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已从思想和理论的构建阶段步入全面实施阶段,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大变革”是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阐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及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探寻如何通过“三大变革”加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为应对经济增速出现的台阶式下降,必须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准确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抓手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中国经济历经了数十年高速增长奇迹,有了一定“量”的积累,“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的飞跃,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契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高质量发展是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我国经济过去主要以粗放型发展为主,这是由旧的发展条件和理念决定的。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大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物质产品大量短缺、少有外来技术支持,但劳动力、能源资源相对丰富,形成了以做大GDP总量为导向的增长主义理念,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唯GDP论”成为了经济风险的重要来源。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新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问题,在保护、恢复生态的同时发展经济;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二)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产生了更多中高端需求:一是公共需求全面增长。过去社会生产主要解决生存问题,关注的是吃饭、穿衣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7年就做出了“中国社会开始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过渡”的判断,以保障人的发展权为主的社会保障、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需求进入全面快速增长期;二是服务型需求快速增长。通过市场化改革,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物质产品的供给问题,人们的物质型需求总体得到满足。当前以健康需求、旅游需求、文化需求、信息消费为代表的服务型需求快速增长;三是新型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需求结构升级和偏好多元化,传统消费逐渐向个性化、高端化、定制化转型。人们当前产生了更高水平的需求,但供给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高质量发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三)高质量发展是加快“转方式、优结构、转动力”的发展
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推动、外需拉动、投资带动和政策驱动,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增速放缓了。GDP增速从2010年前的10%以上逐年降低,2019年GDP增速降至6.1%,经济增速出现了台阶式下降;二是投资、出口受阻了。随着投资边际效益的下降,成倍的投资才能维持高速度,高投资意味着高负债、高杠杆,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受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出口也受到巨大冲击;三是粗放发展无以为继了。过去我国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形成了“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但当前我国劳动力出现减少、资源环境约束也日益增强,支撑高速增长阶段的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必须以高质量发展破解增速下滑、结构失衡、动力乏力问题。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我国经济发展虽取得巨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与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
(一)微观层面: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
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人们过上更高质量生活的物质基础,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中高端需求,必须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食品、药品、婴幼儿用品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大部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品质量不合格在广泛领域都还普遍存在。比如,本最应看重质量的制药产业,国产药物中97%为仿制药,与国际上药品质量差距明显。有数据显示,国产药不合格率比進口药高48倍,全国4000多家药企中,通过欧美质量体系认证、达到国际标准的制剂企业仅占2%左右。目前市场上还有大量质量不合格产品。高质量发展在微观层面就是要回应人民最关切的质量问题,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二)中观层面:产业价值链处于中低端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分布来看,我国无论是在传统重工化工业领域,还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定位上还是普遍以加工、装备为主,依靠低成本的价格优势为主要竞争手段,始终处于“微笑曲线”底部,产业链两端价值链更高的设计、研发、金融等环节的盈利能力明显不足,缺乏服务理念的商业模式创新。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附加值增加值率约为20%,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延长产业链,走出“微笑曲线”底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三)宏观层面: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低
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增长动力的70%以上均来源于以技术进步为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我国以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为代表的“四基”,长期以来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43%的水平。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宏观层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向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人力资本素质提升要效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无论是国际条件还是国内条件都不再支持“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必须转换增长动力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动力转换的同时又能极大程度的提高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以“动力变革”推动“效率变革”进而促进“质量变革”,使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是加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推动质量变革,夯实经济根基
质量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指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
1.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需求,必须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向国际先进质量标准看齐,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生产更多中高端产品以满足人们的中高端需求。农业要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吃得饱”不再是难题,关键在于“吃的好”;工业要向加工精密、设计精良方向发展,学习国外先进工艺精密、精细、精工;文化产品要向精品方向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需要创造更多的文艺精品。
2. 提升产业价值链
我国产业链中段加工、制造环节优势明显,上下游优势则相对薄弱,因此,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向前延伸产业链,提高研发与设计能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避免关键技术“卡脖子”;向后延伸产业链,提高品牌影响力。鼓励企业家树立“百年做品牌”的理念,而不是十年做生意。树立了“百年做品牌”的理念,才不会为了短期利益损坏品牌声誉。
3.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现代经济增长来源中,科技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经营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数据收集和加工所产生的价值前所未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要调动各类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从政策上鼓励和肯定了要素价值。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二)推动效率变革,释放发展活力
效率变革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找出被掩盖的问题,发挥企业主体活力,增强政府服务能力,提高生产效率、组织效率、运行效率。
1. 破除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
当前市场中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产能过剩,稀缺资源无法向效益高、产品竞争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流动,需要通过做减法来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对于企业而言,应及时捕捉市场信号,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效产业,聚焦主业;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则要敢于啃硬骨头,坚决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兼并重组、产业转型等方式化解过剩产能。
2.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重,要素成本上升成为客观现实。此外,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能源成本等也都偏高,中小企业负担较重,必须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减负。无论是2018年提出的增值税改革,还是2020年,政府出台的中小企业税费优惠政策,都对企业稳定信心、增强后劲有重大意义。
3. 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的类别、层次、结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传统产业也可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技术同生产线的深度融合,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老树发新芽”。
(三)推动动力变革,培育经济新动能
动力变革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变革离不开创新人才、企业主体、创新环境的支持。
1. 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
加速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当前我国面临人口红利衰退的危机,要将“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贯彻“终身教育”理念,保障人力资本持续增值;我国科技人才总量世界第一,但主要集中在机关、高校等体制内,需加快人才价值评价制度改革,实现职称评定、社会保障、社会地位体制内外平等,引导人才向企业集聚;面对 “招工难”和“找工难”并存的人才结构性矛盾,需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 企业是创新的主要主体
当前科技创新和经济活动还存在两张皮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都有大量创新成果,但大多产业化不足,技术转移、转化率低。加强各项政策支持,使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税收政策方面,完善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主的优惠政策;金融政策支持,支持发展创投、风投等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例;完善大公共服務平台、大科学装置等共性技术共享机制,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
3. 环境是创新的重要条件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的热情,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让企业的创新成果持续保持市场优势以弥补研发阶段投入,让企业产生创新的内生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企关系。 “亲”是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对企业合理需求“有呼必应”;“清”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减少“政府主导”和“政府干预”,做到“无事勿扰”。
四、结语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以“三大变革”为着力点,把握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中国经济必将乘风破浪高质量前行。
参考文献:
[1]常华.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J].科技智囊,2017(12):24-31.
[2]迟福林.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
[3]宋朝霞.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J].法制博览,2019(22):287-288.
[4]刘卫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着力点[J].党政论坛,2019(12):32-35.
(作者单位:中共娄底市委党校)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为应对经济增速出现的台阶式下降,必须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准确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抓手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中国经济历经了数十年高速增长奇迹,有了一定“量”的积累,“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的飞跃,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契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高质量发展是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我国经济过去主要以粗放型发展为主,这是由旧的发展条件和理念决定的。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大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物质产品大量短缺、少有外来技术支持,但劳动力、能源资源相对丰富,形成了以做大GDP总量为导向的增长主义理念,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唯GDP论”成为了经济风险的重要来源。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新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问题,在保护、恢复生态的同时发展经济;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二)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产生了更多中高端需求:一是公共需求全面增长。过去社会生产主要解决生存问题,关注的是吃饭、穿衣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7年就做出了“中国社会开始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过渡”的判断,以保障人的发展权为主的社会保障、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需求进入全面快速增长期;二是服务型需求快速增长。通过市场化改革,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物质产品的供给问题,人们的物质型需求总体得到满足。当前以健康需求、旅游需求、文化需求、信息消费为代表的服务型需求快速增长;三是新型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需求结构升级和偏好多元化,传统消费逐渐向个性化、高端化、定制化转型。人们当前产生了更高水平的需求,但供给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高质量发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三)高质量发展是加快“转方式、优结构、转动力”的发展
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推动、外需拉动、投资带动和政策驱动,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增速放缓了。GDP增速从2010年前的10%以上逐年降低,2019年GDP增速降至6.1%,经济增速出现了台阶式下降;二是投资、出口受阻了。随着投资边际效益的下降,成倍的投资才能维持高速度,高投资意味着高负债、高杠杆,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受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出口也受到巨大冲击;三是粗放发展无以为继了。过去我国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形成了“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但当前我国劳动力出现减少、资源环境约束也日益增强,支撑高速增长阶段的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必须以高质量发展破解增速下滑、结构失衡、动力乏力问题。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我国经济发展虽取得巨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与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
(一)微观层面: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
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人们过上更高质量生活的物质基础,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中高端需求,必须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食品、药品、婴幼儿用品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大部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品质量不合格在广泛领域都还普遍存在。比如,本最应看重质量的制药产业,国产药物中97%为仿制药,与国际上药品质量差距明显。有数据显示,国产药不合格率比進口药高48倍,全国4000多家药企中,通过欧美质量体系认证、达到国际标准的制剂企业仅占2%左右。目前市场上还有大量质量不合格产品。高质量发展在微观层面就是要回应人民最关切的质量问题,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二)中观层面:产业价值链处于中低端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分布来看,我国无论是在传统重工化工业领域,还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定位上还是普遍以加工、装备为主,依靠低成本的价格优势为主要竞争手段,始终处于“微笑曲线”底部,产业链两端价值链更高的设计、研发、金融等环节的盈利能力明显不足,缺乏服务理念的商业模式创新。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附加值增加值率约为20%,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延长产业链,走出“微笑曲线”底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三)宏观层面: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低
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增长动力的70%以上均来源于以技术进步为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我国以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为代表的“四基”,长期以来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43%的水平。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宏观层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向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人力资本素质提升要效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无论是国际条件还是国内条件都不再支持“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必须转换增长动力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动力转换的同时又能极大程度的提高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以“动力变革”推动“效率变革”进而促进“质量变革”,使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是加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推动质量变革,夯实经济根基
质量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指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
1.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需求,必须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向国际先进质量标准看齐,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生产更多中高端产品以满足人们的中高端需求。农业要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吃得饱”不再是难题,关键在于“吃的好”;工业要向加工精密、设计精良方向发展,学习国外先进工艺精密、精细、精工;文化产品要向精品方向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需要创造更多的文艺精品。
2. 提升产业价值链
我国产业链中段加工、制造环节优势明显,上下游优势则相对薄弱,因此,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向前延伸产业链,提高研发与设计能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避免关键技术“卡脖子”;向后延伸产业链,提高品牌影响力。鼓励企业家树立“百年做品牌”的理念,而不是十年做生意。树立了“百年做品牌”的理念,才不会为了短期利益损坏品牌声誉。
3.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现代经济增长来源中,科技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经营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数据收集和加工所产生的价值前所未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要调动各类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从政策上鼓励和肯定了要素价值。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二)推动效率变革,释放发展活力
效率变革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找出被掩盖的问题,发挥企业主体活力,增强政府服务能力,提高生产效率、组织效率、运行效率。
1. 破除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
当前市场中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产能过剩,稀缺资源无法向效益高、产品竞争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流动,需要通过做减法来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对于企业而言,应及时捕捉市场信号,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效产业,聚焦主业;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则要敢于啃硬骨头,坚决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兼并重组、产业转型等方式化解过剩产能。
2.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重,要素成本上升成为客观现实。此外,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能源成本等也都偏高,中小企业负担较重,必须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减负。无论是2018年提出的增值税改革,还是2020年,政府出台的中小企业税费优惠政策,都对企业稳定信心、增强后劲有重大意义。
3. 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的类别、层次、结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传统产业也可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技术同生产线的深度融合,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老树发新芽”。
(三)推动动力变革,培育经济新动能
动力变革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变革离不开创新人才、企业主体、创新环境的支持。
1. 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
加速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当前我国面临人口红利衰退的危机,要将“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贯彻“终身教育”理念,保障人力资本持续增值;我国科技人才总量世界第一,但主要集中在机关、高校等体制内,需加快人才价值评价制度改革,实现职称评定、社会保障、社会地位体制内外平等,引导人才向企业集聚;面对 “招工难”和“找工难”并存的人才结构性矛盾,需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 企业是创新的主要主体
当前科技创新和经济活动还存在两张皮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都有大量创新成果,但大多产业化不足,技术转移、转化率低。加强各项政策支持,使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税收政策方面,完善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主的优惠政策;金融政策支持,支持发展创投、风投等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例;完善大公共服務平台、大科学装置等共性技术共享机制,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
3. 环境是创新的重要条件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的热情,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让企业的创新成果持续保持市场优势以弥补研发阶段投入,让企业产生创新的内生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企关系。 “亲”是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对企业合理需求“有呼必应”;“清”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减少“政府主导”和“政府干预”,做到“无事勿扰”。
四、结语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以“三大变革”为着力点,把握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中国经济必将乘风破浪高质量前行。
参考文献:
[1]常华.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J].科技智囊,2017(12):24-31.
[2]迟福林.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
[3]宋朝霞.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J].法制博览,2019(22):287-288.
[4]刘卫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着力点[J].党政论坛,2019(12):32-35.
(作者单位:中共娄底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