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在网络时代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网络对学生道德健康的影响和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期达到优化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德育教育道德健康
在这个网络时代,谁具备高素质网络素养,谁就具备了发展的优先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理智辨别网络信息内容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不仅可以避免新兴媒体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使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网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培养出一批在学习和未来生活事业中占据先机的人才。
一、网络对学生道德健康教育的影响
1.网络对学生道德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
传统的教育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由于受场所等多方面的限制,不能产生广泛的教育效果。而信息时代的开放性使网络成为自主决定行为,自由选择交流方式,同步共享信息的新平台,使人与人的交流更加容易。学生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这些网络平台上人与人的交互性就使得传统德育教育方式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网上各种网站、校园网的论坛、微博、QQ群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自我、施展才华的新天地,他们不再被某种观点、价值、信息取向所左右,也不再拜倒在权威的脚下。
2.网络对学生道德健康教育的消极影响。
网络使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垃圾信息到处都是。网络具有高度的隐蔽性,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此时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这在客观上易于导致学生网上道德感的弱化,而这种弱化会波及到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使学生是非观念淡薄,道德意识减弱,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自我调控力。网络信息的泛滥,容易导致学生自我迷失,在人格的形成发展上出现障碍。
二、利用网络加强学生的道德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强学校网络制度建设,实行绿色化管理。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校应该在校内营造一个大环境,制定网上行为规范。另外,班级要广泛开展以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如可以在学校开展一个网络讨论,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作品被别人删掉时,心里怎么想;你有没有复制过他人的作品为自己所用?利用各种活动来帮助并提高广大学生的网络法制和网络道德观念,学校在努力丰富校本网络资源的同时,也要采取相应防护性措施。如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上加装“向日葵”、“绿坝•花季护航”等教育专用的不良信息屏蔽软件。
2.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全体教师都应把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素养教育作为自己的职责,学科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网络道德素养教育整合到各科课堂教学中去,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或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等。如学生流行《连连看》这个游戏,可以在语文课上开展一次网络“成语连连看游戏”,让学生既过了游戏“瘾”,又巩固了已学过的成语知识。又如六年级科学《火山和地震》,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布置任务,让学生上网查询:(1)火山爆发、地震是怎么发生的?(2)什么地方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为什么?(3)如果我们遇到火山、地震,应该怎么办?(4)我们可以预防或者预测火山爆发、地震吗?如果可以,怎么做?并且提供网站地址:中国地震信息网;地震科普之窗;地球科学;地质灾害视频课件。
3.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平等自由的对话,实现德育工作的多元化。
在德育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而网络正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多元化操作。在利用网络与学生沟通中,一开始,我以过客或虚拟的身份登录学生为“斑竹”的网页,校友录,QQ群或微博,看他们在网上灌水,了解完全自由时的他们。当了一段时间的网上旁观者后,对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就试着通过QQ或微博和学生聊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更多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谈天说地,使他们觉得我跟他们是同一条战线上的。这样使我与学生最初建立的平等关系能够很好地延续下去。这样也使学生在QQ或微博和我聊的内容很广泛:从读书体会到对生活的看法,从对同学的评价到对老师甚至是学校工作的看法。
在我的班里有一名学生(单亲家庭),他过去的同学向我提起他有偷东西的毛病,我利用QQ与他闲聊人们对偷窃行为的看法:很多人有“某人一次做贼就一辈子是贼”的想法,一旦班里有人丢东西,即便不是那人做的大家也会这么怀疑,做这种事会使自己的一生背上沉重的包袱。在之后的一个学期,我们班没有学生被窃。我觉得这名学生也许改掉了这个毛病。可一天中午班里有名女生手机丢了,晚上这名学生在QQ上留言要和我聊聊,他跟我说班里同学为什么要怀疑是他拿了手机,并问我的看法。我告诉他,因为在那段时间只有他去过那女生的座位,我无法证实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但对于我来说,我更希望这女生没丢东西,而不是抓到一个贼。一周后手机失而复得,这一页就这样翻了过去。记得有一次有个学生和我聊天的时候问我:“汤老师,您相信有天谴吗?”我反问他:“你说的天谴是什么意思?”他说是做错事后心神不宁,夜里做噩梦。我告诉他因为还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以就会因做了不好的事而心神不宁,一个人只要还有这种感觉,就可以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通过QQ上的交流使我更多地了解学生内心,这样一种开放式的德育教育课堂,让学生大胆地去完善、发展对世界的认识,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与张扬,最终是拓展了德育的空间,丰富了德育手段,向学生传递真实的人生。
4.家长、社会齐动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上网问题。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网络也对孩子有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上网不能采取放任态度,也不能采取禁止态度,而是应该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管理,让孩子对网络有个正确的认识。首先,家长要采取引导和管理相结合的手段。在杜绝网络不良内容对孩子的影响上,应该依靠对孩子自身思想的引导。其次,我们也需要使用相关的保护措施。为了让孩子健康上网,家长可以在计算机里安装过滤程序或者“防火墙”,用来屏蔽不良网站,比如“绿色上网管家”“费尔网络监护专家”等软件。同时,设定孩子能够访问的站点;限定上网时间;提供完整的上网访问日志等功能。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孩子的上网安全。
社会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对网络问题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积极预防和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毋庸置疑,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
全面推进“青少年绿色上网工程”。首先,在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其次,积极做好防范措施,打击网上非法行为。再次,调动各种技术加强“防火墙”的研制,编制新软件,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最后,加强网络立法,健全有关法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中小学生道德健康教育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网络环境下的道德健康教育,并在这一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前进,让虚拟世界也能为我们的下一代传递人间真情。
参考文献:
[1]周诗昀.浅谈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
[2]马俊杰.试析网络条件下的德育管理[J].祖国,2012.
作者简介:汤海波,分宜县第五中学,邮编:336600
【关键词】网络德育教育道德健康
在这个网络时代,谁具备高素质网络素养,谁就具备了发展的优先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理智辨别网络信息内容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不仅可以避免新兴媒体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使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网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培养出一批在学习和未来生活事业中占据先机的人才。
一、网络对学生道德健康教育的影响
1.网络对学生道德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
传统的教育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由于受场所等多方面的限制,不能产生广泛的教育效果。而信息时代的开放性使网络成为自主决定行为,自由选择交流方式,同步共享信息的新平台,使人与人的交流更加容易。学生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这些网络平台上人与人的交互性就使得传统德育教育方式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网上各种网站、校园网的论坛、微博、QQ群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自我、施展才华的新天地,他们不再被某种观点、价值、信息取向所左右,也不再拜倒在权威的脚下。
2.网络对学生道德健康教育的消极影响。
网络使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垃圾信息到处都是。网络具有高度的隐蔽性,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此时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这在客观上易于导致学生网上道德感的弱化,而这种弱化会波及到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使学生是非观念淡薄,道德意识减弱,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自我调控力。网络信息的泛滥,容易导致学生自我迷失,在人格的形成发展上出现障碍。
二、利用网络加强学生的道德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强学校网络制度建设,实行绿色化管理。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校应该在校内营造一个大环境,制定网上行为规范。另外,班级要广泛开展以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如可以在学校开展一个网络讨论,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作品被别人删掉时,心里怎么想;你有没有复制过他人的作品为自己所用?利用各种活动来帮助并提高广大学生的网络法制和网络道德观念,学校在努力丰富校本网络资源的同时,也要采取相应防护性措施。如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上加装“向日葵”、“绿坝•花季护航”等教育专用的不良信息屏蔽软件。
2.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全体教师都应把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素养教育作为自己的职责,学科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网络道德素养教育整合到各科课堂教学中去,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或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等。如学生流行《连连看》这个游戏,可以在语文课上开展一次网络“成语连连看游戏”,让学生既过了游戏“瘾”,又巩固了已学过的成语知识。又如六年级科学《火山和地震》,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布置任务,让学生上网查询:(1)火山爆发、地震是怎么发生的?(2)什么地方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为什么?(3)如果我们遇到火山、地震,应该怎么办?(4)我们可以预防或者预测火山爆发、地震吗?如果可以,怎么做?并且提供网站地址:中国地震信息网;地震科普之窗;地球科学;地质灾害视频课件。
3.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平等自由的对话,实现德育工作的多元化。
在德育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而网络正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多元化操作。在利用网络与学生沟通中,一开始,我以过客或虚拟的身份登录学生为“斑竹”的网页,校友录,QQ群或微博,看他们在网上灌水,了解完全自由时的他们。当了一段时间的网上旁观者后,对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就试着通过QQ或微博和学生聊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更多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谈天说地,使他们觉得我跟他们是同一条战线上的。这样使我与学生最初建立的平等关系能够很好地延续下去。这样也使学生在QQ或微博和我聊的内容很广泛:从读书体会到对生活的看法,从对同学的评价到对老师甚至是学校工作的看法。
在我的班里有一名学生(单亲家庭),他过去的同学向我提起他有偷东西的毛病,我利用QQ与他闲聊人们对偷窃行为的看法:很多人有“某人一次做贼就一辈子是贼”的想法,一旦班里有人丢东西,即便不是那人做的大家也会这么怀疑,做这种事会使自己的一生背上沉重的包袱。在之后的一个学期,我们班没有学生被窃。我觉得这名学生也许改掉了这个毛病。可一天中午班里有名女生手机丢了,晚上这名学生在QQ上留言要和我聊聊,他跟我说班里同学为什么要怀疑是他拿了手机,并问我的看法。我告诉他,因为在那段时间只有他去过那女生的座位,我无法证实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但对于我来说,我更希望这女生没丢东西,而不是抓到一个贼。一周后手机失而复得,这一页就这样翻了过去。记得有一次有个学生和我聊天的时候问我:“汤老师,您相信有天谴吗?”我反问他:“你说的天谴是什么意思?”他说是做错事后心神不宁,夜里做噩梦。我告诉他因为还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以就会因做了不好的事而心神不宁,一个人只要还有这种感觉,就可以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通过QQ上的交流使我更多地了解学生内心,这样一种开放式的德育教育课堂,让学生大胆地去完善、发展对世界的认识,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与张扬,最终是拓展了德育的空间,丰富了德育手段,向学生传递真实的人生。
4.家长、社会齐动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上网问题。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网络也对孩子有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上网不能采取放任态度,也不能采取禁止态度,而是应该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管理,让孩子对网络有个正确的认识。首先,家长要采取引导和管理相结合的手段。在杜绝网络不良内容对孩子的影响上,应该依靠对孩子自身思想的引导。其次,我们也需要使用相关的保护措施。为了让孩子健康上网,家长可以在计算机里安装过滤程序或者“防火墙”,用来屏蔽不良网站,比如“绿色上网管家”“费尔网络监护专家”等软件。同时,设定孩子能够访问的站点;限定上网时间;提供完整的上网访问日志等功能。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孩子的上网安全。
社会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对网络问题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积极预防和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毋庸置疑,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
全面推进“青少年绿色上网工程”。首先,在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其次,积极做好防范措施,打击网上非法行为。再次,调动各种技术加强“防火墙”的研制,编制新软件,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最后,加强网络立法,健全有关法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中小学生道德健康教育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网络环境下的道德健康教育,并在这一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前进,让虚拟世界也能为我们的下一代传递人间真情。
参考文献:
[1]周诗昀.浅谈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
[2]马俊杰.试析网络条件下的德育管理[J].祖国,2012.
作者简介:汤海波,分宜县第五中学,邮编:33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