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悟,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是思想上的恍然大悟,是思维上的豁然开朗,也是心理上的奇妙感觉,它促使人对生活、世界和人生有新发现,不断有新鲜感,从而获得作为人的人生乐趣。
感悟能力是人必备的能力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提出了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了感悟能力,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产生呼应,才会在写作中升华自己的思想。笔者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浅谈与之相关的三个要素。
兴趣
心理学上定义的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是形成感悟的重要前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阐释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孔子的说法精辟地指出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感悟的起点。兴趣与感悟构成的关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教师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注目的焦点和课后学生谈论的话题。尤其作为语文教师,阅读、写字和语言表达就是在较短时间内最能让学生接受和感兴趣的外在条件。因此,每一堂课,笔者都会精心准备,上课之前都会做一遍基本功训练:看看课文读熟与否,表情达意是否准确;课文的难重点弄清楚与否;新课的导入是否有新意,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板书设计能否做到简洁、美观;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了如指掌。有了这些准备,就能够从容地上讲台发挥自己的优势,用精品课堂、用教学激情点燃每个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形成感悟的必备条件。达尔文在自然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功于观察。他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
由此可见,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帮助人在自然界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在生活中产生触发感悟的灵感点,从而生发思想和心灵深层次的领悟,形成感悟能力。
因此,语文学习离不开观察。当学生对课本及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细致思考时,就会对知识有比较完整、纵深的认识,因此能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
例如,学了《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后,我让学生写命题作文《美丽的校園》。学生完成后,我发现大多数写得笼统抽象、空洞无物以及缺乏情感。于是,我便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认真观察,并提示学生用眼睛察看校园的形态色彩,用鼻子吮吸春季校园内的勃勃生机,用耳朵聆听教室内琅琅的读书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才意识到,写文章不能凭空杜撰,而应该注意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就像接通了源头活水,灵感喷涌而出,有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写出的文章质量自然会提高。
积累
感悟的形成方式,一般是渐悟和顿悟两种。渐悟是一个慢慢领悟的过程,细致的观察可促成渐悟。而要实现顿悟,则需要积累。所谓“量的积累,形成质的飞跃”。当知识或者体验这一类感悟的经验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触发思想或心灵的某一点,形成顿悟。
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常常不能理解作品中某一些内涵丰富而深刻的语句和独具艺术特色的人物形象。如果在生活中积累了相似的经验或有过相同的体验,则可能一下子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这就是感悟。应用于写作,则表现为生活的积累触发写作灵感,表达深刻的主题。
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很多学生没有关于家庭生活艰难经历的积累。当他们理解了“赋闲”的意义,想到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没有了生活来源,再联系“奔丧”一词,体会一个人失去母亲的悲伤,才感悟到 “背影”所背负的深意;读《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只有了解托尔斯泰的信仰与追求,才能感悟到他的墓地为什么没有拿破仑、歌德的墓地那样奢华,却仍不失伟大的意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积累要在学生观察生活以及广泛的阅读中实现。学生积累了知识经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融会贯通,就会显著地反映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诗词大会》和《国学小名士》等电视节目,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生背诵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有效提升了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观察和积累都是培养、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去观察探究。在观察中就会发现自己知识的缺乏,又会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兴趣和观察再加上阅读及生活体验,就是积累。兴趣、观察和积累促成了感悟,则又有了新一轮的兴趣、观察和积累。三者循环往复,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感悟能力,深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坚实厚重的语文素养。
感悟能力是人必备的能力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提出了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了感悟能力,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产生呼应,才会在写作中升华自己的思想。笔者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浅谈与之相关的三个要素。
兴趣
心理学上定义的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是形成感悟的重要前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阐释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孔子的说法精辟地指出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感悟的起点。兴趣与感悟构成的关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教师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注目的焦点和课后学生谈论的话题。尤其作为语文教师,阅读、写字和语言表达就是在较短时间内最能让学生接受和感兴趣的外在条件。因此,每一堂课,笔者都会精心准备,上课之前都会做一遍基本功训练:看看课文读熟与否,表情达意是否准确;课文的难重点弄清楚与否;新课的导入是否有新意,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板书设计能否做到简洁、美观;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了如指掌。有了这些准备,就能够从容地上讲台发挥自己的优势,用精品课堂、用教学激情点燃每个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形成感悟的必备条件。达尔文在自然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功于观察。他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
由此可见,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帮助人在自然界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在生活中产生触发感悟的灵感点,从而生发思想和心灵深层次的领悟,形成感悟能力。
因此,语文学习离不开观察。当学生对课本及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细致思考时,就会对知识有比较完整、纵深的认识,因此能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
例如,学了《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后,我让学生写命题作文《美丽的校園》。学生完成后,我发现大多数写得笼统抽象、空洞无物以及缺乏情感。于是,我便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认真观察,并提示学生用眼睛察看校园的形态色彩,用鼻子吮吸春季校园内的勃勃生机,用耳朵聆听教室内琅琅的读书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才意识到,写文章不能凭空杜撰,而应该注意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就像接通了源头活水,灵感喷涌而出,有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写出的文章质量自然会提高。
积累
感悟的形成方式,一般是渐悟和顿悟两种。渐悟是一个慢慢领悟的过程,细致的观察可促成渐悟。而要实现顿悟,则需要积累。所谓“量的积累,形成质的飞跃”。当知识或者体验这一类感悟的经验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触发思想或心灵的某一点,形成顿悟。
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常常不能理解作品中某一些内涵丰富而深刻的语句和独具艺术特色的人物形象。如果在生活中积累了相似的经验或有过相同的体验,则可能一下子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这就是感悟。应用于写作,则表现为生活的积累触发写作灵感,表达深刻的主题。
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很多学生没有关于家庭生活艰难经历的积累。当他们理解了“赋闲”的意义,想到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没有了生活来源,再联系“奔丧”一词,体会一个人失去母亲的悲伤,才感悟到 “背影”所背负的深意;读《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只有了解托尔斯泰的信仰与追求,才能感悟到他的墓地为什么没有拿破仑、歌德的墓地那样奢华,却仍不失伟大的意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积累要在学生观察生活以及广泛的阅读中实现。学生积累了知识经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融会贯通,就会显著地反映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诗词大会》和《国学小名士》等电视节目,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生背诵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有效提升了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观察和积累都是培养、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去观察探究。在观察中就会发现自己知识的缺乏,又会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兴趣和观察再加上阅读及生活体验,就是积累。兴趣、观察和积累促成了感悟,则又有了新一轮的兴趣、观察和积累。三者循环往复,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感悟能力,深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坚实厚重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