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三峡库区一个镇政府举债修建酷似“天安门”的办公楼,招百姓唾骂。两年后,该镇政府紧缩开支,着力招商,引进了一批项目落户,博得了群众广泛赞誉。
这是工作作风的转变,更是执政意识的觉醒。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发展提出“314”总体部署时,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接着,市委启动“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我们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不辱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
意识是作风之魂。有什么样的执政意识,就有什么样的执政行为,同时表现出什么样的执政作风。我们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关键是要通过自查和学习,使我们内心深处的忧患、公仆和节俭意识觉醒,并不断增强。只有这样,我们的作风才能得到根本的转变。
深怀忧患之思,才有积极进取的作风。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中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干好“四件大事”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发展的角度看,“314”总体部署和“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更伟大的事业、更艰巨的征程。越是在直辖十年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我们越要深怀忧患之思。在繁华的解放碑等几大商圈背后,我们要看到还有成千上万的下岗失业工人;在库区幢幢移民新楼的背后,我们要看到移民们还在为生计而历尽艰辛……深怀忧患之思,我们才有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才能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作风去谋科学发展之策、行富民利民之举。
恪守公仆之责,才有真抓实干的作风。人民群众是主人,各级干部是公仆。如果我们干部没有强烈的公仆意识,就根本不可能有真抓实干的作风。重庆直辖后,领导干部级别上去了,但有的同志“架子”也大了。他们浮在上面,不下去体察群众的疾苦,甚至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恪守公仆之责,就是要有“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民本情怀,深入到那些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意见多的地方去,真抓实干促科学发展,脚踏实地为民谋利,扎扎实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看病、上学、住房等难题,尤其要关心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等群体,把他们的工作、生活安排好,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常修节俭之德,才有艰苦奋斗的作风。直辖十年,重庆经济快速发展,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但享乐主义、铺张浪费之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也慢慢抬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格。丢弃了节俭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懈怠,在舒舒服服中迷醉,在风风光光中沉落,进而完全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清醒:我们重庆还不富裕,我们的经济总量依然偏低,我们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的发展还受到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我们必须常修节俭之德,才能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才会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铺张浪费的“政绩工程”,保证财政资金优先用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关乎民生的领域,助推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
总之,重庆要“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完成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而要实现干部作风的根本转变,其关键又在于不断增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种意识”。
这是工作作风的转变,更是执政意识的觉醒。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发展提出“314”总体部署时,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接着,市委启动“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我们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不辱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
意识是作风之魂。有什么样的执政意识,就有什么样的执政行为,同时表现出什么样的执政作风。我们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关键是要通过自查和学习,使我们内心深处的忧患、公仆和节俭意识觉醒,并不断增强。只有这样,我们的作风才能得到根本的转变。
深怀忧患之思,才有积极进取的作风。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中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干好“四件大事”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发展的角度看,“314”总体部署和“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更伟大的事业、更艰巨的征程。越是在直辖十年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我们越要深怀忧患之思。在繁华的解放碑等几大商圈背后,我们要看到还有成千上万的下岗失业工人;在库区幢幢移民新楼的背后,我们要看到移民们还在为生计而历尽艰辛……深怀忧患之思,我们才有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才能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作风去谋科学发展之策、行富民利民之举。
恪守公仆之责,才有真抓实干的作风。人民群众是主人,各级干部是公仆。如果我们干部没有强烈的公仆意识,就根本不可能有真抓实干的作风。重庆直辖后,领导干部级别上去了,但有的同志“架子”也大了。他们浮在上面,不下去体察群众的疾苦,甚至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恪守公仆之责,就是要有“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民本情怀,深入到那些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意见多的地方去,真抓实干促科学发展,脚踏实地为民谋利,扎扎实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看病、上学、住房等难题,尤其要关心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等群体,把他们的工作、生活安排好,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常修节俭之德,才有艰苦奋斗的作风。直辖十年,重庆经济快速发展,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但享乐主义、铺张浪费之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也慢慢抬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格。丢弃了节俭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懈怠,在舒舒服服中迷醉,在风风光光中沉落,进而完全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清醒:我们重庆还不富裕,我们的经济总量依然偏低,我们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的发展还受到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我们必须常修节俭之德,才能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才会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铺张浪费的“政绩工程”,保证财政资金优先用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关乎民生的领域,助推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
总之,重庆要“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完成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而要实现干部作风的根本转变,其关键又在于不断增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