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创新”的“新”,意味着发现和超越,意味着打破常规。新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每一位基础教育者,都在这场大的变革中大胆尝试、不断探索,实现新的跨越,让我们的美术课堂不再是“安静”的,而是要充满活力和生机。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呢?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本人也正是以其为已任,下面把自己的认识及做法谈之一二。
一、练习方式“新”,体验“双手协作”的乐趣
传统的绘画教学中,学生往往习惯于右手绘画,而忽略了左手的参与性,甚至认为用左手执笔作画是不正确的。美国哈佛大学在“零点计划”研究中发现:一些习惯于左手的儿童往往是绘画的天才,他们少拘束,对视觉传达信息有卓越的记忆力,专家们得出结论:这些习惯于左手的儿童右脑半球较发达,而右脑半球与知觉、想象、空间有关,具有绘画的、音乐的、舞蹈的、几何的能力,由于右脑神经交叉控制人体右边的运动器官的操作,因此,左手的操作与训练对促进右脑神经功能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在美术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多用左手参与绘画,使右脑半球得到充分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促进大脑两半球平衡发展。
培养孩子左手参与绘画应从他们刚接触绘画开始,首先让小朋友明白:绘画不仅可以用右手执笔,也可以左手执笔,并且可以左右手同时执笔进行。在绘画过程中,老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左右手合作及分工问题。一般来说:在绘画中学生认为较困难的部分可由右手完成,简单的部分由左手或左右手协作完成。
二、训练方法“新”,感受“异想天开”的乐趣
创造性思维训练能有效的开拓和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效用性,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联想”训练法,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方式一:图形联想训练。教师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出 图形,让学生展开联想,说说老师刚才在空中画的是什么?有的同学说老师画的是卷卷的头发,又有的同学说老师画的是龙卷风、毛线、蜗牛……利用图形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绿色的背景上画上一个红色的小圆圈,由此让同学展开联想:由这张画你会想到什么?有的同学说绿色的大树林里小朋友们放飞了一只红色的气球、有的同学认为这是绿色的海洋里鱼娃娃们吐的小水泡、绿色的草原上升起的红太阳……
方式二:添画联想训练。教师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线条或图形,让孩子们大胆的进行联想进行添画,补充画面,比比谁完成的作品更生动更有创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联想训练,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大大的提高了,思维也更活跃了,创造出来的作品形象更活泼有趣、更具有想象性和趣味性。
2.转换训练法,提高学生的空间创想能力
例如,教学《画小鸡》一课时,师先出示范图,让学生对图形进行转换练习:把向左的小鸡改为向右的,向右的小鸡改画为向左的,画面左边的背景改画在右边,右边的背景改画在左边。也可利用写生训练,教师先把写生的物体倒挂,然后让学生画出正立的形象。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改变学生思维的常规模式,有力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三、练习材料“新”,尝试“个性化创作”的乐趣
瑞士心理学家波亚杰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的材料,然后由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较差,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单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它们感到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拓展创作的工具和材料,引发学生兴趣。
四、课后延伸“新”,尽享五彩生活的乐趣
我们过去太看重课堂,这种把课堂和生活截然分开的结果使得学生越学越烦,美术教学之路越走越窄。现代新课程要求教学的内容回归到生活中去,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学美术,把生活经验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体现“美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就在身边,感受到它的趣味和作用!
传统的美术教学,结课的方式往往是展览学生的美术作品,以这种形式结课,不等于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也并不代表这堂课内容就这样终结,作为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更加注重所学知识的滚动性,培养孩子把书本知识用“活”的意识,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自己的生活中来。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的闪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将看到的是在一个愉悦的环境里,一个充满创造激情的老师,带领一群充满激情的学生,在尽情地享受学习的快乐!
一、练习方式“新”,体验“双手协作”的乐趣
传统的绘画教学中,学生往往习惯于右手绘画,而忽略了左手的参与性,甚至认为用左手执笔作画是不正确的。美国哈佛大学在“零点计划”研究中发现:一些习惯于左手的儿童往往是绘画的天才,他们少拘束,对视觉传达信息有卓越的记忆力,专家们得出结论:这些习惯于左手的儿童右脑半球较发达,而右脑半球与知觉、想象、空间有关,具有绘画的、音乐的、舞蹈的、几何的能力,由于右脑神经交叉控制人体右边的运动器官的操作,因此,左手的操作与训练对促进右脑神经功能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在美术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多用左手参与绘画,使右脑半球得到充分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促进大脑两半球平衡发展。
培养孩子左手参与绘画应从他们刚接触绘画开始,首先让小朋友明白:绘画不仅可以用右手执笔,也可以左手执笔,并且可以左右手同时执笔进行。在绘画过程中,老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左右手合作及分工问题。一般来说:在绘画中学生认为较困难的部分可由右手完成,简单的部分由左手或左右手协作完成。
二、训练方法“新”,感受“异想天开”的乐趣
创造性思维训练能有效的开拓和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效用性,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联想”训练法,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方式一:图形联想训练。教师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出 图形,让学生展开联想,说说老师刚才在空中画的是什么?有的同学说老师画的是卷卷的头发,又有的同学说老师画的是龙卷风、毛线、蜗牛……利用图形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绿色的背景上画上一个红色的小圆圈,由此让同学展开联想:由这张画你会想到什么?有的同学说绿色的大树林里小朋友们放飞了一只红色的气球、有的同学认为这是绿色的海洋里鱼娃娃们吐的小水泡、绿色的草原上升起的红太阳……
方式二:添画联想训练。教师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线条或图形,让孩子们大胆的进行联想进行添画,补充画面,比比谁完成的作品更生动更有创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联想训练,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大大的提高了,思维也更活跃了,创造出来的作品形象更活泼有趣、更具有想象性和趣味性。
2.转换训练法,提高学生的空间创想能力
例如,教学《画小鸡》一课时,师先出示范图,让学生对图形进行转换练习:把向左的小鸡改为向右的,向右的小鸡改画为向左的,画面左边的背景改画在右边,右边的背景改画在左边。也可利用写生训练,教师先把写生的物体倒挂,然后让学生画出正立的形象。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改变学生思维的常规模式,有力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三、练习材料“新”,尝试“个性化创作”的乐趣
瑞士心理学家波亚杰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的材料,然后由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较差,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单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它们感到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拓展创作的工具和材料,引发学生兴趣。
四、课后延伸“新”,尽享五彩生活的乐趣
我们过去太看重课堂,这种把课堂和生活截然分开的结果使得学生越学越烦,美术教学之路越走越窄。现代新课程要求教学的内容回归到生活中去,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学美术,把生活经验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体现“美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就在身边,感受到它的趣味和作用!
传统的美术教学,结课的方式往往是展览学生的美术作品,以这种形式结课,不等于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也并不代表这堂课内容就这样终结,作为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更加注重所学知识的滚动性,培养孩子把书本知识用“活”的意识,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自己的生活中来。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的闪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将看到的是在一个愉悦的环境里,一个充满创造激情的老师,带领一群充满激情的学生,在尽情地享受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