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让之篆刻艺术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angp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吴让之作为晚清著名的书法篆刻家,在继承“邓派”的“印从书出”传统观念中,发展用刀如笔,使刀传笔意的创作理念。在治印刀法中结合篆书特点,以石带纸,以刀带笔,达到了刀笔相融,使书印合一的表现有了崭新的境界,使刀传笔意的篆刻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吴让之作为清代流派篆刻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位篆刻家,对清晚期甚至近现代的篆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吴让之;以书入印;刀传笔意
  吴熙载(1799-1870)生于清嘉庆四年,卒于同治九年,原名廷扬,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别署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吴让之是我国清代享誉盛名的篆刻家之一,篆刻面目个性突出,用刀如笔使刀传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吴让之为邓石如艺术流派的发扬光大者,深得邓氏以隶书的笔法作篆书的奥诀,字法精熟,结体工稳,运笔爽畅,动势较强。在治印刀法中结合篆书特点,以石带纸,以刀带笔,达到了刀笔相融,使书印合一的表现有了崭新的境界,使刀传笔意的篆刻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吴让之篆刻的取法研究
  中国篆刻艺术源于先秦,盛于两汉,明清时期发展到繁荣的高峰。从篆刻艺术兴起至今,历代印人都从秦汉印章中汲取营养。汉印的风格体现了方正、平和、博大等特征与中国古代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审美思想是一致的。自元代赵孟顺和吾丘衍提倡开始,“印宗秦汉”的思想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印人的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
  据记载吴让之在十五岁时就见到汉印并受益匪浅,在《吴让之印存》自序云:“让之弱龄好弄,喜刻印章,十五岁乃见汉人作,悉心摹仿十年。凡拟近代名工,义务求肖乃已。又五年,始见完白山人作,尽弃其学而学之。”“以汉碑入汉印,完白山人开之,所以独有千古。”这个说明吴让之在早期的印章取法中受汉印影响,在他三十岁之后开始从邓石如篆刻艺术汲取养分并形成了自己的风貌。
  在吴让之早期的篆刻中,我们看到白文印受到汉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吴熙载印”、“熙载治印”布局来源于汉印,线条不求均满,笔画疏处任其留红,吸收汉印质朴而又之以动的艺术感受。吴让之在篆刻艺术上借鉴了邓石如的风格后,还保留自己当初学习汉印的精髓所在。并没有放弃汉印的艺术精髓,反而创造出自己完美的艺术风格。在赵之谦《书扬州吴让之印稿中》说:“让之于印,宗邓氏而归汉人”等,也说明吴让之在篆刻艺术创作中受到了汉印的影响。
  吴让之的学生姚正镛在跋“汪鋆”印中云:“让老刻印,使刀如使笔,操纵之妙,非复思虑所及。自云师法完白山人,窃谓先生深得篆势精蕴,故臻神极,其以完白自画者,殆谦尊之说耳。”
  二、吴让之篆刻的笔意研究
  魏锡曾跋《吴让之印存》云:“若完白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其在皖宗为奇品、为别帜,让之虽心摹手追,犹愧具体,工力之深,当世无匹。”吴让之长期仿汉,潜心师法邓石如,将邓石如“印从书出”的字法之理,在印文中突出书法意趣,在篆刻艺术上充分发挥,拓展出新的意蕴和境界。他把刚劲飘逸的独特书风融入到印文中,其印文字法面目自然独具,将篆书古朴圆劲、生动自然的变化姿态运用到篆刻创作实践中。吴让之多以小篆文字入印,与邓石如相比,更加突出用笔的轻重、缓急和体势的方圆,通过独特的刀法充分表现篆法的舒展凝练。如朱文印“逃禅煮石之间”,其字法均等、巧妙其中、注重笔意、灵动秀逸,用笔跌宕生姿,用刀爽快利落,笔中有刀,刀中见笔,刀笔相融,有浑然天成之妙;
  “观海者难为水”,为吴让之三十四岁时所作,若将印文与吴氏书法作品中的篆字作一对比,则能够发现吴氏在师法邓石如后,已经能够在印面上比较自如地表现自身的书法面目。
  吴让之治印不守成法,广采博收,师古为新,继承和发扬了邓石如“以书入印”、“印从书出”的艺术观,注重篆刻的笔意传达。篆刻取法汉碑篆文,注重虚实的处理,疏密得当。如“学然后知不足”等印取法汉碑篆文,结体上紧下疏,突出纵长之态,表现出吴让之在以汉碑额风格的文字入印。“砚山”印;朱文印圆转流美,委婉细腻,分朱布白虚实分明。加之他能将篆书的笔意在篆刻中充分展现,“以书入印”,“刀笔相融”,因此,他的朱文印能平正中见飘逸,文雅中见劲丽,俊逸中见洒脱,浑朴中见圆润的独特面貌,尽显篆刻的文人气和书卷气。
  三、吴让之篆刻对后世的影响
  吴昌硕在《吴让之印存跋》中说:“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习,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职是故也”。吴让之在“引书入印”创作方法上纵深开掘,通过自身对篆书书法的深入理解,并将其引入篆刻创作,使自己的篆刻面目为之一新。从“印从书出”创作观念提升到“刀传笔意”创作理念。吴让之篆刻艺术初看平易,似信手而为,但透过其流畅委婉、举重若轻的线条和自然连断而空灵的转折,以及无为而治的疏密空间,无不体现其过人的智慧。吴让之在篆刻艺术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用刀为核心的印学审美,填补了前人篆刻的空白,使印章的二次创造性得到了强化,后来的许多印人在学习的过程无不先师法攘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因此,吴让之对印学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也对我们现在的印学研究和学习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吴让之作为清代流派篆刻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位篆刻家,对清晚期甚至近现代的篆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吴让之的篆刻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如黄士陵、吴昌硕、钱瘦铁、来楚生等人皆取法于他。
  四、结语
  吴让之发展了邓石如“印从书出”的思想,从“刀传笔意”找到篆刻表现的新领域。他在篆刻艺术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用刀为核心的印学审美,使印章的二次创造性得到了强化,为篆刻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他的篆刻理念对清晚期甚至近现代的篆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早.吴让之印存[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8.
  [2]韩天衡编订.历代印学论文选[M],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杨娜(1989-),女,汉族,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4级中国画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方向)
  田曜诚(1989-),男,汉族,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4级中国美术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其他文献
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重在应用,重在实践,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培养重实践、重应用人才的较好教学途径之一,该论文从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出发,研究具有专业特点性的产学研一体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对78名禽流感职业慕露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期90d。观察健康教育前后禽流感职业暴露者健康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禽流感职业暴露者健康行为知识知晓度92.l%},与干预前的78.5%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禽流感职业暴露者各项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
《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播放并取得较高收视率,越来越多的电视剧的创作风格偏向于穿越类型的古装剧.一时间,穿越剧成了电视电影荧屏上最常见的一种创作类型.穿越剧其叙
摘要:广西位于中国南部,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和人文环境的迥异,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广西民间美术又因各民族习性等因素,使得民间美术类型形式多样,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内涵,织锦、刺绣、印染、面具等各自有着多姿的艺术形态,而其中的花鸟图式应用广泛,其色彩绚丽,设色大胆直接,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与文化底蕴。  关键词:广西;民间美术;花鸟图式;色彩  广西位于中国西南沿海,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区,拥有着悠久的历
本次研究立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原理进行辩证的研究分析,并且得到最终成果.以里夺自然村为研究背景,深入研究壮族文化,再到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对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两校合并后,将《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4年创刊)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以下简称为本刊),2003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办刊几
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称为《少年派》)采用了二元叙事的手法讲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派的一家带着一群动物准备迁徙到加拿大,一家四口登上了日本的货
期刊
由于对舍格伦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过程还不十分清楚,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不少困难.动物实验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各种动物模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模型是实验
目的评价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30例采用水蛭注射液4 mL,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
摘要: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书法和中国画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寻其渊源,二者关系密不可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画分离,但书对画的重要性远不可忽视,书写性用笔在绘画中的运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中国画的表现力。  关键词:中国画;书法用笔;表现力  一、书法与绘画的渊源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