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来自于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为了幼儿能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生活,教师需要更好的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并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以幼儿为主体;以环境为主体;以生活教育为主体;以游戏为主体。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才更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指南; 渗透; 一日生活
幼儿园教育要做到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孩子在幼儿园,首先要健康的成长,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和保育员的养育,提高健康认识,培养健康行为。《指南》中提出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幼儿体质,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并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以幼儿为主体
从幼儿来园的一刻开始,老师就不断给幼儿进行安排,今天的晨练活动必须玩羊角球和沙包;教学活动规定今天就是语言活动;第二节就是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必须练习套圈等等。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完全受到了限制与安排,一点自由都没有了,这是非常传统的教育观念,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了。怎样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习的主体——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上,首先要以幼儿为出发点,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的个性,设计、安排各项活动。而在养成教育中,更要注意幼儿的主人翁地位,否则可能会在无形中扼杀幼儿的天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幼儿的过程。科学、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拉夫尔.泰勒曾经说过:“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导放结合,让幼儿自主探究。在组织教学、游戏时,教师既要启发幼儿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幼儿实际,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创造幼儿自主发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事实证明,幼儿在主动游戏中的体验是特别重要的。只要孩子们有自由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二、以环境为主体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环境的创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努力创设一个能够激励幼儿主动投入、积极学习的教育环境,把《指南》的目标或意图蕴藏在环境中,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教室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教育意义。如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启发下,准备创设《叶子》的主题环境。在孩子们的热烈讨论下,决定通过画和剪贴的形状以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主题的内容也是由孩子们自己确定的例子,孩子们可带劲了,他们纷纷从家里带来在各种大树下照的相片。于是,这幅大型的主题剪贴画上,就有了用叶子做出各种各样的动物、花、房子……当整个主题创设完成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不但被这种特有的艺术美所深深吸引,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对叶子有了更深地了解。以前我们对环境的要求是卫生、安全、方便,课室的墙饰、主题墙、区域材料往往都是老师来布置,老师的一番苦心只换来孩子们短暂的关注,更多的价值体现在装饰美化课室,展示教师的美术水平上,对孩子却一点教育意义也没有。为了落实《指南》的四项实施原则,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必须高度关注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上的个别差异,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等等。以生活教育为主体,对幼儿而言大部分的学习是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就是一日生活本身。因此,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教育价值,都应从幼儿发展的现实出发,加以充分的组织和利用。《指南》以及中外课程理论成果,明确一日生活化课程的意义及价值。不急于灌输,不延误时机,以幼儿身心发展为幼儿园的教育之本。我们所做的,是在幼儿最适合的年龄,做最适合的事。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适应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幼儿园的教学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树立一日生活课程观,系统规划我园一日生活课程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通过科学的课程模式,形成幼儿园一日生活课程流程。养成教育是让幼儿在快乐的一日生活中学习到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来自于幼儿园一日生活課程。从晨间入园到自主晨间游戏活动;从入厕盥洗到餐前教育;从课前整理活动到课后的分享交流;从饭后散步到睡前故事,从起床环节的自主穿衣到离园前的分享总结。每一个环节的组织,要满足他们的多方面发展,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点滴之处习得最重要的生活经验。
三、利用生活资源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
幼儿的生活、学习和游戏最佳的结合到一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基于对这些理念的认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便是指向于教师设计、组织、安排的教育活动。对教师而言,则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观察幼儿生活,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入手,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应答,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并且在集体活动、游戏、日常生活中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提高。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能让幼儿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社会活动《怎么办》中,让幼儿在设置的情景中体验并解决“着火了怎么办”“突发急病怎么办”等等。孩子们通过交流、议论获得了许多新的生活经验并激发了幼儿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四、以游戏为主体
《指南》中提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不是幼儿的全部生活,但没有游戏或者很少游戏绝不是幼儿的生活。的确,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那么在一日生活中,怎样体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效应?培养良好品行,给予积极评价,保证幼儿游戏自主权。幼儿来自各个家庭,他们的基础、层次、个性、品德习惯等都不同,因此,我们可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做事也很积极,能主动将玩具、物品归放得整整齐齐,在游戏中也能管住自己、控制好自己了。另外,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在艺术教育中开展游戏化音乐教学,许卓娅教授指出:游戏化精神预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余地,能让孩子充分快乐的发挥创造,倡导“和他人一起游戏、和音乐一起游戏、和玩具一起游戏” 的多元化精神,游戏让孩子的思维彻底活跃。幼儿用语言、身体动作及借助身边的操作材料做音乐游戏,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尝试玩玩、唱唱、跳跳、自编、自创等,在活动中随时捕捉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成为儿童游戏的“玩伴”。用游戏的方式方法来组织开展各种幼儿音乐活动,有艺术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区域艺术游戏活动、晨间活动时的音乐游戏、打击乐音乐教育活动、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的音乐游戏活动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具有“健康、快乐、活泼、灵动”的个性。把《指南》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落实,把《指南》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要捕捉孩子真实的问题,扎实认真的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我们专业素质,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在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才是符合幼儿接受特点的方式,通过《指南》在一日生活中的融入,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幼儿在快乐与自由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成长的大门,在快乐的今天中成就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康庆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学游戏应用初探〔J〕;昆山科技大学学报。
关键词:指南; 渗透; 一日生活
幼儿园教育要做到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孩子在幼儿园,首先要健康的成长,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和保育员的养育,提高健康认识,培养健康行为。《指南》中提出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幼儿体质,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并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以幼儿为主体
从幼儿来园的一刻开始,老师就不断给幼儿进行安排,今天的晨练活动必须玩羊角球和沙包;教学活动规定今天就是语言活动;第二节就是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必须练习套圈等等。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完全受到了限制与安排,一点自由都没有了,这是非常传统的教育观念,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了。怎样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习的主体——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上,首先要以幼儿为出发点,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的个性,设计、安排各项活动。而在养成教育中,更要注意幼儿的主人翁地位,否则可能会在无形中扼杀幼儿的天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幼儿的过程。科学、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拉夫尔.泰勒曾经说过:“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导放结合,让幼儿自主探究。在组织教学、游戏时,教师既要启发幼儿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幼儿实际,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创造幼儿自主发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事实证明,幼儿在主动游戏中的体验是特别重要的。只要孩子们有自由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二、以环境为主体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环境的创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努力创设一个能够激励幼儿主动投入、积极学习的教育环境,把《指南》的目标或意图蕴藏在环境中,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教室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教育意义。如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启发下,准备创设《叶子》的主题环境。在孩子们的热烈讨论下,决定通过画和剪贴的形状以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主题的内容也是由孩子们自己确定的例子,孩子们可带劲了,他们纷纷从家里带来在各种大树下照的相片。于是,这幅大型的主题剪贴画上,就有了用叶子做出各种各样的动物、花、房子……当整个主题创设完成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不但被这种特有的艺术美所深深吸引,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对叶子有了更深地了解。以前我们对环境的要求是卫生、安全、方便,课室的墙饰、主题墙、区域材料往往都是老师来布置,老师的一番苦心只换来孩子们短暂的关注,更多的价值体现在装饰美化课室,展示教师的美术水平上,对孩子却一点教育意义也没有。为了落实《指南》的四项实施原则,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必须高度关注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上的个别差异,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等等。以生活教育为主体,对幼儿而言大部分的学习是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就是一日生活本身。因此,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教育价值,都应从幼儿发展的现实出发,加以充分的组织和利用。《指南》以及中外课程理论成果,明确一日生活化课程的意义及价值。不急于灌输,不延误时机,以幼儿身心发展为幼儿园的教育之本。我们所做的,是在幼儿最适合的年龄,做最适合的事。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适应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幼儿园的教学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树立一日生活课程观,系统规划我园一日生活课程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通过科学的课程模式,形成幼儿园一日生活课程流程。养成教育是让幼儿在快乐的一日生活中学习到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来自于幼儿园一日生活課程。从晨间入园到自主晨间游戏活动;从入厕盥洗到餐前教育;从课前整理活动到课后的分享交流;从饭后散步到睡前故事,从起床环节的自主穿衣到离园前的分享总结。每一个环节的组织,要满足他们的多方面发展,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点滴之处习得最重要的生活经验。
三、利用生活资源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
幼儿的生活、学习和游戏最佳的结合到一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基于对这些理念的认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便是指向于教师设计、组织、安排的教育活动。对教师而言,则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观察幼儿生活,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入手,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应答,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并且在集体活动、游戏、日常生活中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提高。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能让幼儿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社会活动《怎么办》中,让幼儿在设置的情景中体验并解决“着火了怎么办”“突发急病怎么办”等等。孩子们通过交流、议论获得了许多新的生活经验并激发了幼儿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四、以游戏为主体
《指南》中提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不是幼儿的全部生活,但没有游戏或者很少游戏绝不是幼儿的生活。的确,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那么在一日生活中,怎样体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效应?培养良好品行,给予积极评价,保证幼儿游戏自主权。幼儿来自各个家庭,他们的基础、层次、个性、品德习惯等都不同,因此,我们可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做事也很积极,能主动将玩具、物品归放得整整齐齐,在游戏中也能管住自己、控制好自己了。另外,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在艺术教育中开展游戏化音乐教学,许卓娅教授指出:游戏化精神预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余地,能让孩子充分快乐的发挥创造,倡导“和他人一起游戏、和音乐一起游戏、和玩具一起游戏” 的多元化精神,游戏让孩子的思维彻底活跃。幼儿用语言、身体动作及借助身边的操作材料做音乐游戏,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尝试玩玩、唱唱、跳跳、自编、自创等,在活动中随时捕捉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成为儿童游戏的“玩伴”。用游戏的方式方法来组织开展各种幼儿音乐活动,有艺术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区域艺术游戏活动、晨间活动时的音乐游戏、打击乐音乐教育活动、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的音乐游戏活动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具有“健康、快乐、活泼、灵动”的个性。把《指南》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落实,把《指南》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要捕捉孩子真实的问题,扎实认真的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我们专业素质,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在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才是符合幼儿接受特点的方式,通过《指南》在一日生活中的融入,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幼儿在快乐与自由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成长的大门,在快乐的今天中成就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康庆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学游戏应用初探〔J〕;昆山科技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