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扎实有效朗读,是一节成功阅读课的标志。本文仅就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效”朗读谈谈自己的认识。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纵观现阶段语文课堂,欣喜地发现,许多语文教师认识到“读”的重要性,“书生琅琅”也成了阅读教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静观细想,占了阅读教学“熬头”的“读”是否真的有效呢?不难发现,有些课堂走马观花,装腔作势读,作秀表演读大大降低了“读”的实效。此外,像“谁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很好,谁能也像他这样读一读?”“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等这样的朗读指导大家也许并不陌生,采用在个别读的基础上再集体读是指导朗读的基本方法,也是许多青年教师课堂中最常见的“读”。然而,在这样的读里,“预期目的”为何?读的“效果”又如何?读了之后又有何“发展”?虽然这样的“读”做到了由点及面的扩面工作,但是这种点和面的移动却是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的,“读”的质却没有得到发展和提升。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呢?
1.“读”的形式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只有一两分钟的时间,相当一部分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就在老师示意下戛然而止。于是,读便成了教学中的一种点缀。
(2)读的要求不明确。有些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反复地读,至于通过读来解决什么问题,以怎樣的语气语调读等都不作明白的要求,让学生漫无目地读,收效甚微。课堂上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读,都是有一定的目的的,通过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让学生心中了然,在一定的要求下进行读,才能读出感情,从中有所悟得。
(3)只求形式不求实效。有的课堂上读的形式很多,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挑战读,分角色读……但读来读去仍停留在理清情节、模仿人物语气的层面上,对默读、浏览、略读等不同要求不同读法较忽视,最终也只能是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
(一)忽视朗读评价能力的培养。学生读完了,老师就觉得已完成了一段教学任务,进入下一段,通常缺少对朗读效果的评价,或以“读得真好!”“读得真不错。”草草过场,至于“好”在哪儿,就不再深入细致地分析。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渲染课堂气氛,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但这些都是为学生积极学习语文这个教学中心服务的。如果不管教学中心,为激发而激发,那就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中“读”的质量,教师必须在意识上深化认识,在方法上深入研究。
读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毫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如何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呢?透过不同级别的观摩课、示范课的呈现,使我受到很大启发,也领悟到“读”的精妙之处,总结名师们课堂中的“读”法指导,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是在激发学生参与的前提下,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读”的训练切实有效。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着重从四个方面人手。
(1)在指导中读,在读中指导。读书就要读到学生的心坎上,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读进行有效的引导,即不但要让学生读出文本中外显的内容,更要指导学生读出文本深处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只有教师的“真引导”,学生才能“真读书”。
(2)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读。读和思是两种最基本的感悟方式。只思不读无处感悟,只读不思无法感悟。只有既读又思,才会有所感,有所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维训练融为一炉。
(3)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如在教《夹竹桃》一文时,开篇三问,一问:有多少人见过夹竹桃?它有什么特点?(通过自由读课文,从而得出多字的由来)。二问:浏览课文,从季先生笔下,我们又能看到怎样的夹竹桃?(边读边划,用文中词来表达)。三问:夹竹桃在季生先心中有怎样的地位?(针对性强,回答轻松而自然,同时抓住关键词“融洽”来读课文,让花有了感情,其实实在就是季生先的感情)等。 “以读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知识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感受到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充满韧性,不怕困难的品质的真切追求。
(4)在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读。品读,赏析式地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美读”方式,是以读为中心,引导学生在读中注意咀嚼语言文字,品味蕴含在重点字词段中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将语言的感受与语言的品味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品读文章,感知形象,体会韵味。在教《理想的风筝》一文时,让学生品读文中刘老师的外貌特点,以及与我们一起放飞风筝的场景,尽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感受深刻的句子,套作研读。有的借助已有经验展开想象,有的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学生们读读品品,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人情,读出了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古人云:读书之乐乐陶陶,起舞明月霜天高。古人读书,讲究的是摇头晃脑,陶醉于流畅行文之中,陶醉于自己丰富想象之中。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读书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现代语文阅读的朗读教学,应让学生乐读、会读、善读。笔者以为,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应该轻传授朗读方法技巧而重情感体验;轻朗读形式的热闹而重朗读情感的内化。朗读训练教学应该为学生拥有积极的朗读兴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终身会读书的能力而策马扬鞭。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纵观现阶段语文课堂,欣喜地发现,许多语文教师认识到“读”的重要性,“书生琅琅”也成了阅读教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静观细想,占了阅读教学“熬头”的“读”是否真的有效呢?不难发现,有些课堂走马观花,装腔作势读,作秀表演读大大降低了“读”的实效。此外,像“谁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很好,谁能也像他这样读一读?”“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等这样的朗读指导大家也许并不陌生,采用在个别读的基础上再集体读是指导朗读的基本方法,也是许多青年教师课堂中最常见的“读”。然而,在这样的读里,“预期目的”为何?读的“效果”又如何?读了之后又有何“发展”?虽然这样的“读”做到了由点及面的扩面工作,但是这种点和面的移动却是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的,“读”的质却没有得到发展和提升。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呢?
1.“读”的形式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只有一两分钟的时间,相当一部分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就在老师示意下戛然而止。于是,读便成了教学中的一种点缀。
(2)读的要求不明确。有些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反复地读,至于通过读来解决什么问题,以怎樣的语气语调读等都不作明白的要求,让学生漫无目地读,收效甚微。课堂上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读,都是有一定的目的的,通过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让学生心中了然,在一定的要求下进行读,才能读出感情,从中有所悟得。
(3)只求形式不求实效。有的课堂上读的形式很多,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挑战读,分角色读……但读来读去仍停留在理清情节、模仿人物语气的层面上,对默读、浏览、略读等不同要求不同读法较忽视,最终也只能是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
(一)忽视朗读评价能力的培养。学生读完了,老师就觉得已完成了一段教学任务,进入下一段,通常缺少对朗读效果的评价,或以“读得真好!”“读得真不错。”草草过场,至于“好”在哪儿,就不再深入细致地分析。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渲染课堂气氛,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但这些都是为学生积极学习语文这个教学中心服务的。如果不管教学中心,为激发而激发,那就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中“读”的质量,教师必须在意识上深化认识,在方法上深入研究。
读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毫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如何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呢?透过不同级别的观摩课、示范课的呈现,使我受到很大启发,也领悟到“读”的精妙之处,总结名师们课堂中的“读”法指导,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是在激发学生参与的前提下,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读”的训练切实有效。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着重从四个方面人手。
(1)在指导中读,在读中指导。读书就要读到学生的心坎上,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读进行有效的引导,即不但要让学生读出文本中外显的内容,更要指导学生读出文本深处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只有教师的“真引导”,学生才能“真读书”。
(2)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读。读和思是两种最基本的感悟方式。只思不读无处感悟,只读不思无法感悟。只有既读又思,才会有所感,有所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维训练融为一炉。
(3)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如在教《夹竹桃》一文时,开篇三问,一问:有多少人见过夹竹桃?它有什么特点?(通过自由读课文,从而得出多字的由来)。二问:浏览课文,从季先生笔下,我们又能看到怎样的夹竹桃?(边读边划,用文中词来表达)。三问:夹竹桃在季生先心中有怎样的地位?(针对性强,回答轻松而自然,同时抓住关键词“融洽”来读课文,让花有了感情,其实实在就是季生先的感情)等。 “以读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知识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感受到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充满韧性,不怕困难的品质的真切追求。
(4)在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读。品读,赏析式地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美读”方式,是以读为中心,引导学生在读中注意咀嚼语言文字,品味蕴含在重点字词段中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将语言的感受与语言的品味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品读文章,感知形象,体会韵味。在教《理想的风筝》一文时,让学生品读文中刘老师的外貌特点,以及与我们一起放飞风筝的场景,尽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感受深刻的句子,套作研读。有的借助已有经验展开想象,有的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学生们读读品品,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人情,读出了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古人云:读书之乐乐陶陶,起舞明月霜天高。古人读书,讲究的是摇头晃脑,陶醉于流畅行文之中,陶醉于自己丰富想象之中。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读书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现代语文阅读的朗读教学,应让学生乐读、会读、善读。笔者以为,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应该轻传授朗读方法技巧而重情感体验;轻朗读形式的热闹而重朗读情感的内化。朗读训练教学应该为学生拥有积极的朗读兴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终身会读书的能力而策马扬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