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摇篮,我们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笔者对此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七年级;创造性思维能力;策略
本文所用到的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一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突破僵化思维;二是创设生动立体情境,推动发散思维;三是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促进积极探究。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突破僵化思维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追求新知的起点,疑是振奋创新的动力。只要有思考的地方,就存在分歧与质疑,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不断地思考得到锻炼。新课改标准和素质教育下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更加能够培养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中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卓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那么,如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排除心理障碍,培养质疑意识,二是创造质疑环境,培养质疑精神,三是指导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教师需要在平常的教学中,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上更要勇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养成主动质疑的好习惯,认真学习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追根寻底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学习时,学生就《陋室铭》、《爱莲说》里面的“铭”和“说”提出质疑,于是教师趁机让学生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和“说”的特点,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铭刻在碑上叫"墓志铭"。“说”本意是用话来表达意思,引申为介绍,言论,主张,责备,也是文体的一种。教师进而引申了《出师表》中的“表”等的特点。
二、创设生动立体情境,推动发散思维
思维品质自小学阶段开始就一直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情境教学法一直深受学生喜爱且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初中生相较小学生在思维上有所发展,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那么教师在熟悉教材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拓展学生思维,通过创设学生可融入的有效情境引导启发中学生在思维广度上进行延伸尤其是创新思维方面,情、境之中蕴含着理,通过现代教学信息化手段营造生动立体的情境使学生声临其境且因感受而动情。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创设表演情境,营造体验氛围;创设视听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感悟人生道理,通过种种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一课教学时,教师导入前播放相关影视最富张力的片段,课堂上请学生分享自己读完《骆驼祥子》后的收获,教师布置了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变换视角,写课本剧、采访稿、小传等。然后在下一课时,请学生上台表演《骆驼祥子》创编的课本剧,剧中的每一个任务或形象,主人公祥子、祥子的车子、恶大于善的虎妞、祥子的噩梦孙侦探、小福子、刘四爷等等,然后用该人物的语气进行回答,还可以适当添加这些形象(车子)的内心戏,表演要围绕不同形象分几幕展开故事,最后,学生表演过后教师给出题目要求小组合作写一篇探究性小论文。
三、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促进积极探究
培养初中生的思维品质和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的课堂准备和问题引导很重要。教师在把握教材基础上设置好有效提问的探究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并且在教学中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落实好课堂教学,更为高效的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了解初中生当前的思维心理和思维特点。教师的有效性提问首先应当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和面向群体使人人参与,其次是恰当评价并积极回应学生。教师要有意识的营造民主氛围,强化学生主体探究意识;设计新颖导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情感;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引导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自主提问意识。设计问题的策略可以是设置矛盾,激活思维;变直为曲,引人入胜;化难为易,化大为小,总之,教师课堂提问要確定好提问目的,选择好答问对象,提问具有启发性,懂得抓住时机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积极探究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还是有关《骆驼祥子》的教学,教师早前提供给学生《骆驼祥子》的电影,请学生集体观影,之后又请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课堂上,教师提出了探究问题:(1)祥子的悲剧,谁之过?(2)祥子只能堕落吗?祥子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后,请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探究。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提高电影《活着》。给学生们留下课后探究问题:祥子与《活着》中的福贵作简要比较,探讨“活着”的态度?最后,关于《骆驼祥子》的教学很成功。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法。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者、合作者”作用,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瑜.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学园, 2013(36):87-87.
[2]殷志军.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都市家教月刊, 2012(3):10-11.
关键词:语文教学;七年级;创造性思维能力;策略
本文所用到的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一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突破僵化思维;二是创设生动立体情境,推动发散思维;三是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促进积极探究。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突破僵化思维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追求新知的起点,疑是振奋创新的动力。只要有思考的地方,就存在分歧与质疑,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不断地思考得到锻炼。新课改标准和素质教育下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更加能够培养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中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卓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那么,如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排除心理障碍,培养质疑意识,二是创造质疑环境,培养质疑精神,三是指导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教师需要在平常的教学中,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上更要勇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养成主动质疑的好习惯,认真学习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追根寻底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学习时,学生就《陋室铭》、《爱莲说》里面的“铭”和“说”提出质疑,于是教师趁机让学生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和“说”的特点,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铭刻在碑上叫"墓志铭"。“说”本意是用话来表达意思,引申为介绍,言论,主张,责备,也是文体的一种。教师进而引申了《出师表》中的“表”等的特点。
二、创设生动立体情境,推动发散思维
思维品质自小学阶段开始就一直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情境教学法一直深受学生喜爱且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初中生相较小学生在思维上有所发展,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那么教师在熟悉教材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拓展学生思维,通过创设学生可融入的有效情境引导启发中学生在思维广度上进行延伸尤其是创新思维方面,情、境之中蕴含着理,通过现代教学信息化手段营造生动立体的情境使学生声临其境且因感受而动情。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创设表演情境,营造体验氛围;创设视听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感悟人生道理,通过种种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一课教学时,教师导入前播放相关影视最富张力的片段,课堂上请学生分享自己读完《骆驼祥子》后的收获,教师布置了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变换视角,写课本剧、采访稿、小传等。然后在下一课时,请学生上台表演《骆驼祥子》创编的课本剧,剧中的每一个任务或形象,主人公祥子、祥子的车子、恶大于善的虎妞、祥子的噩梦孙侦探、小福子、刘四爷等等,然后用该人物的语气进行回答,还可以适当添加这些形象(车子)的内心戏,表演要围绕不同形象分几幕展开故事,最后,学生表演过后教师给出题目要求小组合作写一篇探究性小论文。
三、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促进积极探究
培养初中生的思维品质和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的课堂准备和问题引导很重要。教师在把握教材基础上设置好有效提问的探究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并且在教学中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落实好课堂教学,更为高效的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了解初中生当前的思维心理和思维特点。教师的有效性提问首先应当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和面向群体使人人参与,其次是恰当评价并积极回应学生。教师要有意识的营造民主氛围,强化学生主体探究意识;设计新颖导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情感;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引导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自主提问意识。设计问题的策略可以是设置矛盾,激活思维;变直为曲,引人入胜;化难为易,化大为小,总之,教师课堂提问要確定好提问目的,选择好答问对象,提问具有启发性,懂得抓住时机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积极探究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还是有关《骆驼祥子》的教学,教师早前提供给学生《骆驼祥子》的电影,请学生集体观影,之后又请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课堂上,教师提出了探究问题:(1)祥子的悲剧,谁之过?(2)祥子只能堕落吗?祥子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后,请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探究。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提高电影《活着》。给学生们留下课后探究问题:祥子与《活着》中的福贵作简要比较,探讨“活着”的态度?最后,关于《骆驼祥子》的教学很成功。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法。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者、合作者”作用,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瑜.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学园, 2013(36):87-87.
[2]殷志军.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都市家教月刊, 201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