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出版产业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制度、图书质量、图书产品质量、企业规模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剖析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图书出版产业及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出版产业 图书出版 产业问题
一、出版产业定义
到目前为止,虽然在很多文件和文章里频繁出现出版产业一词,但其含义却尚无明显界定。一般认为,出版产业是包括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在内的三大基础产业的结合,也就是集合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心性产业。其中,除了发行属于第三产业的零售业之外,出版、印刷则都属于国民经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构成出版产业的部门大体上包括出版、印制、发行、教育、科研及各种与出版产业有关的咨询、服务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版产业越来越成为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除具有一般产业的属性以外还独有意识形态特殊性;出版产业既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更重要的还是宣传思想阵地和文化传播载体。出版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创造价值、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作用,对于文化的延续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第二、出版产业属于新兴知识密集型产业。出版产业是将原始的知识进行选择、加工、编辑,并加以出版、发行,通过出版物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以便于接受,其中,选择和编辑知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过程,由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出版产业对于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较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越来越重要,而出版产业正是知识创作和知识消费之间的一座桥梁。所以说,出版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第三、出版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有效组成部分。传统的出版物(书刊与报纸)与新兴出版物(电子音像制品)均是知识信息载体。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包括出版、通讯、纸张、广播、电视等13种行业划归为信息产业,出版产业也列入其中。出版产业作为生产和传播信息产品的专业部门,是信息产业的有效组成部分。
第四、出版产业具有综合性。由出版产业的含义可以看出,出版产业是编辑出版、印刷、发行三大产业的总和,具体来说,与出版产业前向关联的产业较多,这就决定了与之紧密联系的出版产业具有综合性。
二、我国图书出版产业问题分析
(一)制度体系不完善
国家已经出台各种相关政策进一步创新图书出版业,积极鼓励“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但就图书出版单位这一方来说,有不少出版单位在出版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步履维艰,其产权仍处于游离状态,权责关系不明确,产品线不清晰,缺乏高效运行的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企业经营模式,“其经济效益的取得主要依赖于教材教辅等产品,一般大众读物主要是通过高投入、高产出、高库存、低效益、低现金回笼的粗放型方式来维持运转”,严重影响了规模化经济的增长和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图书质量无保障
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和图书作为商品的经济性,为出版单位追求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图书的市场化操作不必为出版的意识形态性质而欲抱琵琶半遮面。但是,必须坚守质量准则和基本的市场道德规范,在坚持图书文化性的大前提之下肯定图书的经济性,并尽力处理好图书文化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保证图书正常的市场状态。简单地固化图书的价值概念,急功近利,必然破坏图书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和谐统一。虽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颁布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但是不少出版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擅自简化出版流程,放低出版要求,忽视图书质量,致使盲目跟风、克隆出版现象不断,许多根本没有达到出版标准的图书流入市场,图书整体质量急速下滑。例如一些知识性读物,本身里面的常识性错误就有很多处,不仅没有起到扩充读者的知识储备,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读者。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图书的供求矛盾较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不少出版单位主要凭借经验和感觉制定选题、出版等决策,缺乏对市场需求及定位的科学调查和研究,缺少对相关选题的严密论证和分析,缺少对社会文化发展态势的估计和把握,以致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即出版社与读者市场的不平衡甚至脱节,出现了诸如图书产品结构不合理,图书形式单一等问题。从图书产品的结构即图书主体内容来看,我国的教材出版占有绝对优势,而教材教辅以外的如文化、科技、商业类图书在出版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这就造成了图书产品整体结构的不合理。
此外,随着电视、广播特别是网络的迅速普及,许多视听类媒介、数字化出版物出现,传统常规的纸质阅读模式遭到冲击。电视、广播特别是网络的强势介入使得读者的需求呈现出更加个性化的态势,对出版物的形式和内容提出更高层次的多元化要求。然而,与视听元素的新颖性、数字化出版的前瞻性相比,我国的图书出版形式更新太慢,缺乏市场生存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难以满足视听一代的多样化要求。
(四)规模经营欠力度
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就拿出版集团的组建来说,在出版集团化的实际操作中,出版集团内部图书专业性与多元性的分工尚不明确,缺乏科学客观的市场分析和调查;出版集团的体制化管理模式还没有摆脱“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实现资本经营的自主化。集团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形成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跨省市地区甚至跨国的强势出版集团尚未出现等,而这些问题都致使规模效应不增甚至递减,规模经营出现不经济状况,无疑有碍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出版集团化是一个需要我们在规模经营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更新的问题,我们应加快体制改革,明确专业分工,积极融入出版规模化的大趋势之中。对于企业来说,其在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商品的图书也同样如此,而从图书的酝酿到形成再到通过一定渠道传播到特定市场,其利益的实现主要依靠图书的市场营销环节。但就目前的出版市场发展境况而言,图书发行现状并不乐观,其营销环节薄弱,营销能力欠缺,发行渠道单一且不够畅通,挖掘和拓展国内特别是国际发行渠道的力度不够等,致使图书库存问题较为严重。
(五)人才储备不充足
前面已经说到,出版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反观我国图书出版业资源配置现状,却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种种不足,具体表现为:从宏观上来看,图书出版业整人才储备不足,出版专业人才匮乏,真正符合时代潮流的出版业人才比较紧缺;从微观上来看,我国书出版业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缺少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多,参与实际图书生产全过程的人才少;从事文字案头整理工作的人多,策划人才少;编辑人才多,营销人才少;从对人力资源的争取和保护上来看,不少出版单位仅仅停留在用经济的手段如加薪、提成等抢夺和挽留人才,而没有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去吸引人才,很难保证人才的真正稳定和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吴艾君.实施出版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现实选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2):185-186.
(作者单位:陕西省长安大学杂志社)
关键词 出版产业 图书出版 产业问题
一、出版产业定义
到目前为止,虽然在很多文件和文章里频繁出现出版产业一词,但其含义却尚无明显界定。一般认为,出版产业是包括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在内的三大基础产业的结合,也就是集合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心性产业。其中,除了发行属于第三产业的零售业之外,出版、印刷则都属于国民经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构成出版产业的部门大体上包括出版、印制、发行、教育、科研及各种与出版产业有关的咨询、服务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版产业越来越成为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除具有一般产业的属性以外还独有意识形态特殊性;出版产业既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更重要的还是宣传思想阵地和文化传播载体。出版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创造价值、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作用,对于文化的延续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第二、出版产业属于新兴知识密集型产业。出版产业是将原始的知识进行选择、加工、编辑,并加以出版、发行,通过出版物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以便于接受,其中,选择和编辑知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过程,由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出版产业对于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较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越来越重要,而出版产业正是知识创作和知识消费之间的一座桥梁。所以说,出版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第三、出版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有效组成部分。传统的出版物(书刊与报纸)与新兴出版物(电子音像制品)均是知识信息载体。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包括出版、通讯、纸张、广播、电视等13种行业划归为信息产业,出版产业也列入其中。出版产业作为生产和传播信息产品的专业部门,是信息产业的有效组成部分。
第四、出版产业具有综合性。由出版产业的含义可以看出,出版产业是编辑出版、印刷、发行三大产业的总和,具体来说,与出版产业前向关联的产业较多,这就决定了与之紧密联系的出版产业具有综合性。
二、我国图书出版产业问题分析
(一)制度体系不完善
国家已经出台各种相关政策进一步创新图书出版业,积极鼓励“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但就图书出版单位这一方来说,有不少出版单位在出版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步履维艰,其产权仍处于游离状态,权责关系不明确,产品线不清晰,缺乏高效运行的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企业经营模式,“其经济效益的取得主要依赖于教材教辅等产品,一般大众读物主要是通过高投入、高产出、高库存、低效益、低现金回笼的粗放型方式来维持运转”,严重影响了规模化经济的增长和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图书质量无保障
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和图书作为商品的经济性,为出版单位追求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图书的市场化操作不必为出版的意识形态性质而欲抱琵琶半遮面。但是,必须坚守质量准则和基本的市场道德规范,在坚持图书文化性的大前提之下肯定图书的经济性,并尽力处理好图书文化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保证图书正常的市场状态。简单地固化图书的价值概念,急功近利,必然破坏图书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和谐统一。虽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颁布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但是不少出版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擅自简化出版流程,放低出版要求,忽视图书质量,致使盲目跟风、克隆出版现象不断,许多根本没有达到出版标准的图书流入市场,图书整体质量急速下滑。例如一些知识性读物,本身里面的常识性错误就有很多处,不仅没有起到扩充读者的知识储备,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读者。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图书的供求矛盾较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不少出版单位主要凭借经验和感觉制定选题、出版等决策,缺乏对市场需求及定位的科学调查和研究,缺少对相关选题的严密论证和分析,缺少对社会文化发展态势的估计和把握,以致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即出版社与读者市场的不平衡甚至脱节,出现了诸如图书产品结构不合理,图书形式单一等问题。从图书产品的结构即图书主体内容来看,我国的教材出版占有绝对优势,而教材教辅以外的如文化、科技、商业类图书在出版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这就造成了图书产品整体结构的不合理。
此外,随着电视、广播特别是网络的迅速普及,许多视听类媒介、数字化出版物出现,传统常规的纸质阅读模式遭到冲击。电视、广播特别是网络的强势介入使得读者的需求呈现出更加个性化的态势,对出版物的形式和内容提出更高层次的多元化要求。然而,与视听元素的新颖性、数字化出版的前瞻性相比,我国的图书出版形式更新太慢,缺乏市场生存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难以满足视听一代的多样化要求。
(四)规模经营欠力度
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就拿出版集团的组建来说,在出版集团化的实际操作中,出版集团内部图书专业性与多元性的分工尚不明确,缺乏科学客观的市场分析和调查;出版集团的体制化管理模式还没有摆脱“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实现资本经营的自主化。集团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形成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跨省市地区甚至跨国的强势出版集团尚未出现等,而这些问题都致使规模效应不增甚至递减,规模经营出现不经济状况,无疑有碍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出版集团化是一个需要我们在规模经营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更新的问题,我们应加快体制改革,明确专业分工,积极融入出版规模化的大趋势之中。对于企业来说,其在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商品的图书也同样如此,而从图书的酝酿到形成再到通过一定渠道传播到特定市场,其利益的实现主要依靠图书的市场营销环节。但就目前的出版市场发展境况而言,图书发行现状并不乐观,其营销环节薄弱,营销能力欠缺,发行渠道单一且不够畅通,挖掘和拓展国内特别是国际发行渠道的力度不够等,致使图书库存问题较为严重。
(五)人才储备不充足
前面已经说到,出版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反观我国图书出版业资源配置现状,却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种种不足,具体表现为:从宏观上来看,图书出版业整人才储备不足,出版专业人才匮乏,真正符合时代潮流的出版业人才比较紧缺;从微观上来看,我国书出版业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缺少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多,参与实际图书生产全过程的人才少;从事文字案头整理工作的人多,策划人才少;编辑人才多,营销人才少;从对人力资源的争取和保护上来看,不少出版单位仅仅停留在用经济的手段如加薪、提成等抢夺和挽留人才,而没有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去吸引人才,很难保证人才的真正稳定和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吴艾君.实施出版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现实选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2):185-186.
(作者单位:陕西省长安大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