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战爆发后,美国开始插手南亚事务,约翰逊使团赴印、菲利普斯使团赴印以及孟加拉饥荒中美国的漠然处理,呈现出了罗斯福南亚政策由积极参与到犹豫徘徊中收缩尺度,再到低调淡出的外交轨迹和现实主义的外交逻辑。
[关键词]罗斯福,美国对南亚的政策,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K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6-0059—06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忙于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外交上实行孤立主义,和南亚次大陆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日本在远东侵略范围的扩大,逐渐威胁到美国的利益。至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后,美国彻底放弃了中立立场,南亚次大陆特有的战略价值开始进入美国的视野。但是,从约翰逊使团出使印度,到菲利普斯使团的无功而返,再到美国对孟加拉饥荒的冷淡处理,罗斯福的南亚政策呈现出从积极参与到漠然淡出的发展轨迹。以往对美国南亚政策的研究多着眼于美英特殊关系及罗斯福非殖民化的倾向,认为罗斯福的非殖民化政策属于美国传统外交中的理想主义,在南亚实践中的倒退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屈服。纵观罗斯福的南亚政策,笔者认为其自始至终都是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原则和外交逻辑的充分体现。
一、美国在南亚次大陆的利益
现实主义外交强调“以权力限定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确定对外政策目标”,强调“现存力量和趋势的不可抗力,并坚持认为最明智的选择是接受,并使自己适应这些力量和趋势”。要搞清楚罗斯福南亚政策的实质,必须清楚美国在南亚次大陆的利益。这是解读其外交行为的原点。
1,南亚次大陆的战略地位
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侵略欲望不断膨胀。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精心打造的平衡被彻底打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与德国遥相呼应,欲霸亚洲,侵略扩张已切入到美英在太平洋以东到南亚次大陆的经济圈,甚至美国在美洲的霸权也面临日本的挑战。美日矛盾不断激化。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顺理成章地卷入了战争。为了全面遏制日本的侵略扩张,作为英联邦重要组成部分的印度以其巨大的战争潜力和地缘优势被美国所关注,成为美国牵制日本的重要砝码。
印度具备巨大的战争潜在权力。“潜在权力”是一国用来“构筑军事权力的社会经济要素”,主要包含人口规模、资源财富等内容。印度拥有3.8亿人口,有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的30亿吨铁矿石的储藏量,有至少360亿吨煤、大量锰、矾、铬、铜、镁、钨及潜在的270亿马力水力电气资源。印度的人力资源可以为英帝国提供一支庞大的军队后备力量,这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确定因素。以至于在印度独立后,英国内阁防务委员会仍然惋惜印度的这一潜在价值:“这是我们军事潜力中的一个确定因素。对英国来说,印度是唯一的英国可以赖以支持在远东的大规模行动的基地。”
印度独有的地缘政治优势也十分重要。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自拿破仑以来几百年的大国霸权角逐都是以控制印度洋为重要目标。而印度约有1600公里的土地伸入到印度洋,在“世界上最繁忙的印度洋航线”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大陆上,印度的东北和西部又分别与中国和伊朗相连,中国是远东地区的主要战场,伊朗则是重要的石油产区,这更凸现了印度的地缘战略价值。所以,印度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军重要的军事基地和战争通道,美英军队和大量的军事物资在这里集结,通过海路或陆路分散于太平洋、欧洲和非洲战场,印度成为事关盟军各个战场的重要基地。当然,如此重要的印度也同样是日本征服的一个重要目标。一旦日本控制了这里,势必对美英“全部战争计划造成无法计量的后果,包括加尔各答的丢失和通过缅甸与中国的全部联系的断绝”,而日本在控制印度后势力必将伸展到西印度洋,其结局将是“我们(英美)在中东全部地位的崩溃。这不仅是由于我们(美英)到中东和印度的航线截断,还由于阿巴丹(伊朗)的石油供应线路被阻断,无石油我们就不能维持我们(美英)在印度洋地区的海上和陆地的地位”。因此,英美决不能失去印度,否则那必将是噩梦式的崩溃。
2,美英的零和逻辑
印度这颗英王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也同样刺激着美国的眼球,所以在印度问题上,同盟内部正在走向世界主义的美国和传统殖民霸主英国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权力的博弈。
美国与英国结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败德、日两个法西斯势力,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创造欧洲和亚洲的均势,所以只要德、意、日法西斯没有被击败,同盟就必须维持,这是同盟的底线。而在该底线的基础上,美国追求的是德国失败后欧洲均势的重建,所以美国绝不希望英国在德国的废墟上重现昔日辉煌。从长远的战略来看,美国要实现其终极目标,即成为霸主、成为体系中的唯一大国,也必然要求大量权力从英国转移到美国手中,正如当时美国著名的驻外记者卡尔。冯维冈所说:“大英帝国已经成为历史了……而被大英帝国掌握甚久的权力与世界的领袖地位,这些遗产的继承人就是美国。”
欧洲战争爆发后,美国乘英国无暇东顾之机开始在南亚次大陆加紧政治、经济的渗透。据统计,除了租借和救济物资外,1940年以后美国向印度出口货物量开始较二战之前成倍数增长;而政治上美国对印度的觊觎则体现在罗斯福的非殖民化政策上。英美于1941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可以说是罗斯福非殖民化政策的旗帜,它反对在空间上将世界割裂成势力范围的旧殖民体系,并强调“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而且罗斯福还有针对性地指出:“必须保证《大西洋宪章》的原则适用于全世界——所有的海洋和大陆。”也就是说,这些政策不仅仅是针对德日,同样也指向了老牌殖民霸主英帝国的家产,指向了英帝国生命线——印度。而接下来在《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过程中,英国战时内阁不得不调整态度,让印度成为宣言的签字国之一,这是基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同时也是美国的影响所在。而“罗斯福的殖民地自治设想是建立在由美国的巨大生产能力和实用主义愿望所决定的门户开放政策之上的”。因为罗斯福相信从日薄西山的英联邦中脱离出来的南亚次大陆,一定会为美国提供一个有作为的施展空间。二战爆发后英美的合作和英印危机的升级,恰恰为美国卷入印度事务、攫取权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美国在英印危机中的徘徊
1,插手印度的契机——英印关系危机
印度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息过,而二战的爆发使英印矛盾陡然升级。1939年,印度总督林利思戈在没有和印度各派领导人商议的前提下就代表印度对德国宣战,此举引起印度各党派的强烈不满,反英呼声叠起。1941年,丘吉尔又武断地宣布《大西洋宪章》中有关民族自决和独立的原则不适用于印度,这就更深深地伤害了印度人民的感情。 二战爆发后,国大党拒绝无条件同英国合作,他们要求成立责任内阁,并实现战后独立,声称“没有独立,哪怕是对战后的独立的承诺,没有战时建立一个印度自治的政府,印度人不会全心全意战斗。他们对保卫英帝国不感兴趣,尤其是没有他们的同意就将他们带人战争”。代表印度伊斯兰教徒的穆斯林联盟也强调独立,并要求成立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从印度中分离出去。而对盟国来说最为可怕的则是一部分印度人对日本的支持与依赖。在日本的“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一口号的长期蛊惑下,1942年1月,一些激进的印度民族主义者在日本成立了印度独立联盟会,企图依靠日本的武力赶走英国人,实现民族“独立”。
英国为了调节矛盾提出了克里普斯方案,但遭到印度各党派的拒绝,英印矛盾发展到顶峰。1942年8月,国大党通过“退出印度”决议,批准甘地发动领导群众性斗争,英印当局在运动爆发的第二天逮捕了甘地及国大党大部分成员,国大党同英国的关系彻底破裂。
由于印度具备强大的战争潜力和重要的地缘战略优势,其反法西斯的态度对盟国来说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然而英印矛盾的升级却几乎让印度倒向天平的另一端。所以,美、中等国都以不同的形式和程度参与调节危机中的英印关系,这自然成为美国插手南亚次大陆的契机。
2_拓展权力的试探——从约翰逊使团到菲利普斯使团
1942年3月,乘英国派出克里普斯使团前往印度解决英印危机之机,美国组建了以约翰逊为首的“技术援助印度使团”赴印,声称赴印的目的是开发印度的工业资源以作为盟国在远东和近东的军事基地,实际上则是要促成克里普斯方案在印度通过,解决英印关系危机。作为“总统私人代表”的约翰逊在调停印度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一方面与国大党、穆斯林联盟、无党派人士会谈,了解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积极与克里普斯协商,使之不断对方案进行调整,尽可能地给予印度更多的权利;同时,他还不断向罗斯福建议对丘吉尔施压,对印度实行积极的干预政策。当克里普斯方案即将失败时,他极力建议总统“仔细分析克里普斯的电报,考虑进一步努力与丘吉尔协商”,当克里普斯方案已经失败,印度形势进一步恶化时,他又建议“英国、中国和美国发表太平洋战争目标的联合声明,尤其包含印度的自由、自治和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印度的决议”,同时还强调“为了改变印度对英国承诺的不信任,尤其是在克里普斯失败之后,必须增加美国、中国的分量”。
甘地“退出印度运动”后,英印关系彻底破裂,迫于时局压力,英印双方都希望美国能从中斡旋,这样菲利普斯作为总统私人代表被派往印度。
紧张的英印关系要求菲利普斯的印度之行“必须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满足英国和印度领导人,不偏袒任何一方……只能‘有技巧地’听从双方的意见而不是强压他们接受某些观点”。当然如果时机成熟,菲利普斯个人也不想辜负南亚人民对美国理想主义的期望,即通过美国干预来扩大印度人民的自由。
早在赴印之前,菲利普斯便根据赫尔的指令精神,在伦敦会见了丘吉尔、艾登及印度事务大臣爱默利,了解他们对印度问题的态度。但会谈结果并不理想,爱默利强调的“僵局实际上是印度人自己的事情”已经让菲利普斯预感到了印度之行的困难。到达印度后,菲利普斯积极扩大与各派政治力量的接触,会见了英国总督林利思戈、穆盟领袖真纳和无党派人士拉贾戈帕拉查理等,深入地了解了印度的形势。当然他最希望见到的是狱中的国大党领袖——正在禁食的甘地,但这一要求却遭到了英印当局的多次拒绝。与此同时,菲利普斯及时地将获得的信息汇报给罗斯福,希望在白宫那里获得信心和支持。他认为在印度的英国人“似乎不知道在英国正在变化的态度,不能正视一个自由的印度身份……他们认为印度斯坦和穆斯林政党达到实际上的一致是不可能的,英国一离开印度就会内战”。关于对印度内部政治力量的介绍,他强调,由于“印度各党派之间严格划分……每个党派因此希望在权力机构中占据主导位置。穆斯林的态度尤其值得注意,他的力量正日益增长”。而甘地是“人民崇拜的神,一个完全不切实际的神,但是如果他能够确信英国真诚的渴望看到印度的自由,他可能会同意接近真纳和联盟”。在会见甘地这一问题上,他也曾得到过白宫的一些支持,但由于英国的固执,该要求终未实现。可见,英国虽然允许菲利普斯到印度,但却不希望其靠近英印事务的实质性问题,以避免美国在解决英印危机中扩大自己的影响。无法见到甘地也就意味着无法深入到矛盾的核心,菲利普斯43天的印度之行只能无功而返。
3,权衡下的收缩——总统和首相的较量
《大西洋宪章》的讨论与签署过程可以说是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印度问题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而此后在解决英印危机问题的过程中,总统和首相的较量亦频频上演。总体上讲,丘吉尔的态度是强硬且顽固的,他敏感地认识到罗斯福的非殖民化政策已经触及了大英帝国的根本利益,声称自己“当英国首相的目的,并不是来主持大英帝国解体的!”并坚持“英国虽不想要得到任何新的领土或基地,但打算保持他们原来所有的一切,不通过战争,就不能从英国夺去任何东西”。在丘吉尔强硬的反对声中,罗斯福基于战争整体利益和美国长远利益的考虑,在印度问题上对英国的态度由开始的积极施压转为逐步回缩。
1942年3月10,日本占领仰光,罗斯福当即致信丘吉尔,建议仿效美国历史上邦联临时政府的形式“在印度也建立一个所谓‘临时政府’,由少数代表领导,其中包括不同的阶级、职业、宗教和地区——这个领导的团体将被承认为临时自治领政府”。当克里普斯方案面临破产,约翰逊使团很可能无功而返之时,罗斯福再次对丘吉尔施压,指出:“僵局是由于英国政府不愿在印度人民自治权问题上进行让步而引起的……如果任由现在的协商破裂,只是因为美国人民已经提到的问题,那么随着士兵对我们的陆军或海军的失望,印度将被日本成功占领……假使你不可能推迟克里普斯的返程,你可以给他指令去争取做最后的努力……如果你做了这种努力而克里普斯依旧不能与印度达成一致,那么至少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公众对英国政府所作的努力感到满意,而不会将失败的责任推给英国。”
面对罗斯福的压力,丘吉尔的反应是强烈的,指出印度不能简单模仿美国革命时期的历史,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实际情况也几乎完全不相同,如果就因为表面有相似之处就对之加以应用的话,对指导目前的战争将是很危险的。面对罗斯福因克里普斯方案的指责,丘吉尔更是火冒三丈,“在这样一个严峻斗争的关键时刻,你我之间出现的任何严重分歧都会使我感到痛心,并将大大损害我们两国的关系”。他“警告”罗斯福,如果美国舆论真是处于罗斯福所声称的那种状态,他将准备辞职,去“重新享受私人生活”,但他不会按罗斯福建议的方针行事。 面对德日的猖狂进攻,英美两国在印度的矛盾必须以维系同盟存在为前提,所以面对丘吉尔的强烈反应,罗斯福在试探性的介入印度事务的同时,也在不时地收缩尺度。1942年5月:当约翰逊还在为挽救克里普斯方案而做最后努力时,罗斯福便指示约翰逊“现在卷在不成功的解决问题中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决议所获得的利益”,并向丘吉尔做出印度事务“不关我事”的表态。
鉴于约翰逊使团的失败和太平洋战争形势的好转,美国在派遣菲利普斯使团时显得更加慎重,对印度问题的热情也褪去了不少。还未赴印之前,赫尔就明确地告诉菲利普斯“总统和我及整个政府热切地支持所有独立人民最早实现他们的自由”,但“在目前的紧急状态下,总统和我没有站在英国或印度的任何一方,因为这样做将严重地阻碍我们处理彼此的关系”,强调“不能对英国施加压力……要热情地迎合英国官员以便使他们理解我们是以一种完全友好的方式对待他们的”。当菲利普斯因在会见甘地问题上受阻而求助于罗斯福时,罗斯福的答复是让他自己向林利思戈提出这一申请,但只能靠他个人的努力。这表明美国政府对会见甘地不感兴趣,甚至已经拟好了如果甘地在狱中去世,美国政府应该发表美国部队在印度的政策声明,其主要内容即重申美国部队在印度的任务是援助印度对抗日本侵略,避免参与印度国内的事情。5月初,菲利普斯使团被召回。
三、孟加拉饥荒及对罗斯福南亚政策的认识
1,美国对孟加拉饥荒的麻木
1942年,孟加拉地区的水稻大面积遭受胡麻斑病的侵害,导致农业歉收。1943年夏,该地区出现大规模的饥荒。紧接着1944年,毁灭性的风暴又引起小麦的短缺,孟加拉的饥荒更加严重,无数人畜丧生,人民陷于绝望状态。
面对可怕的饥荒,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一向高举人道主义旗帜的美国身上,加尔各答市市长曾发电报恳求罗斯福帮助:“尖锐的沮丧席卷整个加尔各答市,孟加拉省由于食品短缺几乎全部人口被夺去生命……呼吁您和丘吉尔先生以人道主义的名义立即安排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谷物运输。”时任美国驻印度大使乔治梅若、政治关系顾问默瑞也多次咨询或敦促罗斯福对饥荒给予援助。丘吉尔迫于孟加拉不断恶化的形势也不得不请求罗斯福给予帮助:“在印度,一个令人满意的形势对我们的联合抗日计划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不得不让你考虑分配特殊的船只去印度运送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小麦。”然而,罗斯福对孟加拉饥荒却一直保持低调,面对加尔各答市市长的求助信,美国直接把球踢给了英国,赫尔通知在加尔各答的总领事巴顿:“你应该以你的判断力传递给市长一个恰当的信息,告诉他美国政府负责任的官员没有不留心他所描述的形势。但是,作为市长本身他应该毫无疑问地意识到,谷物的运输是一个取决于许多被战争搞得复杂的因素。市长可能清楚,英属印度当局正努力缓解形势,它可能已经被迫保证英国政府将以非常恰当的方式为这些努力提供方便。”而在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美国政府也始终以缺少船只和包装袋等托词,不曾采取过积极的援助措施。
对于美国官方的这种冷淡,英美印三国人民都强烈表示不满,但对此美国政府也仅仅是由赫尔签署了一个带有冗长的但没有什么具体的援助计划的承诺,并象征性地将100万盎司白银投放在印度市场上,以此繁荣它岌岌可危的经济,这些对缓解孟加拉局势来说毫无实质性的意义。
不能排除大战的紧张形势给援助本身带来的诸多困难,但罗斯福在孟加拉危机中的低调与冷漠,也让我们看到他对孟加拉人民生命的漠视。可见,在以追逐权力为核心的国际政治中,人道主义援助这种非安全目标往往成为大国猎取权力的一种辅助,当其有悖或无益于权力的猎取时,其便会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措施,在孟加拉饥荒问题上,罗斯福政府选择的就是麻木。
2,罗斯福政府南亚政策的实质
纵观罗斯福南亚政策的发展轨迹,从积极参与南亚政治事务到犹豫徘徊中收缩参与尺度,再到在孟加拉危机中低调淡出,充分地体现出了现实主义的外交逻辑——对权力的追求支配国家的思维,国家为权力而竞争。众所周知,罗斯福战时实施的是“先欧后亚”的战略,其基于战时全球战略的高度和战后世界主义的思考,将权力角逐的重心放在了欧洲,其他战场,包括作为太平洋战场后方基地的印度也就自然被放置到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上,同时与英联盟是战时全球战略的基础和底线,在插足南亚的试探中,罗斯福逐渐认识到其在南亚攫取权力所冒的风险——美英同盟破裂可能大于其所攫取到的权力,于是美国向英国妥协,而随着太平洋战场形势的好转,南亚次大陆的战略价值也有所下降,一个牵扯着诸多矛盾的印度成了烫手的山芋,罗斯福低调淡出也就成为必然。
用现实主义解读罗斯福的南亚政策,并不是要对其贴上是非标签,因为决定罗斯福南亚政策的是当时国际体系的结构,无论是从战时全球战略的高度考虑,还是从美国战后世界主义的角度衡量,其都是无可厚非的。所以笔者不认同一些史学家把罗斯福标榜成一个矢志于理想主义,却无奈于现实的压力而不得其志的浪漫诗人。因为“政治家个人的思想原则有时是与公众利益相悖的”。也就是说,作为国家领导人,即使其思想深处存在理想主义的追求,他也没有权利为了维护个人的理想而影响国家的决策,所以考察罗斯福的思想深处理想主义的因素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国际政治并没有实质的意义,更何况在现实的操作上,罗斯福的南亚政策、尤其是其对孟加拉饥荒的处理上已将现实主义的外交逻辑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詹姆斯·伯恩斯在《罗斯福》一书中对罗斯福评价的那样,也许罗斯福的目标不是现实主义的,但主宰罗斯福外交行动的肯定是现实主义。
[关键词]罗斯福,美国对南亚的政策,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K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6-0059—06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忙于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外交上实行孤立主义,和南亚次大陆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日本在远东侵略范围的扩大,逐渐威胁到美国的利益。至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后,美国彻底放弃了中立立场,南亚次大陆特有的战略价值开始进入美国的视野。但是,从约翰逊使团出使印度,到菲利普斯使团的无功而返,再到美国对孟加拉饥荒的冷淡处理,罗斯福的南亚政策呈现出从积极参与到漠然淡出的发展轨迹。以往对美国南亚政策的研究多着眼于美英特殊关系及罗斯福非殖民化的倾向,认为罗斯福的非殖民化政策属于美国传统外交中的理想主义,在南亚实践中的倒退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屈服。纵观罗斯福的南亚政策,笔者认为其自始至终都是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原则和外交逻辑的充分体现。
一、美国在南亚次大陆的利益
现实主义外交强调“以权力限定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确定对外政策目标”,强调“现存力量和趋势的不可抗力,并坚持认为最明智的选择是接受,并使自己适应这些力量和趋势”。要搞清楚罗斯福南亚政策的实质,必须清楚美国在南亚次大陆的利益。这是解读其外交行为的原点。
1,南亚次大陆的战略地位
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侵略欲望不断膨胀。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精心打造的平衡被彻底打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与德国遥相呼应,欲霸亚洲,侵略扩张已切入到美英在太平洋以东到南亚次大陆的经济圈,甚至美国在美洲的霸权也面临日本的挑战。美日矛盾不断激化。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顺理成章地卷入了战争。为了全面遏制日本的侵略扩张,作为英联邦重要组成部分的印度以其巨大的战争潜力和地缘优势被美国所关注,成为美国牵制日本的重要砝码。
印度具备巨大的战争潜在权力。“潜在权力”是一国用来“构筑军事权力的社会经济要素”,主要包含人口规模、资源财富等内容。印度拥有3.8亿人口,有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的30亿吨铁矿石的储藏量,有至少360亿吨煤、大量锰、矾、铬、铜、镁、钨及潜在的270亿马力水力电气资源。印度的人力资源可以为英帝国提供一支庞大的军队后备力量,这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确定因素。以至于在印度独立后,英国内阁防务委员会仍然惋惜印度的这一潜在价值:“这是我们军事潜力中的一个确定因素。对英国来说,印度是唯一的英国可以赖以支持在远东的大规模行动的基地。”
印度独有的地缘政治优势也十分重要。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自拿破仑以来几百年的大国霸权角逐都是以控制印度洋为重要目标。而印度约有1600公里的土地伸入到印度洋,在“世界上最繁忙的印度洋航线”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大陆上,印度的东北和西部又分别与中国和伊朗相连,中国是远东地区的主要战场,伊朗则是重要的石油产区,这更凸现了印度的地缘战略价值。所以,印度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军重要的军事基地和战争通道,美英军队和大量的军事物资在这里集结,通过海路或陆路分散于太平洋、欧洲和非洲战场,印度成为事关盟军各个战场的重要基地。当然,如此重要的印度也同样是日本征服的一个重要目标。一旦日本控制了这里,势必对美英“全部战争计划造成无法计量的后果,包括加尔各答的丢失和通过缅甸与中国的全部联系的断绝”,而日本在控制印度后势力必将伸展到西印度洋,其结局将是“我们(英美)在中东全部地位的崩溃。这不仅是由于我们(美英)到中东和印度的航线截断,还由于阿巴丹(伊朗)的石油供应线路被阻断,无石油我们就不能维持我们(美英)在印度洋地区的海上和陆地的地位”。因此,英美决不能失去印度,否则那必将是噩梦式的崩溃。
2,美英的零和逻辑
印度这颗英王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也同样刺激着美国的眼球,所以在印度问题上,同盟内部正在走向世界主义的美国和传统殖民霸主英国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权力的博弈。
美国与英国结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败德、日两个法西斯势力,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创造欧洲和亚洲的均势,所以只要德、意、日法西斯没有被击败,同盟就必须维持,这是同盟的底线。而在该底线的基础上,美国追求的是德国失败后欧洲均势的重建,所以美国绝不希望英国在德国的废墟上重现昔日辉煌。从长远的战略来看,美国要实现其终极目标,即成为霸主、成为体系中的唯一大国,也必然要求大量权力从英国转移到美国手中,正如当时美国著名的驻外记者卡尔。冯维冈所说:“大英帝国已经成为历史了……而被大英帝国掌握甚久的权力与世界的领袖地位,这些遗产的继承人就是美国。”
欧洲战争爆发后,美国乘英国无暇东顾之机开始在南亚次大陆加紧政治、经济的渗透。据统计,除了租借和救济物资外,1940年以后美国向印度出口货物量开始较二战之前成倍数增长;而政治上美国对印度的觊觎则体现在罗斯福的非殖民化政策上。英美于1941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可以说是罗斯福非殖民化政策的旗帜,它反对在空间上将世界割裂成势力范围的旧殖民体系,并强调“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而且罗斯福还有针对性地指出:“必须保证《大西洋宪章》的原则适用于全世界——所有的海洋和大陆。”也就是说,这些政策不仅仅是针对德日,同样也指向了老牌殖民霸主英帝国的家产,指向了英帝国生命线——印度。而接下来在《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过程中,英国战时内阁不得不调整态度,让印度成为宣言的签字国之一,这是基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同时也是美国的影响所在。而“罗斯福的殖民地自治设想是建立在由美国的巨大生产能力和实用主义愿望所决定的门户开放政策之上的”。因为罗斯福相信从日薄西山的英联邦中脱离出来的南亚次大陆,一定会为美国提供一个有作为的施展空间。二战爆发后英美的合作和英印危机的升级,恰恰为美国卷入印度事务、攫取权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美国在英印危机中的徘徊
1,插手印度的契机——英印关系危机
印度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息过,而二战的爆发使英印矛盾陡然升级。1939年,印度总督林利思戈在没有和印度各派领导人商议的前提下就代表印度对德国宣战,此举引起印度各党派的强烈不满,反英呼声叠起。1941年,丘吉尔又武断地宣布《大西洋宪章》中有关民族自决和独立的原则不适用于印度,这就更深深地伤害了印度人民的感情。 二战爆发后,国大党拒绝无条件同英国合作,他们要求成立责任内阁,并实现战后独立,声称“没有独立,哪怕是对战后的独立的承诺,没有战时建立一个印度自治的政府,印度人不会全心全意战斗。他们对保卫英帝国不感兴趣,尤其是没有他们的同意就将他们带人战争”。代表印度伊斯兰教徒的穆斯林联盟也强调独立,并要求成立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从印度中分离出去。而对盟国来说最为可怕的则是一部分印度人对日本的支持与依赖。在日本的“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一口号的长期蛊惑下,1942年1月,一些激进的印度民族主义者在日本成立了印度独立联盟会,企图依靠日本的武力赶走英国人,实现民族“独立”。
英国为了调节矛盾提出了克里普斯方案,但遭到印度各党派的拒绝,英印矛盾发展到顶峰。1942年8月,国大党通过“退出印度”决议,批准甘地发动领导群众性斗争,英印当局在运动爆发的第二天逮捕了甘地及国大党大部分成员,国大党同英国的关系彻底破裂。
由于印度具备强大的战争潜力和重要的地缘战略优势,其反法西斯的态度对盟国来说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然而英印矛盾的升级却几乎让印度倒向天平的另一端。所以,美、中等国都以不同的形式和程度参与调节危机中的英印关系,这自然成为美国插手南亚次大陆的契机。
2_拓展权力的试探——从约翰逊使团到菲利普斯使团
1942年3月,乘英国派出克里普斯使团前往印度解决英印危机之机,美国组建了以约翰逊为首的“技术援助印度使团”赴印,声称赴印的目的是开发印度的工业资源以作为盟国在远东和近东的军事基地,实际上则是要促成克里普斯方案在印度通过,解决英印关系危机。作为“总统私人代表”的约翰逊在调停印度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一方面与国大党、穆斯林联盟、无党派人士会谈,了解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积极与克里普斯协商,使之不断对方案进行调整,尽可能地给予印度更多的权利;同时,他还不断向罗斯福建议对丘吉尔施压,对印度实行积极的干预政策。当克里普斯方案即将失败时,他极力建议总统“仔细分析克里普斯的电报,考虑进一步努力与丘吉尔协商”,当克里普斯方案已经失败,印度形势进一步恶化时,他又建议“英国、中国和美国发表太平洋战争目标的联合声明,尤其包含印度的自由、自治和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印度的决议”,同时还强调“为了改变印度对英国承诺的不信任,尤其是在克里普斯失败之后,必须增加美国、中国的分量”。
甘地“退出印度运动”后,英印关系彻底破裂,迫于时局压力,英印双方都希望美国能从中斡旋,这样菲利普斯作为总统私人代表被派往印度。
紧张的英印关系要求菲利普斯的印度之行“必须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满足英国和印度领导人,不偏袒任何一方……只能‘有技巧地’听从双方的意见而不是强压他们接受某些观点”。当然如果时机成熟,菲利普斯个人也不想辜负南亚人民对美国理想主义的期望,即通过美国干预来扩大印度人民的自由。
早在赴印之前,菲利普斯便根据赫尔的指令精神,在伦敦会见了丘吉尔、艾登及印度事务大臣爱默利,了解他们对印度问题的态度。但会谈结果并不理想,爱默利强调的“僵局实际上是印度人自己的事情”已经让菲利普斯预感到了印度之行的困难。到达印度后,菲利普斯积极扩大与各派政治力量的接触,会见了英国总督林利思戈、穆盟领袖真纳和无党派人士拉贾戈帕拉查理等,深入地了解了印度的形势。当然他最希望见到的是狱中的国大党领袖——正在禁食的甘地,但这一要求却遭到了英印当局的多次拒绝。与此同时,菲利普斯及时地将获得的信息汇报给罗斯福,希望在白宫那里获得信心和支持。他认为在印度的英国人“似乎不知道在英国正在变化的态度,不能正视一个自由的印度身份……他们认为印度斯坦和穆斯林政党达到实际上的一致是不可能的,英国一离开印度就会内战”。关于对印度内部政治力量的介绍,他强调,由于“印度各党派之间严格划分……每个党派因此希望在权力机构中占据主导位置。穆斯林的态度尤其值得注意,他的力量正日益增长”。而甘地是“人民崇拜的神,一个完全不切实际的神,但是如果他能够确信英国真诚的渴望看到印度的自由,他可能会同意接近真纳和联盟”。在会见甘地这一问题上,他也曾得到过白宫的一些支持,但由于英国的固执,该要求终未实现。可见,英国虽然允许菲利普斯到印度,但却不希望其靠近英印事务的实质性问题,以避免美国在解决英印危机中扩大自己的影响。无法见到甘地也就意味着无法深入到矛盾的核心,菲利普斯43天的印度之行只能无功而返。
3,权衡下的收缩——总统和首相的较量
《大西洋宪章》的讨论与签署过程可以说是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印度问题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而此后在解决英印危机问题的过程中,总统和首相的较量亦频频上演。总体上讲,丘吉尔的态度是强硬且顽固的,他敏感地认识到罗斯福的非殖民化政策已经触及了大英帝国的根本利益,声称自己“当英国首相的目的,并不是来主持大英帝国解体的!”并坚持“英国虽不想要得到任何新的领土或基地,但打算保持他们原来所有的一切,不通过战争,就不能从英国夺去任何东西”。在丘吉尔强硬的反对声中,罗斯福基于战争整体利益和美国长远利益的考虑,在印度问题上对英国的态度由开始的积极施压转为逐步回缩。
1942年3月10,日本占领仰光,罗斯福当即致信丘吉尔,建议仿效美国历史上邦联临时政府的形式“在印度也建立一个所谓‘临时政府’,由少数代表领导,其中包括不同的阶级、职业、宗教和地区——这个领导的团体将被承认为临时自治领政府”。当克里普斯方案面临破产,约翰逊使团很可能无功而返之时,罗斯福再次对丘吉尔施压,指出:“僵局是由于英国政府不愿在印度人民自治权问题上进行让步而引起的……如果任由现在的协商破裂,只是因为美国人民已经提到的问题,那么随着士兵对我们的陆军或海军的失望,印度将被日本成功占领……假使你不可能推迟克里普斯的返程,你可以给他指令去争取做最后的努力……如果你做了这种努力而克里普斯依旧不能与印度达成一致,那么至少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公众对英国政府所作的努力感到满意,而不会将失败的责任推给英国。”
面对罗斯福的压力,丘吉尔的反应是强烈的,指出印度不能简单模仿美国革命时期的历史,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实际情况也几乎完全不相同,如果就因为表面有相似之处就对之加以应用的话,对指导目前的战争将是很危险的。面对罗斯福因克里普斯方案的指责,丘吉尔更是火冒三丈,“在这样一个严峻斗争的关键时刻,你我之间出现的任何严重分歧都会使我感到痛心,并将大大损害我们两国的关系”。他“警告”罗斯福,如果美国舆论真是处于罗斯福所声称的那种状态,他将准备辞职,去“重新享受私人生活”,但他不会按罗斯福建议的方针行事。 面对德日的猖狂进攻,英美两国在印度的矛盾必须以维系同盟存在为前提,所以面对丘吉尔的强烈反应,罗斯福在试探性的介入印度事务的同时,也在不时地收缩尺度。1942年5月:当约翰逊还在为挽救克里普斯方案而做最后努力时,罗斯福便指示约翰逊“现在卷在不成功的解决问题中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决议所获得的利益”,并向丘吉尔做出印度事务“不关我事”的表态。
鉴于约翰逊使团的失败和太平洋战争形势的好转,美国在派遣菲利普斯使团时显得更加慎重,对印度问题的热情也褪去了不少。还未赴印之前,赫尔就明确地告诉菲利普斯“总统和我及整个政府热切地支持所有独立人民最早实现他们的自由”,但“在目前的紧急状态下,总统和我没有站在英国或印度的任何一方,因为这样做将严重地阻碍我们处理彼此的关系”,强调“不能对英国施加压力……要热情地迎合英国官员以便使他们理解我们是以一种完全友好的方式对待他们的”。当菲利普斯因在会见甘地问题上受阻而求助于罗斯福时,罗斯福的答复是让他自己向林利思戈提出这一申请,但只能靠他个人的努力。这表明美国政府对会见甘地不感兴趣,甚至已经拟好了如果甘地在狱中去世,美国政府应该发表美国部队在印度的政策声明,其主要内容即重申美国部队在印度的任务是援助印度对抗日本侵略,避免参与印度国内的事情。5月初,菲利普斯使团被召回。
三、孟加拉饥荒及对罗斯福南亚政策的认识
1,美国对孟加拉饥荒的麻木
1942年,孟加拉地区的水稻大面积遭受胡麻斑病的侵害,导致农业歉收。1943年夏,该地区出现大规模的饥荒。紧接着1944年,毁灭性的风暴又引起小麦的短缺,孟加拉的饥荒更加严重,无数人畜丧生,人民陷于绝望状态。
面对可怕的饥荒,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一向高举人道主义旗帜的美国身上,加尔各答市市长曾发电报恳求罗斯福帮助:“尖锐的沮丧席卷整个加尔各答市,孟加拉省由于食品短缺几乎全部人口被夺去生命……呼吁您和丘吉尔先生以人道主义的名义立即安排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谷物运输。”时任美国驻印度大使乔治梅若、政治关系顾问默瑞也多次咨询或敦促罗斯福对饥荒给予援助。丘吉尔迫于孟加拉不断恶化的形势也不得不请求罗斯福给予帮助:“在印度,一个令人满意的形势对我们的联合抗日计划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不得不让你考虑分配特殊的船只去印度运送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小麦。”然而,罗斯福对孟加拉饥荒却一直保持低调,面对加尔各答市市长的求助信,美国直接把球踢给了英国,赫尔通知在加尔各答的总领事巴顿:“你应该以你的判断力传递给市长一个恰当的信息,告诉他美国政府负责任的官员没有不留心他所描述的形势。但是,作为市长本身他应该毫无疑问地意识到,谷物的运输是一个取决于许多被战争搞得复杂的因素。市长可能清楚,英属印度当局正努力缓解形势,它可能已经被迫保证英国政府将以非常恰当的方式为这些努力提供方便。”而在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美国政府也始终以缺少船只和包装袋等托词,不曾采取过积极的援助措施。
对于美国官方的这种冷淡,英美印三国人民都强烈表示不满,但对此美国政府也仅仅是由赫尔签署了一个带有冗长的但没有什么具体的援助计划的承诺,并象征性地将100万盎司白银投放在印度市场上,以此繁荣它岌岌可危的经济,这些对缓解孟加拉局势来说毫无实质性的意义。
不能排除大战的紧张形势给援助本身带来的诸多困难,但罗斯福在孟加拉危机中的低调与冷漠,也让我们看到他对孟加拉人民生命的漠视。可见,在以追逐权力为核心的国际政治中,人道主义援助这种非安全目标往往成为大国猎取权力的一种辅助,当其有悖或无益于权力的猎取时,其便会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措施,在孟加拉饥荒问题上,罗斯福政府选择的就是麻木。
2,罗斯福政府南亚政策的实质
纵观罗斯福南亚政策的发展轨迹,从积极参与南亚政治事务到犹豫徘徊中收缩参与尺度,再到在孟加拉危机中低调淡出,充分地体现出了现实主义的外交逻辑——对权力的追求支配国家的思维,国家为权力而竞争。众所周知,罗斯福战时实施的是“先欧后亚”的战略,其基于战时全球战略的高度和战后世界主义的思考,将权力角逐的重心放在了欧洲,其他战场,包括作为太平洋战场后方基地的印度也就自然被放置到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上,同时与英联盟是战时全球战略的基础和底线,在插足南亚的试探中,罗斯福逐渐认识到其在南亚攫取权力所冒的风险——美英同盟破裂可能大于其所攫取到的权力,于是美国向英国妥协,而随着太平洋战场形势的好转,南亚次大陆的战略价值也有所下降,一个牵扯着诸多矛盾的印度成了烫手的山芋,罗斯福低调淡出也就成为必然。
用现实主义解读罗斯福的南亚政策,并不是要对其贴上是非标签,因为决定罗斯福南亚政策的是当时国际体系的结构,无论是从战时全球战略的高度考虑,还是从美国战后世界主义的角度衡量,其都是无可厚非的。所以笔者不认同一些史学家把罗斯福标榜成一个矢志于理想主义,却无奈于现实的压力而不得其志的浪漫诗人。因为“政治家个人的思想原则有时是与公众利益相悖的”。也就是说,作为国家领导人,即使其思想深处存在理想主义的追求,他也没有权利为了维护个人的理想而影响国家的决策,所以考察罗斯福的思想深处理想主义的因素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国际政治并没有实质的意义,更何况在现实的操作上,罗斯福的南亚政策、尤其是其对孟加拉饥荒的处理上已将现实主义的外交逻辑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詹姆斯·伯恩斯在《罗斯福》一书中对罗斯福评价的那样,也许罗斯福的目标不是现实主义的,但主宰罗斯福外交行动的肯定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