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皮质诱导视网膜前新生血管膜形成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hu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自体晶状体皮质与视网膜前新生血管膜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择4~6周健康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采用微创方法穿破小鼠晶状体后囊膜,让其晶状体皮质缓慢释放入玻璃体腔内;对照组在不损伤晶状体的情况下,采用微创方法玻璃体腔内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常规眼部检查和裂隙灯照相.在微创穿破晶状体后囊膜手术后第3、7、14、28 d,分别取眼球进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手术后1~3 d,12只实验眼中,11只眼晶状体相继发生不同程度的白色混浊;另1只眼到实验结束时,未发生晶状体混浊.手术后3 d,玻璃体腔内可见到游离的晶状体皮质碎片,向视网膜靠近,部分接触皮质的视网膜内界膜粗糙,连续性中断;7~14 d视网膜内邻近内界膜的毛细血管扩张、迁移呈泡状突破内界膜,形成视网膜前新生血管膜;28 d,视网膜前邻近的玻璃体腔内能见到厚壁的血管样结构.对照组均未见晶状体混浊和上述病理改变.结论 自体晶状体皮质能诱发视网膜前新生血管膜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闭塞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49例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移植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49例患者中,糖尿病下肢缺血
目的 评价布比卡因微球剂型对大鼠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n=6)、布比卡因组(B组,n=6)、空白微球组(C组,n=24)和微
目的:探讨在内窥镜下经椎弓根内固定并伤椎椎体内植入异种脱蛋白松质骨颗粒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39.2岁;损伤节段为T10~L2,均为单椎
是一部中医临床病理学和证候学方面的不朽专著,在记述诸证之后多附养生法和宣导术以防治疾病.书中所载不仅保存早已失传的很多内容,并对宣导术有诸多发挥,如解释行功的具体做
期刊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家庭病床服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52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家庭病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大脑皮层NSE表达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复苏组、小
目的 探讨我国HBV感染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0201限制性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HBcAg(18~27)V/I变异体的病毒学背景特点.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enBank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2型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和糖尿病患者特异性量表,以方便抽样方法调查116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对结果进行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升高大鼠眼内压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
砌体中出现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还造成房屋渗漏,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也会给房屋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