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女性在文学公共领域中的影响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s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文学公共领域是公共领域的前身,对公共领域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哈贝马斯忽视了女性对文学公共领域影响。本文探讨了18 世纪英国女性在文学公共领域中的活动,从女性与书信体小说、女性社团、女性与文学评论、女性与报刊四个方面来证明女性对文学公共领域的建构作用。
  关键词:文学公共领域;女性;18世纪英国
  作者简介:文静(1992.6-),女,湖南邵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2
  一、文学公共领域
  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文学公共领域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前身和雏形。文学公共领域里培养人的理性自律、批判精神和公开辩论能力,人们在阅读和评论文学作品中获得了公共领域的参与者所必备的品质,这些品质为以后进入政治讨论打下了基础。
  18世纪,文学公共领域因为各国具体的历史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在英国最主要的文学公共领域是咖啡馆,法国是沙龙,德国是俱乐部。哈贝马斯忽略了女性对文学公共领域的构建作用。实际在法国沙龙里,女性扮演着组织者和调停人的角色,创造了一种平等公平的交流氛围。同时期的英国女性在文学公共领域非常活跃,她们非常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
  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论述18世纪的英国女性在构建文学公共领域上的影响。
  二、女性与书信体小说
  哈贝马斯认为写信能让个人对自我产生新的认识和探索。“最初靠文学传达的私人空间,亦即具有文学表现能力的主体性事实上已经变成了拥有了广泛读者的文学,同时,组成公众的私人就所读内容一同展开讨论,把它带进共同推动向前的启蒙过程当中。[1]”书信体小说创造的私人空间,使个体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和探索,私人在一起讨论所读内容,达到了自我启蒙的作用。
  根据历史学家基思·托马斯的研究,在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女性的识字率是百分之四十,可见当时女性识字的数量也蔚然可观。伊万·瓦特在《小说的兴起》中,认为小说在近代的迅速兴起有一个重要的条件:中产阶级女性读者群的兴起。可见,女性在对近代小说的兴起影响很大。
  实际上,第一本书信体小说是英国最早的职业女作家阿弗拉·贝恩Aphra Behn写的《一个贵公子和妻妹之间的情书Love Letters between a Nobleman and His Sister》,这本小说“标志了英国书信体小说的诞生[2]。”
  此外,据统计,1760年到1790年间书信体小说的三分之二都出自于妇女之手,甚至当时的评论家开始感慨“目前文学领域,几乎被女士们所垄断[3]。”在这里面,女性创作了很多热门的书信体小说,甚至比男性作家的小说创作成果更为突出。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的妹妹萨拉·菲尔丁Sarah Fielding,她创作的书信体小说《素朴儿the adventures of David simple》轰动一时。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也受到了女性作家创作的书信体小说的影响,比如说《帕梅拉》中就借用了女性作家德拉瑞维·曼利Delarivier Manley和伊莉莎·海伍德Eliza Haywood所创作的“引诱小说”情节框架。由于当时小说的主要阅读群体是女性,为了满足女性读者的口味,理查逊甚至还和女性朋友讨论和修改自己的作品。
  除此以外,书信体小说中的感伤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和“女性气质”有关,也可以从侧面证明女性对于书信体小说的影响。当时的英国社会认为感伤、感性这种女性气质对于调节重算计的理性的男性世界很重要,那些能够激起读者怜悯的作品有道德教化作用。
  三、女性社团——蓝袜社
  在英国,男性活动的文学公共空间是咖啡馆,因为女性不允许进入咖啡馆,以致很多人都以为女性没有公共活动空间。事实上,18世纪女性有公共活动空间,她们聚集在伦敦西街的蒙太古之屋中,通过赞助、交流和出版来建立了一个文学群体,是文学公共领域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蓝袜社”是指 18 世纪中期一群热衷文学创作和讨论的女性文学家和知识分子组成的文学社团,由贵族伊丽莎白·蒙塔古Elizabeth Montagu夫人于 1750 年创办。
  “蓝袜社”主要活动在1750-1812年间,成员分别是小说家、诗人、画家、戏剧家、音乐家、翻译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等,她们身份各异,凭着对知识和美德的追求,聚集在一起讨论严肃的文学、社会问题。
  在蓝袜社的这些女性中,有三位女性值得我们重视。她们是女性参与公共领域的典范,影响深远。
  首先是蒙太古夫人,她是蓝袜社的创立者和组织者,蓝袜社的灵魂人物。蒙太古资助文化教育事业,把这看为一项社会责任。她的住宅成为了蓝袜社的聚会地点。蒙太古的住宅在公共交往活动中,具有了公共性,不再是一个私人领域的住宅。蒙太古自己也公开地表明,自己想要建造一个开放的房间(open house),让女性从琐碎、封闭的家庭环境、私人领域中脱离出来,进入公共领域中。
  当时参加蓝袜社聚会也有男性,他们身份各异,有作家、评论家、政治家、哲学家、演员、戏剧家等。这些男性和蓝袜社的女性知识分子就文学、社会等问题进行了理性对话,促进了两性之间的交流。
  蓝袜社的女性除了参与文学、社会、政治问题的讨论外,她们也参与到了当时的社会活动。
  凯瑟琳·麦考利积极地为维护作者的利益而活动。18世纪的英国出版行业缺乏保护作者的法律和行业行规,作者在与出版商的合作中总处于劣势。于是麦考利1774年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保护著作权的请求A Modest Plea for the Property of Copyright》一文,呼吁读者们支持作者依靠作品获得合理报酬的权利,可谓是女性积极参与到文化公共事务中的典范。   除了麦考利外,还有汉娜·默勒,汉娜·默勒是位诗人和戏剧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汉娜最为著名的是她在社会慈善事业上的成就。社会慈善事业可以说是女性可以进入而不会招致非议的唯一的公共领域。由于慈善事业需要妇女参加,由她们来处理一些与女性相关的事情,中产阶级两性活动领域严格分开的特点在慈善社团中难以保持,从而使慈善社团成为表现中产阶级性别对抗的公共场所之一。汉娜在当时呼吁为穷人在全国建立主日学校,并且建立了布里斯宁顿地区的第一所主日学校。
  四、女性与文学评论——“莎士比亚热”
  文学公共领域中重要的一项活动是对文学及其他艺术作品的评论,哈贝马斯谈道,“通过对哲学、文学和艺术的批评领悟,公众也达到了自我启蒙的目的,甚至将自身理解为充满活力的启蒙过程。[4]”可见在讨论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讨论者不仅能够形成一个理性对话的群体,并且在讨论中实现了自我启蒙的目的。
  18世纪的英国女性参与了文学评论的活动,当时的报刊杂志刊登了很多女性作家写的评论。最值得探讨的是女性在18世纪莎士比亚热中起到的作用。
  夏洛蒂·伦诺克斯在1753和1754年之间出版了《论述莎士比亚Shakespeare illustrated》。这是第一本对莎士比亚戏剧探源的书,也是第一本女性写的研究莎士比亚的书。蒙太古夫人1769年写的《关于莎士比亚作品和天才的文章Essay on The Writing and Genius of Shakespeare》奠定了其在文学上的地位,她凭借着这篇文章在当时的法国沙龙里一举成名。
  除了蓝袜社的女性外,伊莉莎·海伍德在她主编的期刊《女士旁观者》中也多次评论莎士比亚。伊莉莎·海伍德非常支持莎剧改编,她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一座开满鲜花的花园,花园里肥沃的土地上也长满了杂草,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改编拔除了杂草,留下了鲜花。但是另外一位女性作家弗兰西斯·布鲁克(Frances Brooke)则与海伍德持不同的观点,她在《老处女》的一篇戏剧评论中,批评了当时对《李尔王》的改编,而认为剧院应该上演最原初版本的莎士比亚剧。她们二人对莎士比亚的不同观点,都通过报刊传达到了当时其他女性莎剧迷手中。在观点的激烈冲突中,成熟的文学批评准则得以形成。
  从女性评论莎士比亚的个案中,可看出18世纪的女性在文学公共领域并不是默默无闻,她们积极地参与到文学讨论中。
  五、女性与报刊
  报刊是文学公共领域的重要阵地之一,对文学公共领域的建构具有深远的影响,报刊推动了文学批评的发展,并且为公众加入公共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平台。
  自1695年印刷法案被废除后,英国的报刊业高速发展。报刊非常开放,没有性别限制,女性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公共领域的议题讨论。随着当时印刷和出版的发展,女性阅读群体的兴起,出版商意识到女性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利益市场。于是,当时出现了很多为女性而设的期刊杂志。从1693年到1798年共有45份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报纸期刊。这些女性期刊的出现标志着出版商对阅读大众中业已存在的女性读者的认可和重视,一支与男性读者审美情趣截然不同的女性读者群体被建构出来。
  《女士闲谈者》是第一份由女性创办的女性文学期刊。科瑞肯斯诺夫人Mrs. Crackenthorpe于1709年发行了《女士闲谈者》,这本期刊虚构了四个女性角色来与读者对话,讨论社会、文学、政治问题,文风严肃、诙谐而讽刺。《女士闲谈者》为女性真正地迈出私人领域,参与到文学、政治、社会等公共领域中来提供了平台。科瑞肯诺斯夫人在创刊之初就指出,创办《女士闲谈者》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而在于为女性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智慧的平台,促进女性教育。
  女性读者群的兴起促使了女性报刊的出现和繁荣,早期的女性报刊的议题不仅有家庭、婚姻、爱情等私人领域的问题,也有公共领域中的话题,给女性提供参与公共领域的机会。
  虽然18世纪的英国社会阻挠女性进入公共领域,但女性仍旧坚毅地去开创自己的公共空间,力图喊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虽不如男性构建公共领域的力量强大,但是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注释: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7.p54.
  [2]Pask,Kevin.The Bourgeois Public Sphere and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J].Criticism,Spring2004,46,2:244.
  [3]简·斯潘塞.妇女小说家和文学市场—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兴起探微[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1.1.p31.
  [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7.p46.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 社,1999.7.
  [2]简·斯潘塞.妇女小说家和文学市场—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 兴起探微[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1.1.
  [3]Kitamura Sae.The Role of Women in the Canonization of Shakes -peare:From Elizabethann Theatre to the Shakespeare Jubilee [D]. King’s College London.2013.p258.
其他文献
纵观花间词派代表人物温庭筠,在历经长期仕途坎坷之后,栖身于青楼柳巷,最终在花间词方面拥有非常高的造诣。纵然在一定程度上,温飞卿字斟句酌词面意义仅仅局限于朦胧的状态下,画面
蓖麻生育后期叶片仍是主要的光合器官, 但各部位叶对产量的作用不同, 一级分枝叶> 二级分枝叶, 分别使单株产量平均降低25.7% 、18.5% , 而主茎叶使单株产量平均增加31.1% ;
摘 要:唐代诗论家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一部影响巨大的诗歌理论著作,这部作品在整个诗歌理论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实境一品的主要内涵是强调抒写真情真性,即“情性所至,妙不自寻”,司空图指出诗人应在心物相应、灵感萌发的刹那间,真实描摹脑海中所出现的境界,其理想的诗歌境界就是信手拈来,而又自然天成,他认为好诗是性情所至时的神来之笔。  关键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实境  作者简介:罗婷(1990.8
目的: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16S rDNA Amplicon Sequencing)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胆汁淤积性肝病婴儿肠道微生态学变化。  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
全国首届秘书职业资格年会去年年底在深圳召开。劳动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统考处处长董晓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秘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玲莉出席会议,并围绕
摘 要:中亚东干文学母体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同中国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本文通过论述中亚东干族和东干文学的由来、中亚东干文学表达的中国情感、中亚东干民间文学对中国文学的传承与变异、中亚东干文学对中国西北民俗文化的境外延伸与变异,论述中亚东干文学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中亚东干文学;中国文学;传承;变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移民日益增多。美国作为移民大国,包含了复杂的族群和多元杂糅的文化。虽然殖民时代看似结束,然而种族歧视从未真正消除。在这个文化多样的国家中,文
本文通过对科尔曼的悲剧一生的描绘,分析了导致他极力想逃离自我身份的社会根源。并从种族歧视、公众的无端“审判精神”、社会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导致科尔曼从辉煌人生走
儒家思想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蕴涵了“人心”与“道心”的微妙关系。英国浪漫主义经典诗作《古舟子咏》通过一位老水手的离奇遭遇,隐射了柯勒
在西方文学史上,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成长主题出现。可见,成长主题作为一个文学主题是相当重要的。凯特·肖邦是十九世纪末期第一位被认为具有自由和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