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跨界值得鼓励?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61个团队的领导及其292 名员工的数据显示,员工跨界行为有助于提升员工的任务绩效、声誉与领导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团队所面对的任务越来越复杂,所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样。很多团队虽然目标清晰、分工明确、配合良好,虽然拥有认真负责、聪明肯干的员工,拥有令人敬仰、魅力超群的领导,但仍然无法避免最终的失败。对此,研究者指出,局限于内部的团队已经无法在当代的残酷竞争中取得成功,团队应鼓励其成员进行跨边界行为。然而,员工跨界行为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引导员工跨界行为,并最终提升团队效能?
  跨界提高声誉和领导力
  团队层次的跨界行为的积极效应已经被证实:跨边界活动在团队层面可以改善信息加工, 为组织带来更多成功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团队的绩效和创新。但是也存在争议。一方面,跨界员工会得到更多的信息等资源,所以可能会帮助其提升绩效,但另一方面, 跨界行为也可能导致员工的角色模糊和负荷感增加,从而对绩效会有负面影响。
  那么, 员工的跨界行为是否会对其绩效产生正面作用?早在1986年,Miller 在社会学领域中的研究就确认了员工的外部联系(external contacts)对于其网络中心性有重要预测作用。可惜的是,当时Miller 的重点在于区分不同人群(白种人、非白种人、男性、女性)在组织中的网络地位,并没有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只是笼统地提到“那些建立外部联系最有效的员工应该会发现他们在同事中的地位提高了”。
  然而,为何员工的外部联系会起到正面作用?Ancona 和Bresman(2007)发现跨界活动分为四种类型:搜寻、交际、任务协调和尽力执行。其中,任务协调指的是跨界员工通过搜寻和交际得到的信息和其他资源在团队内外部进行分配,让内外部配合一致。此时,他们必须向团队内部移交信息与资源,而其他同事为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会对这些资源产生需求,从而主动向跨界员工索取与工作有关的信息或听取相关的建议,继而提升了跨界员工的网络地位。
  Marrone(2010)的研究认为,员工跨界行为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声誉和领导力。这是因为在团队情境下,外部信息和资源得以通过边界人(跨界员工)流入团队内部,进而分享给同事。由于信息资源是权力的重要来源,这就为边界人在团队中建立了影响力。
  另外,跨界行为也会让员工承担相对更多的工作,这些工作有可能让其他团队成员认为跨界员工成为正式领导的“代言人”,跨界员工从而被认为是团队中的非正式领导,这样也就加强了自身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以上研究表明,跨界员工具有其他团队成员不具备的影响力和网络地位,从这一角度看跨界员工的外部网络会帮助塑造员工的内部网络。
  进一步的,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处于咨询网络中心的员工具有与同事交换高价值资源的优势(Cook & Emerson, 1978),并建立与团队中其他成员互相帮助的关系,在其需要帮助时,其他成员会自然地伸出援手,从而有助于其完成任务。而且互助关系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员工会累积与工作相关知识,培养出专业的技能,掌握更多的资源,当然也就可以形成更好的任务解决方案。
  另外, 处于网络中心的员工的身份与地位会被强化,会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实现目标的动机(Day & Harrison,2007)。这样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绩效。
  集体主义文化有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从单纯的集体主义来界定中国人的个体或团队价值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但究竟中国的本土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员工跨界行为?
  沿着这一思路,我们关注个体和团队层次的集体主义对员工跨界行为的影响。在个体层次上,强集体主义导向的员工认为个人是集体的一份子,他们是为组织和团队而工作,而非只是为私人的利益。当一个团队中具有集体主义导向的员工多时,就拥有了高的集体主义氛围。我们认为员工个体网络中心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团队中其他同事们的态度与认知。
  当团队形成了高集体主义氛围时,无论跨界员工本人是集体主义导向,还是个体主义导向,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强信息与资源分享的意愿和行为:集体主义导向的员工会强化自己的组织认同和承诺,从而更加积极地为团队做出贡献;而个体主义导向的员工则会迫于集体主义氛围的压力而弱化自利行为,并且在这样的氛围中,考虑到集体主义导向的同事们的期许,他也会产生因资源分享而能够增加自己的地位和声誉,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预期。
  另外,集体主义氛围下,跨界员工意识到自己的资源会被同事们具有公心地使用,自己的建议也会被同事们具有善意的接受,并最终会对团队形成实质性的帮助,这也促使其能够愿意去与其他同事互动和分享。Karau和Williams(1993)的群体努力模型(Collective effort model)就指出,只有当群体中的成员预期到自己的努力能够对其所在群体的绩效有价值时,才会有意愿贡献这种努力,包括其所拥有的资源。
  最后,从同事的角度看,为了提高整个团队的竞争力,集体主义导向的团队成员会主动向具有更多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跨界员工征询建议和意见,从而提高了跨界员工成为咨询网络的中心的可能性。
  考虑到集体主义氛围调节着员工跨界行为和网络中心性之间的关系,而网络中心性是员工跨界行为和任务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我们认为,在集体主义氛围强的团队中,跨界员工更容易成为网络中心,继而表现出更好的任务绩效。
  我们还发现,团队层次的集体主义氛围调节着员工跨界行为和该员工的网络中心性,而个体层次的集体主义导向则没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对此,我们的解释是:员工在团队外部的活动要取得理想的结果,往往需要更多地关注团队内部同事的态度和行为,一厢情愿地做出努力,而缺乏同事的响应,可能并不会让自己的地位提升,并进而提高绩效。比如在充满个体主义员工的团队中,一个集体主义导向的跨界员工很可能因为预期自己付出的资源或思路会被同事“公器私用”而有所顾虑(Karau & Williams,1993),从而也就降低了成为网络中心的可能性。
  而如前所述,在集体主义氛围的团队中,即使是个体主义导向的员工也很可能会因为获得地位和荣誉而乐于帮助同事。另外,为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集体主义导向的同事们也会主动向跨界员工这一稀缺资源拥有者寻求帮助,并在互动中增加对这名员工的认可。从而提高了其成为网络中心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团队的集体主义氛围比个体的集体主义导向具有更强的调节作用,而个体的集体主义导向起到调节效应则需要其他条件的具备,可能由此也削弱了其影响效果。
  给管理者的建议
  第一,根据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为了让员工跨界行为发挥更大的作用,领导者应该重视整个团队集体主义氛围的建设,除了选拔具有集体主义导向的员工外,更应该在团队中宣扬和深化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使其内在化,并将集体主义行为纳入到考核和奖惩之中使其制度化。
  这在领导者希望重点培养某个特定员工,或希望该员工在团队中提升地位和绩效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领导者要鼓励这名员工积极进行跨界活动;其次,领导者也要认识到为了让这些跨界行为起到更大的作用,单纯地激发该员工的集体主义导向是有局限的,更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将其同事们也都培养出集体主义导向,这样有助于同事们对该名员工的认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社会网络中心性的中介作用则提醒我们,其一,领导者可以为员工的跨界行为提供资源配给和方便条件,有目的地引导该名需提升或改进绩效的员工与外界建立联系。其二,由于网络中心性是员工绩效更为直接的驱动因素,领导者可以有意识地给予这名员工额外的信息或其它资源,并培养这名员工的分享意识和行为,从而建立该员工在团队内部网络中的地位,并最终促进其绩效的提高。从自我提升的角度看,员工也应该充分抓住跨界的机会,并力争增强自己在团队网络中的地位。 (本文摘编自《心理学报》2014年06期,“员工跨界行为的作用机制:网络中心性和集体主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概括的可以讲两句话,一句是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另一句是国内的发展改革任务极为繁重  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从外部环境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整整6年,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保持了整体复苏的态势,但复苏之路曲折漫长。2014年以来,主要经济体的走势明显的分化,美国经济进入了稳步增长的轨道,房地产市场回暖,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失业率从危机爆发时候的两位数,已经下降到6.4%,
期刊
聚美历史上只融了1300万美金,在电商中算绝对的“穷企业”,走到今天非常不易。对于拿钱不多的创业者,我希望聚美的屌丝逻辑能给你一些启发。乔帮主说过,“stay foolish,stay hungry”。今天我加一条,stay doubtful,保持质疑。质疑,不是质疑别人,而是学会对自己的质疑。  第一,学会质疑商业模式。  创业者是自尊心最强的,要创业者否认自己的商业模式有问题,那可不是一件简单
期刊
徐涛以威盛“中国芯”掌门人的身份而为人们所熟知,但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红酒爱好者,已经低调耕耘红酒十余年。从IT精英到“红酒匠人”,徐涛职业常青的密码是什么?  人生的转折点  威盛是我事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我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打基础,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做了很多事情,也曾经创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0年,我的事业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我开始思考,以后的人生该怎样规划?  那时,我同时做了两
期刊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这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从长远看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解决政企政资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导致体制机制根本转变,来增强活力和竞争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企改革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头戏,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又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大量的报刊、杂志、媒体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而且各种论坛都在议论这个问题。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
期刊
我讲一个鳜鱼回游小故事。鳜鱼在产卵季到来之前要逆流而上到发源地的浅滩去产卵。不是每一条鳜鱼都能够到达目的地,但只有游到浅滩的鳜鱼才有交配产卵机会。  我在看这个片子的过程中,突然意识到几点:其实成功的鳜鱼和最后半路死的鳜鱼没什么两样,就是鱼,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有的鳜鱼比较接近成功,有的鳜鱼成功了。但是成功的鳜鱼都经历了很多磨难。鳜鱼往上游的时候,在浅滩的地方,水流不是一样的,有些水流会缓一些,有
期刊
时间如梭,弹指一挥间,自己已到了耳顺之年。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加入到中国航空事业的队伍中,至今已有41 个年头。从一名普通工人到中国航空工业特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我有幸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改革历程,也亲历了这场风雨历程中的痛苦与欢乐。走上领导管理岗位以来,我就一直在探索和研究,企业的兴衰到底是什么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是技术,是市场,还是资金?在工作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使企业常青的
期刊
引言  在中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条件下,2005年中国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A股市场已逐步进入全流通时代。在这一进程当中,上市公司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MVM)一直被中国实务和理论界的专家或学者不断赋予新的定义和内涵,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尤其是2014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
期刊
并非技术专家的企业家范旭东带领着“永久黄”团体攀上一个又一个技术巅峰。今天我们所关注的“大企业自主创新”,在民国年间已收企业家重视,并有所研究与实践  “永久黄”团体是近代中国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创办的,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久大盐业公司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为核心的企业集团的总称。在这个企业团体中,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精盐生产企业(久大精盐公司)、亚洲第一座苏尔维法制碱企业(永利碱厂,现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
期刊
大量的研究证实,道德型领导方式会给员工和组织带来积极影响,它能让员工更积极地工作,并减少员工不利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但是,领导者从道德型领导过程中获得了什么?  随着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组织中各层级领导者在决策、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道德问题逐渐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就包括了领导方式的道德性,或者说道德型领导(ethical leadership)。互惠是一种相互依赖的人际交易和安排
期刊
这不是一篇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盖棺定英雄的文章,而是试图在长期的历史脉络中,观察成功与失败现象背后的因素。社会中产业与技术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发展,可能掺入一些偶然与一份机缘,让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历程高度复杂。以日本凤梨加工业为例。凤梨加工业原本是被日本政府强力扶植的产业,在景气循环中沉沉浮浮,最终为何会在当下台湾消失殆尽?将这段过往放在历史脉络当中重新探讨,可看到很多更为深刻的东西。  运输、储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