求会认的字组成的词语:姑娘 蚜虫 盼望 治病 啄木鸟 斑点等,借助拼音自由拼读,齐读等,把字音读准。⑤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⑥同桌分自然段轮读课文,互相正音。⑦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师生评价,正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⑧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围绕问题,理解课文。本课字词比较简单,“蚜虫、惊奇、斑点、七星瓢虫、碧绿”等词语可以随课文理解,其中“蚜虫、七星瓢虫”先讲概念,再联系课文分清谁是益虫,谁是害虫。“斑点、碧绿”则引导观察插图或实物理解。
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必做繁琐分析,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理解。①棉花姑娘怎么了?②有哪些小动物来给她治病?结果怎样?第①问,通过读第1自然段即能解决,同时认识“蚜虫”。第②③问先让学生读第2~4自然段,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分别只会捉空中飞的、树干里的、田地里的害虫,帮不了棉花姑娘的忙,再重点读第5自然段,知道还是七星瓢虫吃光了蚜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可用动作、表情来引导学生感悟“惊奇”的意思,借助插图或实物,认识七星瓢虫。接下来,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第2~5自然段中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说的话,通过自己读、四人小组分角色读,说说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虫子,由此弄清“害虫”和“益虫”,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再通过实物比较,理解“碧绿”一词:学生读最后一段后,说说棉花姑娘的叶子颜色(碧绿碧绿的),出示绿叶、枯叶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接着说说“碧绿”一词还能形容什么。(青草、荷叶、柳树等)最后随课堂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练习。
3.读中悟情,培养语感。读出感情是朗读的较高境界。虽然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没有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但本课以对话为主,对话中多用感叹号,感情色彩较浓,可因文制宜,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对话的语气,不作纯技术性的指导。第一,联系课文内容,感悟棉花姑娘和其他小动物的心情。如,读棉花姑娘说的话时,让学生想想她生病后心里会怎么想,体会她急切的心情;读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时,也让学生想想他们是怎么想的,体会他们想帮忙却帮不上的心情。指导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表达棉花姑娘高兴的心情。第二,指导好分角色朗读。可借助动物头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朗读,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利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第三,激励引导。如:“你真是一只有礼貌的燕子!”“青蛙,你会捉田里的害虫,真了不起”等。
(三)与生字对话。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整体理解课文之后,应不忘落实识记生字。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字义的同时,抓字形的识记,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本课生字不多,可根据偏旁,结合字义记忆字形。用熟字加偏旁部首的方法记住“星、只”;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请”。对要求会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字形结构,“雪、帮”二字上大下小;“星、只”二字上小下大;“只”字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两个左右结构的字,“请”字应写得左窄右宽,“就”字左右大致相等。
二、角色体验,升华情感
学生喜欢童话故事,更喜欢故事中的小动物,容易与他们同喜同忧,产生情感共鸣。可抓住这一特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不同角色的感悟,通过演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加深理解,升华情感。
作者单位
昆明市官渡区教科所
◇责任编辑:刘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