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前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o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脑后动脉颞前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血管内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6例行血管内治疗的颞前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均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闭塞,动脉瘤直径为2.5~5.0 mm;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无症状1例,3例伴有前循环脑缺血症状。4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弹簧圈栓塞并保留载瘤动脉;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弹簧圈栓塞瘤腔并闭塞载瘤动脉,另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Glubran 2胶栓塞动脉瘤并闭塞载瘤动脉。术后即刻造影观察动脉瘤栓塞情况及载瘤动脉和大脑后动脉通畅情况。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1年。

结果

4例未破裂动脉瘤手术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均栓塞致密,2例载瘤动脉通畅,1例出现血流减慢,1例血栓形成致载瘤动脉闭塞。术后复查均未见新发梗死灶。4例行电话随访,均无相关临床症状。3例行影像学随访,动脉瘤栓塞致密未见复发,1例载瘤动脉血流通畅,1例3个月复查见载瘤动脉血流稍缓慢,1例动脉闭塞。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死于肺部并发症,其余5例随访恢复良好。

结论

颞前动脉动脉瘤的动脉瘤成因与血流动力学明显相关,易与大脑后动脉主干及小脑上动脉动脉瘤混淆,血管内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颅底与非颅底脑膜瘤增长率的差异。方法在线检索有关脑膜瘤增长情况随访的研究文献,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用Review Manager(5.3版)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共纳入7篇符合要求的观察队列研究,包括未经处理的脑膜瘤患者361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颅底与非颅底脑膜瘤的绝对增长率(年)、相对增长率(年)、倍增时间(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42,95%CI(0.20,0.64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V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4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疑诊颅内动脉瘤患者462例,行320排V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462例患者中,通过3D-DSA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313例,共发现381个颅内动脉瘤。非减影VCTA漏诊10个颅内动脉瘤,误诊1个动脉瘤;动脉瘤漏诊的主要原因是颅骨的遮挡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胶质瘤的疗效,分析预后。方法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用经顶上小叶、经胼胝体、经额叶侧脑室及经外侧裂岛叶4种手术入路治疗丘脑胶质瘤57例,术后47例同期行放(化)疗。观察术后症状及并发症情况,计算总体生存率(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39例次全切除(>90%),18例大部切除(60%~90%
期刊
目的观察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逆向神经传导电生理监测对三叉神经第2支(V2)、第3支(V3)定位的可行性及敏感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采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9例(139个分支,排除第1支疼痛者)。CT定位引导下穿刺针进入卵圆孔后,给予感觉(50 Hz,0.1 ms)和运动(2
目的探索钙网膜蛋白在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肿瘤钙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患者的资料。依据肿瘤术前钙化程度将其分组。对各组标本进行钙网膜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同时将颅咽管瘤原代细胞进行培养后,用钙网膜蛋白siRNA转染细胞,比较转染前后培养基钙质沉积情况。结果16例肿瘤提示无钙化,22例(29%)肿瘤轻度钙化,24例(31%)呈中度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