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本文对状态反射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所起作用的进行了分析,采用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曾突破21米成绩的优秀铅球运动员在同一比赛中的投掷技术动作进行了三维运动学分析处理,通过运动员在投出最好成绩和最劣成绩是相关技术参数的分析,指出了头部动作的变化是造成铅球成绩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揭示了头部不同程度的上抬、扭转和侧屈在推掷的预加速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都对运动员技术动作造成了不同的影响,从而使运动成绩出现起伏。
关键词 状态反射 体育运动 伸肌紧张性
一、前言
所谓状态反射是指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根据机电研究的结果,发现人的状态反射的规律是:
(一)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因此四肢伸直、背部挺直。
(二)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上、下肢屈肌及腹肌紧张性相对加强),因此四肢弯曲。
(三)头部侧倾或扭转,引起同侧上、下肌紧张性减弱。在正常人身上,由于高位中枢的存在,往往使这种反射不易表现出来,不易为人所觉察,因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虽然这些反射引起的肌力的增减所产生的直接作用并不明显,但由这些反射所引起的机体变化,对运动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始终贯穿于整个运动过程之中,某一个环节出现偏差,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任务的完成,而最终直接或间接地都会影响到运动成绩。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调查访问法。
三、结果与分析
状态反射在各项体育运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一)短跑
在短跑中,头部动作对蹲踞式起跑技术有着直接的影响,头部的屈伸程度不适当(过高或过低),将直接影响到最出发的身体前倾角度。在起跑时,由于头部突然或过早地抬起,会反射性地引起上肌及背部伸肌张力上升,下肌伸肌张力下降,只是动作出现停顿现象和上体过早抬起,反之,若过分低头,则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上肢及背部伸肌张力下降,上肢伸肌张力上升,从而产生较大的前旋,这样就是起跑速度得不到发挥。
途中跑技术是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与状态反射有着密切的关系,途中跑技术要求通过梗头来固定头部,如果低头就会造成上体过分前倾,影响大腿前摆幅度而使步长缩小,如果仰头,造成身体过分后仰,髋关节后坐,后蹬不充分,从而加大了后蹬角度,增加了后蹬产生的垂直分力,身体重心上下起伏的幅度加大,影响后蹬效果。而如果头侧屈,则会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减弱,导致用力不平衡,跑不成一条直线,影响起跑速度。
(二)跳跃项目
在跳跃项目中,头部动作的作用也是意义重大,在背越式跳高中,从起跳到落地,头部动作的变化对跳高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起跳时头要上顶,使身体起跳瞬间沿纵轴向上移动,加大腾起角,从而获得更大的垂直角度,如果起跳时低头或后仰,都会因为状态反射的作用导致起跳不充分,重心的垂直速度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而头向横杆方向侧屈会造成倒体过早。起跳后,头应转向向前伸展的起跳腿异侧臂,使其伸肌紧张性加强,向上更为充分的伸展,使肩部越过横杆,当肩部越过横杆后,头部应及时后仰,这样可反射性地引起屈肌群放松,伸肌群紧张用力,容易形成完美的挺胸、展腹、抬臀、屈膝、小腿自然下垂的“桥”型动作,形成明显的背弓。以便在最为理想的人体重心低于横杆的情况下顺利过杆,否则,如果梗头或低头,都会破坏背弓的形成,从而造成臀部或背部碰杆使试跳失败,最后当臀部过杆后应低头收腹,使屈肌紧张,伸肌放松,从而得以自然地做出含胸、收腹、抬大腿、上举小腿的类似于“肩肘倒立”的动作,避免小腿碰杆。
(三)投掷项目
在投掷项目中,状态反射也自始至终都在影响着技术动作的有效发挥,例如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整个推掷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受状态反射作用的影响,在滑步阶段,头部动作不合理就造成团身不紧,肢体某些应处于放松状态的肌肉出现不必要的紧张,影响滑步动作,造成滑步过大或过小,从而影响铅球的运行速度或无法为最后用力提供有利的身体姿势。同样,状态反射还可以影响到过渡阶段的顺利完成,延长过渡阶段的时间,使铅球原有的速度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在最后用力阶段,如果能充分状态反射作用,就会增大蹬地力量和增大投掷臂伸肌的紧张性,从而提高推铅球力量以及使投掷臂充分前伸,提高出手点来提高运动成绩。
四、结论与建议
(一)头颈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状态反射是关系到运动成绩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对各个运动项目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合理的头部变化对运动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对状态反射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好头部动作,有意识地利用头部的先天反射作用为自己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步标,等: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谷淑梅.试论头颈状态对体操动作的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1996.2.
[3] 施加兴.头部位置在田径教学中的重要性[J].
摘 要 本文对状态反射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所起作用的进行了分析,采用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曾突破21米成绩的优秀铅球运动员在同一比赛中的投掷技术动作进行了三维运动学分析处理,通过运动员在投出最好成绩和最劣成绩是相关技术参数的分析,指出了头部动作的变化是造成铅球成绩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揭示了头部不同程度的上抬、扭转和侧屈在推掷的预加速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都对运动员技术动作造成了不同的影响,从而使运动成绩出现起伏。
关键词 状态反射 体育运动 伸肌紧张性
一、前言
所谓状态反射是指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根据机电研究的结果,发现人的状态反射的规律是:
(一)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因此四肢伸直、背部挺直。
(二)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上、下肢屈肌及腹肌紧张性相对加强),因此四肢弯曲。
(三)头部侧倾或扭转,引起同侧上、下肌紧张性减弱。在正常人身上,由于高位中枢的存在,往往使这种反射不易表现出来,不易为人所觉察,因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虽然这些反射引起的肌力的增减所产生的直接作用并不明显,但由这些反射所引起的机体变化,对运动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始终贯穿于整个运动过程之中,某一个环节出现偏差,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任务的完成,而最终直接或间接地都会影响到运动成绩。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调查访问法。
三、结果与分析
状态反射在各项体育运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一)短跑
在短跑中,头部动作对蹲踞式起跑技术有着直接的影响,头部的屈伸程度不适当(过高或过低),将直接影响到最出发的身体前倾角度。在起跑时,由于头部突然或过早地抬起,会反射性地引起上肌及背部伸肌张力上升,下肌伸肌张力下降,只是动作出现停顿现象和上体过早抬起,反之,若过分低头,则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上肢及背部伸肌张力下降,上肢伸肌张力上升,从而产生较大的前旋,这样就是起跑速度得不到发挥。
途中跑技术是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与状态反射有着密切的关系,途中跑技术要求通过梗头来固定头部,如果低头就会造成上体过分前倾,影响大腿前摆幅度而使步长缩小,如果仰头,造成身体过分后仰,髋关节后坐,后蹬不充分,从而加大了后蹬角度,增加了后蹬产生的垂直分力,身体重心上下起伏的幅度加大,影响后蹬效果。而如果头侧屈,则会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减弱,导致用力不平衡,跑不成一条直线,影响起跑速度。
(二)跳跃项目
在跳跃项目中,头部动作的作用也是意义重大,在背越式跳高中,从起跳到落地,头部动作的变化对跳高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起跳时头要上顶,使身体起跳瞬间沿纵轴向上移动,加大腾起角,从而获得更大的垂直角度,如果起跳时低头或后仰,都会因为状态反射的作用导致起跳不充分,重心的垂直速度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而头向横杆方向侧屈会造成倒体过早。起跳后,头应转向向前伸展的起跳腿异侧臂,使其伸肌紧张性加强,向上更为充分的伸展,使肩部越过横杆,当肩部越过横杆后,头部应及时后仰,这样可反射性地引起屈肌群放松,伸肌群紧张用力,容易形成完美的挺胸、展腹、抬臀、屈膝、小腿自然下垂的“桥”型动作,形成明显的背弓。以便在最为理想的人体重心低于横杆的情况下顺利过杆,否则,如果梗头或低头,都会破坏背弓的形成,从而造成臀部或背部碰杆使试跳失败,最后当臀部过杆后应低头收腹,使屈肌紧张,伸肌放松,从而得以自然地做出含胸、收腹、抬大腿、上举小腿的类似于“肩肘倒立”的动作,避免小腿碰杆。
(三)投掷项目
在投掷项目中,状态反射也自始至终都在影响着技术动作的有效发挥,例如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整个推掷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受状态反射作用的影响,在滑步阶段,头部动作不合理就造成团身不紧,肢体某些应处于放松状态的肌肉出现不必要的紧张,影响滑步动作,造成滑步过大或过小,从而影响铅球的运行速度或无法为最后用力提供有利的身体姿势。同样,状态反射还可以影响到过渡阶段的顺利完成,延长过渡阶段的时间,使铅球原有的速度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在最后用力阶段,如果能充分状态反射作用,就会增大蹬地力量和增大投掷臂伸肌的紧张性,从而提高推铅球力量以及使投掷臂充分前伸,提高出手点来提高运动成绩。
四、结论与建议
(一)头颈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状态反射是关系到运动成绩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对各个运动项目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合理的头部变化对运动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对状态反射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好头部动作,有意识地利用头部的先天反射作用为自己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步标,等: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谷淑梅.试论头颈状态对体操动作的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1996.2.
[3] 施加兴.头部位置在田径教学中的重要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