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更加人性化,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概括起来就是教学观念要以人为本,教学活动安排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生物新课改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各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引领者,必须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生物;课程改革;应用
  新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现在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人性化,不再将学生当作“知识罐子”不断地灌注,而是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看作不断发展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差异的主体。课程改革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无疑给我们的生物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新课改中的应用。
  一、应用的必要性
  1.促进了知识的重新构建
  旧教材关注了生命结构,新教材关注了“生命系统”,知识的传递其实是知识系统的重新构建,所以新旧教材的变化引起了部分教师的担忧。担忧教材中存在着系统性较差、教师上课操作难等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充分应用“画概念图”这一新的教学技术手段来建构学生的知识网络,将跨越章节的文字性信息替换为直观明确的图形、框架式的信息,呈现给学生,帮助其理解记忆。
  例如: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独从“细胞膜”部分提取出来,成为独立的章节。我在教学前对细胞膜的部分内容予以巩固,再从细胞代谢角度来进行本章节的授课;之后,将其与细胞膜的内容相联系,指导学生画出概念图作以总结,树立结构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这一方式比传统的教学花费时间大约长一课时,但可使学生在认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理解细胞膜功能在生命系统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同时体现了科学方法和过程的教育。
  2.促进动态的获得知识
  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动态的,高中生物的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要让学生动态的获取知识。面对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想要成为合格的“应战者”就必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成为“奔流不息的长河”方便学生“汲水”;同时于现今各学科交融渗透的时代中,教师不能只埋头于专业知识,必须拓宽视野,努力丰富各类知识储备和教学技术手段。
  例如在讲解“物种”这一概念时,教师习惯以骡子不可育的证据来证明马和驴分属不同物种。但学生却拿出刊登“海南动物园育成狮虎兽”报道的报纸,这虽然打乱了教师的教学安排,却引发了全班的浓厚兴趣,于是笔者在讲解物种概念同时,表示“希望大家找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见解”,并布置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以备下节课开展讨论。转天学生们带来了报纸、杂志和网上下载的相关资料,更有同学复述了 “走进科学”中对这一事件的调查,并为大家提供了节目重播的时间……笔者将这些资料整合,引发学生思考、辩论,利用这些科技含量不高但蕴含学生心血和智慧的“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清晰明确地掌握了区分物种的判断依据。像此类活动课、实验课的开展,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展现自己,不用整天做习题或听教师一人唱独角戏,使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并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3.促进了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知识
  学生不是等待灌输的“知识罐子”,没有兴趣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身心“摧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兴趣的教学实施,也是对老师教学自信心的一次次打击。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以给予学分的方式做出公正的评价,而非如旧教材一味强调知识积累和考试分数高低。如在检验《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教学效果时,笔者采用分小组布置“细胞结构的模型制作”这一课外活动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评价。一周后办公室的资料柜变成了“生物模型精品展示柜”,制作材料从橡皮泥到蜡烛真是应有尽有,成果展示时结构标准、讲解清楚、制作精良有创意的小组获得了各种奖项,更在学分测算中取得了加分,而其他小组也通过这一活动加深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定位:辅助教学
  1.巧妙利用
  高中生物课程趋于微观和抽象的特点,所以很多生物知识无法语言描述,也无法实际演示,这时先进的教育技术就显现了它的优势。而现代教育技术并非拘泥于电子课件一类。能体现教育技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素材范围极广,从图画文字到动画视频,从书报杂志到电影记录片,从细胞的呼吸到草原森林的演替,从对生物起源的探索到未来世界的展望,这些“营养物质”都需要教师针对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甄选和整合。
  如《基因的表达》一节,先利用静态模式图指导学生认清细胞核内与转录和翻译有关的物质和结构——化微观为宏观;再通过动画模拟转录和翻译过程,使学生对这一过程产生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形象;分析总结之后布置“转录翻译过程的模型制作”的小组活动,可增强学生兴趣,加强教学效果检验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2.适时应用
  任何教育手段的应用,都为了服务于教学任务的展开,不是作为“明星”来表演,所以使用时一定要适时。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生物新教材每节都包含许多栏目,适时适度地将教育技术与其相整合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问题探讨”为例,其中既有展现生活现象的,也有涉及抽象内容的。教师可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多层次的处理和利用,引发学生思考。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飞跃发展,而将这一手段积极有效的使用起来离不开每一位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所以,为了我们生物学科的积极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的努力,会用、活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很重要,它能让学生直观看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形象地的新认识,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积极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教师要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学习的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知不觉掌握新知识。多媒体技术地恰当运用,能变抽象为具体
期刊
摘 要:走进新课程,高一物理教学面临许多新问题,如何更好的教学成为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针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特点及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高一;物理;教学  对于高一新生来说,从初中步入高中,学业面临着许多挑战:新的学习环境,新的知识和理论,新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新的教学评价形式。如何教好高一物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高一学生学习状态
期刊
摘 要: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为了获得人才,这里的人才指的是“高能力”人才,而不是“高容量”的人才。通过高中化学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形成科学能力与科学意识,培养出学生的求知精神与探索精神。对于学生的培养也是出于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有限的时间内只有通过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才能实现。  关键词: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学生进入高中学段,学习时间仅仅只有三年,学生各方面发展非常快,不仅是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统计基础是运用广泛的学科之一。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初步探讨了在中等职业院校如何有效教授统计基础。本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中职院校统计基础教学现状,第二部分探讨了如何提高中职院校统计基础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统计;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作为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业务素养,统计对于培养企业中等管理人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文,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验,初步探讨如何教授统
期刊
网络反腐是人们主观能动地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并拓展其社会功能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政治现象,在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中日益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有效发挥网络技术的政治反腐功能是我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在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对于其服务地方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夺潜在教育市场都具有非常重
调控对楼市有没有影响?有!楼市都被“修理”得处变不惊了。这虽是一个调侃,其背后的一个事实很正:没有调控,就没有中国楼市。这样讲一点也不过分。在过去以及将来可预见的相
摘 要: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自主探究及相互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教学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对教育的发展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从现实生活或者教材中选取某方面问题作为研讨的话题,并通过质疑、设置问题、探讨,进而找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相应的英语教育也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幼儿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而且还能够促使幼儿智力的优化发展,对幼儿未来的英语学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英语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同样的幼儿英语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幼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体,对其英语教学改革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幼师用于教
期刊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环节的关键一环,要真正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践。本人认为首先得从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做起。所谓的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化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可见教学设计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这种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