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就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肺炎患儿疗效的影响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后临床疗效以及再次住院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得知,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82.00%,差异显著(P<0.05);并且在再次住院率上,观察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促进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家庭中心;肺炎;护理模式;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45-01
在儿童临床疾病中,肺炎作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逐渐上升[1]。患儿在患病后若不及时接受专业治疗,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呼吸,进而影响肺部功能,更有甚者危及生命,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生长。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儿童在肺炎发病率上不断上升,因此如何预防儿童肺炎是当前临床医疗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我院100例儿童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在肺炎临床治疗中产生的影响,现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6个月-9岁,平均年龄(2.45±1.58)岁,病程1.5-4.1 d,平均病程(2.48±0.12)d;观察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2.9个月-8.7岁,平均年龄(2.78±1.02)岁,病程1.8-4.5d,平均病程(2.29±0.09)d。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按照医嘱服用抗菌、退热、排痰以及吸氧等对症治疗,并且在服药期间西药重视各药物的配伍禁忌[2]。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中,相关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病情以及既往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叮嘱患儿遵医嘱进行服药;在进行护理前,必须保证无菌化操作;患儿在治疗期间,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记录、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及处理。
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首先,患儿在入院接受治疗时,相关护理人员应当建立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落实医护人员值班方案[3],将责任落实到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感。除此之外,应当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护理技能;另外,护理人员应当在患儿入院前与其家属进行密切沟通,尽可能将病房环境布置与患儿家中相似,增加患儿的熟悉感。
(2)其次,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中,应当每日抽取一定时间与患儿家属进行密切沟通、交流,对其心理进行安慰,并耐心解答患儿家属对治疗过程的疑问,及时发现患儿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对其进行疏通;将部分关于疾病的知识仔细的告知患儿家属,并鼓励其参与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对不当操作进行纠正,不断拉近与患儿家属之间的关系,增强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进而提高护理依从性。
(3)最后,护理人员应当每天对患儿病房进行清洁,时刻保持一个舒适、卫生的病房环境;除此之外,病房应当定期通风,床单定期更换,并按照患儿喜好进行病房物品的摆放,增加一些玩具、书籍等,减少患儿内心的恐惧感。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再次住院率进行统计与比较。
疗效判定
在本次疗效判定中,主要将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判定指标,具体如下:(1)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2)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咳嗽明显减少;(3)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在再次住院率的统计上,主要由相关的护理人员将再次住院患儿的数量进行统计,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得到再次住院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组内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通过相关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00%(48/50),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41/5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再次住院率对比
通过比较得知,观察组患儿再次住院率为4.00%(2/50),而对照组患儿再次住院率为10.00%(5/5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儿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儿童肺炎作为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多表现为发热、气促等症状。患儿应当及时接受治疗,避免出现不利影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有研究实验显示,在儿童肺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促进预后。就当前的护理模式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属于新型模式,该模式也成为当前促进儿童肺炎康复的有效方式之一。
该方式主要是通过家庭与护士的相互合作,改變病房环境舒适度,缓解患儿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无论是在临床疗效还是再次住院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促进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肺炎患儿疗效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5(33)307-308.
[2]陈梅.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肺炎患儿疗效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0):153-155.
[3]安照辉,叶琴,陶静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9):1203-1204.
【关键词】家庭中心;肺炎;护理模式;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45-01
在儿童临床疾病中,肺炎作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逐渐上升[1]。患儿在患病后若不及时接受专业治疗,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呼吸,进而影响肺部功能,更有甚者危及生命,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生长。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儿童在肺炎发病率上不断上升,因此如何预防儿童肺炎是当前临床医疗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我院100例儿童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在肺炎临床治疗中产生的影响,现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6个月-9岁,平均年龄(2.45±1.58)岁,病程1.5-4.1 d,平均病程(2.48±0.12)d;观察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2.9个月-8.7岁,平均年龄(2.78±1.02)岁,病程1.8-4.5d,平均病程(2.29±0.09)d。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按照医嘱服用抗菌、退热、排痰以及吸氧等对症治疗,并且在服药期间西药重视各药物的配伍禁忌[2]。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中,相关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病情以及既往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叮嘱患儿遵医嘱进行服药;在进行护理前,必须保证无菌化操作;患儿在治疗期间,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记录、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及处理。
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首先,患儿在入院接受治疗时,相关护理人员应当建立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落实医护人员值班方案[3],将责任落实到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感。除此之外,应当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护理技能;另外,护理人员应当在患儿入院前与其家属进行密切沟通,尽可能将病房环境布置与患儿家中相似,增加患儿的熟悉感。
(2)其次,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中,应当每日抽取一定时间与患儿家属进行密切沟通、交流,对其心理进行安慰,并耐心解答患儿家属对治疗过程的疑问,及时发现患儿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对其进行疏通;将部分关于疾病的知识仔细的告知患儿家属,并鼓励其参与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对不当操作进行纠正,不断拉近与患儿家属之间的关系,增强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进而提高护理依从性。
(3)最后,护理人员应当每天对患儿病房进行清洁,时刻保持一个舒适、卫生的病房环境;除此之外,病房应当定期通风,床单定期更换,并按照患儿喜好进行病房物品的摆放,增加一些玩具、书籍等,减少患儿内心的恐惧感。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再次住院率进行统计与比较。
疗效判定
在本次疗效判定中,主要将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判定指标,具体如下:(1)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2)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咳嗽明显减少;(3)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在再次住院率的统计上,主要由相关的护理人员将再次住院患儿的数量进行统计,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得到再次住院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组内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通过相关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00%(48/50),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41/5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再次住院率对比
通过比较得知,观察组患儿再次住院率为4.00%(2/50),而对照组患儿再次住院率为10.00%(5/5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儿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儿童肺炎作为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多表现为发热、气促等症状。患儿应当及时接受治疗,避免出现不利影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有研究实验显示,在儿童肺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促进预后。就当前的护理模式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属于新型模式,该模式也成为当前促进儿童肺炎康复的有效方式之一。
该方式主要是通过家庭与护士的相互合作,改變病房环境舒适度,缓解患儿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无论是在临床疗效还是再次住院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促进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肺炎患儿疗效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5(33)307-308.
[2]陈梅.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肺炎患儿疗效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0):153-155.
[3]安照辉,叶琴,陶静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9):120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