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X”的考试模式在全国全面推广,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取得好成绩是每位老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从习题训练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常规题;能力题;知识考查;信息提取
现在广东省高考实行“3+X”考试,“X”学科既有学科内的综合,又有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在学科间思维转换能力很强,另一方面又要具备很强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很快适应这种考试模式。为了有利于大学选拨人才,再加上由于题量的压缩,一道题中综合能力的考察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几乎是一道题就要考查整个知识章节的重点热点内容,学科内的考题也从一般的常规型转化成了能力型题。所以就要求对学生的思维也要从常规思维训练向创新能力的应用和提高转化。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向学生教一些能力题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有些知识在不同的测试中会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且会层层递进,但要测试的知识点却是同一个,如果学生的思维不能转换,对题目理解不透就会不知从何下手去解答。例如在有机化学中对CH的同分异构体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的数目这个知识点的考查中有这样的几道题:
例1.下列化合物苯环上的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后得到的一溴代物有3种的是:_______。
分析:这四个答案都比较直观地给出了CH的同分异构体,通过画对称轴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A有1种;B有3种;C有2种;D有3种,所以正确答案是B、D。
例2.某烃含碳的含量分数为90%,其蒸气密度为空气密度的3.66倍,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若该烃硝化时,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若该烃硝化时,一硝基取代物有二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若该烃硝化时,一硝基取代物有三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分析:此题在例1.的基础上难度又加深了一步,先要通过计算得出该烃的分子式为CH,再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然后从其中选出符合题目的答案。
例3.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六种同分异构体,这些一溴代物与生成它的对应二甲苯的熔点分别是:
由上述数据可推断,熔点为234℃的一溴二甲苯结构简式是________,熔点为-54℃的二甲苯名称是__________。
分析:例1、例2是对CH同分异构体这个知识点的常规考查,学生只要稍稍用心一般都能得出正确的解答。而例3却是在前二个例题的基础上升华了,成了能力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在课堂上,我在讲了前二个例题的前题下,让学生阅读例3、而他们的给我的答案都是“没读懂题”,此时我发现学生在从常规题向能力题的思维转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就引导学生从表中的数据,再结合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进行分析。发现熔点为13℃的二甲苯所对应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而在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中只有对二甲苯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此二甲苯应为对二甲苯。这样一引导,学生马上就领会了,很轻松地分析出剩下的两种二甲苯的结构了,熔点为—54℃的二甲苯为间二甲苯,熔点为—27℃的二甲苯为邻二甲苯,学生也就很快地得出了正确答案。
都说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记忆的知识多而琐碎,而现在从常规考查转变为能力考查的考试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上还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学生只需要记住最基础的知识,然后从题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来回答问题。例如;碘化钾与高锰酸钾熔液的紫红色会褪去,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这个反应所涉及到的方程式教师不会在课堂上直接给学生写出来,但碘化钾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这两个知识点学生是知道的,只要引导学生去分析题找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再配平,也就找到了答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知道反应是:KI和KMn0还有一种酸,一般酸性环境用HSO;再分析产物,I被氧化成单质I,+7价的Mn被还原成+2价的Mn,在硫酸环境中下以MnSO的形成存在,K与SO结合生成KSO同时还生成HO,这样就可以正确地写出反应方程式了:
10KI+2KMnO+8HSO=5I+2MnSO+6KSO+8HO
这道题不仅考查了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知识,而且还考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就从常规的给出方程式让学生配平过渡到了能力测试。
在“3+X”的考试中,各个知识点都可能以能力测试的形式在题中出现,比如一些信息题、阅读题等,题中往往要求根据所给信息来解决题设问题,或者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些题都是高起点低落点的题,一旦领悟到了题中的精髓所在,答案也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所以在教学上也要在常规的讲授中穿插提高学生解决能力题的思维方法,以更好的适应现在的“3+X”的考试。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农园路深圳高级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常规题;能力题;知识考查;信息提取
现在广东省高考实行“3+X”考试,“X”学科既有学科内的综合,又有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在学科间思维转换能力很强,另一方面又要具备很强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很快适应这种考试模式。为了有利于大学选拨人才,再加上由于题量的压缩,一道题中综合能力的考察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几乎是一道题就要考查整个知识章节的重点热点内容,学科内的考题也从一般的常规型转化成了能力型题。所以就要求对学生的思维也要从常规思维训练向创新能力的应用和提高转化。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向学生教一些能力题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有些知识在不同的测试中会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且会层层递进,但要测试的知识点却是同一个,如果学生的思维不能转换,对题目理解不透就会不知从何下手去解答。例如在有机化学中对CH的同分异构体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的数目这个知识点的考查中有这样的几道题:
例1.下列化合物苯环上的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后得到的一溴代物有3种的是:_______。
分析:这四个答案都比较直观地给出了CH的同分异构体,通过画对称轴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A有1种;B有3种;C有2种;D有3种,所以正确答案是B、D。
例2.某烃含碳的含量分数为90%,其蒸气密度为空气密度的3.66倍,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若该烃硝化时,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若该烃硝化时,一硝基取代物有二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若该烃硝化时,一硝基取代物有三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分析:此题在例1.的基础上难度又加深了一步,先要通过计算得出该烃的分子式为CH,再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然后从其中选出符合题目的答案。
例3.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六种同分异构体,这些一溴代物与生成它的对应二甲苯的熔点分别是:
由上述数据可推断,熔点为234℃的一溴二甲苯结构简式是________,熔点为-54℃的二甲苯名称是__________。
分析:例1、例2是对CH同分异构体这个知识点的常规考查,学生只要稍稍用心一般都能得出正确的解答。而例3却是在前二个例题的基础上升华了,成了能力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在课堂上,我在讲了前二个例题的前题下,让学生阅读例3、而他们的给我的答案都是“没读懂题”,此时我发现学生在从常规题向能力题的思维转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就引导学生从表中的数据,再结合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进行分析。发现熔点为13℃的二甲苯所对应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而在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中只有对二甲苯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此二甲苯应为对二甲苯。这样一引导,学生马上就领会了,很轻松地分析出剩下的两种二甲苯的结构了,熔点为—54℃的二甲苯为间二甲苯,熔点为—27℃的二甲苯为邻二甲苯,学生也就很快地得出了正确答案。
都说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记忆的知识多而琐碎,而现在从常规考查转变为能力考查的考试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上还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学生只需要记住最基础的知识,然后从题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来回答问题。例如;碘化钾与高锰酸钾熔液的紫红色会褪去,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这个反应所涉及到的方程式教师不会在课堂上直接给学生写出来,但碘化钾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这两个知识点学生是知道的,只要引导学生去分析题找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再配平,也就找到了答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知道反应是:KI和KMn0还有一种酸,一般酸性环境用HSO;再分析产物,I被氧化成单质I,+7价的Mn被还原成+2价的Mn,在硫酸环境中下以MnSO的形成存在,K与SO结合生成KSO同时还生成HO,这样就可以正确地写出反应方程式了:
10KI+2KMnO+8HSO=5I+2MnSO+6KSO+8HO
这道题不仅考查了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知识,而且还考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就从常规的给出方程式让学生配平过渡到了能力测试。
在“3+X”的考试中,各个知识点都可能以能力测试的形式在题中出现,比如一些信息题、阅读题等,题中往往要求根据所给信息来解决题设问题,或者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些题都是高起点低落点的题,一旦领悟到了题中的精髓所在,答案也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所以在教学上也要在常规的讲授中穿插提高学生解决能力题的思维方法,以更好的适应现在的“3+X”的考试。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农园路深圳高级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