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一门三代“日本通”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央视国际网站为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刘芳菲举行了个人博客点击突破千万庆功大会。与此同时为缅怀老教育家、刘芳菲的爷爷刘育新先生,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刘育新纪念文集》。这对于刘芳菲来说,真是双喜临门。
  
  勉励后辈做中日桥梁
  
  打开《刘育新纪念文集》,可以看到刘育新先生为教育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和他的高尚人品,也可以看到他育子有方及一家三代人的中日情结。
  刘育新先生191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36年在哈尔滨留日学生教育所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专业。他入学后刻苦钻研,又获得竞争率很高的文化奖学金。1946年起他在国内从教,并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解放后,他历任吉林省立高级中学校长、长春市教育局长、吉林大学外语系主任、吉林省人民政府教育顾问等职,曾多次当选为长春市人大代表。他在工作岗位上将在日本留学的收获运用于教育事业,他的教育理念得到社会高度评价,是吉林省各界公认的德高望重的教育家。
  刘育新先生由于留学于日本,对中日友好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也对中日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倍感中日关系正常化来之不易,意识到中日世代友好要靠子子孙孙传递接力棒,为此他总是勉励后代为中日友好作出自己的努力,发挥桥梁作用。
  刘育新先生晚年十分怀念度过青春时代的东京,曾三次赴日访旧,每次他都带着儿女追寻当年留学足迹。在早稻田大学,他不胜感慨地伫立在大隈讲堂前;在银座,他目光深沉地凝望着和光钟塔;在日比谷公园,他久久地漫步在当年的露天剧场,抚今思昔,心驰神往……他在给儿女们讲述时代变迁的感受时,总是叮嘱后代要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继往开来。
  如今,刘育新先生虽已乘鹤西去,但他在子孙中播下的中日友好的种子已开花结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育新先生的后代以先辈为光辉榜样,正活跃在中日友好交流的各个领域,为两国世纪友好作出贡献。
  
  传给子女的“接力棒”
  
  
  早在中日两国关系还未正常化的1964年,刘育新就鼓励次子刘光宇报考北京大学东语系日语专业。刘光宇北大毕业后,曾在吉林省外事办公室、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从事中日交流和日本文学研究以及日语教学,并翻译了日本电影剧本《吹口哨的寅次郎》,将日本著名影片搬上中国银幕。1987年和1996年他还以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身份在日本关西学院大学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翻译了许多日本文学作品。
  1978年,在刘育新先生鼓励下,四子刘幸宇和三女刘光赤分别考上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攻读日语。他俩毕业后在北京国家机关和长春高等院校从事中日科技交流和日语教学。刘幸宇于1989年赴日留学,1992年硕士生毕业后在日本商社从事中日经济交流,1994年起在学校法人神户学院从事中日高等院校校际交流和中国留学生指导工作,并曾教授汉语。十几年来,他以中日两国教育、科技、名人等为题材,在两国报刊、学术杂志发表了许多文章,积极配合著名的徐悲鸿研究学者松谷省三先生开展中日文化交流。刘光赤于1985年迁居日本,如今一直在大学从事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现为上智大学、明治大学等校讲师,二十多年来在日本的汉语教育中培养了众多汉语人材,并参与编写词典、教材及汉语教学研究活动。她还多次以在日华人身份出席国际友好交流座谈会。
  
  第三代“开花结果”
  
  
  刘育新先生的孙女、刘光宇之女刘芳菲,自幼受到家族文化氛围的熏陶,对日语情有独钟。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她从长春外国语学校毕业被保送到吉林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学习。大学期间,她连续四年获年级总成绩第一名,多次获得全国日语讲演比赛大奖,还获得日本八潮市市长特别奖。1998年12月,她应邀代表中国青年赴日参加友爱青年国际会议。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后,她主持了中央八频道《影视俱乐部》、音乐频道《经典》等节目,成了著名主持人。她不但以娴熟动听的汉语主持节目,而且以流利的日语和英语主持节目及进行采访。她陆续主持了日语教学节目《学唱日语歌》等,直播第十、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主持2006年、2007年、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等。2000年3月,她用日语采访日本著名反战人士东史郎,2005年1月她用英语采访了柏林爱乐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西蒙·拉特爵士及世界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2007年9月,中曾根康弘前首相率日中世代友好青年代表团来北京访问期间,她在人民大会堂用日语主持了日中世代友好论坛。刘芳菲在《刘育新纪念文集》中《怀念爷爷》一文中写道:“能有今天的发展,和爷爷当年的叮嘱是分不开的。”
  刘育新先生的外孙女、刘光赤之女林夏名受外祖父全家的熏陶,虽然从小就生活在日本,但坚持学习汉语,在学期间积极参加中日交流及国际交流活动,2003年12月作为日本外务省派遣的日本青年交流代表团成员,赴北京、上海、桂林等地进行友好访问。2004年1月,她受日本内阁府派遣,乘第16次世界青年船赴东南亚及非洲各国参加国际青年友好交流。2005年3月,她参加了日本东京青年会议所组织的“绿化黄河两岸”的义务植树活动,赴河南省灵宝市植树造林,并发挥自己的汉语特长,登上讲台为当地的小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课。林夏名现已大学毕业,留在母校的国际交流中心任职。
其他文献
近30年来,随着能量平台、器械平台、显像平台三大手术平台的发展,微创外科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以结直肠癌手术为例,手术方式的五要素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手术入路经历了“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