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炉是一个常见的收藏种类,不过出自宫廷的香炉较为少见,它象征着宫廷祭祀文化中的尊贵与庄严以及奢华生活中对平安的渴慕与崇拜。它身上的华丽纹饰,也见证着宫廷生活的秘密与愿望。焚香,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寄托。
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须遵循儒家的“六艺”教化而能在人生道路上平稳迈进,而回到家中,琴、棋、书、画之雅兴也必然要得到抒怀,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四件事情能够全方位衡量一名雅士的品位—焚香、烹茶、插花及挂画。古代没有抽雪茄喝红酒,人类视野并非如今这般广阔,养只小鸟、抽抽大烟、逛下窑子并非闲情逸趣的象征,一家之主如果这四件事情做到位,那么他一定是官运亨通,门庭食客络绎不绝,并能广交天下客。这些事情不仅涵盖了古代文人的气质,更能显现出一名男子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还体现了淡然坦荡的释怀情结。
从红袖添香到帝王静心
焚香是古代家家户户必须要做的事情,普通人家需要对衣物熏香,以达到去除秽味的效果;如果家里出现了读书人,那么焚香的频率就会增加,香薰可以定神,去除人心烦躁及杂念,闻着气息静心研读,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而最重要的用途应该就是祭祀用了,由于佛教的引入以及历朝历代政权对宗教的利用,香炉的功能变得更为简洁单一,庙堂之上,焚香是位列十种供品之首,所以香炉的规格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还有一些高士隐居田野山间,点上香炉,以静养身心,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描绘的是庐山香炉峰,而其中包含的便是古代高士对焚香的钟爱。
既然香炉的普及程度如此之大,那么也会因为使用人的社会阶层不同而有贵贱之分,与其他古董门类判定价值一样,宫廷器物必然从质地及珍稀度上远超民间制作,不过现在散落在民间的宫廷香炉已不多见,每次在拍卖会上一经出现必然是被超高价格拿下,几百上千万的成交价已不足为奇,甚至还有上亿的拍品。2007年5月,香港佳士得以超过3300万港币的高价拍出清乾隆粉彩松绿地镂空山水四方螭耳香熏(一对);同月,清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也以264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成交。
佳士得在2010年拍出过多件香炉器物,12月1日举行的香港佳士得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上,一件清乾隆白玉羊首奁以902万港币成交,这件拍品曾在2006年11月28日也在香港佳士得上拍,当时价格是236万港币。四年间,价格上涨四倍。在2010年5月31日举行的“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拍上,一件清雍正炉钧孔雀毛釉双耳香炉(六字篆书印款)拍得194万港币。令人惊叹的纪录同样出现在香炉拍卖上,12月1日,香港富商刘銮雄拍下了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一对),成交价高达1.29亿港币,创下了掐丝珐琅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
创纪录的这套香炉器物,大鹤直立昂首,口衔桃枝,高约1.4米;子鹤则作步行状,回首相望,栩栩如生。此外,双鹤的鹤身中空,镶白色釉,翅可开合为盖,当香炉点起,烟会从鹤口缓缓飘出,令观赏者恍如置身仙境一般。相传双鹤香炉是乾隆还未登极前,献予父亲雍正帝的贺寿礼物,由一名英国收藏家在19世纪拥有,一百多年后终现市场。这种动物造型的香炉在香炉收藏领域不多见,被行内人称为“香兽”,燃香取味,是薰香的本意,但古人重观赏,所以香炉可以用金属或陶瓷等做成各种动物造型,使香燃于鸟兽腹内,香烟从鸟兽口中缕缕而出,情趣盎然。鸟兽造型多为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
用各种材质寄托信念与情怀
香炉材质上的区分,代表了拥有者的身份,不过从历史角度来看,材质的使用是跟随文明发展而进步的。商代之前,香炉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实用器主要是用青铜和陶制成,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到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各地名窑辈出,各种仿铜式瓷香炉纷纷问世。而到了明代,宣德皇帝提出用泰国进口红铜制成香炉,即宣德炉,带动了铜质香炉的发展。清代的香炉品类繁多,除器形仿古之外,在材质上更是门类众多,瓷质、铜质、玉质、法华彩、景泰蓝或掐丝珐琅等工艺的综合使用,使得香炉的制造又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此外还有紫砂、竹质香炉。
香炉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诸多形形色色的款式,出名的有宣德炉及万历年间流行的青花炉、南北朝时期出产自三大仙境之一博山的博山香炉、北宋时期象征对佛祖敬畏的陶莲花香炉以及同样流传于明代的漆器香炉,都是收藏界的宠儿。有一位香炉收藏专家如此评点香炉收藏的寓意:当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形式去表达、去寄托、去宣泄、去张扬自己高昂甚至亢奋的精神和情绪,香炉就是中华民族表现这种情感出入最好的载体。
所以,香炉不仅是一件被把玩的器物,经过时间洗礼的古香炉,当它在今天继续被用来焚香时,袅袅升起的青烟,会把人带回古老的封建家庭,一份份虔诚的祝愿随着烟丝徐徐升起,不管是达官贵人,抑或平民百姓,对生活美好的祝愿是相通的。一件价值成百上千万的焚香载体,其文化意义就在于此。
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须遵循儒家的“六艺”教化而能在人生道路上平稳迈进,而回到家中,琴、棋、书、画之雅兴也必然要得到抒怀,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四件事情能够全方位衡量一名雅士的品位—焚香、烹茶、插花及挂画。古代没有抽雪茄喝红酒,人类视野并非如今这般广阔,养只小鸟、抽抽大烟、逛下窑子并非闲情逸趣的象征,一家之主如果这四件事情做到位,那么他一定是官运亨通,门庭食客络绎不绝,并能广交天下客。这些事情不仅涵盖了古代文人的气质,更能显现出一名男子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还体现了淡然坦荡的释怀情结。
从红袖添香到帝王静心
焚香是古代家家户户必须要做的事情,普通人家需要对衣物熏香,以达到去除秽味的效果;如果家里出现了读书人,那么焚香的频率就会增加,香薰可以定神,去除人心烦躁及杂念,闻着气息静心研读,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而最重要的用途应该就是祭祀用了,由于佛教的引入以及历朝历代政权对宗教的利用,香炉的功能变得更为简洁单一,庙堂之上,焚香是位列十种供品之首,所以香炉的规格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还有一些高士隐居田野山间,点上香炉,以静养身心,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描绘的是庐山香炉峰,而其中包含的便是古代高士对焚香的钟爱。
既然香炉的普及程度如此之大,那么也会因为使用人的社会阶层不同而有贵贱之分,与其他古董门类判定价值一样,宫廷器物必然从质地及珍稀度上远超民间制作,不过现在散落在民间的宫廷香炉已不多见,每次在拍卖会上一经出现必然是被超高价格拿下,几百上千万的成交价已不足为奇,甚至还有上亿的拍品。2007年5月,香港佳士得以超过3300万港币的高价拍出清乾隆粉彩松绿地镂空山水四方螭耳香熏(一对);同月,清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也以264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成交。
佳士得在2010年拍出过多件香炉器物,12月1日举行的香港佳士得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上,一件清乾隆白玉羊首奁以902万港币成交,这件拍品曾在2006年11月28日也在香港佳士得上拍,当时价格是236万港币。四年间,价格上涨四倍。在2010年5月31日举行的“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拍上,一件清雍正炉钧孔雀毛釉双耳香炉(六字篆书印款)拍得194万港币。令人惊叹的纪录同样出现在香炉拍卖上,12月1日,香港富商刘銮雄拍下了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一对),成交价高达1.29亿港币,创下了掐丝珐琅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
创纪录的这套香炉器物,大鹤直立昂首,口衔桃枝,高约1.4米;子鹤则作步行状,回首相望,栩栩如生。此外,双鹤的鹤身中空,镶白色釉,翅可开合为盖,当香炉点起,烟会从鹤口缓缓飘出,令观赏者恍如置身仙境一般。相传双鹤香炉是乾隆还未登极前,献予父亲雍正帝的贺寿礼物,由一名英国收藏家在19世纪拥有,一百多年后终现市场。这种动物造型的香炉在香炉收藏领域不多见,被行内人称为“香兽”,燃香取味,是薰香的本意,但古人重观赏,所以香炉可以用金属或陶瓷等做成各种动物造型,使香燃于鸟兽腹内,香烟从鸟兽口中缕缕而出,情趣盎然。鸟兽造型多为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
用各种材质寄托信念与情怀
香炉材质上的区分,代表了拥有者的身份,不过从历史角度来看,材质的使用是跟随文明发展而进步的。商代之前,香炉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实用器主要是用青铜和陶制成,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到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各地名窑辈出,各种仿铜式瓷香炉纷纷问世。而到了明代,宣德皇帝提出用泰国进口红铜制成香炉,即宣德炉,带动了铜质香炉的发展。清代的香炉品类繁多,除器形仿古之外,在材质上更是门类众多,瓷质、铜质、玉质、法华彩、景泰蓝或掐丝珐琅等工艺的综合使用,使得香炉的制造又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此外还有紫砂、竹质香炉。
香炉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诸多形形色色的款式,出名的有宣德炉及万历年间流行的青花炉、南北朝时期出产自三大仙境之一博山的博山香炉、北宋时期象征对佛祖敬畏的陶莲花香炉以及同样流传于明代的漆器香炉,都是收藏界的宠儿。有一位香炉收藏专家如此评点香炉收藏的寓意:当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形式去表达、去寄托、去宣泄、去张扬自己高昂甚至亢奋的精神和情绪,香炉就是中华民族表现这种情感出入最好的载体。
所以,香炉不仅是一件被把玩的器物,经过时间洗礼的古香炉,当它在今天继续被用来焚香时,袅袅升起的青烟,会把人带回古老的封建家庭,一份份虔诚的祝愿随着烟丝徐徐升起,不管是达官贵人,抑或平民百姓,对生活美好的祝愿是相通的。一件价值成百上千万的焚香载体,其文化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