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原油价格的每一次涨跌,都牵动着全球敏感的神经。
2012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上呈下跌之势。今年4月份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基本维持在100-105美元/桶期间震荡,跟去年相比整体下降了10-20美元/桶。
有人认为,短期来看,原油价格下跌,可能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有关——人们还没有从5年前那场金融危机的泥潭中走出来。
也有人认为,从长期来看,石油作为一种化石能源,总量只会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石油价格经调整后肯定还会反弹创新高,过高的油价会使经济发展不堪重负。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不管短期跌还是长期涨,仅凭石油燃烧产生的污染来看,人类必须要找到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新能源——否则,人类将无法生存。
事实上,在寻找新能源的道路上,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着不同的尝试,每个国家都想在新能源竞争中赢得先机。
页岩气撑起美国“能源独立”梦?
“页岩气的出现是促使原油价格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普华永道事务所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页岩气的开发将使国际油价呈长期下调走势。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能源,其化学成分以甲烷为主(占90%或者更多)。页岩气是较难开采的一种天然气。目前,全球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正式开采页岩气。
美国能源部情报局(EIA)报告称,美国可开采的页岩气达862万亿立方英尺,储藏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据推算,这可以满足美国100年的需求。
EIA认为,美国国内天然气年需求量中页岩气所占比例将由2009年的14%提高至2035年的46%。另一方面,预计进口比例将由11%降至1%。EIA甚至还预测,到2020年美国可能会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到2035年,美国将完全实现“能源独立”,不再依赖中东或其他地方的石油,成为能源净出口国。
正是页岩气的出现,让美国“能源独立”的梦想有可能成真,至少美国是这样认为的。
能源是经济的命脉。1973年,在应对石油危机时,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提出“能源独立”的主张。之后,尼克松的继任者们延续了这一理念。
尽管美国认为再过20多年可实现“能源独立”,但也有学者对页岩气的前途并不那么看好。
“页岩气取代不了石油,对全球能源结构的影响有限。”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刊记者说,相比石油和煤炭,全球页岩气的含量实际上相当小,并不会对现有的能源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
还有学者认为,所谓的页岩气催生的“能源独立”只是美国自说自话罢了,未来的能源革命还是要向可再生能源方向发展。
欧洲兴起清洁能源革命
“实际上,目前全球新能源的开发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页岩气为主导的非常规化石能源,另一个则是以风能、光能、生物能等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主席廖宇接受《支点》记者专访时表示,两个流派在投行和金融机构的推动下都很火爆。
相比美国、加拿大热衷于页岩气的开发,廖宇认为欧洲国家更偏向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以德国为例,早在1991年,德国就颁布了《电力入网法》。这是德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规,规定电网经营者需优先购买风电,继而有力地促进了德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在此后20多年内,德国的风电发电量增长了460倍,装机容量占全球近11%,成为名副其实的风电第一大国。
德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清洁能源革命。2000年开始实施的“能源转换计划”,不仅要使德国逐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转向采用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而且还将建立多个贮存系统,以应对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不太稳定的问题。
在“能源转换计划”的推动下,德国的目标是到205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重增加至80%,并将能源消耗减少50%。
“以德国目前发展清洁能源的进展来看,我认为10年之内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德国的主流能源。”廖宇介绍,当前德国的光伏和风能发电量各有约3000万千瓦,约占德国发电总容量的50%。
除了欧洲各国大力推广光伏和风能之外,全球主要国家都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近几年全球对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投入都在大幅增长。
中国寻求新能源突破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面临的能源形势更严峻。”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副教授罗自学认为,能源枯竭对中国的威胁可能来得更早。
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仅及世界的一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占世界人均量的17.1%和13.2% 。加之能源利用技术落后,效率低下,能耗高,枯竭速度可能会比国外更加迅速,能源匮乏的威胁可能来得更早、能源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确定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为中国新能源战略的四个发展重点。不过在罗自学看来,在寻找新能源的道路上,中国还应跑得更快些:中国的页岩气、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储量不及美国、俄罗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又赶不上欧洲国家。
在中国,另一个备受推崇的新能源是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等。
生物质发电也遇到了市场和政策上的阻碍。有专家提出,生物质能源的提取精炼技术已经很完善,但面临的挑战是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缺乏优良的种质资源和规模化种植繁育技术,局部地区甚至还存在“与人争地、与地争粮”的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得以解决。
罗自学认为,总的来讲,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和制造领域,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在研发和应用系统方面尚需要深入研究。 谁是未来新能源的主流?
一边是以页岩气为主的非常规化石能源,一边是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且都表明自己将引发新能源革命,那么,未来的能源体系究竟会怎样发展?
“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全球能源仍会以化石能源为主导。”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虽然化石能源仍是主导能源,但其内部结构会有所调整,即天然气的比重会上升,特别是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的需求会上升,传统煤炭的比重会下降,石油的需求可能会持平或略有下降。
董秀成认为,尽管各国都很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但当前它们的市场成熟度较低,在管线铺建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标准、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传统能源,这导致新能源成本较高,目前仍需要各国政府补贴。如果没有补贴,它们暂时还没有市场,“虽然大家天天喊油价太高,但当前的油价还是比新能源的价格要便宜得多。”
相对可再生能源,董秀成认为页岩气的前景要好一些,“因为它也是化石能源,可利用传统化石能源的基础设施、行业标准等现成设施,成本相对有优势。”
而在廖宇看来,可再生能源才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因为从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来讲,可再生能源更接近环保的最终目的。”
的确,无论是美国的页岩气,加拿大的油砂,还是日本的可燃冰,都属于化石能源,只要燃烧就会继续排放二氧化碳。有学者指出,它们有可能会比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更清洁,但它们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全球二氧化碳实际排放量并不会下降——降下来的仅仅是排放量的增速。
新能源催生两个“重心转移”
“不管怎么说,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以及德国的‘能源转换计划’,改变的不仅仅是能源结构体系,更是在重构全球能源版图。”林伯强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来说,能源若能够独立,就意味着能源安全。能源越安全,意味着经济的层次就会越高。
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中东地区石油产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中心。中东地区也一直处于世界能源版图的中心,成为维持世界石油供需平衡的核心区。
页岩气等新能源的出现,正在打破原有的平衡。当前,对于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学界比较一致的判断是两个“重心转移”,一个是能源消费重心将从西方移向东方,另一个是产供中心将转向欧美地区。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2》(以下简称《展望》)指出,全球能源的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预计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其中,60%的需求增长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
新兴经济体石油消费将继续增长,特别是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的增长,超过了经合组织石油需求的下降幅度,使得各国新政策情景下的石油使用量继续维持较高水平。
《展望》还预计,到2020年左右,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因此,美国石油进口将大幅下降,直至2030年前后,北美地区将成为石油净出口地区。这一发展趋势将推动国际石油贸易方向加速转向亚洲,促使从中东到亚洲各市场的战略通道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如果世界能源版图出现这一巨变,中国一定不能置身事外。”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提醒,对这种变局,中国应高度关注研究,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设计自己的战略。
新能源的路还很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建立在资源消耗基础上的发展不是长久之策,全球能源的消费目前仍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几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新型经济体的技术、经济实力的增强,全球能源秩序会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态。”罗自学虽然看好新能源的未来,但他同时也认为,新能源的路还很长。
新能源研发的技术科技成分含量较高,其产业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积累。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例,与同类技术相比,它们的生产成本比化石燃料高得多。如以燃煤发电成本为1,则小水电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2倍,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为煤电的1.5倍,风力发电成本为煤电的1.7倍,光伏发电为煤电的11-18倍,大大削弱了它的经济竞争力。
“开发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寿命长的可再生能源转换利用与发电技术和装置是决定能否实现新能源预期目标的关键。”董秀成认为,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加大了支持基础研究的力度,中国也必须加大在此领域内的支持力度。
他提出,一方面中国对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探索性想法要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广泛培养有可能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变革性进展的突破点,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摒弃计划经济时代以行政干预为主的思维方式,不能再重蹈光伏产业覆辙,避免出现新兴产业还未成熟而产能却已严重过剩的局面。(支点杂志2013年8月刊)
2012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上呈下跌之势。今年4月份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基本维持在100-105美元/桶期间震荡,跟去年相比整体下降了10-20美元/桶。
有人认为,短期来看,原油价格下跌,可能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有关——人们还没有从5年前那场金融危机的泥潭中走出来。
也有人认为,从长期来看,石油作为一种化石能源,总量只会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石油价格经调整后肯定还会反弹创新高,过高的油价会使经济发展不堪重负。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不管短期跌还是长期涨,仅凭石油燃烧产生的污染来看,人类必须要找到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新能源——否则,人类将无法生存。
事实上,在寻找新能源的道路上,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着不同的尝试,每个国家都想在新能源竞争中赢得先机。
页岩气撑起美国“能源独立”梦?
“页岩气的出现是促使原油价格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普华永道事务所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页岩气的开发将使国际油价呈长期下调走势。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能源,其化学成分以甲烷为主(占90%或者更多)。页岩气是较难开采的一种天然气。目前,全球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正式开采页岩气。
美国能源部情报局(EIA)报告称,美国可开采的页岩气达862万亿立方英尺,储藏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据推算,这可以满足美国100年的需求。
EIA认为,美国国内天然气年需求量中页岩气所占比例将由2009年的14%提高至2035年的46%。另一方面,预计进口比例将由11%降至1%。EIA甚至还预测,到2020年美国可能会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到2035年,美国将完全实现“能源独立”,不再依赖中东或其他地方的石油,成为能源净出口国。
正是页岩气的出现,让美国“能源独立”的梦想有可能成真,至少美国是这样认为的。
能源是经济的命脉。1973年,在应对石油危机时,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提出“能源独立”的主张。之后,尼克松的继任者们延续了这一理念。
尽管美国认为再过20多年可实现“能源独立”,但也有学者对页岩气的前途并不那么看好。
“页岩气取代不了石油,对全球能源结构的影响有限。”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刊记者说,相比石油和煤炭,全球页岩气的含量实际上相当小,并不会对现有的能源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
还有学者认为,所谓的页岩气催生的“能源独立”只是美国自说自话罢了,未来的能源革命还是要向可再生能源方向发展。
欧洲兴起清洁能源革命
“实际上,目前全球新能源的开发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页岩气为主导的非常规化石能源,另一个则是以风能、光能、生物能等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主席廖宇接受《支点》记者专访时表示,两个流派在投行和金融机构的推动下都很火爆。
相比美国、加拿大热衷于页岩气的开发,廖宇认为欧洲国家更偏向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以德国为例,早在1991年,德国就颁布了《电力入网法》。这是德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规,规定电网经营者需优先购买风电,继而有力地促进了德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在此后20多年内,德国的风电发电量增长了460倍,装机容量占全球近11%,成为名副其实的风电第一大国。
德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清洁能源革命。2000年开始实施的“能源转换计划”,不仅要使德国逐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转向采用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而且还将建立多个贮存系统,以应对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不太稳定的问题。
在“能源转换计划”的推动下,德国的目标是到205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重增加至80%,并将能源消耗减少50%。
“以德国目前发展清洁能源的进展来看,我认为10年之内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德国的主流能源。”廖宇介绍,当前德国的光伏和风能发电量各有约3000万千瓦,约占德国发电总容量的50%。
除了欧洲各国大力推广光伏和风能之外,全球主要国家都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近几年全球对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投入都在大幅增长。
中国寻求新能源突破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面临的能源形势更严峻。”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副教授罗自学认为,能源枯竭对中国的威胁可能来得更早。
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仅及世界的一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占世界人均量的17.1%和13.2% 。加之能源利用技术落后,效率低下,能耗高,枯竭速度可能会比国外更加迅速,能源匮乏的威胁可能来得更早、能源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确定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为中国新能源战略的四个发展重点。不过在罗自学看来,在寻找新能源的道路上,中国还应跑得更快些:中国的页岩气、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储量不及美国、俄罗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又赶不上欧洲国家。
在中国,另一个备受推崇的新能源是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等。
生物质发电也遇到了市场和政策上的阻碍。有专家提出,生物质能源的提取精炼技术已经很完善,但面临的挑战是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缺乏优良的种质资源和规模化种植繁育技术,局部地区甚至还存在“与人争地、与地争粮”的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得以解决。
罗自学认为,总的来讲,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和制造领域,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在研发和应用系统方面尚需要深入研究。 谁是未来新能源的主流?
一边是以页岩气为主的非常规化石能源,一边是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且都表明自己将引发新能源革命,那么,未来的能源体系究竟会怎样发展?
“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全球能源仍会以化石能源为主导。”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虽然化石能源仍是主导能源,但其内部结构会有所调整,即天然气的比重会上升,特别是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的需求会上升,传统煤炭的比重会下降,石油的需求可能会持平或略有下降。
董秀成认为,尽管各国都很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但当前它们的市场成熟度较低,在管线铺建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标准、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传统能源,这导致新能源成本较高,目前仍需要各国政府补贴。如果没有补贴,它们暂时还没有市场,“虽然大家天天喊油价太高,但当前的油价还是比新能源的价格要便宜得多。”
相对可再生能源,董秀成认为页岩气的前景要好一些,“因为它也是化石能源,可利用传统化石能源的基础设施、行业标准等现成设施,成本相对有优势。”
而在廖宇看来,可再生能源才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因为从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来讲,可再生能源更接近环保的最终目的。”
的确,无论是美国的页岩气,加拿大的油砂,还是日本的可燃冰,都属于化石能源,只要燃烧就会继续排放二氧化碳。有学者指出,它们有可能会比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更清洁,但它们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全球二氧化碳实际排放量并不会下降——降下来的仅仅是排放量的增速。
新能源催生两个“重心转移”
“不管怎么说,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以及德国的‘能源转换计划’,改变的不仅仅是能源结构体系,更是在重构全球能源版图。”林伯强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来说,能源若能够独立,就意味着能源安全。能源越安全,意味着经济的层次就会越高。
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中东地区石油产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中心。中东地区也一直处于世界能源版图的中心,成为维持世界石油供需平衡的核心区。
页岩气等新能源的出现,正在打破原有的平衡。当前,对于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学界比较一致的判断是两个“重心转移”,一个是能源消费重心将从西方移向东方,另一个是产供中心将转向欧美地区。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2》(以下简称《展望》)指出,全球能源的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预计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其中,60%的需求增长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
新兴经济体石油消费将继续增长,特别是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的增长,超过了经合组织石油需求的下降幅度,使得各国新政策情景下的石油使用量继续维持较高水平。
《展望》还预计,到2020年左右,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因此,美国石油进口将大幅下降,直至2030年前后,北美地区将成为石油净出口地区。这一发展趋势将推动国际石油贸易方向加速转向亚洲,促使从中东到亚洲各市场的战略通道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如果世界能源版图出现这一巨变,中国一定不能置身事外。”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提醒,对这种变局,中国应高度关注研究,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设计自己的战略。
新能源的路还很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建立在资源消耗基础上的发展不是长久之策,全球能源的消费目前仍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几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新型经济体的技术、经济实力的增强,全球能源秩序会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态。”罗自学虽然看好新能源的未来,但他同时也认为,新能源的路还很长。
新能源研发的技术科技成分含量较高,其产业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积累。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例,与同类技术相比,它们的生产成本比化石燃料高得多。如以燃煤发电成本为1,则小水电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2倍,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为煤电的1.5倍,风力发电成本为煤电的1.7倍,光伏发电为煤电的11-18倍,大大削弱了它的经济竞争力。
“开发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寿命长的可再生能源转换利用与发电技术和装置是决定能否实现新能源预期目标的关键。”董秀成认为,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加大了支持基础研究的力度,中国也必须加大在此领域内的支持力度。
他提出,一方面中国对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探索性想法要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广泛培养有可能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变革性进展的突破点,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摒弃计划经济时代以行政干预为主的思维方式,不能再重蹈光伏产业覆辙,避免出现新兴产业还未成熟而产能却已严重过剩的局面。(支点杂志2013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