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著名学者克林伯格在《教学对话原理》中说:“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泛意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很显然,在语篇教学中展开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范畴、多种方位的对话,必将有助于高效地实现英语语篇教学的交际性目标。那么,如何在英语语篇教学课堂实现有效的对话,并以对话引领英语语篇教学呢?笔者反复揣摩全国第五届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其中的两节语篇教学展示课,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与语篇文本对话——再构语篇文本
17位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语篇。以北京的张燕燕、南京的顾洁、辽宁的屈丹等为代表的教师选择的是会话题型的语篇,而以广东的岑振祥、浙江的许瑾等为代表的教师选择的则是篇章型语篇。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语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与语篇文本进行对话,基于语篇文本主题、班级学生学习基础、授课教师自身素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发等方面创造性地使用语篇文本、有效再构语篇文本,使语篇文本达到完整性、真实性、情景性的要求。
[案例一]上海 殷克清《牛津英语》(上海版) Changes
殷老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由三个简单版块组成:以colour changes为标题的Look and read, 基于以上版块的Read and say(提供词汇、句型,根据图片提示看图说话)和Look and write(仿照例句写简单的句子)。
首先,殷老师合理再构了语篇文本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change这一主题,殷老师对语篇文本进行了扩充和拓展。在原先语篇文本的基础上殷老师通过录像、图片等形象的视听结合的呈现方式在主体文本“The story of Carol”的基础上再构了“The changes of a bird, The changes of a penguin, The changes of a person 和The changes of differen people”四篇辅助文本。
其次,殷老师有序设置了文本处理步骤。先是由原有文本呈现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s, 在文本的呈现过程中推进语言知识点it was…;接着呈现辅助文本 the changes of a bird, the changes of a penguin;再呈现文本the changes of a person, 由季节的变化到动物的生命周期变化再延续到人类生命周期的变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帮助学生领悟“Life is full of changes. Changes make us change.”这一生命真谛。
再次,殷老师有效构建了文本学习体验。在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体验了不同类型的生命的change之后,殷老师向学生提供课堂中用到的四个辅助文本,鼓励学生仿照例文写写自己的changes, 把学生在语言输出时表述的口头和书面语篇定为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文本,加强学生文本学习的体验。最后,向学生介绍四个人物,然后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让学生choose the way to presentation。这样的教学处理,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要, 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语言的使用。
当然,并不是每篇语篇文本都需要教师进行如上大篇幅的再构,但课前以“从怎样根据教材提供的单元主题和教学材料,合理设定文本再构内容?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水平和目标内容,有序设置文本处理步骤?怎样根据学生普遍的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有效构建文本学习体验?”为切入点与语篇文本进行对话,正确解读文本还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师与学生对话——走近语篇文本
上课伊始,一般都是各种形式的热身(warming up)。不管是以chant方式进行的自我介绍,还是以简笔画为话题引发的师生间的chat, 或是以师生问答方式进行的free talk, 都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与学生进行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不是漫无目的地闲谈,也不是为了交谈而交谈,这样的对话旨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本节课活动的愿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学生引向语篇文本的学习。这样的对话,往往由教师引发,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平等中的首席”,既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又要发挥“首席”的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引导学生走近文本。
[案例二]广州 岑振祥 人教版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岑老师在与学生进行简单的greeting之后,跟学生一起欣赏了一首英文歌曲《Nobody》。教师亲切、平和的表现为接下来的平等对话创造了和谐的氛围。接着,岑老师抛出话题:“I like sing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me? Do you think I’m quite or active? Do you want an active friend like me?”在以上的对话中,执教者把握着话语权。接下来,执教者以“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为topic, 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围绕以上话题向老师提问,学生们跃跃欲试。“What’s your hobby? 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等问题如同连珠炮一般向岑老师回馈过来。
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岑老师没有忘记自己“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在解决了学生的各种疑问后,岑老师以“I’m from Guangdong. How can we talk to each other?”一问成功引领学生走近本课主题: pen pals.
英国著名学者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中说:“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参与和分享表达,并在交流中萌生新的理解和想法。”全国第五届小学英语研讨会上,17位老师的课堂上所展现出的正是这样的教师与语篇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语篇文本、学生与自身、学生与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对话之美。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在语篇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对话,以对话引领英语语篇教学,我们定能在语篇教学的探索之路上走得更远。
(责编 张亚莎)
一、教师与语篇文本对话——再构语篇文本
17位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语篇。以北京的张燕燕、南京的顾洁、辽宁的屈丹等为代表的教师选择的是会话题型的语篇,而以广东的岑振祥、浙江的许瑾等为代表的教师选择的则是篇章型语篇。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语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与语篇文本进行对话,基于语篇文本主题、班级学生学习基础、授课教师自身素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发等方面创造性地使用语篇文本、有效再构语篇文本,使语篇文本达到完整性、真实性、情景性的要求。
[案例一]上海 殷克清《牛津英语》(上海版) Changes
殷老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由三个简单版块组成:以colour changes为标题的Look and read, 基于以上版块的Read and say(提供词汇、句型,根据图片提示看图说话)和Look and write(仿照例句写简单的句子)。
首先,殷老师合理再构了语篇文本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change这一主题,殷老师对语篇文本进行了扩充和拓展。在原先语篇文本的基础上殷老师通过录像、图片等形象的视听结合的呈现方式在主体文本“The story of Carol”的基础上再构了“The changes of a bird, The changes of a penguin, The changes of a person 和The changes of differen people”四篇辅助文本。
其次,殷老师有序设置了文本处理步骤。先是由原有文本呈现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s, 在文本的呈现过程中推进语言知识点it was…;接着呈现辅助文本 the changes of a bird, the changes of a penguin;再呈现文本the changes of a person, 由季节的变化到动物的生命周期变化再延续到人类生命周期的变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帮助学生领悟“Life is full of changes. Changes make us change.”这一生命真谛。
再次,殷老师有效构建了文本学习体验。在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体验了不同类型的生命的change之后,殷老师向学生提供课堂中用到的四个辅助文本,鼓励学生仿照例文写写自己的changes, 把学生在语言输出时表述的口头和书面语篇定为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文本,加强学生文本学习的体验。最后,向学生介绍四个人物,然后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让学生choose the way to presentation。这样的教学处理,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要, 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语言的使用。
当然,并不是每篇语篇文本都需要教师进行如上大篇幅的再构,但课前以“从怎样根据教材提供的单元主题和教学材料,合理设定文本再构内容?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水平和目标内容,有序设置文本处理步骤?怎样根据学生普遍的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有效构建文本学习体验?”为切入点与语篇文本进行对话,正确解读文本还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师与学生对话——走近语篇文本
上课伊始,一般都是各种形式的热身(warming up)。不管是以chant方式进行的自我介绍,还是以简笔画为话题引发的师生间的chat, 或是以师生问答方式进行的free talk, 都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与学生进行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不是漫无目的地闲谈,也不是为了交谈而交谈,这样的对话旨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本节课活动的愿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学生引向语篇文本的学习。这样的对话,往往由教师引发,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平等中的首席”,既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又要发挥“首席”的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引导学生走近文本。
[案例二]广州 岑振祥 人教版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岑老师在与学生进行简单的greeting之后,跟学生一起欣赏了一首英文歌曲《Nobody》。教师亲切、平和的表现为接下来的平等对话创造了和谐的氛围。接着,岑老师抛出话题:“I like sing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me? Do you think I’m quite or active? Do you want an active friend like me?”在以上的对话中,执教者把握着话语权。接下来,执教者以“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为topic, 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围绕以上话题向老师提问,学生们跃跃欲试。“What’s your hobby? 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等问题如同连珠炮一般向岑老师回馈过来。
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岑老师没有忘记自己“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在解决了学生的各种疑问后,岑老师以“I’m from Guangdong. How can we talk to each other?”一问成功引领学生走近本课主题: pen pals.
英国著名学者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中说:“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参与和分享表达,并在交流中萌生新的理解和想法。”全国第五届小学英语研讨会上,17位老师的课堂上所展现出的正是这样的教师与语篇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语篇文本、学生与自身、学生与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对话之美。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在语篇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对话,以对话引领英语语篇教学,我们定能在语篇教学的探索之路上走得更远。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