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共有200名党员被授予或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挺身而出、英勇奋战,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ICU主任付守芝,8日在北京参加完表彰大会后,深夜12点才回到武汉家中。第二天早上7点多,放不下病人的她又出现在科室。
回忆起战“疫”经历,54岁的付守芝依然难忘疫情初期的紧张。面对激增的患者,她坚持“有张椅子就收下”,为辗转奔波的患者提供及时救治。临时扩建的床位没有吸氧的插孔,她就把氧气瓶、氧气袋全部找出来给病人用上。
“我是科室党支部书记,关键时刻必须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为保护同事,她经常独自完成气管插管等高风险手术。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功救治109名危重症患者,其中有2名百岁老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专科护士长张宏主动请缨,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
在张宏工作的病区,80%的患者是危重症。她每天都要面对患者病情突变,时刻准备开展紧急抢救。为重症患者擦洗身体、护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清创换药……疫情期间,她曾连续15天没离开发热病房,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
“在这特殊时刻,为党分忧、为国尽责,守护人民健康,是我的责任。”拥有12年党龄的张宏斩钉截铁地说。
湖北,近百天;黑龙江,17天;吉林,23天;新疆,45天……这是重症医学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海波今年的抗疫时间表。
1月中下旬,邱海波临危受命奔赴武汉。在武汉的90多天,他每天辗转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医院,一直战斗在“红区”。
疫情初期,有些医护人员对床边抢救等高感染风险的操作心存顾虑,邱海波就自己上,用行动给大家鼓劲。“在最具挑战的现场,给病人最多的生命机会,这就是重症医学科医生的使命!”
1月30日下午,武汉市公安局新村街派出所副所长邵玉春正在一栋居民楼转运疑似患者,不远处的楼栋内传来一阵带着哭腔的呻吟声。循着声音奔去,他在二楼楼梯口找到了呼救老人。
当时老人正发高烧,四肢无力,已几近昏迷。见老人病情危急,邵玉春没有多想,立刻背上老人,一步步艰难地向下挪动。老人身体不时往下坠,每挪动一小步,邵玉春就得停下来,用力顶托,重新调整背姿……
武汉战“疫”期间,类似的场景邵玉春多次经历。他先后转运病患87人次,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还侦破多起涉疫案件,把对人民的一片丹心书写在抗疫最前线。
6月,北京市连续出现新发病例。在每一次的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有个公众熟悉的面孔——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庞星火。
带领现场工作组成员第一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展开病毒溯源工作……庞星火带领流调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将疫情的“暴风眼”锁定在了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阻断疫情传播争取了主动权。
“都说疾控工作苦、工作累,但我一点不后悔做这份工作,因为它能守护一座城,守护老百姓的健康,这就是价值所在。”庞星火说。
战“疫”期间,全国广大社区干部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陶久娣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她第一时间跑遍社区3325套住房和1000多个商铺,绘制网格化作战图。组建215人的志愿服务队,进行封控巡查,每天都工作到大半夜。
“在我们社区,消毒、保供、摸排等工作的主力军是党员先锋队。”陶久娣说,社区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党员先锋队组成了社区坚实的防控力量。“我们将继承和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充分发挥一线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慎终如始、再接再厉,用心用情服务好群众。”
武汉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作为曾在武汉服役17年的老兵,河南省沈丘县白集镇田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辉也不例外。武汉“封城”后,王国辉当即做出决定:“去武汉送爱心蔬菜,尽一点微薄之力!”
大年三十上午10时许,王国辉带着5吨蔬菜从沈丘县出发,一路向南行驶,终于在晚上8时许到达武汉。接收蔬菜的一位同志连声道谢,声音沙哑着说:“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返回村里的王国辉在结束隔离后,立即投入到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巡逻排查、设卡量温、消毒车辆、分类防控……疫情期间,在王国辉和村里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田营村全村2986人无一人感染。
今年2月,在四川成都从事餐饮行业的青年党员刘仙得知武汉的医护人员很难吃上热饭,毅然带领经理和3名厨师连夜逆行,奔赴武汉支援。
穿着雨衣穿梭在门店和医院之间,给医护人员送去热乎乎的盒饭,刘仙被武汉医护人员和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雨衣妹妹”。回到成都后不久,刘仙依托共青团四川省委“志愿服务”平台,发起成立“雨衣公益”志愿服务组织,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得到帮助。
“作为党员,作为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雨衣妹妹’不是一个人,大家集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把大伞,能保护更多的人。”刘仙说。
作为中交二航局武汉疫情防控应急项目建设的现场总负责人,在武汉疫情防控最艰难时刻,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副经理刘宜全率领团队在短短29天里转战13地——
仅用4天4夜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核酸日检测通量为2万人的“火眼”实验室;75个小时完成沌口方舱医院设施改善;38个小时将武汉体育中心改建成可容纳超过4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
连续奋战的刘宜全被同事们称为“铁人”,累到感觉不到腿是自己的,烟头烧到指甲都浑然不觉,摘下口罩才发现耳根被勒得血肉模糊。
回忆起那段战斗的日子,刘宜全目光坚定:“抗疫战场上,我们的使命就是用最短时间搭建救治空间,为患者赢得生机。作为共产党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光荣!”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讯。记者林晖、廖君、黎昌政、李伟、冯国栋、熊琦、邱冰清、翟濯、卢宥伊、侠克)
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挺身而出、英勇奋战,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
白衣为甲?守护人民群众安康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ICU主任付守芝,8日在北京参加完表彰大会后,深夜12点才回到武汉家中。第二天早上7点多,放不下病人的她又出现在科室。
回忆起战“疫”经历,54岁的付守芝依然难忘疫情初期的紧张。面对激增的患者,她坚持“有张椅子就收下”,为辗转奔波的患者提供及时救治。临时扩建的床位没有吸氧的插孔,她就把氧气瓶、氧气袋全部找出来给病人用上。
“我是科室党支部书记,关键时刻必须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为保护同事,她经常独自完成气管插管等高风险手术。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功救治109名危重症患者,其中有2名百岁老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专科护士长张宏主动请缨,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
在张宏工作的病区,80%的患者是危重症。她每天都要面对患者病情突变,时刻准备开展紧急抢救。为重症患者擦洗身体、护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清创换药……疫情期间,她曾连续15天没离开发热病房,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
“在这特殊时刻,为党分忧、为国尽责,守护人民健康,是我的责任。”拥有12年党龄的张宏斩钉截铁地说。
湖北,近百天;黑龙江,17天;吉林,23天;新疆,45天……这是重症医学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海波今年的抗疫时间表。
1月中下旬,邱海波临危受命奔赴武汉。在武汉的90多天,他每天辗转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医院,一直战斗在“红区”。
疫情初期,有些医护人员对床边抢救等高感染风险的操作心存顾虑,邱海波就自己上,用行动给大家鼓劲。“在最具挑战的现场,给病人最多的生命机会,这就是重症医学科医生的使命!”
迎难而上?筑就防控“铜墙铁壁”
1月30日下午,武汉市公安局新村街派出所副所长邵玉春正在一栋居民楼转运疑似患者,不远处的楼栋内传来一阵带着哭腔的呻吟声。循着声音奔去,他在二楼楼梯口找到了呼救老人。
当时老人正发高烧,四肢无力,已几近昏迷。见老人病情危急,邵玉春没有多想,立刻背上老人,一步步艰难地向下挪动。老人身体不时往下坠,每挪动一小步,邵玉春就得停下来,用力顶托,重新调整背姿……
武汉战“疫”期间,类似的场景邵玉春多次经历。他先后转运病患87人次,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还侦破多起涉疫案件,把对人民的一片丹心书写在抗疫最前线。
6月,北京市连续出现新发病例。在每一次的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有个公众熟悉的面孔——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庞星火。
带领现场工作组成员第一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展开病毒溯源工作……庞星火带领流调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将疫情的“暴风眼”锁定在了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阻断疫情传播争取了主动权。
“都说疾控工作苦、工作累,但我一点不后悔做这份工作,因为它能守护一座城,守护老百姓的健康,这就是价值所在。”庞星火说。
战“疫”期间,全国广大社区干部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陶久娣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她第一时间跑遍社区3325套住房和1000多个商铺,绘制网格化作战图。组建215人的志愿服务队,进行封控巡查,每天都工作到大半夜。
“在我们社区,消毒、保供、摸排等工作的主力军是党员先锋队。”陶久娣说,社区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党员先锋队组成了社区坚实的防控力量。“我们将继承和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充分发挥一线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慎终如始、再接再厉,用心用情服务好群众。”
众志成城?凝聚战“疫”磅礴伟力
武汉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作为曾在武汉服役17年的老兵,河南省沈丘县白集镇田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辉也不例外。武汉“封城”后,王国辉当即做出决定:“去武汉送爱心蔬菜,尽一点微薄之力!”
大年三十上午10时许,王国辉带着5吨蔬菜从沈丘县出发,一路向南行驶,终于在晚上8时许到达武汉。接收蔬菜的一位同志连声道谢,声音沙哑着说:“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返回村里的王国辉在结束隔离后,立即投入到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巡逻排查、设卡量温、消毒车辆、分类防控……疫情期间,在王国辉和村里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田营村全村2986人无一人感染。
今年2月,在四川成都从事餐饮行业的青年党员刘仙得知武汉的医护人员很难吃上热饭,毅然带领经理和3名厨师连夜逆行,奔赴武汉支援。
穿着雨衣穿梭在门店和医院之间,给医护人员送去热乎乎的盒饭,刘仙被武汉医护人员和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雨衣妹妹”。回到成都后不久,刘仙依托共青团四川省委“志愿服务”平台,发起成立“雨衣公益”志愿服务组织,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得到帮助。
“作为党员,作为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雨衣妹妹’不是一个人,大家集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把大伞,能保护更多的人。”刘仙说。
作为中交二航局武汉疫情防控应急项目建设的现场总负责人,在武汉疫情防控最艰难时刻,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副经理刘宜全率领团队在短短29天里转战13地——
仅用4天4夜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核酸日检测通量为2万人的“火眼”实验室;75个小时完成沌口方舱医院设施改善;38个小时将武汉体育中心改建成可容纳超过4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
连续奋战的刘宜全被同事们称为“铁人”,累到感觉不到腿是自己的,烟头烧到指甲都浑然不觉,摘下口罩才发现耳根被勒得血肉模糊。
回忆起那段战斗的日子,刘宜全目光坚定:“抗疫战场上,我们的使命就是用最短时间搭建救治空间,为患者赢得生机。作为共产党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光荣!”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讯。记者林晖、廖君、黎昌政、李伟、冯国栋、熊琦、邱冰清、翟濯、卢宥伊、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