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汉语教育的“境脉化”游戏设计模式研究

来源 :开放学习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教育实践应用中,教育游戏因其寓教于乐、学乐相随的特点拥有了一席之地.开展汉语教育游戏的设计思想、设计模式、技术开发与教学应用的研究,对促进数字时代基于游戏的汉语教育与国学传承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汉语教育游戏文献,了解汉语类教育游戏的内涵与价值、应用途径、设计思想和开发模式等应用与发展的现状;基于汉语教育游戏典型案例分析,形成汉语教育游戏的核心开发思想与开展模式,并有机会将其应用于主题游戏设计.分析发现,将“汉语知能”学习置于“境脉化”情景中是汉语教育游戏设计的基本思想,而将学习目标融入情境任务并让其融入角色的情景活动,便可在虚拟的角色活动与情境脉络中“涵化”汉语教育游戏设计.研究认为,“境脉化”思想与“角色场”模式在感性情境和理性逻辑的“双线”结合中为汉语教育游戏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导.古汉语教育游戏《甲骨问字》,展现了“境脉化”思想与“角色场”模式的应用过程.融合游戏关键特征的“角色—情境”设计,在理论与实践上可为基于教育游戏的汉语教育和文化创新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行为投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指标,在提升学生学业成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研究表明,行为投入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对2005年至2020年52项行为投入与学业成就关系的量化研究进行元分析,探索两者关系的影响程度,并分析样本来源、学段、性别以及行为投入报告方式、成就类型等调节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投入与学业成就关系的整体效应值为0.255,具有中到高等程度正相关;两者关系受学段、行为投入报告方式、成就类型和性别的影响,并具有调节效应;样本来源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还
课程教学问题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问题.课程论主要研究课程问题,即学校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加工问题;教学论主要研究教学问题,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教学问题主要关涉学校教育的基本过程方法.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课程教学的价值问题、本体问题和策略问题三大类型.当前,在社会变革和教育变革的双重驱动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出现了若干热点问题,如课程教学信息化、课程教学优质化、课程育人、教学育人等,亟须结合实践变革进行深入的学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