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文章在谈到提高历史教师素质和丰富课堂教学时常会提到专业历史教学杂志的作用。本人从教以来,除了几种专业历史教学杂志对我影响极大之外,影响很大的还有几本非历史教学杂志,特别是从2008年以来订阅的《随笔》。下面就来和广大同仁分享一下《随笔》对我的帮助作用。
一、补充史料,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注重新材料及由新材料创设的新情境,而新史观也要靠新史料来体现。作为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即使有当今至为便捷的网络手段以及极为易得的几乎无限量的电子书籍,但是囿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学识水平、资料检索能力,都使得以上看似无限的资料来源在作用上大打折扣。专业历史教学杂志因其出自众人之手,资料丰富远较个人所能,当然可以作为一个新史料的来源。不过作者中多为中学教师,论对教学的认识恐怕还在一些闭门造车的高校教师之上,但谈到资料的检索、收集、整理以及辨析能力仍显不足。
《随笔》中的文章因其作者的自身素质及史学素养,在文章中引用的史料是很有价值的,其中有很多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平常难以见到更难以找到。
两篇是谈苏联解体的。在讲到这一内容时我引用了其中的一些材料。
不可无休止地利用人民的信任。我们共产党员,每个人都应当像蜜蜂一样地去培植人民的信任。我们好像是布道的神甫,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只有我们极能忍耐的俄国人民能够忍受,可是靠这种忍耐成不了大事。我们又不是神甫,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
赫鲁晓夫的这一段话我拿来作“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导入,让学生判断是谁说的,为什么会这么说?
1933年到1934年,还有战争期间和战争以后,都闹开了饥荒。那往往是全家饿死,甚至全村死绝。
1958年以后,(苏联)垦区产量即徘徊不前,1963年更是急剧下降。这一年全国的人均粮食产量为483公斤,甚至低于俄国1913年人均540公斤的水平。无奈之下,只得作出到国外大量采购粮食的决定。为此动用了国家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372.2吨)。
1972年苏联爆发严重的农业危机。这一年,到国外采购粮食近3000万吨,一举打破世界的粮食平衡。1975年粮食歉收,苏联为增加粮食进口,只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举债,并且动用本国的外汇储备。《赫鲁晓夫一语道破天机》(2010.1即2010年第1期,下同)和《盖达尔的盛世》(2010.5)
二、修正教材观点
中学历史教材不论是当年人教版一统天下还是现在新课程教材数家共鸣,都还是不可避免地有大到史观评价上的失误甚至错误,小到史实上的失真或错讹。我们中学教师平时细心阅读、仔细比对当然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但是,问题是多方面的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未知性,另一方面作为中学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和史识能力及工作的压力也使得我们难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随笔》中有好些文章通过对史料的发掘提出的一些观点有利于修正和丰富教材观点。
林则徐在我们的教材中一直是形象高大,即使说到他的思想中有封建纲常色彩,那也是有其历史原因,并不改英雄本色。但是已经到了近代,如果仅在国内比较,那也只能是瘸子里面选将军,不能说明什么。在教学中,我引用了《英夷不怕林则徐》(2010.2)和《大梦谁先觉——从渡边华山的西学之路反思林则徐的功过是非》(2011.1)中的一些材料来向学生展现全面真实的林则徐。
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白来送死。
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
美利坚并无国主,只分置二十四处头人,碍难便行传檄。
“夷兵除枪炮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紧,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力,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这些是林则徐当时对西方的认识水平。可是比起当时认为有林则徐在英国就不会得逞的很多人来说,林则徐依然还是比他们要高、比他们更清醒。
三、加强史料研习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日常教学和备课中的史料研习应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高中学生也应有一定的史料研习训练。但是普通中学历史教师对大学时的历史专业训练早已有了生疏之感,加上中学应试教育的繁重压力及环境等的不配合,都使得史料研习方面的训练几乎没有。有意识、主动的进行史料研习训练固然必要,但是质量和效率又很难有保证。《随笔》中有关史料研习的文章还是有些的。
“1949年底至1950年初,毛泽东访问苏联。12月16日到达莫斯科后的当天晚上六点,斯大林在克林姆林宫会见了毛泽东,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谈话。参加会见的中方翻译是师哲先生,苏方翻译是费德林先生。对参加会见和谈话的人物,两人在回忆录中的说法就有很大不同。师哲说参加会谈的有苏共全体政治局委员,费德林印象是除了斯大林和毛泽东外,只有双方的两位翻译。而根据中苏双方两份档案记录一致说明他们两人说的都不对。”
通过《回忆与档案》(2010.3)中的这段材料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现象:同一件事即使是亲历者的记忆与表述也是有可能不对的。可见完全再现历史真相是极为困难的事。这更警醒我们,即使是当事人的叙述这种史料也要详加甄别才能使用。
《二次革命后的黄兴》(2010.4)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爬梳揭出黄兴许多阴暗骇人的史实,并提出宋教仁一案的真凶有可能是黄兴和孙中山这一惊人结论。读完此文,我们即使对其推论有存疑态度,但对其中的史料分析也会印象极深。
我们知道作为艺术家要达到更高境界需要文史哲知识,科学家要达到更高层次需要文史哲知识进入其知识框架起作用,政治家要实现真正精英作用要打通各阶层。那么,对于不求杰出但追求优秀的历史教师来说,多阅读些文史哲方面的非历史教学杂志,不仅不能当做是一种更高的要求,而且应当是一种基本的要求。
(江苏省海安县中学)
一、补充史料,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注重新材料及由新材料创设的新情境,而新史观也要靠新史料来体现。作为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即使有当今至为便捷的网络手段以及极为易得的几乎无限量的电子书籍,但是囿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学识水平、资料检索能力,都使得以上看似无限的资料来源在作用上大打折扣。专业历史教学杂志因其出自众人之手,资料丰富远较个人所能,当然可以作为一个新史料的来源。不过作者中多为中学教师,论对教学的认识恐怕还在一些闭门造车的高校教师之上,但谈到资料的检索、收集、整理以及辨析能力仍显不足。
《随笔》中的文章因其作者的自身素质及史学素养,在文章中引用的史料是很有价值的,其中有很多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平常难以见到更难以找到。
两篇是谈苏联解体的。在讲到这一内容时我引用了其中的一些材料。
不可无休止地利用人民的信任。我们共产党员,每个人都应当像蜜蜂一样地去培植人民的信任。我们好像是布道的神甫,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只有我们极能忍耐的俄国人民能够忍受,可是靠这种忍耐成不了大事。我们又不是神甫,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
赫鲁晓夫的这一段话我拿来作“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导入,让学生判断是谁说的,为什么会这么说?
1933年到1934年,还有战争期间和战争以后,都闹开了饥荒。那往往是全家饿死,甚至全村死绝。
1958年以后,(苏联)垦区产量即徘徊不前,1963年更是急剧下降。这一年全国的人均粮食产量为483公斤,甚至低于俄国1913年人均540公斤的水平。无奈之下,只得作出到国外大量采购粮食的决定。为此动用了国家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372.2吨)。
1972年苏联爆发严重的农业危机。这一年,到国外采购粮食近3000万吨,一举打破世界的粮食平衡。1975年粮食歉收,苏联为增加粮食进口,只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举债,并且动用本国的外汇储备。《赫鲁晓夫一语道破天机》(2010.1即2010年第1期,下同)和《盖达尔的盛世》(2010.5)
二、修正教材观点
中学历史教材不论是当年人教版一统天下还是现在新课程教材数家共鸣,都还是不可避免地有大到史观评价上的失误甚至错误,小到史实上的失真或错讹。我们中学教师平时细心阅读、仔细比对当然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但是,问题是多方面的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未知性,另一方面作为中学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和史识能力及工作的压力也使得我们难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随笔》中有好些文章通过对史料的发掘提出的一些观点有利于修正和丰富教材观点。
林则徐在我们的教材中一直是形象高大,即使说到他的思想中有封建纲常色彩,那也是有其历史原因,并不改英雄本色。但是已经到了近代,如果仅在国内比较,那也只能是瘸子里面选将军,不能说明什么。在教学中,我引用了《英夷不怕林则徐》(2010.2)和《大梦谁先觉——从渡边华山的西学之路反思林则徐的功过是非》(2011.1)中的一些材料来向学生展现全面真实的林则徐。
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白来送死。
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
美利坚并无国主,只分置二十四处头人,碍难便行传檄。
“夷兵除枪炮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紧,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力,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这些是林则徐当时对西方的认识水平。可是比起当时认为有林则徐在英国就不会得逞的很多人来说,林则徐依然还是比他们要高、比他们更清醒。
三、加强史料研习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日常教学和备课中的史料研习应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高中学生也应有一定的史料研习训练。但是普通中学历史教师对大学时的历史专业训练早已有了生疏之感,加上中学应试教育的繁重压力及环境等的不配合,都使得史料研习方面的训练几乎没有。有意识、主动的进行史料研习训练固然必要,但是质量和效率又很难有保证。《随笔》中有关史料研习的文章还是有些的。
“1949年底至1950年初,毛泽东访问苏联。12月16日到达莫斯科后的当天晚上六点,斯大林在克林姆林宫会见了毛泽东,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谈话。参加会见的中方翻译是师哲先生,苏方翻译是费德林先生。对参加会见和谈话的人物,两人在回忆录中的说法就有很大不同。师哲说参加会谈的有苏共全体政治局委员,费德林印象是除了斯大林和毛泽东外,只有双方的两位翻译。而根据中苏双方两份档案记录一致说明他们两人说的都不对。”
通过《回忆与档案》(2010.3)中的这段材料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现象:同一件事即使是亲历者的记忆与表述也是有可能不对的。可见完全再现历史真相是极为困难的事。这更警醒我们,即使是当事人的叙述这种史料也要详加甄别才能使用。
《二次革命后的黄兴》(2010.4)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爬梳揭出黄兴许多阴暗骇人的史实,并提出宋教仁一案的真凶有可能是黄兴和孙中山这一惊人结论。读完此文,我们即使对其推论有存疑态度,但对其中的史料分析也会印象极深。
我们知道作为艺术家要达到更高境界需要文史哲知识,科学家要达到更高层次需要文史哲知识进入其知识框架起作用,政治家要实现真正精英作用要打通各阶层。那么,对于不求杰出但追求优秀的历史教师来说,多阅读些文史哲方面的非历史教学杂志,不仅不能当做是一种更高的要求,而且应当是一种基本的要求。
(江苏省海安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