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当代美术馆的功能入手,简要分析了当代美术馆中多义空间产生的必然性,结合世界当代美术馆案例,对美术馆中多义空间的类型及设计手法做了归纳研究.
关键词:美术馆;当代艺术;多义空间;展示空间;公共空间
1.当代美术馆多义空间出现的必然性
美术馆(gallery;galleria)即画廊,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建筑样式,起初的确是以一种走廊的形式存在的。图卢兹中世纪学者波纳迪勒斯(Bernardus Guidonis)指出:“画廊”其实就是普通的“通道或走廊”——将艺术品错置于走廊的柱间,有利于形成一种行进中的观感。在古罗马,画廊起初是存在于住宅内的,因为当时的住宅中大量存在这种“有柱的走廊”空间.抛开 “柱廊”这一建筑语言,作为其抽象形式的长方形白盒子这种经典的基本展厅形式仍然是展厅空间模式的主流。
相比传统的单一功能的美术馆,当代美术馆的功能美术馆的功能日趋复杂化,综合化。其空间粗略的分为公共空间-展览空间-办公空间三部分。然而在实际中,这三种空间中的某一种同时也有可能兼其他类型空间的性质,呈现出一种功能性质上的多义性和可变性。之所以呈现出这种变化趋势,与当代美术馆中参观主体行为的多样性与展品种类、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密不可分。
传统的艺术品大多是指架上绘画和雕塑品这两类。然而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艺术作品定义的不断丰富,今天的艺术展品已经远远不止传统架上绘画者一种形式了,艺术品已经拓展至千差万别的多种分类,如装置,影像,声音乃至行为艺术等,并且作品的尺度,物理性质也存在很大差异,传统单一的画廊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种需求。
从另一个方面看,参观者的来源、心理、行为也越来越多元化。美术馆的参观者大体上可以分为艺术从业者和普通市民——他们之所以来到美术馆,主要目的是为了来看艺术品,但也有可能仅仅是来休闲,打发时光。在这个参观的过程中,美术馆的物理构成对其行为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反应和干预作用,而其具体手段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多义空间的灵活运用。
2.多义空间的类型与设计
笔者曾经参观过国内国外的几个著名美术馆,结合世界当代美术馆的几个经典案例,对美术馆中的多义空间的具体设计手法做简要的分析。
2.1公共空间中交通空间的多义性。交通空间的基本属性只是单一连接两个点的一条直线。复杂的交通也是诸多这些直线的集合,用于连接平面上的各种功能和竖向上的各层,呈现出单一性和方向性。然而参观者来到美术馆的目的是要来获得连续的不同的有意思的体验,单一功能的交通空间仿佛是完整观展体验一个顿号,且简单处理的交通空间——水平的通道,竖向的楼梯——与其他类别的建筑并无二致——这与美术馆本身的气质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看到,某些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设备高端的美术馆,其基本功能没有任何问题,但各个空间的衔接显得索然无味,人按照既定的线路进入美术馆,穿过空荡荡的中庭空间,按照线性路径穿过各个展厅观展;一层看完了,再爬一层楼梯上至上一层继续这个过程……一条流线虽然完成了,但没有任何诗意和趣味性。
与之相反,我们也看到一些美术馆打破概念上的限制,灵活利用交通空间的案例,例如上海当代艺术馆,其中庭内部的一组楼梯设计的具有节奏感和趣味性,其中包括较宽的用于步行的台阶和较长的自动扶梯,与此同时,较宽的台阶同时也用于布展,比如设置与人同尺度的雕塑与观众产生互动;并且在上至半层处设置了一个开放的展厅,这样,人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二层继续观展,原本的交通空间的基本属性被消解了,层的概念也弱化了。
2.2公共空间和展示空间的融合。基本的、僵化的公共空间和展示空间之间存在明晰的界限,与此相对应的参观活动也被限定在进入公共空间——线性观展——回到公共空间进而离开美术馆的基本模式下。当然出于对展品物理环境的考虑,有必要限定出明确的“房间”,从美术馆参观活动的特点来讲,也有必要设定一条明确的、流畅的交通来组织并不熟悉美术馆内部空间结构的参观者的流线,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和彼时具体情况的差异性,无法排除某些人群对于冗长的单一的观展过程的排斥心理和疲惫状态,所以改进的空间模式应该是:主要公共空间——次级公共空间——展示空间。其中次级公共空间可以是交通空间,也可以是展厅与展厅之间的小型内庭院,其作用是为一段或若干段观展体验做一个留白,留下思考或休息的余地,但需注意的是,其空间应当具有一定的诗意或趣味性,比如设置一个漏窗借景;设置一组与美术馆气质相吻合的家具以供人休憩;或者直接开向主要公共空间,从另一个视角观看展品甚至空间本身等等。建立在此种基本概念之下的处理手法千差万别。比如贝聿铭的美秀美术馆,以近乎夸张的方式故意在两个独立的展馆(两段相对独立的观展体验)之间设置了一段玻璃长廊,“逼迫”参观者观赏山中的美景——其实美景也是“展品”的一部分。妹岛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展厅散布于完型的圆形建筑体量内,展厅之间的空间自然形成了公共空间——它是交通空间,同时也可以是休憩空间,定义暧昧含混,从而使观展者在游走中保持松弛、自由的心境——这与其“面向市民的美术馆”概念不谋而合。
2.3外部公共空间和内部公共空间及展示空间的融合。其基本概念是引入室外环境作为临时公共活动空间或者临时展示空间。室外空间被自然包围,相比室内空间,它能够更为敏感和直接地感受到自然界的光影、气温、气候、地形、植物、大气流动、昼夜明暗的变化。适应于自然变化的种种,参观者的活动、心情也随之而变;展品也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出迥然相异的表情。例如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屋顶,舒适的天气可以作为室外展场,也可以作为观景台远眺世博园的风景;夜晚可以做为举行舞會、聚会的场所;雨天可以坐在屋顶的玻璃小酒吧内聊天观景等,其活动的种类具有多重可能性。又如妹岛和西泽的蛇形画廊,它已经彻底抛弃了“画廊”的基本模式,仅仅是若干纤细的柱子支撑一个异形的镜面屋顶,没有围墙,参观者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任意进入画廊;展品的摆放也没有任何束缚,可以摆放在画廊“内”的任何位置,一切都是松弛的、自由的,画廊全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虽然这个建筑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但是在概念上,其手法却是相当温婉但有力的。
2.4 展品与展示空间的冲撞与对话。前文已述,当代艺术作品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布展的形式也越来越繁杂。单一的、同一层高、同一形状、同一质感、同一氛围的展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对于艺术品来讲,美术馆更像是一个舞台,多种多样的艺术品在这个舞台内大展拳脚,它们可能悬挂于天花上;也可能“站立”在墙壁上,还可能攀附于过道,楼梯上,甚至“无视”楼板的阻隔,穿层而过;或是借助展示空间的特性——狭小的,低矮的,高大的,明亮的,黑暗的,镜面反射的,异形的——来完成作品本身意义的阐释……在此种背景下,“展示空间”这个概念的外延已经不再局限于方方正正的、用围墙界定的展厅,而是扩展为美术馆内任何公众可达的空间,展品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从任何一个位置、任何一个角度出现。展示空间的定义模糊了,但观展行为的内涵却在此过程中无限延展。
3.结语
中国的文化艺术普及之路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在这条艰难但是光明的道路上,美术馆责无旁贷地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美术馆建筑作为艺术活动的核心和载体,必须从学院派的神坛上走下来,用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市民,用自由、宜人、趣味盎然的空间吸引住市民,用谦逊但有力的气场感染市民,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美术馆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美术馆;当代艺术;多义空间;展示空间;公共空间
1.当代美术馆多义空间出现的必然性
美术馆(gallery;galleria)即画廊,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建筑样式,起初的确是以一种走廊的形式存在的。图卢兹中世纪学者波纳迪勒斯(Bernardus Guidonis)指出:“画廊”其实就是普通的“通道或走廊”——将艺术品错置于走廊的柱间,有利于形成一种行进中的观感。在古罗马,画廊起初是存在于住宅内的,因为当时的住宅中大量存在这种“有柱的走廊”空间.抛开 “柱廊”这一建筑语言,作为其抽象形式的长方形白盒子这种经典的基本展厅形式仍然是展厅空间模式的主流。
相比传统的单一功能的美术馆,当代美术馆的功能美术馆的功能日趋复杂化,综合化。其空间粗略的分为公共空间-展览空间-办公空间三部分。然而在实际中,这三种空间中的某一种同时也有可能兼其他类型空间的性质,呈现出一种功能性质上的多义性和可变性。之所以呈现出这种变化趋势,与当代美术馆中参观主体行为的多样性与展品种类、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密不可分。
传统的艺术品大多是指架上绘画和雕塑品这两类。然而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艺术作品定义的不断丰富,今天的艺术展品已经远远不止传统架上绘画者一种形式了,艺术品已经拓展至千差万别的多种分类,如装置,影像,声音乃至行为艺术等,并且作品的尺度,物理性质也存在很大差异,传统单一的画廊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种需求。
从另一个方面看,参观者的来源、心理、行为也越来越多元化。美术馆的参观者大体上可以分为艺术从业者和普通市民——他们之所以来到美术馆,主要目的是为了来看艺术品,但也有可能仅仅是来休闲,打发时光。在这个参观的过程中,美术馆的物理构成对其行为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反应和干预作用,而其具体手段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多义空间的灵活运用。
2.多义空间的类型与设计
笔者曾经参观过国内国外的几个著名美术馆,结合世界当代美术馆的几个经典案例,对美术馆中的多义空间的具体设计手法做简要的分析。
2.1公共空间中交通空间的多义性。交通空间的基本属性只是单一连接两个点的一条直线。复杂的交通也是诸多这些直线的集合,用于连接平面上的各种功能和竖向上的各层,呈现出单一性和方向性。然而参观者来到美术馆的目的是要来获得连续的不同的有意思的体验,单一功能的交通空间仿佛是完整观展体验一个顿号,且简单处理的交通空间——水平的通道,竖向的楼梯——与其他类别的建筑并无二致——这与美术馆本身的气质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看到,某些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设备高端的美术馆,其基本功能没有任何问题,但各个空间的衔接显得索然无味,人按照既定的线路进入美术馆,穿过空荡荡的中庭空间,按照线性路径穿过各个展厅观展;一层看完了,再爬一层楼梯上至上一层继续这个过程……一条流线虽然完成了,但没有任何诗意和趣味性。
与之相反,我们也看到一些美术馆打破概念上的限制,灵活利用交通空间的案例,例如上海当代艺术馆,其中庭内部的一组楼梯设计的具有节奏感和趣味性,其中包括较宽的用于步行的台阶和较长的自动扶梯,与此同时,较宽的台阶同时也用于布展,比如设置与人同尺度的雕塑与观众产生互动;并且在上至半层处设置了一个开放的展厅,这样,人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二层继续观展,原本的交通空间的基本属性被消解了,层的概念也弱化了。
2.2公共空间和展示空间的融合。基本的、僵化的公共空间和展示空间之间存在明晰的界限,与此相对应的参观活动也被限定在进入公共空间——线性观展——回到公共空间进而离开美术馆的基本模式下。当然出于对展品物理环境的考虑,有必要限定出明确的“房间”,从美术馆参观活动的特点来讲,也有必要设定一条明确的、流畅的交通来组织并不熟悉美术馆内部空间结构的参观者的流线,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和彼时具体情况的差异性,无法排除某些人群对于冗长的单一的观展过程的排斥心理和疲惫状态,所以改进的空间模式应该是:主要公共空间——次级公共空间——展示空间。其中次级公共空间可以是交通空间,也可以是展厅与展厅之间的小型内庭院,其作用是为一段或若干段观展体验做一个留白,留下思考或休息的余地,但需注意的是,其空间应当具有一定的诗意或趣味性,比如设置一个漏窗借景;设置一组与美术馆气质相吻合的家具以供人休憩;或者直接开向主要公共空间,从另一个视角观看展品甚至空间本身等等。建立在此种基本概念之下的处理手法千差万别。比如贝聿铭的美秀美术馆,以近乎夸张的方式故意在两个独立的展馆(两段相对独立的观展体验)之间设置了一段玻璃长廊,“逼迫”参观者观赏山中的美景——其实美景也是“展品”的一部分。妹岛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展厅散布于完型的圆形建筑体量内,展厅之间的空间自然形成了公共空间——它是交通空间,同时也可以是休憩空间,定义暧昧含混,从而使观展者在游走中保持松弛、自由的心境——这与其“面向市民的美术馆”概念不谋而合。
2.3外部公共空间和内部公共空间及展示空间的融合。其基本概念是引入室外环境作为临时公共活动空间或者临时展示空间。室外空间被自然包围,相比室内空间,它能够更为敏感和直接地感受到自然界的光影、气温、气候、地形、植物、大气流动、昼夜明暗的变化。适应于自然变化的种种,参观者的活动、心情也随之而变;展品也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出迥然相异的表情。例如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屋顶,舒适的天气可以作为室外展场,也可以作为观景台远眺世博园的风景;夜晚可以做为举行舞會、聚会的场所;雨天可以坐在屋顶的玻璃小酒吧内聊天观景等,其活动的种类具有多重可能性。又如妹岛和西泽的蛇形画廊,它已经彻底抛弃了“画廊”的基本模式,仅仅是若干纤细的柱子支撑一个异形的镜面屋顶,没有围墙,参观者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任意进入画廊;展品的摆放也没有任何束缚,可以摆放在画廊“内”的任何位置,一切都是松弛的、自由的,画廊全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虽然这个建筑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但是在概念上,其手法却是相当温婉但有力的。
2.4 展品与展示空间的冲撞与对话。前文已述,当代艺术作品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布展的形式也越来越繁杂。单一的、同一层高、同一形状、同一质感、同一氛围的展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对于艺术品来讲,美术馆更像是一个舞台,多种多样的艺术品在这个舞台内大展拳脚,它们可能悬挂于天花上;也可能“站立”在墙壁上,还可能攀附于过道,楼梯上,甚至“无视”楼板的阻隔,穿层而过;或是借助展示空间的特性——狭小的,低矮的,高大的,明亮的,黑暗的,镜面反射的,异形的——来完成作品本身意义的阐释……在此种背景下,“展示空间”这个概念的外延已经不再局限于方方正正的、用围墙界定的展厅,而是扩展为美术馆内任何公众可达的空间,展品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从任何一个位置、任何一个角度出现。展示空间的定义模糊了,但观展行为的内涵却在此过程中无限延展。
3.结语
中国的文化艺术普及之路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在这条艰难但是光明的道路上,美术馆责无旁贷地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美术馆建筑作为艺术活动的核心和载体,必须从学院派的神坛上走下来,用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市民,用自由、宜人、趣味盎然的空间吸引住市民,用谦逊但有力的气场感染市民,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美术馆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