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快乐读诗,整体感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童诗。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2页,快速浏览,并思考:跟常见的儿童诗相比,你认为这首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生:这首诗由三节小诗组成。
生:每节诗前面都有一个题目。
生:这三节诗都是写童年的一些场景。
师:其实,这是一首组诗。(板书:组诗)组诗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写的一组内容不尽相同的小诗,并且根据内容可以有独立的小标题。请大家朗读这首诗,我们开展学习活动一。
(师出示学习活动一:读一读,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圈出来多读几次;想一想,三节儿童诗分别在写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请三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生读第一节诗)
师:读得真不错,这里有个多音字“当”,你都读正确了。
(生读第二节诗)
师:“拨”这个字念“bō”,大家要把“拨”“拔”的字形区分开。
师:“扇”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shān。
(生读第三节诗)
……
师:这三节小诗分别写了什么?
生:第一节写的是孩子们在溪边钓鱼。
师:你瞧,在小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词语就能够概括出来。(板书:溪边钓鱼)其他两个小节,谁来说一说?
生: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评析:一开始就请学生关注组诗的特殊表达方式,很有文体意识,然后根据诗歌的特点提供路径让学生把握大意。】
二、快乐赏诗,赏出画意
师: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叫作《童年的水墨画》,大家见过水墨画吗?(出示汉字“墨”)一看这个“墨”字,就知道墨的颜色是黑色的。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同学们想看看吗?
(师播放三组图片)
师:看,有的画面淡淡的,有的画面是浓浓的。你从浓浓的、淡淡的画面里感受到什么呢?
生:淡淡的画面感觉很安静。
生:墨很浓时,感觉那幅画很热闹。
师:是呀,水墨画用墨淡时,会给人有一种很安静的感觉,用墨浓时,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热烈的场面。有时候呢,既有淡淡的背景,又有浓墨重彩描摹的点睛之笔,特别有意境。你觉得,这三节小诗用墨浓淡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觉得第一节诗有些地方淡,有些地方浓。淡的是美丽的景,浓的是指鱼儿在草地上蹦跳,小朋友在欢笑。
师:原来是有静有动啊!看来,文字和图画真是异曲同工呀!
生:我觉得第二节诗给人的感觉是浓浓的,因为第二节诗描绘的画面是很热闹的。
生:我觉得第三节诗是淡浓结合的。诗中有动,也有静。
师:多么美的童年画面啊!难怪诗歌的题目叫——
生:(齐读)童年的水墨画。
【评析:用水墨画的浓淡让学生初步感知文字的动静,虽然略有难度,但是实现了绘画和文字之间的互通。】
三、快乐品诗,积累《溪边》
师:接下来,我们先走进第一幅画,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清澈的小溪,溪边的垂柳,垂柳的影子倒映在了小溪里,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师:来,让我们捧起书,一起读一读。(生齐读)看来大家从诗歌中读懂了很多。那么,有哪些词语或句子是你读不懂的,圈一圈,画一画,打上“?”。
(生默读并圈画)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人影是怎么给溪水染绿的?
生:人影为什么碎了?
生:鱼儿可以在草地上蹦跳,为什么“笑声”也可以蹦跳呢?
师:同学们都非常会提问题,善于提问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我们先选择一个问题共同解决吧。大家看,“人影是怎么给溪水染绿的”?(出示: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师:请同学们静静地读,看看你能不能从诗里找到答案。
生:我从“绿玉带”看出溪水碧绿碧绿的,人影倒映在水里,所以像染绿了一样。
生:我从“平静”看出溪水很静,所以能够倒映出人影,再加上绿色,就染绿了。
生:我从“镜子”可以看出溪水很透明,所以人影像被染绿了一样。
师:有同学关注到了“镜子”这个词,你从镜子想到了什么?溪水像镜子,照出了垂柳,照出了人影。你还能说说溪水照出了什么吗?
生:溪水照出了蓝天白云。
生:溪水照出了红花绿叶。
生:溪水照出了在溪边喝水的小鹿。
师:怪不得溪水绿绿的,倒映在水里的人影也是绿绿的。
【评析: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在可视化的学习路径中习得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为后面的操练提供了示范的支架,值得借鉴。】
师:刚才,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就能理解难懂的句子,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继续交流,你们还关注到了哪个词语或者句子呢?
生:“垂柳”是綠的,所以溪水也变成了绿的。
师:是啊,这碧绿的溪水把人影也给染绿了,你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你能给“染”换一个字吗?
生:变、照……
师:是呀,句子中的“染”换成“变”“照”都是可以的。那课文中诗人为什么用“染”字呢?“染”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染”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三点水、九和木。古时候染料多用植物,所以下面是个“木”;染布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染布需要许多工序,所以右边是“九”。生活中有染布、染发,画水墨画经常用墨渲染。现在大家更能理解“染绿”的意思了吧。 生:人影被溪水一点一点染绿了,水墨画的感觉跃然而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朗读)其他的问题,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去解决呢?我们一起完成学习活动二。
(师出示活动二:第一步,自己读一读,看看能不能从诗中找到答案。如果你找到了,也可以像刚才那样圈一圈,连一连。第二步,小组内说一说。)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组是这样理解“人影碎了”的。溪水像镜子一样,鱼儿扑腾一声,镜面就破了,水中的人影摇晃起来,就像碎了一样。
生:我们组是这样理解“蹦跳着笑声”的。鱼儿被钓上来了,落在草地上蹦跳着。孩子们欢笑着,上前捉鱼儿。鱼儿滑溜溜抓不住,孩子们就朝着鱼儿扑、抓、闹……清脆的笑声洒落在草地上。
师:你们钓过鱼吗?当时是否也是这样的画面呢?
生:我们组觉得“蹦跳着笑声”其实是指小朋友们很开心,笑声就像皮球一样在草地上蹦跳。
师:多么快乐的画面呀!同学们,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吧。
(生配乐齐读)
师:这幅美妙的溪边钓鱼图,
我相信你已经深深地印在心里了。现在,你还能读吗?(出示关键字:垂柳、山溪、人影、钓竿、忽然、草地,生自由练习背诵。)
师:真了不起!我再加大一点难度,你还能读吗?(师出示空白页,生再次背诵。)
【评析:用上不同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完成背诵的任务,润物细无声。】
师:这里的几个字,你们会写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什么呢?(出示诗歌,标红生字:墨、染、竿、腾、碎。)
生:“碎”底下的竖不要穿上去。
师:拿出学习单,把这几个生字写进诗歌。注意写字的姿势。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第一节诗歌中难懂的句子,下节课我们将用这些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后面两节诗歌,并比较三节诗之间的异同,相信爱学习的同学一定会提前准备。
【评析】
《童年的水墨画》是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多彩的童年”,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梁鸯鸯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聚焦“理解句子”这一目标,为多种理解方法搭建必要支架,使学生顺利突破理解难点,并在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的欣赏中感受
童诗乐趣,领略童年快乐。
1.把准“理解”的起点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已学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逐步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换近义词”“借助想象、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与其基本相同。因此,梁老师打破教学的零起点,先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再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从而把准学情,找到“理解句子”的起点。
2.搭建“理解”的支架
学生虽已学过不少理解词语的方法,但因为缺少必要的操作支架,这些方法往往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不是操作层面。梁老师在教学中能顺势搭建支架,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一是为“联系上下文理解”提示操作路径。“联系上下文”是常用的理解方法,但因具体操作时缺少必要的路径,部分学生虽知有这样的方法,却不会运用。梁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一句时,先提示思考路径:找找上下文,圈出某个词某个句子。学生找到“绿玉带”“垂柳”,从而让理解有了指向,有了路径。然后,梁老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做了小结,指出可以“圈出关键词,上下連一连”,用可视化的图示进一步明确强化该操作路径。通过小组汇报,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但将方法运用正确,还理解到位。
二是为“联系生活理解”唤醒真实体验。生活体验是学生理解文字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唤醒真实的体验,会让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如梁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他们钓鱼时的情境,回忆钓上鱼后的心情与表现,学生重温当时快乐的心情,重温当时的欢快笑声,理解“草地上蹦跳着笑声”就水到渠成了。唤醒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就走进了诗歌,走进了童年。
3.享受“理解”的乐趣
一是乐在理解艺术之美。梁老师借助水墨画,让学生与诗歌内容相映照,引导学生发现了诗歌题目的拟题原因,发现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发现让学生着实兴奋。
二是乐在运用方法之趣。梁老师请学生迁移解决其他提出的问题,我们看到了学生独学时的沉静,讨论时的热烈,反馈时的自信。通过学习成果的交流,学生感受到了学会方法的快乐。
三是乐在领略童年之趣。《溪边》这节诗先描摹了所处环境的“绿”与静谧,后描绘了儿童拎起钓竿、鱼儿出水、兴奋捉鱼的情景。学生在理解与反复朗读中,感受动静之趣、垂钓之乐。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保俶
塔申花实验学校/浙江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童诗。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2页,快速浏览,并思考:跟常见的儿童诗相比,你认为这首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生:这首诗由三节小诗组成。
生:每节诗前面都有一个题目。
生:这三节诗都是写童年的一些场景。
师:其实,这是一首组诗。(板书:组诗)组诗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写的一组内容不尽相同的小诗,并且根据内容可以有独立的小标题。请大家朗读这首诗,我们开展学习活动一。
(师出示学习活动一:读一读,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圈出来多读几次;想一想,三节儿童诗分别在写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请三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生读第一节诗)
师:读得真不错,这里有个多音字“当”,你都读正确了。
(生读第二节诗)
师:“拨”这个字念“bō”,大家要把“拨”“拔”的字形区分开。
师:“扇”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shān。
(生读第三节诗)
……
师:这三节小诗分别写了什么?
生:第一节写的是孩子们在溪边钓鱼。
师:你瞧,在小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词语就能够概括出来。(板书:溪边钓鱼)其他两个小节,谁来说一说?
生: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评析:一开始就请学生关注组诗的特殊表达方式,很有文体意识,然后根据诗歌的特点提供路径让学生把握大意。】
二、快乐赏诗,赏出画意
师: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叫作《童年的水墨画》,大家见过水墨画吗?(出示汉字“墨”)一看这个“墨”字,就知道墨的颜色是黑色的。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同学们想看看吗?
(师播放三组图片)
师:看,有的画面淡淡的,有的画面是浓浓的。你从浓浓的、淡淡的画面里感受到什么呢?
生:淡淡的画面感觉很安静。
生:墨很浓时,感觉那幅画很热闹。
师:是呀,水墨画用墨淡时,会给人有一种很安静的感觉,用墨浓时,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热烈的场面。有时候呢,既有淡淡的背景,又有浓墨重彩描摹的点睛之笔,特别有意境。你觉得,这三节小诗用墨浓淡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觉得第一节诗有些地方淡,有些地方浓。淡的是美丽的景,浓的是指鱼儿在草地上蹦跳,小朋友在欢笑。
师:原来是有静有动啊!看来,文字和图画真是异曲同工呀!
生:我觉得第二节诗给人的感觉是浓浓的,因为第二节诗描绘的画面是很热闹的。
生:我觉得第三节诗是淡浓结合的。诗中有动,也有静。
师:多么美的童年画面啊!难怪诗歌的题目叫——
生:(齐读)童年的水墨画。
【评析:用水墨画的浓淡让学生初步感知文字的动静,虽然略有难度,但是实现了绘画和文字之间的互通。】
三、快乐品诗,积累《溪边》
师:接下来,我们先走进第一幅画,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清澈的小溪,溪边的垂柳,垂柳的影子倒映在了小溪里,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师:来,让我们捧起书,一起读一读。(生齐读)看来大家从诗歌中读懂了很多。那么,有哪些词语或句子是你读不懂的,圈一圈,画一画,打上“?”。
(生默读并圈画)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人影是怎么给溪水染绿的?
生:人影为什么碎了?
生:鱼儿可以在草地上蹦跳,为什么“笑声”也可以蹦跳呢?
师:同学们都非常会提问题,善于提问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我们先选择一个问题共同解决吧。大家看,“人影是怎么给溪水染绿的”?(出示: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师:请同学们静静地读,看看你能不能从诗里找到答案。
生:我从“绿玉带”看出溪水碧绿碧绿的,人影倒映在水里,所以像染绿了一样。
生:我从“平静”看出溪水很静,所以能够倒映出人影,再加上绿色,就染绿了。
生:我从“镜子”可以看出溪水很透明,所以人影像被染绿了一样。
师:有同学关注到了“镜子”这个词,你从镜子想到了什么?溪水像镜子,照出了垂柳,照出了人影。你还能说说溪水照出了什么吗?
生:溪水照出了蓝天白云。
生:溪水照出了红花绿叶。
生:溪水照出了在溪边喝水的小鹿。
师:怪不得溪水绿绿的,倒映在水里的人影也是绿绿的。
【评析: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在可视化的学习路径中习得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为后面的操练提供了示范的支架,值得借鉴。】
师:刚才,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就能理解难懂的句子,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继续交流,你们还关注到了哪个词语或者句子呢?
生:“垂柳”是綠的,所以溪水也变成了绿的。
师:是啊,这碧绿的溪水把人影也给染绿了,你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你能给“染”换一个字吗?
生:变、照……
师:是呀,句子中的“染”换成“变”“照”都是可以的。那课文中诗人为什么用“染”字呢?“染”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染”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三点水、九和木。古时候染料多用植物,所以下面是个“木”;染布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染布需要许多工序,所以右边是“九”。生活中有染布、染发,画水墨画经常用墨渲染。现在大家更能理解“染绿”的意思了吧。 生:人影被溪水一点一点染绿了,水墨画的感觉跃然而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朗读)其他的问题,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去解决呢?我们一起完成学习活动二。
(师出示活动二:第一步,自己读一读,看看能不能从诗中找到答案。如果你找到了,也可以像刚才那样圈一圈,连一连。第二步,小组内说一说。)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组是这样理解“人影碎了”的。溪水像镜子一样,鱼儿扑腾一声,镜面就破了,水中的人影摇晃起来,就像碎了一样。
生:我们组是这样理解“蹦跳着笑声”的。鱼儿被钓上来了,落在草地上蹦跳着。孩子们欢笑着,上前捉鱼儿。鱼儿滑溜溜抓不住,孩子们就朝着鱼儿扑、抓、闹……清脆的笑声洒落在草地上。
师:你们钓过鱼吗?当时是否也是这样的画面呢?
生:我们组觉得“蹦跳着笑声”其实是指小朋友们很开心,笑声就像皮球一样在草地上蹦跳。
师:多么快乐的画面呀!同学们,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吧。
(生配乐齐读)
师:这幅美妙的溪边钓鱼图,
我相信你已经深深地印在心里了。现在,你还能读吗?(出示关键字:垂柳、山溪、人影、钓竿、忽然、草地,生自由练习背诵。)
师:真了不起!我再加大一点难度,你还能读吗?(师出示空白页,生再次背诵。)
【评析:用上不同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完成背诵的任务,润物细无声。】
师:这里的几个字,你们会写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什么呢?(出示诗歌,标红生字:墨、染、竿、腾、碎。)
生:“碎”底下的竖不要穿上去。
师:拿出学习单,把这几个生字写进诗歌。注意写字的姿势。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第一节诗歌中难懂的句子,下节课我们将用这些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后面两节诗歌,并比较三节诗之间的异同,相信爱学习的同学一定会提前准备。
【评析】
《童年的水墨画》是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多彩的童年”,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梁鸯鸯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聚焦“理解句子”这一目标,为多种理解方法搭建必要支架,使学生顺利突破理解难点,并在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的欣赏中感受
童诗乐趣,领略童年快乐。
1.把准“理解”的起点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已学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逐步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换近义词”“借助想象、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与其基本相同。因此,梁老师打破教学的零起点,先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再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从而把准学情,找到“理解句子”的起点。
2.搭建“理解”的支架
学生虽已学过不少理解词语的方法,但因为缺少必要的操作支架,这些方法往往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不是操作层面。梁老师在教学中能顺势搭建支架,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一是为“联系上下文理解”提示操作路径。“联系上下文”是常用的理解方法,但因具体操作时缺少必要的路径,部分学生虽知有这样的方法,却不会运用。梁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一句时,先提示思考路径:找找上下文,圈出某个词某个句子。学生找到“绿玉带”“垂柳”,从而让理解有了指向,有了路径。然后,梁老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做了小结,指出可以“圈出关键词,上下連一连”,用可视化的图示进一步明确强化该操作路径。通过小组汇报,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但将方法运用正确,还理解到位。
二是为“联系生活理解”唤醒真实体验。生活体验是学生理解文字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唤醒真实的体验,会让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如梁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他们钓鱼时的情境,回忆钓上鱼后的心情与表现,学生重温当时快乐的心情,重温当时的欢快笑声,理解“草地上蹦跳着笑声”就水到渠成了。唤醒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就走进了诗歌,走进了童年。
3.享受“理解”的乐趣
一是乐在理解艺术之美。梁老师借助水墨画,让学生与诗歌内容相映照,引导学生发现了诗歌题目的拟题原因,发现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发现让学生着实兴奋。
二是乐在运用方法之趣。梁老师请学生迁移解决其他提出的问题,我们看到了学生独学时的沉静,讨论时的热烈,反馈时的自信。通过学习成果的交流,学生感受到了学会方法的快乐。
三是乐在领略童年之趣。《溪边》这节诗先描摹了所处环境的“绿”与静谧,后描绘了儿童拎起钓竿、鱼儿出水、兴奋捉鱼的情景。学生在理解与反复朗读中,感受动静之趣、垂钓之乐。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保俶
塔申花实验学校/浙江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