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迟发性深部感染1例报告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无张力修补术已成为腹股沟疝治疗的主要方式。人工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临床少见,工材料一旦发生感染处理更加困难。我科近期收治该类患者1例,经作相应处理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我科护理人员完成烧伤护理工作同时,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后期家庭康复护理,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了出院前的知识教育和培训,对烧伤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全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痛变,探讨CRF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索(iPTH)与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CRF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分别检测颈动脉
混合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临床报道不一。湿热下注型是混合痔的一种中医证型,临床较为常见。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肛门直肠组织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常影响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因此。如何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是肛肠专科的一项重要课题。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笔者应用中药熏洗加微波照射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肝囊性包虫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6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T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CT检查呈现囊肿表现43例,囊内囊改变者27例,钙化者19例,母囊破裂分離者7例,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结论:CT检查对于肝囊性包虫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方便、快捷、准确且能够分别囊肿大小、部位、形态等,值得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缺牙及修复状况。方法:对245位就诊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60人,女性85人;年龄50~80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失牙率81.63%。受检人群中,全牙列缺失率3.5%,牙列缺损率78.78%。单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癌的主要类型,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易早期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及肝组织,故预后差。近年来,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检出率不断增高,我院1999年6月~2007年12月间手术治疗老年肝门部胆管癌共48例,现将诊治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肾活检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快速进展性肾功能衰竭(RPRF)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992-2005年13年中ARF和RPRF患者,肾活检67例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ARF患者,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