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细节决定成败”道出了细节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是一件大事,其课堂教学活动就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行为的微观分析。教学细节看似平常,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看似简单平常,却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细节的落实。因此,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离不开我们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关注与思考。以下就教学细节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课前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意趣
对教学细节的处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教学细节也是可以预设的。我在教学《老王》这课时,文中对老王最后一次出现时的描写,无疑是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重点,为了研读好此处内容,我利用教材中插图的不准确,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幅插图应该是老王临终前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样子,它表现的是否准确,为什么?”学生很快找出了答案:因为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时候是“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由此引发学生对重点语句的关注和兴趣。通过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细细品味,感受老王所送的香油和鸡蛋中所包含的对杨绛的敬重和感激,也能理解杨绛当时错愕惊异又幽微难言的心境,并由此勾连出全文几次对钱的细节描写,对老王和杨绛进行细节上的心理探寻。从而挖掘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辉,领会作者倾注在人物身上的思想和感情。教师若深入文本,预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及细节,就能使预设和生成达到和谐的统一。
二、善于发现“亮点”,课堂充满智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用敏锐的视角发现、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准时机,巧妙深挖,就能让课堂充满灵性、洋溢智慧,凸显实效。我上《背影》一课,研讨“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请找出来并说说哪一次最感人?”这一问题时,有学生起来回答:“第二次背影最感人。因为这一次描写最详细。先写了父亲的衣着,然后通过动作描写,刻画父亲的吃力,形象的描绘出父亲买橘子艰难的样子。父亲为了自己不辞辛劳,而自己却嘲讽父亲,想到这些,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流泪?所以这次最感人”。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或点头、或微笑,还有的不等说完就应和:“对!”但也有个别人拧着眉头。我点评道:“李潇同学的回答非常好,语言流畅,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一边说着一边用鼓励的眼神激发着那几个拧着眉头的学生,“大家都与她的感受相同吗?”很快就有人举手:“老师,我觉得第四次最感人。因为作者写到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老境如此颓唐,而且父亲在信中又写道‘大约大去之日不远矣’,此时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和怀恋,这个背影在作者心中挥之不去。”。我又鼓励道:“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验,回答的真棒。”话音未落,就又有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老师我认为第三次最感人,因为在此之前作者已看到父亲对家的艰苦付出,对儿子的关爱,也为自己不理解父亲嘲笑父亲而感到自责。在此时与父亲离别,看见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去去的人群,留下了惜别的泪。离情别绪,催人泪下,表现了父子情深,更增添感人力量。”“老师,我补充一下……”此时,课堂上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课堂中我们是不应该也不能忽视这样的细节的,只有被关注、被珍视,才能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设计的细节只有在流动的课堂整体中才能彰现其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细想起来,教学细节虽小,却能以小见大,透射出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判断出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所以,如果教师能在课前有意识地、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在课堂中对教学细节加以具体、有效地指导,并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机智,捕捉、处理好每一个生成的教学细节,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课前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意趣
对教学细节的处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教学细节也是可以预设的。我在教学《老王》这课时,文中对老王最后一次出现时的描写,无疑是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重点,为了研读好此处内容,我利用教材中插图的不准确,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幅插图应该是老王临终前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样子,它表现的是否准确,为什么?”学生很快找出了答案:因为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时候是“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由此引发学生对重点语句的关注和兴趣。通过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细细品味,感受老王所送的香油和鸡蛋中所包含的对杨绛的敬重和感激,也能理解杨绛当时错愕惊异又幽微难言的心境,并由此勾连出全文几次对钱的细节描写,对老王和杨绛进行细节上的心理探寻。从而挖掘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辉,领会作者倾注在人物身上的思想和感情。教师若深入文本,预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及细节,就能使预设和生成达到和谐的统一。
二、善于发现“亮点”,课堂充满智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用敏锐的视角发现、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准时机,巧妙深挖,就能让课堂充满灵性、洋溢智慧,凸显实效。我上《背影》一课,研讨“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请找出来并说说哪一次最感人?”这一问题时,有学生起来回答:“第二次背影最感人。因为这一次描写最详细。先写了父亲的衣着,然后通过动作描写,刻画父亲的吃力,形象的描绘出父亲买橘子艰难的样子。父亲为了自己不辞辛劳,而自己却嘲讽父亲,想到这些,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流泪?所以这次最感人”。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或点头、或微笑,还有的不等说完就应和:“对!”但也有个别人拧着眉头。我点评道:“李潇同学的回答非常好,语言流畅,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一边说着一边用鼓励的眼神激发着那几个拧着眉头的学生,“大家都与她的感受相同吗?”很快就有人举手:“老师,我觉得第四次最感人。因为作者写到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老境如此颓唐,而且父亲在信中又写道‘大约大去之日不远矣’,此时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和怀恋,这个背影在作者心中挥之不去。”。我又鼓励道:“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验,回答的真棒。”话音未落,就又有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老师我认为第三次最感人,因为在此之前作者已看到父亲对家的艰苦付出,对儿子的关爱,也为自己不理解父亲嘲笑父亲而感到自责。在此时与父亲离别,看见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去去的人群,留下了惜别的泪。离情别绪,催人泪下,表现了父子情深,更增添感人力量。”“老师,我补充一下……”此时,课堂上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课堂中我们是不应该也不能忽视这样的细节的,只有被关注、被珍视,才能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设计的细节只有在流动的课堂整体中才能彰现其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细想起来,教学细节虽小,却能以小见大,透射出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判断出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所以,如果教师能在课前有意识地、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在课堂中对教学细节加以具体、有效地指导,并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机智,捕捉、处理好每一个生成的教学细节,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