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提问策略 提高教学实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是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重要手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贯彻和实施,大家都深深地意识到,带有启發性地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教材特点,紧扣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提问教学策略,或在教学重点处,或在教学难点中,或联系学生实际,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紧扣学生实际提问,提高教学针对性
  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问题偏难,学生理解不了,不但达不到教学效果,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没有帮助,而且还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学习探究问题时,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巧妙设计问题,切实提高问题的针对性。例如,在教《詹天佑》一文时,在初读课文后,就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学完成。其中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可是,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多,而且关于詹天佑的杰出、爱国是分三个典型事例来进行阐述的,学生回答往往比较片面、零散,结果弄得教师心浮气躁,学生头昏脑涨。如果教师能够预先估计到这个问题难度过大,可以把它分为几步进行,先集中学习“勘测线路”这一事例,从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感受詹天佑的科学态度和爱国精神,再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另外两个事例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这样就能把难点分散,问题就容易解决多了。
  二、紧扣教材重点提问,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问题并非越多越好,而在于精。教材的重点就是学习的重点,要突出重点部分教学,教师就要紧扣教学重点设计提问,让问题指向教学重点,使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体现实效性。有一位老师在教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的第一段时,每一个句子都让学生读完后问怎么理解,老师也做了详细的讲解。最后,老师要学生概括这一段的大意是什么时,学生却是啰里啰唆,总概括不好。这主要是被教师提出的过多问题误导了,分不清内容的主次,抓不住段落重点,顾此失彼。因此,提问要从整篇文章的大局出发,抓住要点进行提问分析,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像这一段的教学,重点应在于理解作者借自然景物的季节更替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只要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此一问,就不难把握本段重点了。
  三、紧扣教材难点提问,提高问题指向性
  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要在教学难点处设计一些指向明确的问题,使其成为化解教学难点的切入点。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听话的能力毕竟是相对较弱的,我们的提问要尽量简练、明确,让学生听明白问的到底是什么,有必要的可以以板书形式出示。有些老师往往一个问题还没有让学生回答出来,就又接连追问了好几个问题,使学生不知该怎么回答。而且问题太杂了,往往还是一些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诸如“闰土有几岁?”“闰土和文中的我什么关系?”“闰土的钢叉有多少根分叉?”等等。这些问题根本用不着思考就能回答出来,跟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没有什么关系,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若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闰土与“我”交往中跟我讲了几件事,从中了解闰土的特点,这样问题明确了,既能让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享受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突出文章重点。
  四、留给学生探究时间,提高问题启发性
  我们是把提问作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为了能够难倒学生。所以,我们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而且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中的“开凿隧道”这一事例时,我就让学生在黑板上用箭头画出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示意图,并说出这样开凿的原因,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过了一把当工程师的瘾,又深切地体会到詹天佑的高度智慧和创新精神。另外,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回答的良好情境。例如,在教《学弈》这则文言文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我问学生:“在平时上课时,有哪些东西会像文章的那只天鹅一样使我们分心呢?”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来了,答案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同学的新服装、新发型、一次小动作,手机游戏,未看完的小说、电视剧,教室外面的嘈杂声等等。从中,学生也自然而然明白了几千年前和几千年后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学习态度不一样,学习效果就不一样。
  五、彰显学生自主探究,提高问题思考性
  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会学,培养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在每教一篇课文时,我都会让学生思考:看了文章的题目,你会想弄清楚那些问题?如果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想写什么?例如,教学《唯一的听众》一文时,学生根据题目很快就能够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疑问:唯一的听众是谁?为什么说是“唯一”的听众?接着,我就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问题,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答案,从而自然而又轻松地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养成了自我提问的习惯以后,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就会不断地给自己提问题,从而能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这样,我们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质疑,再通过阅读、讨论、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总之,只要我们掌握提问的技巧,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 诏安县白洋中心阳山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才能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中,有效地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对“我听见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理解。就是说,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只停留在我听见了、我看见了,只有让学生动手做过,才能真正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
她传奇:十四個被上帝眷顾的女人  高伟著,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言为心声。镜子造出来是照自己用的。  高伟为自己制造了14面镜子,原来是用来照别人的,虽然她试图不断地转动着调整方位去照亮她的叙述对象,没承想更多地还是照出了自己,照出了她对她的叙述对象的所思所想所悟,以及在这种体验过程中对自己的确认与超越,当然包括她对自身角色的解读与寻找。  英国的人类学家认为:在男权文化体系里,女人构成了一
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前移,中青年患者不断增多。中青年是家庭的顶梁柱,患病后心理问题更为突出。我们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分别给予指导,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国语与新文学运动究竟是否成功,在胡、吴当时似不可争,迄至今日似不必争。然而,一路衍绎下来的世局,其基本动力到底是源于文学的力量,还是道德的力量,抑或是文学与道德的“互动”,仍是一个问题。  一、两个“五十年”  1944年8月,吴宓感伤中国社会的种种不幸,在日记中写道:“近五十年之中国乃以道德之堕落而致覆亡,决非兴起进步之时期也。(报载,杜聿明等邀谈,冯友兰乃云:“只需有法律,不必问道德”云云,可
低氧血症是老年人心肺疾患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纠正,将危及生命。氧气疗法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方法较多,有鼻导管法、单孔鼻塞法、双孔鼻塞法、面罩法等,
当图画书不再是小儿的专属,而已纳入成人的话语体系;当年轻的精英追捧着一本本只有少量文字的图画书——绘本,而整个社会并未对此质疑反而默许和支持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景观正在被建构,读图时代已经来临。  绘本——“画出来的书”,它以图片和文字共同担纲讲述故事、表达情感。绘本作家通过绘图与文字的平衡来表意和营造阅读氛围,让读者在绘图的写意与文字的点悟中获得闲适的阅读体验。10年前,台湾绘本
《雾凇》是苏教版第七册23课的文章。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吉林雾凇美景、形成过程和人们对他的赞叹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语言明快、优美。通常人们会将本文作为描写雾凇美景的文章组织教学,于是教学中很多教师带领学生欣赏雾凇之美,诵读或复述雾凇形成过程,安排学生动笔描写雾凇姿态,繁华落尽,课堂学生收获的仅仅是零碎教授知识,教师仍是在机械肤浅地诠释文本内容。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未得到提升,因为
本文以保险金信托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定义角度及法律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辨析,其次结合现状分析,得出保险金信托将是未来承载财富传承的金融产品,最后基于此分析发展中可能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