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一体化”的提法,其源也久矣。事情得以突飞猛进,还得到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加强顶层设计、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等7个方面着手,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时隔不久,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及京津冀地区加强合作事宜。自此,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领导纷纷就“京津冀一体化”表明态度,有的还提出初步设想。“京津冀一体化”开始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加快步伐,向前推进。
然而,冷静客观地看,“京津冀一体化”虽然有其必然的市场需求,虽然中央已经下了极大决心,虽然三地政府也已做了相应努力,但总体而言,进展还很缓慢,看不到明显成效。原因何在?仔细分析,制约有四。
其一、各自为政,缺乏权威统筹部门。
京津冀三个省级单位开展合作,却又没有一个更高级更权威的部门作统筹,这是“京津冀一体化”进展迟缓的根本原因。有人会问,珠三角、长三角为何又进展顺利呢?对比看看,珠三角区域协调工作因全在广东省内开展,区域协作与外资的区域内流动和产业转移升级,都可以由省里直接协调,出现什么情况,都比较好解决。长三角区域协调工作虽然地跨江浙沪三省市,但区域协作很大程度上基于产业链条有机联系,所有参与主体均认同上海市的龙头地位,而且,区域经济发展时间较长,彼此对相互之间的运作模式已非常熟悉。而京津冀三地涉及的主体、层级更加复杂,其中首都北京的政治地位尤其特殊,使区域间的协调难度增大。
其二,独自发展,产业重叠现象严重。
多年来,京津冀三地都从自身条件和经济利益出发,能够发展什么产业就发展什么产业,什么可以较快发展就尽快发展什么。三地都没有也不可能从更大范围去考虑产业布局的合理与否,这就形成三地产业的不必要重合,尤其是京津两地,产业结构自成体系,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其三,制度滞后,一体化体制进展缓慢。
区域合作,体制先行。多年以来,在没有提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决策的情况下,三地在物流体系、金融体系、市场体系等方面只能从本地角度考虑,一些政策的出台,不但不利于三地市场体系融合,反而人为制造了障碍,迟缓了一体化进程。
其四,差异明显,三地产业对接难度大。
京津冀三地之间,情况各异,差距明显,基本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作为权力中心的北京,具有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权,从而对周边产生了强烈的“虹吸现象”,周边省市大量的资源和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北京,出现了罕见的城乡“二元结构”,其与天津尤其是河北的发展落差特别大,因而产业对接难度比较大。
以上四大制约因素,都会在相当程度和相当时期阻碍一体化进程,而且一时都难以根本解决。正因此,前不久,2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时强调,要“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仔细推敲总书记讲话,尤其是细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8个字,可以预料,“京津冀一体化”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未可过于乐观,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
时隔不久,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及京津冀地区加强合作事宜。自此,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领导纷纷就“京津冀一体化”表明态度,有的还提出初步设想。“京津冀一体化”开始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加快步伐,向前推进。
然而,冷静客观地看,“京津冀一体化”虽然有其必然的市场需求,虽然中央已经下了极大决心,虽然三地政府也已做了相应努力,但总体而言,进展还很缓慢,看不到明显成效。原因何在?仔细分析,制约有四。
其一、各自为政,缺乏权威统筹部门。
京津冀三个省级单位开展合作,却又没有一个更高级更权威的部门作统筹,这是“京津冀一体化”进展迟缓的根本原因。有人会问,珠三角、长三角为何又进展顺利呢?对比看看,珠三角区域协调工作因全在广东省内开展,区域协作与外资的区域内流动和产业转移升级,都可以由省里直接协调,出现什么情况,都比较好解决。长三角区域协调工作虽然地跨江浙沪三省市,但区域协作很大程度上基于产业链条有机联系,所有参与主体均认同上海市的龙头地位,而且,区域经济发展时间较长,彼此对相互之间的运作模式已非常熟悉。而京津冀三地涉及的主体、层级更加复杂,其中首都北京的政治地位尤其特殊,使区域间的协调难度增大。
其二,独自发展,产业重叠现象严重。
多年来,京津冀三地都从自身条件和经济利益出发,能够发展什么产业就发展什么产业,什么可以较快发展就尽快发展什么。三地都没有也不可能从更大范围去考虑产业布局的合理与否,这就形成三地产业的不必要重合,尤其是京津两地,产业结构自成体系,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其三,制度滞后,一体化体制进展缓慢。
区域合作,体制先行。多年以来,在没有提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决策的情况下,三地在物流体系、金融体系、市场体系等方面只能从本地角度考虑,一些政策的出台,不但不利于三地市场体系融合,反而人为制造了障碍,迟缓了一体化进程。
其四,差异明显,三地产业对接难度大。
京津冀三地之间,情况各异,差距明显,基本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作为权力中心的北京,具有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权,从而对周边产生了强烈的“虹吸现象”,周边省市大量的资源和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北京,出现了罕见的城乡“二元结构”,其与天津尤其是河北的发展落差特别大,因而产业对接难度比较大。
以上四大制约因素,都会在相当程度和相当时期阻碍一体化进程,而且一时都难以根本解决。正因此,前不久,2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时强调,要“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仔细推敲总书记讲话,尤其是细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8个字,可以预料,“京津冀一体化”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未可过于乐观,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