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爱尔兰诗人叶芝三部早期作品表现出的双重意识加以讨论,分析其双重意识的实质及作用,从中领略到在叶芝诗歌的变幻之中隐藏着诗人对现实和理想的思考。
关键词: 双重意识;意识并至
威廉·白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可称得上英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著名的剧作家。他的诗作对当代英国和爱尔兰诗歌影响巨大。1923 年,他以“始终富于灵感的诗歌,并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叶芝以理性和感性的高度融化,象征手法和写实手法的巧妙结合,写出了妙不可言的诗歌。
创作早期的叶芝是一位“梦想仙境”的浪漫主义诗人。青年时期的叶芝是一个充满了遥远梦想的诗人,渴望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叶芝的早期诗歌中, 乃至他的生活中, 都试图摆脱一种无奈的困境, 都在寻找着解决既要追求名利又要满足精神世界的需要所产生的冲突与不和谐。时而是这个现实世界向他招手,时而是其它的,幻想的梦境向他招手;在某个合适的时候, 它们就结合在一起。在如此错综复杂之中, 叶芝时而使它们各自独立, 时而使破碎的自我与世界成为一体。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芝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逃离现实的倾向,当时的爱尔兰正处于争取自治的过程,周围面对的种种问题令人沮丧,而在个人生活中,对茅德?冈爱情得不到承认,这都使他绝望,于是诗人只能怀着梦似的憧憬去寻找远离尘嚣的乌托邦。在这个时期的诗歌中出现了用“双重意识”来表现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结合与分离。本文中笔者把双重意识这一理论用于叶芝诗歌的分析之上,向人们说明诗人现实意识和梦幻意识的对立与融合。两个自我而应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凸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一
例如:The Man Who Dreamed of Faeryland《那个梦想仙境的人》这是一首关于斯莱戈(Sligo——叶芝度过青少年期的外祖父家) 的诗。这首诗从人死之前的和死之后的视角,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想象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诗人的意识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摇摆。诗中的主人公是个颇满足于婚姻恋爱、生财、复仇的普通人。诗人邀请他仔细聆听梦幻仙境(Faeryland)的歌声。但是主人公却没能听到那象征仙境的美妙歌声,固守着他对爱与恨的执著。最终致使他死后也不能得到安息。梦幻仙境在诗中是叶芝理想王国的共性的、抽象的代表。写实部分主人公出现的地方就是斯莱戈的缩影。斯莱戈是爱尔兰西部的一个小镇,诗人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它被叶芝认为是对他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地方。
诗中世界在作者脑海中分裂为主人公与叙述者两部分。当主人公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想着他的爱人、当主人公徘徊在利斯戴尔(Lisadell)的海滩上、当主人公沉思于斯凯纳文(Scanavin)的井边时,诗人明显地意识到这个物欲横流、无法逃避的现实世界。而故事的叙述者却讲着欢唱的鱼儿、小虫和青草、充满恋人的海滩、晴朗的天空、宁静的生活——这跳动在诗人灵魂深处的梦幻仙境的鲜活生动的景象。双重意识产生故事主人公和故事叙述者的对立。作者以故事叙述者的身份出现,只摆出现实和幻想两幅图景。诗人从而摆脱了平白说教的嫌疑。 这种意识的双重性,意识在现实与幻想间的跳动达到诗人使现实与幻想在诗歌中并至、产生鲜明对立的目的。
叶芝的另外一首诗Who goes with Fergus?《谁跟佛格斯同去》(在一个爱尔兰传说里,费古斯是“骄傲的红枝皇帝中的皇帝”,他自愿放弃了他的王位,独自沉思着,梦想着,学习诗人和哲学家的智慧。)也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首具有较强的神话色彩,诗中叶芝借用爱尔兰民间神话,一方面突破了时间的局限性,使凝聚着人类几千年共同经验的神话同时凸现了古今的共同性和不同性,也使古今并存于诗中。诗人召唤年轻人忘掉现实中辛酸爱情的神秘,到佛格斯统治的神秘世界中去。那里“树林深邃”、“海岸平坦而宽阔”,佛格斯统治着神秘的自然。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渴望,在神话中的一个人物身上得到了折射。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主人公)只意识到爱情的神秘,而沉醉其中。只有诗人(叙述者)意识到佛格斯统治的世界代表着自然的神秘秩序。从而使青年人的行为显得幼稚而无知,达到诗人劝解年轻人放弃对政治、情感问题的执著而把兴趣转向永恒自然秩序。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因尼斯弗里岛》, 是叶芝又一首家喻户晓的早期代表作之一。诗人身处繁华的伦敦闹市,意识却徘徊于传说中宁静的因尼斯弗里岛。在诗人的意识中,记忆中的湖岛幻化成可以安憩的世外桃源。“Inn-is-free ”——从这座小岛的英文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到那是个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幻想世界。那里有清晨的薄雾、午夜波光粼粼的小湖、散发泥土清香的小屋、飞舞的蜜蜂、蟋蟀在歌唱,还能看到“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当他“在心灵深处”听见“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对他的召唤, 燃烧着“就要动身离去”的强烈欲望时, 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是站在伦敦灰暗的、熙熙攘攘的人行道上。诗人一心向往的是内心深处的人间仙境,可梦想与现实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 诗人失意之感难免油然而生。诗人把自我分裂而形成二元自我在现实世界的并存。一个是幻想中的自我,一个是现实的自我。在这种情况下,幻想的自我“被抛入”理想王国。从而达到自我的超脱于解放。只有采取双重意识的手法,才能让诗人从灰暗阴霾的现实世界中跳出来。从而展现给读者一个美轮美奂的梦幻世界。诗歌中诗人意识的分裂是幻想与现实的并至在这里使诗歌达到高潮。
二
叶芝诗歌中的双重意识:一是对幻想世界的意识、一是对感知的现实的意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认为的理想的和谐、纯真、至美和永恒; 而通向它的唯一桥梁是梦幻。这种否定现实, 寻求理想的信念在叶芝早期创作中贯穿始终, 给作品涂上了神秘的主观色彩。就这样, 叶芝在他的早期诗作中构筑了一个由神话传说素材构成的想象世界, 以此来对抗“万物都断残丑陋”的物质世界。诗人创作初期的时代背景:爱尔兰革命前途未卜,而在个人生活中,对茅德·冈爱情得不到承认,这都使他绝望,促使诗人怀着梦似的憧憬去寻找一个理想世界。诗人劝谕人们放弃对物质世界的执著、忘掉爱情的神秘,而奔向宁静、纯真、至美的梦幻般的神秘世界。甚至遁入神话中的理想家园因尼斯弗里岛,以逃避都市化和商业化的社会。因为在他追求精神理想的一生中, 他几乎从未与现实世界的庸俗风气妥协, 他的“逃避”(例如遁入因尼斯弗里岛)毋宁说是一种有意的选择。诗人的意识中也希望他的读者能做出同样的选择。
而这个现实的感知的物质世界在诗人的意识中是丑陋的、灰暗的。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到二十世纪初,英国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人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拜物教”,都市化和商品化使人们陷入困顿、孤独和苦闷。人们越来越被异化,越来越迷失自己。这些都是诗人所痛恨的,但又无法逃避的存在于现实社会的事实。诗人对现实的意识恰恰反映了人们对金钱、物质享受的追求和现实世界的阴霾。
无论是诗人现实的意识还是幻想的意识,都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幅生动的画面。诗歌中两种意识的并至、两幅画面的并至,使现实和幻想在诗歌中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对理想王国的意识的“无意”流淌,充分反映了诗人对它的赞赏和向往。而诗人对现实的意识无疑刻画了一个金钱、物欲至上的物质社会。通过两种意识的并行与交叉、这种意识的双重性允许诗人从自我的远处产生最大清晰度的观察视角,从而取得摄影似的客观化效果,更凸显了理想国的美好与现实世界的丑陋。
结论:这种意识的双重性使诗人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穿梭,并摆脱了说教的嫌疑,以故事叙述者的身份出现。从而达到幻想与现实的并至,达到最大的震撼效果。这种灵与肉分裂的探索与选择,绝对隐秘、纯个人化、极其具体,不吐不快,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能量。它既是诗人对灰暗现实的哀悼,也是诗人追求理想的宣言。
参考文献:
[1]胡经之,张首映.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张中载,王逢振,赵国新.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刘守兰. 英美名诗解读.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方汉泉. 略论叶芝其人其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 (4) :126 - 135.
关键词: 双重意识;意识并至
威廉·白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可称得上英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著名的剧作家。他的诗作对当代英国和爱尔兰诗歌影响巨大。1923 年,他以“始终富于灵感的诗歌,并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叶芝以理性和感性的高度融化,象征手法和写实手法的巧妙结合,写出了妙不可言的诗歌。
创作早期的叶芝是一位“梦想仙境”的浪漫主义诗人。青年时期的叶芝是一个充满了遥远梦想的诗人,渴望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叶芝的早期诗歌中, 乃至他的生活中, 都试图摆脱一种无奈的困境, 都在寻找着解决既要追求名利又要满足精神世界的需要所产生的冲突与不和谐。时而是这个现实世界向他招手,时而是其它的,幻想的梦境向他招手;在某个合适的时候, 它们就结合在一起。在如此错综复杂之中, 叶芝时而使它们各自独立, 时而使破碎的自我与世界成为一体。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芝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逃离现实的倾向,当时的爱尔兰正处于争取自治的过程,周围面对的种种问题令人沮丧,而在个人生活中,对茅德?冈爱情得不到承认,这都使他绝望,于是诗人只能怀着梦似的憧憬去寻找远离尘嚣的乌托邦。在这个时期的诗歌中出现了用“双重意识”来表现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结合与分离。本文中笔者把双重意识这一理论用于叶芝诗歌的分析之上,向人们说明诗人现实意识和梦幻意识的对立与融合。两个自我而应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凸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一
例如:The Man Who Dreamed of Faeryland《那个梦想仙境的人》这是一首关于斯莱戈(Sligo——叶芝度过青少年期的外祖父家) 的诗。这首诗从人死之前的和死之后的视角,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想象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诗人的意识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摇摆。诗中的主人公是个颇满足于婚姻恋爱、生财、复仇的普通人。诗人邀请他仔细聆听梦幻仙境(Faeryland)的歌声。但是主人公却没能听到那象征仙境的美妙歌声,固守着他对爱与恨的执著。最终致使他死后也不能得到安息。梦幻仙境在诗中是叶芝理想王国的共性的、抽象的代表。写实部分主人公出现的地方就是斯莱戈的缩影。斯莱戈是爱尔兰西部的一个小镇,诗人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它被叶芝认为是对他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地方。
诗中世界在作者脑海中分裂为主人公与叙述者两部分。当主人公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想着他的爱人、当主人公徘徊在利斯戴尔(Lisadell)的海滩上、当主人公沉思于斯凯纳文(Scanavin)的井边时,诗人明显地意识到这个物欲横流、无法逃避的现实世界。而故事的叙述者却讲着欢唱的鱼儿、小虫和青草、充满恋人的海滩、晴朗的天空、宁静的生活——这跳动在诗人灵魂深处的梦幻仙境的鲜活生动的景象。双重意识产生故事主人公和故事叙述者的对立。作者以故事叙述者的身份出现,只摆出现实和幻想两幅图景。诗人从而摆脱了平白说教的嫌疑。 这种意识的双重性,意识在现实与幻想间的跳动达到诗人使现实与幻想在诗歌中并至、产生鲜明对立的目的。
叶芝的另外一首诗Who goes with Fergus?《谁跟佛格斯同去》(在一个爱尔兰传说里,费古斯是“骄傲的红枝皇帝中的皇帝”,他自愿放弃了他的王位,独自沉思着,梦想着,学习诗人和哲学家的智慧。)也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首具有较强的神话色彩,诗中叶芝借用爱尔兰民间神话,一方面突破了时间的局限性,使凝聚着人类几千年共同经验的神话同时凸现了古今的共同性和不同性,也使古今并存于诗中。诗人召唤年轻人忘掉现实中辛酸爱情的神秘,到佛格斯统治的神秘世界中去。那里“树林深邃”、“海岸平坦而宽阔”,佛格斯统治着神秘的自然。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渴望,在神话中的一个人物身上得到了折射。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主人公)只意识到爱情的神秘,而沉醉其中。只有诗人(叙述者)意识到佛格斯统治的世界代表着自然的神秘秩序。从而使青年人的行为显得幼稚而无知,达到诗人劝解年轻人放弃对政治、情感问题的执著而把兴趣转向永恒自然秩序。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因尼斯弗里岛》, 是叶芝又一首家喻户晓的早期代表作之一。诗人身处繁华的伦敦闹市,意识却徘徊于传说中宁静的因尼斯弗里岛。在诗人的意识中,记忆中的湖岛幻化成可以安憩的世外桃源。“Inn-is-free ”——从这座小岛的英文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到那是个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幻想世界。那里有清晨的薄雾、午夜波光粼粼的小湖、散发泥土清香的小屋、飞舞的蜜蜂、蟋蟀在歌唱,还能看到“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当他“在心灵深处”听见“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对他的召唤, 燃烧着“就要动身离去”的强烈欲望时, 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是站在伦敦灰暗的、熙熙攘攘的人行道上。诗人一心向往的是内心深处的人间仙境,可梦想与现实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 诗人失意之感难免油然而生。诗人把自我分裂而形成二元自我在现实世界的并存。一个是幻想中的自我,一个是现实的自我。在这种情况下,幻想的自我“被抛入”理想王国。从而达到自我的超脱于解放。只有采取双重意识的手法,才能让诗人从灰暗阴霾的现实世界中跳出来。从而展现给读者一个美轮美奂的梦幻世界。诗歌中诗人意识的分裂是幻想与现实的并至在这里使诗歌达到高潮。
二
叶芝诗歌中的双重意识:一是对幻想世界的意识、一是对感知的现实的意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认为的理想的和谐、纯真、至美和永恒; 而通向它的唯一桥梁是梦幻。这种否定现实, 寻求理想的信念在叶芝早期创作中贯穿始终, 给作品涂上了神秘的主观色彩。就这样, 叶芝在他的早期诗作中构筑了一个由神话传说素材构成的想象世界, 以此来对抗“万物都断残丑陋”的物质世界。诗人创作初期的时代背景:爱尔兰革命前途未卜,而在个人生活中,对茅德·冈爱情得不到承认,这都使他绝望,促使诗人怀着梦似的憧憬去寻找一个理想世界。诗人劝谕人们放弃对物质世界的执著、忘掉爱情的神秘,而奔向宁静、纯真、至美的梦幻般的神秘世界。甚至遁入神话中的理想家园因尼斯弗里岛,以逃避都市化和商业化的社会。因为在他追求精神理想的一生中, 他几乎从未与现实世界的庸俗风气妥协, 他的“逃避”(例如遁入因尼斯弗里岛)毋宁说是一种有意的选择。诗人的意识中也希望他的读者能做出同样的选择。
而这个现实的感知的物质世界在诗人的意识中是丑陋的、灰暗的。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到二十世纪初,英国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人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拜物教”,都市化和商品化使人们陷入困顿、孤独和苦闷。人们越来越被异化,越来越迷失自己。这些都是诗人所痛恨的,但又无法逃避的存在于现实社会的事实。诗人对现实的意识恰恰反映了人们对金钱、物质享受的追求和现实世界的阴霾。
无论是诗人现实的意识还是幻想的意识,都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幅生动的画面。诗歌中两种意识的并至、两幅画面的并至,使现实和幻想在诗歌中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对理想王国的意识的“无意”流淌,充分反映了诗人对它的赞赏和向往。而诗人对现实的意识无疑刻画了一个金钱、物欲至上的物质社会。通过两种意识的并行与交叉、这种意识的双重性允许诗人从自我的远处产生最大清晰度的观察视角,从而取得摄影似的客观化效果,更凸显了理想国的美好与现实世界的丑陋。
结论:这种意识的双重性使诗人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穿梭,并摆脱了说教的嫌疑,以故事叙述者的身份出现。从而达到幻想与现实的并至,达到最大的震撼效果。这种灵与肉分裂的探索与选择,绝对隐秘、纯个人化、极其具体,不吐不快,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能量。它既是诗人对灰暗现实的哀悼,也是诗人追求理想的宣言。
参考文献:
[1]胡经之,张首映.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张中载,王逢振,赵国新.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刘守兰. 英美名诗解读.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方汉泉. 略论叶芝其人其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 (4) :126 - 135.