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思维的调整与转变,在课堂上创设更多学生参与的活动空间,从多方面发展锻炼学生的学科能力。为了让理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更强,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意义;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思辨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落实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最前沿、最核心、最关键的话题。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领学生认识社会、参与公共生活、敬畏生命、领悟悟人生,逐渐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等,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辨析能力[1]。在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表明了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都需要一定的思辨力作为发展素养的基础。由此可见,将思辨性教学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是贯彻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
(二)有利于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单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试层面来看,实施思辨性教学可以更好地落实知识目标。苏州市对于本学科在主观题的考查中经常会出现一种题型—片面型辨析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若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相信对于这类题型的分析解答也能够迎刃而解。其次,能力目标本来就是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辨性教学恰巧能更好地帮助落实这一目标。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思辨力为支撑。
(三)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是思辨性课堂具有的显著特点,教师基于时代发展的趋势,科学设置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后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相互的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生动的、活泼的、精彩的,也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得淋漓尽致。由学生自身归纳总结出的观点,再加上教师适当地点拨引导,最后形成落实到书本上知识点。这样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式,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这种方式远好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蕴含的道理或直接呈现知识点[2]。所以,实施思辨性教学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感受思辨的魅力,勇于思辨。
培养初中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得让学生接触思辨,用感受思辨过程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敢于去想,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敢于去说,把自己的想法当众表达出来。以七年级上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为例,在课程开始,教师就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习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一部份学生的回答是“快乐的”,也有一部份学生的回答是“痛苦的”。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以辩论的形式进行思辨,让“快乐”方的学生就自己的观点提出论据,证明学习是快乐的;让“痛苦”方的学生也提出论据,说出学习造成痛苦的原因。之后,让学生们从分析讨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始,对学习是痛苦还是快乐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以仝正国60岁圆梦大学、“学不可以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为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是一件苦中有乐、亦苦亦乐的事情,更要学生明白终身学习的道理。经过这样的一课,学生不仅通过思考和辩论从自身角度深刻理解“学习”这件事,更因为在上课时不断地自主思考、自我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能够敢于有自己的想法,敢于表达自己,开始勇于思辨。
(二)让学生体会思辨的益处,乐于思辨。
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体会到进行思辨的乐趣,进一步开始乐于思辨。这时就需要对学生的热情加以引导,让学生能深入认识问题,开始能够认清问题的本质,通过对问题核心实质的认识,了解“思”与“辨”的缜密性。比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的教学中,可以从访问调查学生在生活中对互联网的接触和了解入手,让学生思考并列出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网络生活的优缺点,并依此组织学生进行关于互联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通过討论和辩论,让学生知道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的现实;懂得在生活中不可沉迷于网络亦不需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的道理。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看待问题不要浮于表面,应从更深层次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进而以自身体验感受到思辨的乐趣。
(三)让学生理解思辨的意义,善于思辨。
在学生理解思辨,乐于思辨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能从更多角度、更多方向、更多层次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判断,从而善于思辨。例如,在进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中国担当”,接着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社会角度、经济角度、国家角度思考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在思考与探讨中了解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的关系,理解中国的“大国责任”,进而加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自豪感,提高社会责任感。同时,以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思考、分析,不同角度和层次的视角下,对问题的分析、判断会有不同的看法,达到不仅让学生敢于思辨、乐于思辨,还要善于思辨的目的。
三、结语
学生批判性思维、思辨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持续性、综合性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看到成效的,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实现。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渗透思辨性话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思辨,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
[2]刘平.思辨性话题教学及课程构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8).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意义;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思辨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落实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最前沿、最核心、最关键的话题。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领学生认识社会、参与公共生活、敬畏生命、领悟悟人生,逐渐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等,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辨析能力[1]。在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表明了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都需要一定的思辨力作为发展素养的基础。由此可见,将思辨性教学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是贯彻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
(二)有利于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单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试层面来看,实施思辨性教学可以更好地落实知识目标。苏州市对于本学科在主观题的考查中经常会出现一种题型—片面型辨析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若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相信对于这类题型的分析解答也能够迎刃而解。其次,能力目标本来就是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辨性教学恰巧能更好地帮助落实这一目标。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思辨力为支撑。
(三)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是思辨性课堂具有的显著特点,教师基于时代发展的趋势,科学设置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后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相互的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生动的、活泼的、精彩的,也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得淋漓尽致。由学生自身归纳总结出的观点,再加上教师适当地点拨引导,最后形成落实到书本上知识点。这样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式,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这种方式远好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蕴含的道理或直接呈现知识点[2]。所以,实施思辨性教学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感受思辨的魅力,勇于思辨。
培养初中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得让学生接触思辨,用感受思辨过程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敢于去想,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敢于去说,把自己的想法当众表达出来。以七年级上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为例,在课程开始,教师就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习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一部份学生的回答是“快乐的”,也有一部份学生的回答是“痛苦的”。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以辩论的形式进行思辨,让“快乐”方的学生就自己的观点提出论据,证明学习是快乐的;让“痛苦”方的学生也提出论据,说出学习造成痛苦的原因。之后,让学生们从分析讨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始,对学习是痛苦还是快乐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以仝正国60岁圆梦大学、“学不可以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为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是一件苦中有乐、亦苦亦乐的事情,更要学生明白终身学习的道理。经过这样的一课,学生不仅通过思考和辩论从自身角度深刻理解“学习”这件事,更因为在上课时不断地自主思考、自我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能够敢于有自己的想法,敢于表达自己,开始勇于思辨。
(二)让学生体会思辨的益处,乐于思辨。
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体会到进行思辨的乐趣,进一步开始乐于思辨。这时就需要对学生的热情加以引导,让学生能深入认识问题,开始能够认清问题的本质,通过对问题核心实质的认识,了解“思”与“辨”的缜密性。比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的教学中,可以从访问调查学生在生活中对互联网的接触和了解入手,让学生思考并列出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网络生活的优缺点,并依此组织学生进行关于互联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通过討论和辩论,让学生知道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的现实;懂得在生活中不可沉迷于网络亦不需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的道理。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看待问题不要浮于表面,应从更深层次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进而以自身体验感受到思辨的乐趣。
(三)让学生理解思辨的意义,善于思辨。
在学生理解思辨,乐于思辨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能从更多角度、更多方向、更多层次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判断,从而善于思辨。例如,在进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中国担当”,接着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社会角度、经济角度、国家角度思考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在思考与探讨中了解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的关系,理解中国的“大国责任”,进而加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自豪感,提高社会责任感。同时,以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思考、分析,不同角度和层次的视角下,对问题的分析、判断会有不同的看法,达到不仅让学生敢于思辨、乐于思辨,还要善于思辨的目的。
三、结语
学生批判性思维、思辨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持续性、综合性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看到成效的,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实现。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渗透思辨性话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思辨,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
[2]刘平.思辨性话题教学及课程构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