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抗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抗体阳性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例抗SRP抗体阳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有起病方式各异,部分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近端为著的肢体无力及吞咽困难,血肌酸激酶均显著升高,血清中抗SRP抗体阳性.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也可合并部分神经源性损害表现.部分合并心肌酶及转氨酶的升高.肌肉活检表现为骨骼肌纤维的变性、坏死和再生.肥大、萎缩肌纤维可累及两型.炎性细胞可以出现,以巨噬细胞为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抗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抗体阳性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例抗SRP抗体阳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有起病方式各异,部分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近端为著的肢体无力及吞咽困难,血肌酸激酶均显著升高,血清中抗SRP抗体阳性.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也可合并部分神经源性损害表现.部分合并心肌酶及转氨酶的升高.肌肉活检表现为骨骼肌纤维的变性、坏死和再生.肥大、萎缩肌纤维可累及两型.炎性细胞可以出现,以巨噬细胞为主,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型抗原(MHC-I)染色弥漫性阳性或弱阳性表达,膜攻击复合物(C5b-9)染色可见坏死肌纤维补体沉积.结论 抗SRP抗体阳性肌病是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依靠血液中抗SRP抗体检测及肌肉的病理进行诊断.如果能早期明确,给予早期足量和长期有效维持量的药物治疗,能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mTOR信号通路探究活心丸对心肌肥大大鼠自噬的影响.方法 SD大鼠ip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肥大,分别给予活心丸和盐酸普萘洛尔进行干预,检测大鼠超声心动图,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心肌肥大指标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
目的 探讨萝卜硫素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10、20、40μmol/L萝卜硫素处理人正常肝细胞L02、肝癌HepG2细胞48h,通过CCK-8法筛选合适的萝卜硫素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萝卜硫素(20μmol/L)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测定细胞迁移与侵袭.设置对照组、miR-208a-3p模拟物(miR-208a-3p mimic)组及其阴性对照(mimic NC)组、miR-208a-3p 抑制物(miR-208a-3p in
药物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是药物配伍的进一步延伸,要科学阐明中药复方疗效、优化复方配伍,单纯针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不足以讲清复方配伍规律及其基本药效与作用机制.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应通过复方作用于机体和机体所处的整体反应来判定其疗效,进而优化复方配伍.代谢组学通过分析机体相关代谢簇和代谢网络的时序变化,阐明药味及复方的疗效,进而解析复方配伍规律.单味药是配伍的基础,药对是配伍最基本的形式,方剂是复方临床应用的最主要形式.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四气五味”“七情合和”和“君臣佐使”配伍
目的 对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产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s)的微生物(简称产毒菌)进行筛选鉴定、定量分析和产毒能力测定.方法 运用紫外荧光法初筛淡豆豉炮制中各样本的产毒菌并菌落计数;对初筛菌株的18S 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测序结果经NCBI同源性比对、MEGA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
目的 研究首荟通便胶囊对慢性传输性便秘小鼠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 48只ICR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首荟通便胶囊(300mg/kg)组,小鼠ig复方地芬诺酯(10mg/kg)建立便秘模型,同时给予药物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肠蠕动和排便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D-乳酸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考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zonul
目的 解析近10年临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antipsychotic-induced metabolic syndromes,AIMS)的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及预测这些中药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文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复方治疗AIMS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再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高频中药的潜在作用靶点和作用通路.结果 从44篇文献中整理出复方50个(最高频复方为六郁汤),涉及86味中药(最高频君药为半夏);通过频数统计和关联分析发现这些中药多味
槲皮素属于黄酮醇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抑郁、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免疫抑制、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学活性.从神经保护作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及神经突触可塑性等方面总结槲皮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此外,从槲皮素糖苷衍生物角度总结了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4\'-0-葡萄糖苷、槲皮素-3-α-L-阿拉伯呋喃糖苷等抗抑郁活性,以期为今后槲皮素及其糖苷衍生物抗抑郁的进一步研究以及为药物开发
目的 探讨补骨脂炮制前后致雌性ICR小鼠胆汁瘀积性肝损伤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补骨脂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变化.雌性ICR小鼠连续30dig生、盐补骨脂水煎液,末次给药24h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损伤相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
目的 以氯、氮掺杂碳点(Cl/N-CDs)为荧光探针,基于Cl/N-CDs和绿原酸之间的内滤效应,猝灭Cl/N-CDs的荧光,建立了绿原酸荧光检测新方法.方法 以氯化胆碱与尿素形成的低共熔溶剂及柠檬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完成碳点制备,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荧光对其光学性能、形貌及相关基团进行表征.结果 绿原酸在0.47~62.70μg/mL对Cl/N-CDs的荧光猝灭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金银花提取液中绿原酸的检测,其检出限可达到36ng/m
目的 脊髓固有性肌阵挛(propriospinal myoclonus,PSM)是罕见运动障碍疾病,分为症状性、特发性和功能性,入睡期PSM是特发性PSM的一个亚型.本研究结合病例和文献总结其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加深对PSM认识.方法 研究纳入5例不同类型PSM病例,包括2例入睡期PSM、2例功能性PSM、1例症状性PSM.结果 2例入睡期PSM均为慢性病程,常有腹部抽动主诉,与入睡期相关.2例功能性PSM均合并情绪障碍,其中1例发作形式、起源部位多变.电生理检查显示功能性PSM肌阵挛持续时间更长,传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